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2.92W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校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校調研報告

高校調研報告1

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事關千家萬戶切身利益,涉及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大局。多年來,XX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各項政策,突出做好實名登記、就業推介、創業引領、技能培訓、扶貧援助等各項重點工作,努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積極創業、充分就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基本情況

XX區位於XX市東北部,總面積1018平方公里,轄9鎮、1街、268個行政村(居),總人口52萬。20xx年,全區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回生源地報到實名制登記497人,實現就業457人,就業率91.95%;20xx年,實名制登記613人,推介就業547人,就業率89.23%,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具體工作中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完善責任體系。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將其作為就業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寫入了各鎮(街)年度考核目標責任書,逐級簽訂,層層落實。健全完善了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各成員單位職責,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分析研究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形勢與對策,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整體聯動的良好機制。

(二)發揮政策效應。出臺了《XX區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實施方案》,要求人社、財政、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通力合作,從拓寬就業渠道、擴大扶持範圍、提高擔保貸款額度和社保補貼標準等方面,為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提供優質服務和堅強支援。20xx年以來,累計支出專項見習經費、就業補貼和扶持資金80餘萬元,提供小額擔保貸款100餘萬元,減免各類稅費26萬餘元,撥款額、覆蓋面越來越大,政策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巨大推動作用得以充分體現。

(三)強化就業服務。將全區高校畢業生納入勞動99ⅲ版系統管理,實現了一點錄入,全網共享,定期更新,動態管理,按照五年培訓規劃,定期組織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和就業技能培訓,加大就業推介力度。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安裝了大型電子資訊釋出屏,各鎮(街)設立了資訊公開欄,定期釋出求職、招聘資訊。20xx年以來,走訪企業50餘家,組織座談20餘次,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大中專技校招聘周、週三招聘日等系列主題活動,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區內外用工崗位20xx多個,達成意向800多人。

(四)加強創業引領。深入開展創業就業見習基地的認定工作,結合ybc工作開展,依託經濟開發區和各鎮(街)特色產業園區,選定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20餘家企業作為見習基地,全面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對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施創業理念、創業技能培訓,以自主創業帶動積極就業。目前,已落實高校畢業生創業引領35人,其中,2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企業,固定資產突破了1000萬元,解決就業200餘人,回饋社會提供見習崗位40餘個。

(五)開展扶貧援助。把零就業高校畢業生家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逐級落實援助責任,積極實施結對幫扶,確保動態消零。20xx年,根據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規劃》有關精神,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25名就業困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充實到了區、鎮兩級基層平臺。

(六)多方促進就業。近年來,積極開展公務員、事業編招考工作,先後招錄400餘名高校畢業生進入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努力響應省、市關於選拔優秀高校畢業生開展三支一扶活動的相關通知精神,結合區情實際,累計提供三支一扶接納崗位95個,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校畢業生就業。

二、存在問題

隨著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崗位供求矛盾仍然存在。我區目前總人口52萬,其中,近30萬人生活在農村。近年來,隨著農村生產方式和技術的革新,一部分農民成為富餘勞動力,開始向城鎮轉移;由於農業產能比較低、農村環境比較差,新達到勞動年齡的一部分農村青年不願意從事農業勞動,開始向城鎮集中;受金融危機影響,通過勞務輸出到外地務工的一部分農民又陸續返鄉;受企業破產改制和產業結構調整等諸多因素影響,企業下崗失業職工增多(近期,僅東風毛巾廠、農機二廠等老企業一次性進入失業程式的人員就達600多人)。加之高校畢業生人數居高不下,甚至有愈來愈多之勢,我區作為一個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經濟總量較小、基礎薄弱,區內廠礦企業就業崗位挖潛有限,機關事業單位編制有限,新增就業難度較大。

