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

才智咖 人氣:1.32W

市場調查報告,就是根據市場調查、收集、記錄、整理和分析市場對商品的需求狀況以及與此有關的資料的文書。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我們來看看下文。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1

根據省政府晉政辦發電[20**]年114號“關於在全省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情況大調查的通知”安排,區政府專門成立了大調查領導組,副區長寧山崗任組長,安新宇副祕書長趙玉良局長任副組長,抽調相關部門的骨幹力量組成調查組,從7月11日至7月25日,對全區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農產品超市、儲藏營銷單位等農產品流通組織及流通大戶、重點鄉鎮、農村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並深入具有代表性的批發市場、超市等單位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現將我區農產品市場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產品市場現狀

(一)畜產品市場

1、營銷單位。我區肉禽蛋營銷單位共有兩家,分別是外貿公司榆次肉聯廠冷庫、榆次區食品公司冷庫。經營的品種主要有豬肉、禽肉、羊肉、兔肉和禽蛋等。外貿糧油食品公司肉聯廠冷庫始建於1972年,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自建廠以來,畜產品全部出口外銷,主要經營兔肉和羊肉,兔肉出口日本、美國和歐洲各國,羊肉主要出口中東國家,2003年銷售額580萬元,實現利潤20萬元,繳納各種稅費98萬元。榆次區食品公司冷庫始建於1963年,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畜產品主要供應本地市場,2003年銷售額320萬元,實現利潤10萬元,繳納各種稅費40萬元。

2、產品批發市場。我區畜產品批發市場主要有兩個:榆次區匯隆市場和商貿城市場,主要經營豬肉、禽肉、羊肉和水產,產品主要供應本地市場。匯隆市場始建於1993年,商貿城市場始建於2000年,經營方式都以個人租賃為主,年銷售額分別為1150萬元、2100萬元,分別佔榆次市場從份額的10%、15%,兩個市場的管理從業人員分別為2人和5人。

3、產品集貿市場。我區以零售為主的集貿市場主要有金貓市場、菜園街市場、路西市場、校園路市場和經緯廠市場等,市場份額佔全區市場的40%。

4、畜產品超市。我區畜產品經營超市有田森超市一部、二部、華聯超市、普家樂超市和鐵華超市。其中田森超市和鐵華超市採取租賃的經營方式,華聯超市和普家樂超市採取連鎖的經營方式,市場份額佔全區市場的20%。

(二)果品市場

1、果品批發市場。我區批發市場主要有北田鎮豆腐莊批發市場,年交易總量500萬公斤,全部批發到省外,年交易總額350萬元,市場輻射相鄰35個村,該市場有管理人員1名,從業人員10名。榆次區北田鎮北田村果蔬批發市場,正在建設之中,其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現已投資50多萬元,交易大棚5個共1440平方米,基礎設施及圍牆建設已基本完成,預計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其它如榆次匯隆批發市場、晉中富通綠色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等,也兼營水果批發。

2、品集貿市場。城區果品集貿市場,年銷售量在1000萬公斤,年交易額500萬元,市場輻射到平遙等鄰近縣區,該市場屬於自發的果品集貿市場,無專人組織,沒有形成正常的管理體系。

3、營銷大戶。我區銷售大戶有北田鎮豆腐莊村陳二棉,異地批發紅星和新紅星,年銷售量500萬公斤,年銷售額300萬元;莊子鄉下黃彩趙石愛,異地批發紅星、新紅星,年銷售量300萬公斤,年銷售額600萬元;莊子鄉義井王承林異地批發紅星、紅富士,年銷售量60萬公斤,年銷售額130萬元;東趙鄉訓峪的閻貴虎異地批發梨、蘋果,年銷售量300萬公斤,年銷售額500萬元。我區紅棗營銷企業處於起步階段,沒有出現較大的營銷企業,紅棗銷售以大戶營銷為主,紅棗銷售大戶有10多戶,較大的營銷大戶有王連貴、王大躍等,產品主要銷往東北、北京、廣東等地,銷量約100萬公斤。

4、營銷企業。我區的富通綠色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晉中納特福果業有限公司、莊子鄉榆城坪新順果脯廠,都是正在興起的果品種植、加工、銷售的新型企業。新順果脯廠佔地1.5畝,年果品加工量20萬斤,年銷售產值52萬元。晉中納特福果業有限公司年消化果品10.8萬斤,年產量7.2萬斤,年產值64萬元。

