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局“三萬”活動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1.98W

按照縣“三萬”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安排,我們移民局“三萬”活動的聯絡點是綠楊鄉雞鳴河和中畈廟村。自3月初以來,我們在這兩個村就農村相關問題認真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形成本調查報告

移民局“三萬”活動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雞鳴河和中畈廟村位於綠楊鄉東北部,緊靠白蓮河水庫,屬於綠楊鄉最為偏遠的山區村和庫區村。

雞鳴河村轄13個村民小組、525戶、2170人,全村有水田594畝、旱地370畝、山林4500畝、水面1250畝(白蓮河庫叉),有勞力950人(其中男勞力498人,女勞力452人),有水庫原遷移民311人,移民增長人口605人。

中畈廟村轄5個村民小組、172戶、645人,全村有水田94畝、旱地31畝、山林1700畝、水面450畝(白蓮河庫叉)、茶園270畝(可利用的有180畝),有勞力380人(其中男勞力192人,女勞力188人),有水庫原遷移民172人,移民增長人口419人。

在調查走訪中,我們最大的感受是:農民十分淳樸,非常善良。我們每進入一個農戶,老百姓都給我們倒上一杯熱茶,拿出幾碟瓜子、花生,象迎接貴客一樣招待我們,象對待親人一樣對待我們。他們絕大多數人對中央的政策非常滿意,對黨和政府也很感激。

二、基本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惠農政策落實問題。

1、糧食補貼政策問題。從調查的情況看,糧食補貼都按照政策的要求,以“一卡通”的形式足額發放到了戶,群眾對此很滿意。

2、政策性農業保險補助問題。農民的參保意識不強,水稻保險金也都是由村裡代繳的,加上保險機構的理賠程式複雜,因此,農民也沒有獲得什麼保險賠償。建議加大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簡化理賠程式,加大理賠力度。

3、家電(汽車)下鄉補貼政策問題。群眾基本上了解家電的補貼政策,但由於購買汽車的人很少,對這項補貼政策瞭解也較少,在調查中也有一些群眾詢問到農用車的補貼政策,但國家目前在農用車上還沒有出臺補貼政策。建議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儘快出臺農用車補貼政策。

4、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問題。我們駐點的兩個村由於耕地面積非常少,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分至3分,因此幾乎沒有購買農機具的,對這專案補貼政策也不是很瞭解。

5、退耕還林政策落實問題。雞鳴河和中畈廟村有退耕還林面積210畝(其中雞鳴河村150畝,中畈廟村60畝),按照國家政策,每畝享受了105元的補助,村裡將補貼資金以組為單位均攤到了戶。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退耕還林面積雖然享受了補貼,但由於後期管理沒到位,大多已經荒蕪,有的甚至還成了“放牛山”。建議加大退耕還林作物的管理,確保退耕還林目的的實現。

6、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政策問題。農村稅費改革後,農民負擔明顯減輕,一些直接收費專案都已取消,群眾沒有什麼意見,在調查中,群眾反響最大是少數隱形的收費專案,特別是學校在收取生活費和學雜費等方面沒有具體標準,隨意性大。建議予以規範。

(二)農村民生問題。

1、農民收入及增收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出臺,農民收入有所提高,但總體來講,農民的收入水平還很低,增收途徑也不廣,因為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農業生產和外出務工,農業生產除了投資和口糧外,沒有多大收入;外出務工由於農民大多沒有什麼技術,在外也只能幹一些報酬較低的苦力活。建議加大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力度,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2、農民消費水平及消費結構問題。農民的消費水平目前仍處於傳統的模式,主要消費專案還是衣、食、住、行等方面,其中:住佔50%,食佔30%,衣佔5%,行佔5%,其它消費佔10%。

3、農民住房問題。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農村80%以上的農戶建起了樓房,但也有20%的農戶仍住舊瓦房,甚至有5%左右的農戶還住在危房裡。建議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

4、農民生活環境改善問題。農民生活環境較之以前有所改善,但由於受舊習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村髒、亂、差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建議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大村莊整治力度。

5、農民消費權益保障維護問題。由於農民消費權益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很強,因此這方面不是很受人關注。建議加大宣傳力度。

6、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絕大多數農戶飲用是的井水,水源不是很充足,水質也不是很好。建議根據農村實際情況,特別要重視邊遠山區群眾飲水安全問題,積極爭取政策,加大安全飲水改造力度。