(二)能力結構性矛盾比較明顯。從當前產業轉型趨勢看,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比例下降,新上的能源建材、機械製造、生態農業、旅遊觀光等專案科技含量和機械化程度較高,體力型勞動者的就業空間越來越小,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空間相對來說大大擴充套件。但是,部分高校畢業生所學專業、實際能力和市場需求嚴重脫節,一些高校畢業生校內所學專業與生產實際根本不對接,純屬花拳繡腿,有些高校畢業生校內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能力不足、眼高手低,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知識不繫統、綜合能力不突出,造成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廠礦企業招工難的問題並存,有事沒人乾和有人沒事幹的現象同時存在。

(三)就業期望與客觀實際衝突嚴重。一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存在偏差,走出校門後,自身期望值偏高,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就業方向的選擇上,不願吃苦受累,追求虛榮面子,一是想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二是想到大型企業從事管理工作,三是缺乏自主創業意識與能力,不能準確自我定位,不願放下架子從基層做起,從工人做起,因此喪失了在普通工作崗位上就業、成長的機會。另外,不排除一些私營企業用工制度不合理,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方面存在問題,讓高校畢業生不能接受。

(四)基層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仍需加強。區、鎮(街)兩級人力資源市場的硬體建設和設施配套,由於財政緊張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功能還不是很完善,社群就業平臺沒有實現全覆蓋,制約了統籌城鄉就業工作的開展。由於經濟薄弱、財力有限,不能完全按照政策規定的範圍和標準兌現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和職業培訓補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相關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的落實。

三、工作建議

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全面做好此項工作,需要政府、用人單位、高校畢業生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一)大力發展經濟,擴充套件就業空間。穩步推進區內企業轉型,紮實開展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力;不斷加強鎮域經濟建設,支援各鎮(街)依託特色產業園區,做大做強,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金融、保險、營銷、餐飲、旅遊及生產服務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適合的就業崗位。

(二)特設公益崗位,提供就業機會。積極挖掘基層、公共服務崗位,繼續加大人才支農、支教、支醫的力度,選拔優秀高校畢業生充實到農村一線、社群基層和困難邊遠地區工作,完善相關人員的管理制度,提供基本的工作條件和業務支援,加強考核培訓,健全機關事業單位面向基層服務人員定向招考的提升機制,確保高校畢業生願意到基層公益崗位上去,呆得住、幹得好。

(三)完善基層平臺,優化就業服務。完善人才資源市場服務功能,進一步整合優化,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的人力資源市場,加強與周邊區(市)人才市場的通聯互動,實現資源資訊共享,提高就業服務效能。積極籌措資金,打造設施裝置標準化、人員隊伍專業化、管理服務規範化、工作手段網路化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就業)基層服務平臺,建設半小時就業服務圈,加強就業推介和勞動維權,努力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優質服務。

(四)加強引導幫扶,推動自主創業。對有創業意願、創業思路和創業能力的高校畢業生進行創業指導服務,結合ybc工作的深入開展,大力提供政策諮詢、專案指導、技能培訓、小額貸款等一條龍服務,鼓勵高校畢業生投身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商貿流通、電子科技等各項產業。加強見習基地建設,做好高校畢業生創業的跟蹤服務指導工作,確保高校畢業生能夠成功創業、持續發展、穩步提升。

(五)實施就業援助,促進充分就業。設立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基金,強化對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把困難高校畢業生及時納入困難人員就業援助範圍,在政策規定的範圍內,積極予以安置。對接收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財政、稅收、金融、社保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就業。

(六)深化教育改革,轉變就業觀念。各大院校要積極探索構建適應經濟發展與社會形勢的實用人才培養模式,完善課程設定,把創業教育引入國民教育體系。當前的高校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變成大眾教育,學校和社會要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及其家長轉變就業觀念,理性地認識就業形勢,先就業求生存,後擇業謀發展,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正確定位,樹立積極主動的就業觀念,不等、不靠、不挑揀、不依賴,實現就業的多樣化。

