《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書評)

才智咖 人氣:1.78W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不僅是黃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587年的歷史事件也是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換一個視角來解讀歷史,世界變得更立體。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好的《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歡迎閱讀本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書評)

書名:萬曆十五年

作者:黃仁宇

譯者:無

出版者:中華書局

版次: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讀書筆記(開始時間:20151231)

1.是哪類書:歷史書

2.主要內容:本書意在說明十六世紀中國社會的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衝突時的側面形態。有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大失敗,就可以保證衝突既開,恢復故態決無可能,因之而給中國留下一個翻天覆地、徹底創造歷史的機緣。

3.主要觀點: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4.要問的問題:什麼原因導致明清中國的落後。

5.書的結構:寫萬曆十五年明朝典型的幾個人:萬曆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李贄等人的經歷。

6.重要的單字:道德、法律、文官集團。

7.重要的句子: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8.作者的論述:

自序

原文為英文,由作者自己譯為中文。

結論從材料中來。

明朝採取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不著眼於提倡扶助先進經濟,以增加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這種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演變為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作者不同意在明朝萬曆年間,中國的封建經濟已向資本主義經濟進展的觀點。

作者認為,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書中的人物,都沒有好結果,這不是個人原因,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大家都是制度的犧牲品。

對具體歷史人物的具體評論,也與之前的史學界有出入。

本書意在說明十六世紀中國社會的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衝突時的側面形態。有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大失敗,就可以保證衝突既開,恢復故態決無可能,因之而給中國留下一個翻天覆地、徹底創造歷史的機緣。

第一章 萬曆皇帝

本章講萬曆皇帝從當政到萬曆十五年(1587)的情況。由萬曆十五年一次由於官員誤傳皇帝要上朝導致混亂的事件說起。萬曆皇帝即位時尚年幼,主要又翰林院大學士張居正和太監太保馮保來輔佐。頭十年幹得還不錯,但兩個人也因此獨攬大權,招致其他人不滿。張居正死後即遭清算,馮保也被髮配。到萬曆十五年,皇帝終於真正掌握了權力。但是朝廷裡還存在著爭鬥,主要是倒張的勢力,有人圖名,也有人圖權。

第2章 首輔申時行

張居正的繼任者申時行,對官場的認識比張居正深刻,他認識到他要對付的主要目標不是百姓,而是整個由讀書人組成的文官集團,要把這些人凝聚起來,靠的是儒家的道德倫理,而且不能觸犯其利益。張居正就是因為太跋扈,弄得“官不聊生”,最後才被清算的。所以他奉行中庸、調和的為官方式,開始幾年處理得蠻好,雖然也曾被彈劾,但平安無事。

(寫得好像現在的官場!不過作者說了他只是寫史,並沒有含沙影射。)

第3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由於萬曆皇帝廢長立幼的企圖被文官們集體阻止,他又沒有其前輩正德帝那樣御駕親征,不顧文官系統掣肘的勇氣,只好奉行無為的策略:即對跟官員升遷任免的所有事務一概不做決定(包括推遲立太子,還因此導致申時行卸甲歸田),使得文官們只能退不能進,仕途無望。這一報復措施使文官集團失去平衡且難以恢復,這給王朝帶來了危機。作者認為問題的根源就是文官系統“以德治國”,即以四書為代表的儒家道德倫理,而沒有明確嚴密的法律,更談不上嚴格依法辦事。因此治理國家必須依靠文官系統,而他們對皇帝服從的前提就是皇帝必須作為道德上完美的代表(即代表“天”),具體體現在各種繁瑣的禮儀規定上。皇帝必須遵從這些禮儀才能贏得文官系統的支援。因此皇帝是沒有多少主觀能動性的。這種“潛規則”在加上萬歷帝本身的性格,就導致這種局面了。

(看來帝王的性格的確有很大影響,近世的毛帝也是這樣,結果害死數千萬人。這也是本朝政治體制不完善的表現吧。)

第4章 活著的祖宗

本章通過申時行在當了八年半首輔有告老還鄉二十年後寫的回憶錄,總結了他乾的主要的事,比如治理黃河,處理邊患,給萬曆帝修陵等,主要寫萬曆帝怎麼被架空,成為一個工具,而無法施展其抱負,充當活著的祖宗。

第5章 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講海瑞在前一位皇帝(嘉靖)時敢於直言,後來被參了以後罷官了,萬曆又把其提起來,還是不適應,被皇帝稱為“迂戇”,最後病終。作者認為他以一個人想要恢復明初洪武帝時的體制和規定,已經不適宜了。最主要的,那時的法律是行政工具,而不是保護被統治者的。對於非刑事案件,行政長官(也是司法官員)是不大管的,主要靠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士紳。