7、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問題。目前,農村大多數老人都是靠自己養活自己。老有所養也是農村老人最盼望的事情。建議迅速施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8、農村低保保障體系建設問題。實行農村低保制度對於解決農村貧困戶的溫飽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農村低保由於受“指標”限制,一些應該納入保障的農民沒有納入。另外,目前的低保補助標準也不很高,難以解決貧困戶的根本問題。建議擴大低保範圍,提高補助標準。

9、農村五保等弱勢群體保障體系建設問題。農村五保雖然國家給予了一定的保障,但保障標準仍然還很低,難以維持正常生活的需要,應提高五保保障標準。另外,對農村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也應予以重視,給予一定扶持。

10、農村社會臨時救助救濟體系建設問題。目前救助機制還不很健全,救助力度也不很大。應加大農村因災因病致貧群眾的救助力度。

(三)農業生產發展問題。

1、農業勞動力素質問題。農村青壯勞力80%以上都外出打工,目前農村在家的勞動力以老人和婦女為主,且大都缺乏科技文化知識。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下是當前制約農村經濟發展最大的障礙。

2、農資供應及價格問題。目前農資市場供應有充足保障,但價格上漲的幅度還是較大,農民對此有一定的反響。因此,應加大農資市場管理,抑制農資價格的過快上漲。

3、農業技術服務問題。在調查中,從群眾的反映看,一些以錢養事的農業技術服務機構沒有充分履行職責,承擔農業技術服務的義務。應加強以錢養事機構的管理,加大農業技術服務力度。

4、農業生產條件改善問題。近年來,我縣農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但山區村由於受特定自然條件的制約,農業生產條件難以改善。因此,應根據山區的環境特點,引導群眾加快農業結構調整。

5、農業投入及投入機制建設問題。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應保持良好勢頭,進一步加大農業投入,特別是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四)農業就業問題。

1、農村勞動力培訓問題。近幾年來,我縣利用國家政策,加大了農村勞動力培訓力度,但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培訓流於形式,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應根據農村勞動力的不同特點,開展實用技術培訓。

2、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問題。根據市場需求和農村勞動力的技術特長,及時提供資訊服務,引導農民有序轉移是農民之所盼。

3、農民工權益保護問題。農民外出打工,人生地不熟,且多數農民工缺乏法律意識,因此,農民工權益受到侵犯的事時有發生。應加大農民工權益保護的宣傳力度,積極嫁接政府與農民工之間的溝通橋樑,切實保護農民工的權益。

4、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的管理服務問題。農村青壯勞力(特別是男性勞力)大都外出打工,留在家裡的農村老人生活很苦,農村婦女生活很難,農村兒童的成長令人擔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因此,各級政府和組織要高度關心、關愛農村這些群體,為他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務。

5、自主創業問題。應從資金、技術等方面加大對自主創業者的扶持力度。

6、農民迴歸創業問題。應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一批有實力、懂管理、善經營的在外務工農民迴歸創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問題。

1、農村義務教育問題。儘管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施行了多年,但農村中國小特別是國中中途輟學的學生仍然有不少。因此,我們各級組織應嚴格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法的要求,加強教育和管理,杜絕中國小生中途輟學。

2、農民教育培訓問題。應注重實用技術培訓,培訓的內容要有利於發展生產和增強外出務工的能力。

3、農村學前教育問題。目前,農村的幼兒園幾乎都是農民私人創辦的,校園的管理不很規範,而且教師大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因此難以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和辦學質量。應加強對農村幼兒園的管理,加大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力度。

4、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問題。農村就醫路途遠,鄉村醫生技術差,農村衛生所(室)藥價偏高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現狀。應高度重視,並著手解決這一問題。

5、新農合醫療制度建設問題。新農合政策深入人心,但農村報銷程式複雜,報帳不及時打消了農民參合的積極性。應切實予以規範。

6、農村文體事業發展問題。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農民對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願望日益強烈,這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農村和諧社會也是非常有益的。應根據農村的實際狀況,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

7、農村環境保護體系問題。應從健全管理機制和加大教育等方面入手。

(六)農村基礎建設問題。

1、農村道路建設問題。近幾來的通村公路建設,大大改善了農村交通狀況,但農村特別是山區村路況差,路線長的通組路的建設任務比通村路要大得多,因此,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通組公路建設。