高校調研報告2

調研背景: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這個問題成為需要中央領導重點解決的問題。的確,全球金融風暴的愈演愈烈已經是超過半數的企業蒙受損失,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為了更好的幫助我校學生解決以後的就業問題,現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研和分析調研思路:參考已有的“大學生就業情況調研”,我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院應屆畢業生進行分析: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

3、與是否專業對口

4、地域意願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

2、畢業生對就業資訊的獲取(包括獲取方式和程度兩方面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含要求學校)

高校調研報告3

深入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的歷史時期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任務,是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學習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在科學發展觀和新農村建設闡述中有兩句話我印象很深,一是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前者闡明瞭“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後者概括了工作方法。我認為,學習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做好農業和農村工作,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和諧新農村。

一、魯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狀

魯村位於祁縣城東南,208國道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現有村民447戶,1639人,耕地面積2500畝,主導產業為果樹種植業。

20xx年以來,魯村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總體要求,致力於改善生活環境,大力發展生產,增加群眾收入,魯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呈現出特色鮮明的新氣象。

(一)圍繞新農村建設的核心目標抓改善,生活水平實現“新提高”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其核心目標就是為了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為此,魯村以發展規模化養殖業為取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突出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切實解決農村民生問題,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二是提高農民素質,魯村堅持以農民技能培訓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多次邀請畜牧局相關人員到村講授雞、豬的科學餵養方法及疾病的防治等問題,提高農民素質。三是改善生產條件,是自20xx年以來,共投資150萬元對村內15公里街巷進行了硬化,20xx年年底,硬化工程竣工,村民們告別了下雨天走“水泥路”的歷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魯村的工作重點是學校的新建,在集體經濟極為薄弱的情況下,村兩委幹部從各種渠道籌資金,圓滿的完成了學校新建工程。魯村新學校共投資50萬,是一所高標準的農村國小。

(二)圍繞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環節抓轉變,鄉風民俗倡導“新風尚”

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靈魂和關鍵環節。建設文明的鄉風,滿足農民的精神需要,不僅可以提高農民的精神動力,而且有利用創造和諧的公共空間,可以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重要的協調作用。一是推進健康教育工程,幫助農民告別陋習。魯村在農村廣泛開展以“五亂”、“四改”,重點解決柴草亂堆、垃圾亂倒、禽畜亂跑的環境問題,幫助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健康生活習慣。二是實施道德建設工程,促使農民改變舊俗。積極開展“文明家庭”和“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的主題教育活動,提倡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樹立先進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風尚。

(三)圍繞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抓整治,農村面貌呈現“新變化”

村容整潔,樹立嶄新形象,創造良好環境,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廣大農民群眾的呼聲,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實施過程中,兩委幹部高度重視,親自上陣督導抓,逐步掀起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熱潮。一是廣泛宣傳造氛圍。利用宣傳冊、宣傳標語及宣傳專欄等宣傳載體,印發宣傳資料20000餘份,刷寫懸掛橫幅標語200多條.二是突出重點抓整治。針對農村髒亂差現象,制定了村莊整治方案,並以“一建三改五清”為整治著力點,開展了建沼氣池,改廚、改廁、改圈,清垃圾雜物、清亂搭亂建、清亂堆亂放、清汙水淤泥、清各種路障為主要內容的村莊環境集中整治活動,放置垃圾筒50餘個,主要路口修蓋垃圾池,從而基本實現了柴草歸院、垃圾歸點、禽畜歸圈的目標。魯村充分利用村裡路邊的軟土路肩,投資4萬元用來建造村裡路邊綠化帶。更有一些村民在自家門前種植花草,創造溫馨祥和的居住條件。在園林村的建設的道路上有邁出了一步。

(四)圍繞新農村建設的政治保障抓完善,治理健全“新機制”

不斷健全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等村民自治機制,是新農村建設的政治保證。魯村以新農村建設為主題,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村級領導班子、黨員幹部的群眾意識、法紀意識和廉政意識極大增強,農村黨員幹部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水平不斷提高,湧現出了一批農村先進基層組織和優秀黨員幹部。

