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狀況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2.4W

你們知道關於人力資源狀況調研報告應該要怎麼寫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人力資源狀況調研報告,歡迎閱讀!

人力資源狀況調研報告

為加快蘇南現代化示範區建設,及時、準確掌握區內企業未來三年人力資源需求情況,20**年6月1日至6月15日,新區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規模和新建企業人力資源狀況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是未來三年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情況。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表206份,回收162份,其中有效樣本151份。

一、企業人力資源基本情況

在本次調查中,151家調查企業現有員工27849人,總數偏小,主要是一方面由於樣本覆蓋的原因,另一方面,由於51%調查企業是剛起步新興產業企業,多數企業尚處在籌建或新建期,員工人數還在擴招中。

(一)行業分佈

151家調查企業中,裝備製造業企業員工數9071人,佔比33%;綠色化工企業員工數5004人,佔比18%;新能源企業員工數3659人,佔比13%;新材料企業員工數1291人,佔比7%,這與新區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吻合。

(二)年齡結構

151家調查企業中,員工年齡30歲以下的10025人,佔總人數的36%,31-40歲的11436人,佔總人數的41%,41-50歲的4734人,佔總人數的17%,51歲以上的1654人,佔總人數的6%,現有人員的年輕化是新區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學歷層次

151家調查企業中,具有碩士以上學歷人數只佔人員總量的2%;本科學歷有4144人,占人員總量的15.0%;專科生有7869人,占人員總量的28%;中專生9937萬人,佔36%。

(四)員工來源

151家調查企業中,鎮江市區人口13311人,佔企業現有員工48%,主要集中在丁卯片區企業和退二進三搬遷企業,如大東紙業市區人口達到90%以上。大港本地人口8384人,佔企業現有人員30%,主要集中在原有大港的民營企業中,如東方電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本地人口達到86%;丹陽、揚中人口1949人,佔企業現有人員7%,主要集中在丹陽、揚中的搬遷企業中,如江蘇正丹化學有限公司丹陽人口達到90%;而其它外來人口4205人,只佔現有員工的15%,主要集中在外省市搬遷企業,如東泰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外省市人員佔比達到75%以上。

(五)企業性質

151家調查企業中,民營企業現有員工12532人,佔比45%;外商企業現有員工8076人,佔比29%;港澳臺企業現有員工2228人,佔8%;而國有性質企業現有員工5012人,只佔18%,民營企業的和諧務工環境日益完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員就業。

(六)員工住宿

151家調查企業中,65家企業提供員工住宿,佔比43%;66家企業暫無法提供住宿需要員工自行解決,佔比44%;20家企業提供班車接送員工,佔比13%。

二、未來三年人力資源需求分析

調查顯示,未來三年區內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總體呈現出“數量大、質量高、專業化強”的特點。有73.3%的被調查企業具有明確的人力資源引進規劃。從抽樣調查結果來看,其中9%為高層次才,15%為高校畢業生,30%為技術工人,46%為一線員工。預計需求量比較大的崗位工種有普工、焊工、電工、車工、叉車工和裝置維修工等。

(一)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比重加大。未來3年企業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為3580人,佔需求總量的54.3%,與現有人才情況相比,提高了將近30%。有一半以上的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比現有狀況提升了21%。其中碩士以上學歷的需求達到832人,是現有的5.8倍,本科生的需求達到2922人,是現有狀況的2.3倍。

(二)製造業仍是一線人員需求的重點領域。151調查企業中,未來3年製造業人力資源需求7547人,佔需求總數的 59.9%,其中普通一線員工需求5569人,比現有狀況提高了45%。

(三)新興產業人力資源需求成為新的熱點。未來3年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人員需求6655人,佔需求總數的52.8%,與現有人員情況相比提高了80%。有48.5%以上崗位需求是普通人員,比現有狀況提升了61%。

(四)非公有制企業人力資源需求旺盛。未來3年非公有制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最為迫切,人員需求數9636人,佔到了需求總數的79.3%,45%是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五)人員需求年齡趨於年輕化。151家調查企業中,20-30歲人員需求6006人,佔需求總數的49.42%,其中有4130人需求分佈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製造等新興產業中,佔60%以上。30-45歲以上需求5028人,其中有3156人需求分佈在化工、造紙等傳統產業中,佔55.1%。

三、調查分析結論

根據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和未來三年人才需求的調查,得出如下結論:

(一)企業對人力資源需求穩步增長。隨著新區投資環境的改善,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調查顯示未來三年區內企業需求人員12593人,總體增長45.2%。其中:需求專業技術人員3580人,增長30%。專業技術人員中的製造業企業需求1053人,增長35%;新能源企業需求1001人,增長33%;新材料企業需求862人,增長31%;其他行業企業需求664人,增長28%。

(二)人才隊伍的素質和結構不合理。企業人力資源素質方面不合理主要表現在高,精、尖技術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緊缺,如戰略規劃、技術負責人、高階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高技能人才等;結構方面不合理主要表現在缺少經營、金融、法律、外貿、營銷等方面的人才。主要原因是企業經營戰略不明晰;薪酬不具競爭優勢、工作氛圍欠佳,不能為相關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難以留住人才。

(三)人力資源需求方式發生轉變。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逐步由管理型向技術型轉變。企業對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正在逐步發生著變化,由管理型佔主導,向管理與技術並重,並快速向技術型為主過渡。調查顯示:企業目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佔比低於管理人員6個百分點,但未來幾年企業對專業技術人員需求比管理人員高5.5個百分點,提高了11.5個百分點。同時,企業對管理人員的需求,也體現出了以技術型為主,要求55.6%的管理人員具備高階、中級職稱,說明企業對管理、技術複合型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具有大幅度增長的趨勢。