2、農村電網建設問題。隨著農村家用電器的日益增多,用電量的逐步加大,農村上一輪的低壓電網改造成果已經無法滿足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因此,應加大投入,開展農村新一輪電網改造。

3、農村電視、電話、網際網路等通訊建設問題。應加大農村有線電視、電話、網際網路的覆蓋面。

4、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問題。農村不少的塘堰潰裂嚴重,泥沙淤積嚴重;農村的'老泵站大多年久失修,不能發揮正常功能。應加大投入,加大農村塘堰和泵站的整治和維修。

5、農村環保設施建設問題。加大投入,加快農村垃圾點等設施建設。

(七)基層組織建設及農村社會管理問題。

1、村級組織設定問題。農村稅費改革後,村級事務相對減少,一些規模較小的村既浪費了農村資源,也不利於村級發展。因此,應深入調查研究,適時出臺撤村並村政策。

2、村幹部隊伍建設問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村幹部隊伍建設問題,因為目前村幹部普遍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且大多沒有培養後備軍,如果發展下去,農村的村幹部將會出臺斷層現象。應利用村級換屆的契機,儘快制定農村後備幹部的培養措施。

3、村級組織陣地建設問題。村級組織陣地建設應力求經濟、實用,力戒貪大求洋,舉債建設,特別規模較小的村,在陣地建設上更應慎重,防止村一併成廢墟,重蹈“普九”時期盲目建設的悲劇。

4、村級組織活動及運轉經費保障問題。沒錢就無法開展活動,長期不開展活動就會喪失凝聚力。因此,應增加村級組織活動專項轉移支付。

5、村集體經濟發展問題。充分開發利用好現有資產和資源,逐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6、村集體“三資”清理及管理問題。對清理出的“三資”進一步核實登記,建章立制,規範管理,資金要用在刀刃上,資產、資源要用於壯大集體經濟上。

7、村幹部報酬及積極性調動問題。目前村幹部工資大多是每人每年6000元左右,而且村級在兌現工資上壓力很大,因此目前的工資水平很難充分調動村幹部的積極性,村幹部在工作上大多是被動應付勢的。建議提高村幹部工資標準,規範報酬計算辦法,實行績效考核,獎優罰劣。

8、村民民主權利保障及村民自治問題。嚴格執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選舉法》和《村民自治章程》等法律法規,完善村民公約制度。

9、農村社會治安管理問題。應根據農村特點,健全群防群治和鄰里關照制度。

(八)農村改革問題。

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問題。按照農村二輪延包政策,農村土地一包30年不變。這一政策一方面增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另一方面也給農戶人口自然變化的耕地調整形成了一定的障礙,造成想要土地人沒土地,不想要土地人卻有多餘的土地。

2、農村土地流轉及規模經營發展問題。受農村大量勞力外出打工的影響,也隨著農村生產主力——老人逐漸喪失勞動能力,農村出現很多土地荒蕪,無人耕種的現象。因此應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引導農民有序流轉土地,讓一些種田能手充分發揮作用,有田種、多種田。

3、農村宅基地確權及轉讓問題。農村宅基地的佔用基本上沒有什麼約束,農村亂佔耕地建房、超面積建設的現象隨處可見。因此,應利用新農村建設的契機,規範農村宅基地的使用標準,建設地點,並予以確權,杜絕一戶多處建房的現象發生。

4、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問題。農村金融改革應以聚集閒散資金,扶持規模經營發展為主方向。

5、農村公益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稅改後,農村沒有村提留,一些公益事業出現無人管的現象。因此,應規範村級農村公益事業管理職責和資金籌措辦法。

6、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鞏固完善問題。將集體山林確權到戶的作法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農民的利益,但山林以戶為單位經營不利於統一管理,也不利於規模利用。應進一步健全山林流轉機制,充分發揮山林應有的效益。

7、農村公益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機制健全完善問題。實行“一事一議”政策是解決農村小型公益事業建設的重要途徑,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基層群眾現在的交款意識淡薄、農村外出人員過多等多種原因,“一事一議”政策在農村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實施,據瞭解,近幾年來,有相當一部分村沒有收取“一事一議”款,為了爭取財政的獎補資金,多數村也是做一套虛假的“一事一議”款收取帳目。應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公益事業建設補助資金。

8、“小農水”建設財政獎補機制建設問題。這一政策在我縣目前還沒有完全實施,但基層群眾對此十分期盼。應加大專案爭取力度,儘快解決農村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