二、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農業方面

目前,農民仍然停留在果樹種植上,科技利用率低、市場競爭能力差,應積極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的發展。

(二)農村勞動力方面

應突出解決好農民思想觀念、文化素質、經營意識差的問題,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是一項艱鉅任務。一是抓技能提高。採取系列措施,提高農民的科技綜合素質。二是抓民風塑造。引導群眾樹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三是抓文化薰陶。加大農村文化建設力度,鼓勵農民自發的自辦文化場所,開展文體活動。

(三)村民居住環境方面

通過去年的“創三優”及今年的環境整治,村居環境得到了較好的改善,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必須從提高廣大村民環保意識入手,從加大公共基礎設施投入上做努力。一是繼續搞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二是繼續積極推行農村“四改”。

(四)經濟方面。

近年來,全村經濟發展較快,農民收入逐年增高,但總的來看村集體經濟還沒有擺脫困境,缺少經濟來源,揹負著多年來積累的外債,導致農村公益事業和基礎設施改造投入資金嚴重不足,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後。應圍繞“兩個帶動”抓增收。一是示範帶動。努力培植一批種、養示範帶頭戶,帶動全村特色種植、養殖業的發展。二是龍頭帶動。以糧食加工、水果深加工,帶動更多的農民從事加工業。

(五)農村班子建設方面

今年以來我們不斷強化了村級班子建設工作,但少數村班子成員仍存在諸多不適應。應下氣力解決好乾部思想觀念不適應的問題。目前,部分村班子成員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夠,經濟發展的意識不強,缺乏幹大事業的開創精神,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到發展經濟上來;應著重解決好農村班子狀況的不適應問題。現在農村幹部待遇低,為民辦事難,個別班子成員,只能應酬上級佈置的一般工作,不能主動組織群眾從事經濟發展;應著重解決好乾部政治素質上存在的不適應問題。部分幹部公僕意識差,沒有把心思用到解決群眾疾苦、難處上。圍繞班子建設抓提高重點抓好兩項工作,一是抓鞏固,強化村班子建設;二是抓機制,提升農村幹部素質。

村兩委”為了加快解決在調研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制定了相應的對策及提出建議,支部書記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投入足夠精力抓落實,班子其他成員要認真抓好分管工作,把解決問題與自身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調研活動促進單位作風的轉變,促進各項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群眾滿意的實際效果。

高校調研報告4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國家對高等教育事業投入的增加,高校的教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作為高校硬體設施的體育場館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普遍規模擴大,檔次提高。20__年北京舉辦的奧運會,很多比賽都是在高校體育場館舉行的。所以,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和持續發展已經是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必須認真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要走向專業化

一直以來,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大部分是由學校體育教學部門管理,主要是滿足學生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在管理方面,缺乏專業性。20__年以來,高校普遍擴大了招生,並且通過國家撥款、校園置換、貸款等多種渠道籌資,擴大和新建了校園,加之教育部對高校硬體建設評估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建設了比較現代化的體育場館,因此,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體育場館的管理需要,必須有一個專業隊伍來管理。包括我校在內的一些高校已經在探索專業化管理模式,成立獨立部門專業管理體育場館。