第6章 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明朝的軍事制度,已經落後很久。但是由於明朝重文輕武,文官把持軍政大權。而文官集團並無動力來打破其靜心維護的平衡。由於沿海倭寇騷擾,朝廷不得不重用戚繼光施展其抱負,但他在一鎮中推行的整套措施已經在事實上打破了文官集團所維持的平衡,在戚的靠山張居正倒臺後,戚即遭清算,最後不得善終。而明王朝也喪失了重整軍備的最好良機,最終被滿人擊敗,亡國成為必然了。

第7章 李贄——自相沖突的哲學家

思想家李贄,由於思想特立獨行,被抓入獄,最後自殺身亡。李贄是儒家的信徒,其悲觀不僅屬於個人,也屬於他所生活的時代。傳統的政治已經凝固,類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藝復興的新生命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李贄始終不回故鄉,甚至還出家,作者認為是因為他不想陷入宗族責任的糾纏中。李贄認為“穿衣吃飯,既是人倫物理”,這與其的供養者的長兄相矛盾,最後兩人翻臉,互相對罵。李贄和耿定向的政論,基於人性的善惡。孔子並沒有具體說明人性是善是惡,孟子才提出了性善論,這主要是因為兩個人面對的時代環境不同。孔孟之道戰勝了諸子百家,從漢朝開始成為統治全國的指導思想。到十世紀以後,即唐宋兩代,中國經歷了巨大變化:經濟中心由華北旱田移至華中和華南的水田地帶。內部複雜性相繼增加。官僚階層由豪門大族壟斷改變為與士紳階層相表裡。軍隊中的將領逐漸失去了左右政治的力量,文官政治確立為統治帝國的原則。這種改變使得統治思想必須進行一定的改變,以適應統治階層的變化。針對這種需要,誕生了宋代朱熹的理學。朱熹的理論強調格物致知。與理學相對的,是明朝王守仁的“心學”,認為宇宙的偉大與完美,無須有賴分析,就可以在個人的心理上引起合群為善的精神,從而自然而然地領悟到社會道德的真諦。心學派反對理學派累贅的格物致知,提倡直接追求心理的“自然自在”。李耿的矛盾實質上就是心學和理學的矛盾。

對統治者,如果知識分子放棄了正統的儒家觀念,則王朝的安全會立即受到威脅。知識分子在政治上是政府中的各級官員,在經濟上是中等以上的地主,因而也是這個社會的真正主人。而正統的儒家掛念又是維繫他們的紐帶。李贄最後被捕入獄,與此有關。李贄攻擊虛偽的倫理道德,也拒絕以傳統的歷史觀作為自己的歷史觀,但是在更廣泛的範圍內,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

在一種社會形態之中,道德的標準可以歷久不變,但把這些標準在生活中付諸實踐,則需要與不同時代、環境相適應而有所變通。本朝開國二百年,始終以“四書”所確定的道德規範作為法律裁判的根據,而沒有使用立法手段,在倫理道德和日常生活之間建立一個“合法”的緩衝地帶。惟有這種緩衝地帶,才能為整個社會帶來開放的機能,使政府的政治措施得以適合時代的需要,個人獨創精神也得以發揮。這種情況的後果是使社會越來越趨於凝固。

我們的帝國是由幾百萬個農村聚合而成的社會。數以千萬計的農民不能讀書識字,全賴乎士紳的領導,村長裡甲的督促,他們才會按照規定納稅服役。在法律面前,他們享有名義上的平等,而實際上,他們的得失甚至生死,卻常常不決定於真憑實據,而決定於審判官的一念之間。本朝的法律也沒有維持商業信用、保障商業合同的規定,以此國際貿易無法開放,否則就會引起無法解決的糾紛。各地區按照其特殊需要而立法,更不能受到鼓勵,因為會釀成分裂的局面。至於在文官集團內部,也無法通過組織系統集中這兩萬人的意見,必須假借諧音諷喻、匿名揭帖以及討論馬尾巴等離奇的方法,混合陰陽,使大家在半信半疑之間漸趨統一。以上種種情況,在長時期裡造成了法律和道德的脫節。治理如此龐大的帝國,不依靠公正而周祥的法律,就勢必依靠道德的信條。而當信條僵化而越來越是去它的實用價值,淪於半癱瘓狀態中的法律也當然無法填補這種缺陷。

