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語文教育論文集》讀後感1500字

才智咖 人氣:1.81W

最近一段時間讀《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對我的啟發很大,解決了困擾我的許多問題,如語文教學的性質,語文教材的選文問題,語文教學不是文學的教學,閱讀教學的方法,語文課為什麼要重視口語交際,如何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等,在盛夏中讀來猶如一泓清流,洗滌著我乾旱的心靈。下面就葉老先生關於寫作教學談一些我的學習想法。

《葉聖陶語文教育論文集》讀後感1500字

“作文教學”在本書中是有專門的一輯來闡述的,說得全面而透徹。對今日作文教學猶有很大作用。他在《論寫作教學》一文中提出的觀點“(學生)所積蓄的正確度與深廣度跟生活的進展而進展,在生活沒有進展到某一階段的時候,責備他們的積蓄不能更正確更深廣,就犯了期望過切的毛病,事實上也沒有效果”“(教師)唯平時對於學生的觀察,測知他們胸中該當積蓄些什麼,而就在這範圍內擬定題目”等。他在此文中強調了作文就在於寫出自己平時的“積蓄”,只有寫出了自己的積蓄,這樣的文章才擺脫了八股習氣。這些觀點讓我思考我們當下的作文教學。

目前從國小到高中,學生視作文如洪水猛獸,避之不及,每每遇到作文,便大呼頭痛。這種厭惡是學生自己的原因還是我們教師的原因?我覺得我們老師的原因是主要的。就像葉老先生說的,作文題目不管是否是學生的積蓄,作文要求不論學生的認知的深廣度與正確度,而硬是要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學生厭惡作文。我久久地思考作文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對作文有興趣呢?我覺得第一,要讓學生明白作文就是寫自己所看、所想,第二要打破作文每兩週一篇的固定的格式,給以寬鬆的時間範圍,只要是兩週內完成了,不管是什麼體裁的文章,只要是自己心中最為想說的話就是好文章。第三,學生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日記不是流水帳,是記下一天中最為可記的內容。內容可多可少。

說到寫日記,有的學生認為沒有什麼好寫的,這是因為我們老師指導或堅持的不夠。日記題材就存在於我們身邊,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樣遙不可及。如這一天裡,記下我們一時的'心裡想法,記下我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或一個動作,一個場景,我認識了一種花,我學會了一個詞,我看了一部電視劇……要求學生養成一種習慣後,他就會不自覺地堅持下來了,這對於他自己來說是受用一生的。日記不嫌瑣碎,一切皆可入記,這也就是葉老的所說的積蓄了。它們會使我們的作文有物可寫,有情可抒,不再千篇一律,而是下筆千言。

我再說說作文題目的制定,我們老師佈置作文往往是就教材中所要求的在某一個單元之後,寫一篇與單元內容近似的文章,目的是借鑑所學過的寫法,但學過的文章只有一些特別好的才會被學生自動的模仿,而且模仿大多是就某個句式或某個寫法,很少會關注所學文章內容與所作文章內容的聯絡。讀後感()那麼如何讓學生進行作文呢,我以為,只要是學生在作文前有所想,那他完全可以把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寫出來,作為本次作文的內容,而不必依賴於單元作文的要求,也不必要求某種寫法,長短皆由學生的意願自己做主。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我們教師再加上一些合適的要求和一些技巧,這樣就消除了學生的畏難情緒,使他們不自覺地接受了作文和寫作技巧,這樣學生的作文才會真正地提高,寫作才有意義。

最後我再說一說寫作輔導,我們老師往往會投機地認為讓學生學會開頭和結尾就能得高分,因為閱卷老師他們往往關注的是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這樣投機取巧的做法是損害了學生作文的創造力,這些程式化的東西,不是出自於內心,只能是附庸,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有自己特色的開頭和結尾,都不是固定模式所能框住的,因此千萬不要教給學生所謂的開頭和結尾,不要為得高分而做無用功。

葉老是著名的作家也是大語文教育家,他談的語文教育從自己的教學和創作體會出發,這本《語文教育論集》是我讀到的第一本關於語文的專著,對於我的語文教學會有巨大的指引作用,這些精粹的思想或許我一輩子都不能完全領會,但我會像螞蟻搬東西一樣,不惜微力,用心用力,做好語文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