二、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要走向市場化

高校體育場館主要的職能是保證體育教學、學校各類運動隊訓練和教職工、學生課外活動,這是無可置疑的。但是,體育場館的日常維護和消耗是相當大的,按目前的國力水平,完全靠國家撥款維持體育場館的正常運轉是很困難的,勢必造成高校體育場館走向困境。因此,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要走向市場化,在保證其主要的教學任務外要有償服務,增加收入。高校體育場館要適應市場體制,首先,要更新觀念,強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意識,在目前國家尚不可能拿出更多資金投入高校體育場館的情況下,充分發揮高校體育場館自身的功能與潛力,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拓寬和深化高校體育場館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第二,要進行成本核算。體育場館的管理和執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對這些成本的消耗必須進行認真的核算,消減不必要的開支,降低執行成本。第三,在保證體育教學和運動隊訓練的前提下,拓寬有償服務範圍,適當收取費用,用於成本消耗的補貼。這樣有利於高校體育場館的可持續發展。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一般是一次性投資建成的,建成後的場館維護和維修,普遍存在著經費不足的困難,通過有償服務,可以提高場館的使用率,增加收入。第四,要了解掌握國家的法律法規,熟悉政策,爭取政府部門的支援。高校體育場館要走向市場,就必須受市場的約束,按規範運作。但是,高校體育場館又完全不同於市場中的企業和商家,並不是以贏利為目的,不能完全按企業管理。然而,高校體育場館是近幾年才逐漸形成規模的,政府部門並沒有針對高校體育場館制定相應的特殊政策,這就給高校體育場館走向市場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高校體育場館要走向市場迫切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和支援。政府相關部門要發揮巨集觀管理職能,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扶持高校體育場館在市場中健康有序地發展。第五,要積極開拓體育消費市場。高校的教職工、學生文化程度相對較高,對體育消費的認知水平較高,隨著全民健身的不斷普及與深入,“花錢買健康”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廣大師生更能理解體育場館走進市場的內涵。為此,要進一步引導、樹立廣大師生體育消費的意識,利用高校體育場館優越的條件,舉辦各種體育比賽及健身活動,激發師生的健身熱情,刺激體育消費。

三、高校體育場館要充分發揮其公益性

目前,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大都是封閉或半封閉管理,由於考慮到校園安全、校園秩序、執行成本等多種原因,沒有真正意義上對社會開放,大量的體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另一方面,社會的體育場館短缺,遠遠滿足不了全民健身的需要。儘管高校體育場館大部分都是由學校投資建設,但其性質都是國有資產,應該得以充分利用。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而且還會得到政府和公民的認可,從而得到相應的支援。因此,要充分發揮高校體育場館的公益性,在全民健身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場館若想得到良性發展,必須打破傳統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桎酷,解放思想,引進專業化管理,走進市場,按經濟規律辦事,加強成本核算,開發多種健身專案及有償合作,探索以場館養場館的道路,使高校體育場館得以可持續發展。

高校調研報告5

彙報內容概覽:

一、 調研背景

二、 調研內容與分析

三、 調研總結

一、調研背景:

本課題調研以北京地區高校公共設施為中心,調研領域成輻射狀分佈。以北京為城市目標樣本,在全國範圍內,自南向北選擇廣州、上海、蘇州、天津、哈爾濱等樣本城市的公共設施進行調研分析。

高校調研報告6

摘要: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也給傳統教育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機會與挑戰。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看清時代潮流發展的風向,找到屬於新時代的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方法,對傳統教學進行重新優化與變革,推動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理念革新。本文在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對目前網際網路時代給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帶來的困難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助力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網際網路時代;財務會計;教學改革

三五”發展期間提出了“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對網際網路領域發展進行了重新的規劃與設計。網際網路將在未來融入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從目前來說,網際網路的出現給傳統財務會計教學領域所帶來的衝擊已經開始顯現,高校對於傳統財務會計教學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就是教師通過對學生傳授會計理論與技能,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定會計思維,掌握基本的會計道德,能夠從事對應的會計工作。在網際網路的大環境背景下,未來會計教學領域必然與其互相碰撞與交融,未來的會計教學會朝著資訊化和自動化逐漸發展。因此,現代高校財務會計教學更需要把握時代的發展方向,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新時代環境背景的優質人才,以此推動中國現代化管理程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網際網路對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的衝擊

