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師教學機智例談》有感

才智咖 人氣:7.6K

進入新課程,撲面而來的是新詞彙引領的新理念。隨著新課程的縱深,新詞彙變成了舊詞彙,理念也說得越來越順溜,而實踐――課堂操作――教師每天要做的事,或者說,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成為新的焦點。現在的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已是一種新“常規”,隨之而來的課堂教學非線性結構帶來了一些新挑戰,如“預設與生成――節外生枝怎麼辦”、“有效學習――怎樣選擇教學策略”等,是我們實踐中常見困擾。

讀《名師教學機智例談》有感

這些問題,名師當然也會碰到,他(她)們是怎麼應對的,又是怎樣想的。《名師教學機智》是一本名師的課堂實踐案例,記錄了名師的實踐及所思所想。

通讀掩卷,三點感受:

1. “道”“術”結合生成智慧。教學機智表現出來的,做出來的,看得見的部分是“術”――教學過程的謀略與方法。其背後是教師自身的“道”――是教學過程中的信念、價值觀和倫理標準,是隱的部分。“道”為原則,“術”為方法,內外兼修,產生了教學機智。比如,學生層次不一,課堂上好學生常常“領先一步”,要學的內容有的學生已經知道了,上課時經常要“叫”出來,怎麼辦?名師們應對方法不一:①有的名師請他做“評委”(p44、45)評判別的同學講得對不對;② 有的名師處理成“請你悄悄地告訴老師”;③有的名師則順勢應接話題:“對不對呢,我們來驗證一下吧”(p10)。這些應對,結果都是讓教師繼續面向大多數學生展開後續教學,但效果不同。第一種應對,好學生更加專注傾聽其它同學發言了,因為有評委的責任在身。第二種應對,好學生暫時會不發出聲音影響別人,只悄悄地告訴老師――有一種神祕感,不過只有老師知道,而沒有同學敬佩的眼光似乎有點不過癮。第三種應對,暫時冷處理,順勢轉移話題,好學生可能會有點失落。很難判定哪種效果好,但都不是簡單制止,粗暴斥責。效果的不同折射了教師“道”的不同――學生觀,道有境界,術就有高低。很讚賞書的一句話:“一滴水能折射太陽的光芒”,也許,瞬間的靈感僅僅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點,一個側面,但從中我們能夠透析出教育行為背後的,但卻是自覺的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