5、營銷協會。榆次棗業協會,主營棗類產品的儲藏加工,有經營場地800平方米,2003年9月開業,年銷售量250萬斤,年銷售額250萬元,年利潤額110萬元。晉中市果業協會也吸納了不少我區的果品銷售經紀人,帶動了全區果品銷售。

6、果品超市。榆次金虎便利超市,主營棗類品種,年銷售量2噸,年銷售額1.5萬元,年利潤額0.6萬元。

全區果品年銷售量6000萬公斤,年銷售額7200萬元,其中批發市場銷售1500萬公斤,銷售大戶銷售1170萬公斤,佔銷售總量的45%,剩餘55%的果品均是零散批發。

(三)糧食市場

1、加工營銷單位

(1)糧食加工營銷企業。我區有生力麵粉廠、東陽、魏嶽、郭村、修文、源渦等20多家規模型股份或私營麵粉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5000萬公斤,超過全區小麥總產量。

(2)油脂加工營銷企業。晉北油脂廠、誠信油脂廠等,年加工銷售油料15萬噸。

(3)釀造營銷企業。以懷仁四眼井釀造集團公司和南六堡曲醋廠為重點的釀造群體,食醋年產銷量6萬餘噸,轉化糧食1000萬公斤。

(4)飼料加工銷售企業。鯤鵬飼料集團、亨通飼料公司和強大飼料公司,三大飼料企業年產銷飼料達10萬噸,轉化糧食1億多公斤。

2、糧食批發市場。什貼鎮葵花籽交易市場是發展我區支柱產業的一個重點工程,該市場佔地8000平方米,總投資80萬元,現已建成農副產品儲存倉庫2400平方米,交易貨場2000平方米,此工程主要依託什貼、郭家堡、張慶等供銷社,重點解決我區農民農副產品的賣難問題,建成山西最大、可輻射全國近二十個省市的農副產品集散中心,預計全年可收購葵花籽1500萬公斤,小雜糧、豆類、玉米等200萬公斤,可推銷各種農副產品4000萬元。

3、糧食營銷大戶。雷貴友,1998年開始經營糧食業務,有場地300平方米,年糧食銷售量1400萬公斤,年利潤額10萬元。

(四)蔬菜市場

1、蔬菜批發市場。

(1)東陽鎮蔬菜批發市場,佔地42畝,建築面積6250平方米,其中交易大棚面積5250平方米,2001年6月開業,年交易量2.5萬噸,年交易額4.5億元,建有無公害蔬菜質量安全監測站,開通了蔬菜國際網際網路站,產品遠銷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天津、武漢等大中城市。榆次匯隆批發市場,屬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兼營蔬菜、水果、肉類等,年交易量為一億餘元。蔬菜產品主要銷往本區。

2、蔬菜集貿市場。主要有金貓市場、路西市場、菜園街市場、校園路市場和經緯廠市場。屬綜合性農產品集貿市場,兼營蔬菜、水果、肉類等。蔬菜產品主要銷往本區。

3、蔬菜儲藏營銷企業。晉中富通綠色農產品開發公司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佔地285畝,設有業務洽談室、農產品檢驗室、產品包裝室及產品裝卸車間,交易品種以反季節蔬菜為主,產品銷往武漢、上海等大城市,年交易量達1500噸,交易額達300萬元。

4、蔬菜營銷協會。主要有蔬菜貯藏協會、貯藏研究會、蔬菜營銷協會等。蔬菜貯藏協會,發展土窯洞、地下窖、機械恆溫庫,引進最新保鮮袋貯藏法、氣調保鮮法、空氣電離子保鮮法等對蔬菜進行貯藏,年貯量8000萬公斤,增值3200萬元以上。蔬菜流通協會,有會員113人。蔬菜營銷協會,有經營場地1667平方米,1998年開業,年銷售量500萬斤,年銷售額200萬元,年利潤額4萬元。東陽鎮貯藏協會帶頭人、東陽鎮支部書記杜玉富於1998年10月破土興建大型恆溫庫,已投資200萬元,建成了25座,一次性保鮮1000噸蔬菜,年純利潤20萬元。

5、蔬菜營銷經紀人、大戶。全區常年從事蔬菜營銷的經紀人達到 1000多人,其中銷菜量200萬斤以上的大戶達34人,並湧現出了像王二隻、孫校、鄭貴、王四守、張新衛、趙四清、許月喜等一批年銷菜量造千萬公斤以上的大戶,年銷菜量5億公斤。