(一)加速了高校會計基礎理論的拓展和深化。傳統會計核算是指標對特定主題進行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的單一核算,在內容上是對特定主題的相關經濟活動做出確認、計量、報告。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實體交易形式得到了更加現代化的拓展,在基於自主核算的前提下,企業會對各類價值鏈環節資訊流的虛擬形式產生依賴,傳統的會計領域也得到了相應的拓展。首先,是會計物件的變化。相較於傳統財務會計領域的會計物件來說,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會計物件不單單是對特定主體價值的運動,還囊括了價值鏈環節上各類主題相關的資訊,如供應商、客戶等,同時又重新強調了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其次,是會計基礎的變化。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會計基礎的組織形式產生了變化,傳統企業有了更加多的虛擬存在形式,這也衍生出了一批以虛擬公司為會計主體的全新會計主體。所以,需要將傳統會計主體進行絕對假設與相對假設的變換。與傳統持續經營假設不同的是現代網際網路虛擬企業有不少是短期內實現目標即解散的,這類虛擬企業重新改變了傳統持續經營的內涵。除此之外,在不確定的企業期限與會計資訊化的基礎上,虛擬企業可能會產生出相應的實時財務資料流,直接導致了傳統會計分期編制報表轉變為實時與持續的財務分析。同時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貨幣再也不是一個統一且重要的計量單位,因為它無法展現一些如市場佔有率、創新水平、產品滿意度等重要的非貨幣資訊,其所展現出的價值資訊遠沒有以往重要,企業的發展潛力也是無法在財務報表上用貨幣來顯示的。最後,是會計職能的變化。相較於以往的事後核算與監督,現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的會計核算擁有了更加多的職責與內容,其重心也由傳統的“事後”更加傾向於“事中”的監督控制。(二)促進了我國大資料會計實務流程的重造。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傳統會計領域與現代網際網路資訊領域產生了全新的碰撞與融合,如大資料與會計領域,就使得傳統快捷又有更多海量的資料資訊內容,不論是從資料的廣度還是深度上都相較於以往有一個質的提升。不同於傳統結構化資料的會計時代,現階段的大資料會計事務擁有更多來自不同組織的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內容。這就對傳統結構化資料為核心的企業產生了巨大沖擊,在網際網路大資料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會計的流程產生了全新的轉變。大資料會計技術的發展,也使得傳統會計流程將會變為大資料會計流程中的一個部分,而大資料會計流程也會對半結構化與非結構化資料的處理更加重視,以此來達成企業內部的戰略管理和組織決策需求。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也讓會計資料的採集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尤其是在半結構化資料和非結構化資料領域,所有資訊鏈上的貨幣與非貨幣資訊都會被納入資料的採集流程。相較於傳統會計資料處理來說,現代會計資料處理更加複雜困難,需要依靠各種網際網路資訊科技,如大資料、雲端計算等,在巨量的資料庫中進行有效資料的甄選,從中分析出有價值的內容。同時在會計資料輸出的形式方面也有著十分多樣的變化,如會計報告、業績評價報告、預測報告、財務分析報告等,不同的資料輸出形式也能夠滿足公司不同的戰略管理需求。除此之外,大資料也使得傳統會計書面憑證轉變為電子憑證,使得會計資料處理更加集中化和動態化。

