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皁國小學校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2.54W

我校是一所地處綿陽市城市郊區邊緣的農村國小,學校由中心校和一所村小組成。共佔地30餘畝,學校有教職工49人,學生918人。隨著基礎教育的改革步伐的深入邁進,學校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在新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教育又將如何健康發展?結合暑期校長集中學習和對學校現狀的調查研究,現作出以下報告:

新皁國小學校調研報告

一、 問題的提出:

我校是綿陽市高新區和涪城區幾合幾分後,又白手起家重新建立的新皁國小。中心校的建立更是經過了艱辛的道路於20xx年才又重新建立。所以學校存在問題較多。儘管從20xx年至今學校迴歸涪城後經歷了十多年的奮鬥,學校已初具規模。但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新皁國小與現在的教育發展和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新的問題:我國目前教育已在向世界先進教育接軌,國家也十分重視教育。那麼我校與現代教育相比:

(一)學校硬體是否達標?

(二)學校教育教學資源是否得到滿足?

(三)學校管理是否具有前瞻性?這些問題都值得一個管理者的思考和研究。經過實情調查和研究後的確發現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二、 現狀調查分析:

我校有中心校和一所村小兩個教學點,首先從我校教學硬體來看:中心校有教學樓一幢,教室十五間,辦公室七個。學生寢室住宿樓一樓一底一幢。伙食團一個,200米環形標準操場一個,七村國小教學綜合樓一幢,內外操場各一個。從以上教學硬體來看,中心校有教師36人,學生726人,有教學班13個,平均每班學生人數為56人,班額人數最多的達68人。教師辦公室只有5個,每個辦公室平均教師人數為7人,而每個辦公室只有20多平方米。教師辦公室顯得十分擁擠。從教學用房來看,15個教室,已有13個用於班級教學,剩下兩間中一間是遠端教育接收室,另一間是實驗室。所以離教學硬體配套來看,以下功能用房到現目前還沒有。計算機教室、圖書館、閱覽室、音樂室、美術室、工會室、活動室、會議室、多媒體教室、階梯教室、少先隊活動室等功能教室尚差缺。而七村國小當時在拆並建立中把所有村小合併後形成了兩個教學點。政府投入了100多萬元,修了綜合大樓,有教學用房共計12間。現在七村國小有6個教學班。教師13人,學生172人左右。按要求教學用房已滿足還有餘。那麼造成兩個教學點教學用房不平衡的原因是什麼呢?從地理位置來看中心校在城區邊緣,教學和學生學校環境要好些,加之公交車通村到戶的便利,所以村上學生80%都希望到中心校讀書。這樣中心校學生按現有的教學用房已存在相當大的壓力。造成中心校學生年年增長,而村小生源年年萎縮的現象。估計是由於進城務工的農民在增加和計劃生育嚴格控制等原因的影響,七村國小再經過五年學生人數將出現只有不到100人的情況。結果造成中心校功能用房越來越不能滿足現狀,而七村國小空教室的現象明顯突出。

