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農村社群建設調研的報告

才智咖 人氣:2.57W

引導文:社群建設指的是一種社群工作,是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社會力量,利用社會資源,強化社群功能,完善社群服務,解決社群問題,促進社群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協調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社群成員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過程。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農村社群建設調研的報告,供大家參考!

2017農村社群建設調研的報告

調研報告

為了加快新農村“百村萬戶”小康住宅工程,推進新型農村社群建設。近日,區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深入河東、金沙等10個鄉鎮的13個新型社群,採取實地檢視和村組幹部、農戶交流等方式對全區新型農村社群建設規劃、工程進度、土地利用、資金籌集、基礎設施配套及社群管理執行等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及呈現的特點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後,我區把農村小康住宅建設做為實踐和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有力抓手,審時度勢在全區實施新農村“百村萬戶”小康住宅建設工程,在城鄉融合發展戰略迅速推進的新形勢下,按照“農民集中居住、生產生活分離、功能配套完善、社群管理規範”的目標,採取合村並點的方式建設新型農村社群。今年以來,新建新型農村社群和小康住宅示範點48個,10561戶,其中動工新型農村社群24個,9983戶,動工小康住宅點24個,578戶。

(一)農村面貌變化快。新型農村社群建設推動了農村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的變革,社群的建設,打破了傳統的觀念,人畜分離,把後院從原來的生產區變為生活區,有效地杜絕了畜禽、秸稈進入小區,影響環境衛生的“三堆”從根本上得到了治理,農民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城鄉融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農民將住上單元房,購物有超市,休閒有廣場,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二)群眾得到實惠多。幾年來,市、區財政補助資金3000多萬元,用於新型農村社群、小康住宅示範點建設。對近兩年20戶以上的小康住宅示範點,今年300戶以上的新型農村社群,每戶給予不少於2萬元的補助,農民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村信用社發放微利、政策性信貸,其它商業銀行積極支援新型農村社群建設。如五和鄉為解決群眾資金困難,和建設銀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為社群入住農戶辦理按揭貸款。一些企業集團參與新型農村社群建設,減輕了農民負擔。住房一次投入長期使用,據調查,目前我區農宅82%以上是磚土木結構,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農宅基本是全框架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農民在住宅建設上的重複投入。

(三)拉動投資貢獻大。今年以來,全區新建新型農村社群和小康住宅示範點共10561戶,目前已完工8526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81億元,佔同期全區固定資產投資204.86億元的6.74%。帶動了鋼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磚瓦等一系列建材生產消費,促進了家電、運輸、通訊、建築、餐飲等行業發展,拉動了全區經濟快速增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從入戶和群眾交談以及在鄉鎮召開座談會了解的情況看,群眾對建設新型農村社群積極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了一些擔憂,綜合起來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總體規劃滯後。全區新型農村社群總體規劃還沒有啟動,部分鄉鎮只是依據當地群眾的.積極性搞建設,選址的隨意性很大。空間佈局輻射人口少,建設規模小,如發放鎮在一平方公里範圍內佈局了賈家墩、雙橋和小路社群,造成入住農戶分攤的基礎設施配套費用和執行成本高。同時,新型社群建設和二、三產業的發展佈局統籌考慮不夠。

(二)建設機制不完善。沒有建立統一的協調機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設手續多,報批困難。如高壩鎮十三里社區報批手續達15項之多,收費平均達到170元/㎡,辦完所有手續時間長達6個多月。有些社群土地使用不規範,存在未批先建的問題。社群後期的執行和管理還沒有深入研究,群眾還存在上水何處來,下水如何排,取暖怎麼供,社群誰來管的顧慮。

(三)基礎設施配套緩慢。各鄉鎮普遍重視住房實體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比較緩慢。個別鄉鎮未將基礎設施配套部分計入住宅建設成本,實現完工入住的資金缺口大。如河東鄉前期為鼓勵農戶到中心社群居住,未將供暖、供水、供電、排水等基礎設施配套相關費用攤入房價,建設資金缺口達600多萬元;補助資金、危改資金和其它專案資金撥付和工程建設進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建成的示範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還沒有全面完工,影響了群眾入住的滿意度。

(四)籌資渠道不寬。新型社群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據鄉鎮初步測算,每戶建築面積以80--120㎡計,建房資金需要12--18萬元,主要靠群眾集資和政府補助。建設500戶以上規模的社群,按照目前設計要求,水、電、路、供暖、垃圾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戶均需2--3萬元,資金壓力相當大,社群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的難度。

三、對進一步推進新型農村社群建設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實踐證明,開展新型農村社群建設工作,不僅是解決“三農”問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更是實施城鎮化戰略、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契機。各鄉鎮、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引導力度,認真總結經驗,抓好典型帶動,用新的理念指導建設,用實際案例教育引導群眾,形成新型農村社群建設的合力。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組建一支業務熟、素質高、能力強的建管隊伍,具體負責政策研究、組織協調、措施落實、施工管理、監督檢查等工作。

(二)堅持規劃先行,確保新型農村社群建設科學合理。要堅持先規劃後建設,依照《甘肅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武威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總體規劃》,邀請國內有資質、有影響的規劃單位,打破現行的行政區域界線,採取合村並點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區新型農村社群建設總體規劃和各鄉鎮的詳細規劃,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及村鎮體系、農村住房建設等專項規劃相銜接,與產業發展規劃、農村公共服務規劃以及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等有機結合、配套跟進。

(三)強化產業支撐,為新型農村社群建設提供持久動力。農戶入住社群後,雖然生活開支有所增加,但相對完善的服務功能,可以使他們從繁重的家務和土地勞作中解放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四)拓寬融資渠道,破解新型農村社群建設資金瓶頸。資金短缺是制約目前我區新型農村社群建設的最大因素。要進一步完善社群建設扶持政策,探索市場化融資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資金。

(五)保證工程質量,不斷提升農村社群建設整體水平。新型農村社群建設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須自始至終堅持高質量建設。嚴把質量安全關,不能因盲目降低成本、滿足群眾的購買能力而忽視工程質量。

(六)創新工作思路,不斷提高社群管理服務水平。新型農村社群建設不僅帶來了生產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還將引發農村管理方式的重大變革。社群建成後,幾個村集中居住,村級組織如何設定、集體資產如何管理、物業和社群服務如何開展等等,都是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