二、農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農產品市場建設滯後。我區緊鄰省城太原,又地處晉中市區,各類農產品有較大的市場需求,80%的農產品需要外銷和供應本地市場。我區目前農產品批發市場只有東陽蔬菜批發市場、什貼葵花批發市場、匯隆批發市場、榆次商貿城市場等,集貿市場主要有金貓市場、路西市場、菜園街市場、校園路市場、經緯廠市場等,設施簡陋,多屬於馬路市場。這些市場除具備集中交易功能外,儲藏保鮮、物流配送、農藥殘留檢測和現代化市場資訊等各項服務功能大多數市場不具備。

(二)農產品商品化程度底。我區龍頭企業少,經營規模小,規模效益體現不出來,對我區農產品市場的拉到作用不明顯。如我區的紅棗種植面積30萬畝,其中掛果面積10萬畝,年產量500萬公斤,產值2000萬元。但全區紅棗加工、營銷企業剛剛處於起步階段,數量少、檔次低、加工能力小,現在加工企業只有5家,以初加工為主,銷售企業沒有出現,銷售大戶也只有10多戶。

(三)品牌少,無特色。2001年以來,我區農業開始了新一輪的戰略機構調整以蔬菜、紅棗、畜牧業為三大主導產業,以建設蔬菜、紅棗、畜牧、加工四大基地為目標,堅定不移地走農業產業化道路。蔬菜、紅棗、畜牧產業獲得迅猛發展。2003年,全區蔬菜播種面積已達34萬畝,蔬菜總產量11.63億公斤,全年蔬菜銷售總收入5.47億元。紅棗從2001年前的4萬畝猛增至30萬畝,紅棗產量500萬公斤,產值2000萬元。畜牧業按照“穩豬雞、上牛羊、突出發展奶牛業”的發展思路,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5343噸、9770噸、8117噸,奶牛存欄4288頭,畜牧業總產值3.05億元。可見,我區的農產品主導產業已初具規模,但品牌少、無特色的情況仍很嚴重。如我區紅棗種植面積與太谷縣不相上下,但中國紅棗之鄉的牌子卻被太谷縣拿走了。我區的蔬菜,2001年就申報註冊了“魏榆”牌,但至今牌子叫不響,運作不起來。

三、建議與規劃

(一)打造開拓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聯合艦隊”。我區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如何進入國內外大市場,是農產品市場建設面臨的一個難點。而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於完善農村市場機制,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實踐證明,各種型別的專業合作社,既增強了統一服務的功能,又發揮了家庭經營的潛力,是一種更加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雙層經營體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生產、加工、銷售聯為一體,使各具特色的優勢產品形成區域性的主導產業。此舉能夠在農村與市場間架設橋樑,突破區域界限,擴大農業的產業帶和產業群。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現代化流通方式,形成一批開拓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聯合艦隊”。採用電子商務網路等現代交易手段和流通方式的農產品批發拍賣市場,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在“農戶—合作經濟組織—生產基地—批發市場—配送中心—連鎖超市”完整通暢鏈條的引導帶動下,建立一批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產銷聯合,打造開拓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聯合艦隊”。

(二)多方籌措資金支援農產品市場建設。我區財政經費比較緊張,無能力為農產品市場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在這種情況下,應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援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與此同時,重視帶動、吸引社會資金和銀行貸款參與到農產品市場建設中來,加快農產品市場建設步伐。如我區的山西普家樂商貿有限公司,圍繞建設現代物流中心目標,努力營造大流通、大商貿、大市場的格局,從 2001年7月開始實施普家樂農村連鎖經營服務專案,計劃在農村發展和建設49個連鎖超市,同時建設一個佔地60畝大型物流配送中心。2003年經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准立項,是我區“五大中心”建設重點工程,晉中市“雙百”專案重點工程。目前,配送中心建設已完成工程量60%,我區農村連鎖已建成東陽、張慶、永康三個連鎖店。三店試營以來,深受農民歡迎,已有跨區3鄉10村村民來超市購物,甚至永康店已有太原南郊村民光臨,給農民帶來極大的方便,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的買難賣難問題,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為三農服務。