如果本朝的統治者感到了此路不通,企圖改弦易轍,則必然會導致社會成員以自私自利為目的,天賦人權的學說又必然如影隨形地興起,整個社會就將遭到根本性的衝擊。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附錄二《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

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得到的。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遊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說,再因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出來的。

以短衡長,只是我們個人對歷史的反應,不足為大歷史。將歷史的基點推後三五百年才能攝入大歷史的輪廓。《萬曆十五年》已經初步採取這種作法。所以敘事不妨細緻,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從大歷史的眼光觀察,應該從書中看出中國傳統社會晚期的結構。上面是一塊大面包,大而無當,此乃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麵包,也沒有有效的組織,此乃成千上萬的農民。其中三個基本的組織原則,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涉及經濟及法治和人權,也沒有一個可以改造利用。

從大歷史的觀點來看,即這潛水艇夾肉麵包的結構,也是有其根源。由明朝可以向後倒推到其他各朝。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候地理關係的影響。其主要重點,則系歷史上有長期性的重要發展,牽涉很多事物的時候,很難是少數人的賢愚得失所能概括的;必有其背面、側面,即我們自己還沒有看清楚的因素。例如:①中國傳統社會無法區域性改造。過去政府與民間的聯絡著重於尊卑男女長幼,純靠科舉制度作主。1905年停止科舉之後,上層機構與下層機構更為脫節,滿清之覆亡,更無可避免。②民國後,軍閥割據,也是當然趨勢。新力量還沒有產生,只能靠私人軍事勢力撐持。③國民黨專政期間,創造了一個高層機構,結束了軍閥混戰,但是全靠城市經濟維持。④土地革命,在農村中創造了一個新的底層機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低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絡,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大歷史的著眼注重群眾運動對社會上的長期貢獻。這樣解釋歷史,超過黨派的分別,也超過國際的界限。

現代先進的國家以商業的法律作高層機構及低層機構的聯絡,落後的國家以舊式農村的習慣及結構作為行政的基礎。在研究大歷史的立場,這種分析方法最能表現每個國家先後發展的程式,也才不會用抽象的道德觀念,抹殺了實際上技術的作用及成效。

商業資本作國家組織的基礎,都是由小而大,從沒有農業根底的國家逐漸傳播到小有農業基礎的國家,而更波及農業基礎甚高的國家。由易至難都有歷史上一定的法則。

我們把中西曆史都推後三五百年,才可以看到,因為世界工商業技術的進步,所有國家都要從以前閉關自守的形式,將社會生活方法作徹底的改造,以期適應新的世界金融經濟,中外無可避免。中國立國向來以貧農及小自耕農的經濟立場作基礎,農村內部複雜的情形不可爬梳。所以要經過很多流血慘劇,才能造成可以在數目字上管理的形勢。

《萬曆十五年》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從沒有說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說道德的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就扯上了一個道德問題。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協,如果道德上的爭執持久不能解決,雙發的距離越來越遠,則遲早必導致戰爭。

歷史觀點代表人生哲學,不能受短時間的政策所掩蔽,尤其不能閉戶造車,不顧外間情勢的單獨決定。

英文版序言

譴責中國的官僚制度,並不是要否認全部的中國文化。歷史學家重新檢討過去的錯誤,以期為將來提供前車之鑑;但同時也提醒讀者,要儲存有價值的事物。

9.作者對問題的解答: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10.我對作者解答的評論:

作者的“大歷史觀”就是站在較高的眼光去看待歷史,而不是陷入細節。作者認為用以四書為代表的儒家道德而不是法律來治國,導致了明朝的失敗。原因是道德是簡略的,保守的,不能適應王朝的新環境。這個觀點能說得過去嗎?看看近代以來,五四把孔家店給砸了,但並沒有樹立起新的全體知識分子都接受的道德倫理秩序,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理論、思想。彼此之間真刀真槍的幹上了,一直到本朝建立。但是本朝也跟之前歷代一樣,樹立了自己的指導思想。但前30年的實踐失敗了,失敗的原因,似乎就是作者總結的那個:以指導思想代替法律,而指導思想與現實脫節,導致人民無所適從。也與世界潮流脫節。然而後三十年多年呢?似乎強調法律是最近幾年的事了,之前還是政治掛帥,或者是所謂“貓論”,也即無為而治。所以作者這種看待歷史的方式值得學習,但是結論不一定對,或完全。另一個問題:第一章寫的那個由於官員誤傳導致眾官員以為上朝所造成的混亂的故事,是什麼用意?後面的章節完全沒怎麼提這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