再是學校的教學資源量顯得十分的不足和不配套。

(一)從師資情況來看我校49名教職工中,從年齡結構來看,年齡在50歲以上的教師佔39%,中年教師佔26%,青年教師佔35%。從教師總體健康狀況來看,從每年體檢結論可知有72%的教師有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其中,高血脂、聲道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居多,另有10%的教師因長期患病嚴重,勝任工作有困難。從教師教學學科上來看,教師專業不對口現象十分突出,如我校需要英語教師4人,結果兩個教學點只有兩名英語教師。給英語課的排課造成相當大的困難。沒有專業計算機教師,使得計算機教學不能很好的開展。現在提得很響亮的科學課由於缺乏專業人士而沒辦法好好進行教學。語文、數學教師也發展不平衡,存在太多問題。我校需要數學教師,而學中文專業的教師居多,結果也造成一定的工作上安排不便。我想這個問題在全區都顯得十分突出,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再是優秀教師在農村學校任教留不住也是一個嚴重問題,所以農村的教育教學質量比城區的落後。但好的是我校教師中98%是愛崗敬業的,他們的團隊意識強,特別在面臨不高的收入,教師的奉獻精神更值得尊重。有的教師是戰鬥在農村教育戰線上的精英,更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從我校師資情況來看,農村教師年齡偏大的原因是農村中青年教師參加各級競賽的機會多,一旦出名,城裡學校千方百計挖農村優秀教師進城。二是本身有的年輕教師把農村工作作為跳板,一旦時機和關係成熟便到城區工作。所農村留住優秀教師難,留住年輕教師更難。這也許是教育發展不均衡造成的老大難問題。關於造成學科不配套問題的原因,從我個人分析來看,是教育改革過程中有些人事配套工作沒有跟上。如英語課、科學課。在農村國小是近幾年才開設的課程。而農村國小在前期根本沒有英語專業教師和計算機教師。特別是現在的科學課專業教師也是空缺。這些都需上級主管部門要在人事編制配備上多作研究和統籌安排。關於教師健康問題是由於教師從事的工作性質十分特殊造成的。教師的聲道疾病不說大家都清楚,本身是教師的職業病。而教師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原因是由於:1、教師工作本身壓力大,特別是新課標的改革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給教師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加之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常常很叛逆,造成教師思想情緒大的波動,這也是導致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2、由於教師工作性質的特點,生活無規律,加之體育鍛煉時間不足,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3、家庭壓力所致。我校有43%的教師處於一人掙錢供養全家的情況,所以生活節儉,精神壓力大。4、農村教師年齡偏大。我校45歲以上的教師佔65%,由於人隨年齡增長身體抵抗能力下降,這也是造成身體素質差的原因。但是多數教師還是能克服困難,仍然堅持工作。這種精神體現了人民教師的高尚與無私。

(二)從教學裝置配置情況來看,我校計算機裝置十分落後。90%的計算機都無法使用,那些都是1996年經淘汰的產品。對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學生、教師意見十分大。造成這個原因是由於鄉鎮管學校時的財力狀況不佳,無多餘的'經費來改善辦學條件,而在區財政統管時,全區財力壓力更大,農村國小本身又無其它收入,所以導致我校一直使用的是二手的舊計算機,已無維修價值。

最後是學校的管理。我校歷來對管理工作抓得緊、抓的牢。但通過認真調研也發現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我校幹部年齡結構為50歲以上的佔28%,中年幹部佔43%,年輕幹部佔29%。從工作能力來看,85%的幹部能力強,有15%的幹部處於過得去的狀態。有團隊合作意識的佔90%,區後備幹部僅佔14%,大專文化佔86%。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我校現今的情況與上級提出的幹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二)通過期末民意測評看,群眾對幹部的滿意度不高,普遍認為幹部隊伍龐大。對個別幹部工作十分不滿意。

(三)從管理水平來看,有個別幹部工作浮在表面上,不務實,工作方法欠妥,工作簡單粗暴,缺乏領導藝術性。

產生以上管理上問題原因有:年輕教師對參與管理不積極,只想到利益,不求奉獻。幹部就是要有奉獻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相比,老教師參與管理還非常認真。所以農村學校對後備幹部的培養還很不到位。另外對幹部隊伍的培訓少,指導少,所以幹部大多憑經驗辦事。這是不科學的。

總之,一所學校要辦好,就必須要敢於正視問題,善於暴露問題,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才能為學校教育的明天創造輝煌。

三、 幾點建議:

(一)為了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上級主管部門要統籌安排,重視農村教育。

(二)為了真正讓新皁老百姓子女享受到優質教育,我校需要修建一幢綜合大樓以滿足教育教學的要求。

(三)作為主管部門要多對農村教育進行認真分析調研,從裝置到師資都要全盤認真研究和提出解決辦法。

(四) 加強涪城區教育管理人員的培訓、指導,增強其管理藝術和管理管理者的效率。

涪城教育已在四川乃至與全國都有名氣,我校相信,在涪城教育局的領導下,涪城教育的明天會更出彩。而新皁國小在涪城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