(四)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向高層次發展。企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變化,帶來人才結構變化。調查顯示,企業在人才需求數量增長的同時,又明顯地體現出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提高型轉變的特點,對職稱和學歷的層次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也反映出,當前企業存在著產業結構與人才結構的錯位問題,人才結構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對高層次人才需求增長迅速,說明企業越來越注重人才的專業素質、技術素質和文化素質,這既是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現實需要,也是促進人才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提升的需要。

(五)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引進難流失快。雖然近年來我區企業數量倍增,但是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區內大部分企業仍為中小型企業。知名度和實力都不佔優勢,在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過程中,面臨著引進難與流失快的困境。不少企業反映,許多關鍵技術崗位、管理崗位人才、特殊工種的高階技工以及一些先進裝置的維護人員,大都要從外地引進,難度非常大,而花費心血培養出來的.人才,也時常面臨被挖走的風險。

四、滯約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因素

(一)企業對人力資源開發重視不高。區內大部分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均未列入工作考核範圍,缺乏對人力資源開發的整體規劃,在人力資源的引進和教育培訓、人才的管理和成長平臺搭建、人才的人文關懷和薪酬體系的構建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處於空白狀態,如在培訓方面,未將之作為提升業績的基礎,培訓機制空白。部分企業缺乏人才儲備與培養意識,沒有把目光放遠,引進高層次、高技術管理方面人才,也沒有對現有人才進行挖掘和培養。

(二)企業對職業技能培訓認識不足。由於企業規模小,培訓場所、培訓時間和培訓經費難以保證,培訓內容多以企業的應急需求為主。為了避免培訓後員工流失而造成的培訓投資風險,多數中小企業寧肯從市場上現招相關專業人才也不願花錢自行培養。部分用人單位為減少人員成本,仍繼續招聘無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就業上崗。這種重一般使用,輕挖掘、培養人才,專業人才依靠外部引進的人力計劃,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又打擊了原有人才的積極性,也是造成中小企業人才流動頻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展滯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才資源合理配置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展滯後,具體表現在:一是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員配置不足,人員業務技能水平不高。二是民營人力資源中介機構層次不高。目前新區民營人力資源中介機構數量相對太少,服務形式不能充分滿足需求,現有的公開登記的機構中既缺少私營的“獵頭公司”,也缺少中外合資性質的人力資源中介組織。就服務形式而言,最多的是提供人才資訊,提供檔案保管等服務。高階的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獵頭、管理、諮詢等業務開展較少。

(四)政策的制定和落實缺乏銜接。政策制定和落實的銜接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的政策與職能部門的工作之間缺乏銜接。有的政策在制定過程中沒有充分聽取政策執行部門的意見,在具體政策執行時遇到了障礙或困難。二是有的政策與現有人才的培養使用之間缺乏銜接。部分制定的優惠政策重在引進人才,忽視了現有人才的培養使用,挫傷了現有人才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人才的非正常流失。比如引進的碩士以上人才享受薪酬和購房補貼,現有人才沒有相應補貼,產生待遇上的不平衡。三是現有人才政策申報流程繁瑣,資金落實週期太長。

五、相關建議

面對企業旺盛的人力資源需求,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快新區企業人才引進與培養步伐。

(一)加強企業人才供需情況的研究。企業競爭,人才是關鍵。因此,要加強對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和需求情況的研究,及時掌握企業人才總量、結構和分佈現狀,把握企業人才需求的發展趨勢,並對人才需求提供準確預測,為企業人力資源建設提出科學性指導意見。建立企業人力資源供需預測預警系統,監測就業環境變化和人力資源需求狀況,及時收集企業人力資源需求資訊,編制緊缺人才目錄,建立區內企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資訊交流機制和定期釋出制度

(二)建立健全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網路。通過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網路的建設,全面瞭解掌握我區企業的人力資源基本情況,建立企業人才資源資訊庫,及時跟蹤企業人力資源供需和流動情況,逐步建立完善的動態管理機制;通過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網路,加強與企業的溝通,指導企業人力資源的日常管理,並及時將國家、省、市的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傳遞給企業;通過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網路的建設,瞭解掌握我區招商引資動態以及企業發展變化狀況,積極主動為企業做好人力資源引進、管理、服務等保障工作。

(三)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根據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的需要,制訂和實施緊缺人才引進計劃,做好人才引進工作,重點引進支柱產業、基礎產業、新興產業和重點專案所急需的各類緊缺的專業人才和高層次人才。通過實行人才“柔性流動”政策、人才引進“零門檻”准入制度等措施,完善有利於吸引人才的優惠配套政策。在落戶安家、工資福利、生活補貼、社會保險、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方面提供優惠,暢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四)加快構築新區高技能人才高地。高技能人才在加快新區產業優化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新區高技能人才隊伍依然是一個薄弱的群體,在抓好一般勞動力培訓的同時,更要著力加強高層次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快實訓基地建設,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建好載體。要充分利用現有培訓機構,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進新區企業與本地職業培訓機構的對接,有針對性開展培訓,為技能人才訂單式培養暢通渠道。

(五)積極營造吸引人才的軟硬環境。人才總是在流動中不斷地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要圍繞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改善,進一步優化新區的居住、購物、休閒、娛樂、電信、交通以及入學就醫等條件,進一步營造人文氛圍,真正把新區建成適合各類人才聚居的新型城區。要積極籌建人才公寓、藍領公寓,通過政府補貼、優惠價供應等形式,提供給企業引進的優秀人才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