(三)農產品市場建設要高標準、高起點。今年6月,商務部會同國家標準委組織有關單位起草了《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開業技術條件》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級劃分及評定》兩個國家標準,目前正向社會公佈並徵求社會意見,在年內一旦修改完成後,將按場地環境條件、設施裝置條件、綜合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四個方面,把全國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按照四個等級劃分,從高到低依次分為:四A級(AAAA)、三A級(AAA)、雙A級(AA)、A級(A)。主要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經營環境、經營設施裝置和經營管理提出了技術標準,比如要求市場“應設在交通方便之地,應考慮與周圍商圈服務的協調性”;交易大廳“宜建單層結構”;市場“以生鮮肉類交易為主的應與國家認定的定點屠宰點場廠掛鉤”等。我區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也應參照國家標準,高起點地建設農產品市場。

(四)新建一個綜合農產品批發市場。目前,我區農產品供應,主要集中在匯隆市場和窯新街及大同街的馬路市場。這些市場擔負著我區85%以上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供應。這些市場多為馬路市場、露天市場,已不能適應我區農產品市場需求。有鑑於此,我區擬在榆次東南城市邊緣興建一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該市場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北託消費市場,南依生產基地,輻射華北,通向全國的.農產品中心市場。該市場為我區現有市場的升級版,除具備集中交易功能外,還具有儲藏保鮮、加工、物流配送以及農藥殘留檢測和現代化市場資訊等各項服務功能。並積極做好實施農產品准入制度的準備工作。在軟體上,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先進的交易方式,規範的交易行為,不斷提高組織管理水平。實現“建一個市場,創一流品牌,帶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的局面。該市場建成後可容納經營戶300餘戶,面積為90畝。這項工程正在緊張籌備中。

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怎麼寫2

2015年入秋以來,部分農產品降價滯銷現象在多地發生,農民利益受到傷害,“三農”問題再次凸顯,為此,筆者深入晉城市域內的4 縣(市)6個專業村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如告下。

一、調查情況

沁水縣鄭莊鎮南大村,是一個蘋果專業村,共有324戶,9O7口人,耕地3600畝,其中新老果園140O畝,佔總面積的38%,有成年蘋果樹5萬餘株,平均單株產量40斤,200個經營戶可年產蘋果200多萬斤,去年蘋果每斤平均售價2.5元,戶均年收入2.5萬元。今年平均斤售價2元左右。全村要減收100多萬元。其中最大的專業經營戶郭虎保種植蘋果12畝,總產蘋果6萬餘斤,平均畝產5000斤,雖比去年增產,但收入反比去年下降,至今仍有很多蘋果銷售不了。

沁水縣固縣鄉安上村,是一個蔬菜專業村,共有304戶930人,總耕地2750畝。其中蔬菜種植面積1500畝,佔耕地面積的55%。200多棟蔬菜大棚,生產的小瓜、茄子、青椒、西紅柿等售價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南瓜、豆角、茄子、紅白蘿蔔、白菜、大蔥等大田菜售價均比去年略有下降。

陵川縣西河底鄉嶺東村,是一個玉米專業村 。全村150戶600餘人,耕地1200畝,共種植玉米1000畝。平均畝產達千斤,今年總產100萬斤,去年每斤售價1.2元,今年0.8-0.9元,因此全村少收入40萬元以上。其中最大的種植戶畢五保承包100畝,共產玉米10萬斤,雖比去年增產,卻比去年減收4萬多元。

沁水縣胡底鄉李家山村,種的穀子比較多。去年共種穀子100多畝,畝產800多斤,總產近10萬斤,每斤穀子售價4元左右,小米5-6元。農民很高興,種植的積極性大增,今年共種穀子200多畝,畝產與去年一樣,總產約20萬斤,比去年增加了1倍,但每斤只賣2元多一些,價格降了近一半,結果增產不增收。有幾戶兩年都種了10畝穀子,由於價格下降太多,今年的收入基本上只有去年的一半。農民氣憤而無奈地說:“米價賣了個谷價,老百姓吃虧太大,是誰坑了農家,誰能給咱補差?”

高平市寺莊鎮南峪村,是一個黃梨專業村,全村126 戶507人,共有耕地 1000畝,共種植黃梨和酥梨樹3000餘棵, 梨的總產約30萬斤,去年市場梨價每斤約2元,最差的也不下0.8元,今年市場每斤梨價1.5元,差的0.5元,平均每斤降價0.5元,全村損失10多萬元,且銷路不暢。典型戶崔國章有梨樹100多棵,產梨1萬多斤,因降價比去年少收6千多元。

澤州縣周村鎮葦町村是周村鎮第二大村,包括4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共有1178戶3027人,總耕地4800畝,農作物種植多元化,有小麥、玉米、穀子、大豆,油菜、葵花等,2014年底人均純收入為9130元。2015年小麥每斤收購價為1.1元, 和2014年基本持平。玉米收購價為每斤0.7-0.8元,比2014年價格下降0.3-0.4元。穀子每斤2 元左 右比去年下降一半。高粱每斤下降0.5元,大豆基本持平,油菜籽每斤下降 0.5 元,生豬價經常波動,最近毛重每斤為8 元左右。雞蛋基本持平。羊價毛重每斤去年售12-13元,今年一斤9 元左右。牛肉毛重每斤仍是13-15元。獺兔皮前幾年一張70-80元,今年一張最多20元也沒有人過問。在周村鎮現在種一畝玉米需投資化肥200元,種子150元,犁地60元,種地30元,機收60元,共需400-500元。玉米平均畝產1000斤,每斤售0.8元,毛收入一畝800元,除去成本400元,純收入還不如養一箱蜂高。

二、全國情況不容樂觀

農產品降價滯銷並非我市獨有,據媒體披露,在其他一些地區乃至全國也普遍發生。可以說今年是多年以來農產品價格波動最為劇烈的一年。今年3月,陝西省禮泉縣出現近百萬斤貢梨滯銷;4月浙江溫州蒼南遭遇大面積番茄滯銷;5月安徽長豐遭遇草莓滯銷,全縣損失超過1.5億元;同月,福建南安百萬斤楊梅滯銷。陝西涇陽縣的聖女果出現賣難。5月以來,被媒體公開報道的西瓜滯銷現象就出現在廣西、安徽、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等多地。陝西周至縣竹峪鎮蘭梅塬村是遠近聞名的油桃生產基地,6月中旬,油桃成熟了,卻沒有客商來收購,果農們無奈之下將滯銷的油桃倒進村頭的河道里。還有很多桃子爛在了樹上。早熟葡萄,受前期水果價位下降的影響,產地銷售價也下降了很多。今年農產品價低賣難導致農戶收入下降,嚴重傷害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也使農民成了市場疲軟的最大受害者。

三、對農產品降價滯銷的幾點看法

今年農產品的降價滯銷,既是全國性普遍現象,又有區域性季節性特點,在有些地區不太明顯,在有些地區格外嚴重。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這種波動也屬正常。

這種現象的發生既有客觀上的原因,又有主觀上的原因,是兩種原因互動作用的結果。從客觀上看,一是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仍受氣候條件制約,比如晉城今年風調雨順,玉米穀子豐收,導致這兩種產品因供應過多而降價。又如陝西省周至縣竹峪鎮蘭梅塬村生產的油桃,就因為當地連續多天降雨,導致油桃無法採摘而爛到了地裡。二是受經濟下行的影響,不少企業經營困難,職工收入減少,購買力相對下降,導致農產品經銷商對銷售市場缺乏樂觀的預期,收購積極性下降,出現壓價收購行為。三是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價格暴跌,導致部分農產品進口過多,衝擊了國內市場。

從主觀上看,一是政府有關部門未能及時準確釋出市場需求資訊,農民盲目跟風種植所致。二是農產品種植存在品種單一,質量不高,品牌不響問題,市場競爭力太低。三是農產品經銷的中間環節太多,綠色通道不暢,過路費太高,拉高了終端農產品銷售的價格,抑制了消費。

前幾年晉城圍繞煤炭產業做事的人收入和購買力很高,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農產品的銷售價格,期望值很高的農民對今年市場向下波動缺乏思想準備,因而反應強烈。

四、個人的幾點建議

第一,政府有關部門今後要多到生產和銷售現場,以及農民中間瞭解情況,少在辦公室聽彙報,少通過電腦瞭解相關資訊,要通過多接地氣努力掌握市場動向,及時準確釋出農產品價格資訊,正確引導農民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努力消除農產品銷售中間環節過多的現象,通過降低過路費,減免相關稅費,開辦公益性農貿市場等措施,為農民自產自銷創造更好的條件。

第三,推動保險救助機制建設,引導農民多為農產品投保,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定的保險機制,防止“糧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現象重演。

第四,提高廣大農民的市場意識,促使農民積極主動地瞭解掌握市場資訊,逐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市場不斷變化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