二、網際網路時代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現階段有不少高校會計專業都設立了財務會計課程,但許多非會計專業也建立了相應的課程,這就模糊了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的培養界限,丟失了不同人才培養的目標,使得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不再具有獨特優勢。有不少高校的財務會計課程都是由會計專業老師來進行講授的,有關財務會計課程當中有不少複雜的會計實務與賬戶關係內容,會對這些非會計專業學生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有不少教師都將這部分內容進行了簡化甚至是刪減。而這些老師也會在教授會計專業學生的時候沿用這種非專業化培養的教學思路,最終也使得本該是不同培養目標的學生學習這一套課程內容,極大地影響了專業化人才培養教學。由於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有著較大的區別,因此教學內容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轉變。財務會計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的是,財務會計對於實務操作性擁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培養會計專業在工作崗位上的能力,這樣會計專業學生才能夠勝任相應的會計工作崗位。所以,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應該注重會計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對於非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來說由於其未來發展方向與會計專業學生髮展方向不同,他們往往只需要根據會計知識來對資訊內容進行決策,不需要擁有會計實務處理的能力。基於此在財務會計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突出重點,強調對會計專業學生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二)資訊化課程設定不夠全面。網際網路擁有更加開放的生態,基於此所產生的教育教學也應該有更加全新的教育理念,傳統的實體教育教學模式或被現在網際網路教學所取代。隨著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發展,線上教學已開始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當中。傳統會計人才培養就是為了使受教育者能夠擁有紮實的會計理論知識與創新能力,成為優質的複合型人才。而在網際網路教育模式下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的參與學習,同時還能根據自身的需求個性化定製學習方向與內容,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更能夠幫助實現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儘管現階段有不少高校教育的組織者已經開始對網際網路教育模式加以重視,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欠缺。網際網路時代的會計教育不單是通過幾門網路課程的開設來體現,更多的是需要培養學生的網際網路創新思維與理念,利用網際網路資訊平臺來幫助拉近自己與行業頂尖水平的距離,實現創新和突破性發展,這些才是現代高校所需要重點培養的內容。現在高校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會計教學與資訊化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予以突破,絕大多數高手還沒有真正地將這點落實到位,沒有設定一個全面的資訊化課程內容。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背景下,電子貨幣結算、遠端會計核算、會計線上財務管理等不少電算化平臺都是在學生對於資訊化知識理解和運用的基礎上所衍生出來的,因此一旦高校在資訊化課程方面有所欠缺,那麼勢必會影響網際網路環境下的會計教學,導致無法從根本意義上對傳統會計教學進行革新。(三)會計教學內容陳舊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會計知識的傳播與更新只會越來越快,傳統的實體課堂教學與實體賬目操作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市場急速變化的情況。會計人才培養急切需要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全新理念和目標,儘可能地消除社會變化帶來人才培養的滯後性,建立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時代會計人才。傳統高校一般將財務會計分為初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階財務會計三門課程,這三門課程不僅內容上存在交叉重複,同時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一些基礎的理論在三門課程當中都佔了不小的篇幅,內容上也沒有較為明顯的差異。除此之外教材內容方面也沒有與時俱進,不少現在常見業務仍舊歸納為中級與高階財務會計內容當中。同時絕大部分財務會計課程內容都是根據會計要素進行相應的分類與設定的。但是結合實際的生產生活來看,一筆經濟業務往往不可能是單一的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這就使得一樣的經濟業務會出現在不同的章節體系當中,造成教材與課程內容的冗餘。這些重複課程內容不斷地在課堂上出現不僅浪費了教師寶貴的教學時間,而且也會導致學生出現牴觸和反感。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內容是基於整體對會計業務的總體描述,本該不進行內容上的拆分,但教材的設計上生硬地將這部分內容切割開,沒有很好地遵循教育教學規律。

三、網際網路時代下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對策

(一)加強對網際網路的重視,設計全新的教學模式。網際網路是現在優秀人才培養的推進器。在基於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上,應重新對網際網路教育進行考量和設計,建立出一個更加符合當代會計人才培養需求的培養體系,從網路基礎、管理系統、課程與教學三個方面全方位地開展網際網路資訊建設,打造出一個更加符合當代學生髮展需求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橙色至上要融入全新的網際網路教育理念,通過將傳統實體課程與網路課程互相結合,進一步改善目前的教學教育環境,重構課程質量管理體系,將資訊化教務系統融入專業建設當中。同時依託網路支援與服務平臺,進行師生互動、教學、評價、考核。以科學的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對會計教學進行重新的規劃與完善。

(二)完善網際網路高校財務會計教育管理與師資隊伍建設。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需要得到突破和創新,然後在僅有的教育資源環境下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相應的拓展教學,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做到資源最大化利用。教育教學活動要側重網路化、資訊化、智慧化,結合時代發展與人才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進一步增強網路化管理的意識,提高高校教師助理資訊化內容的技術水平,加強對網路資源的利用和篩選。在師資團隊建設方面,要堅持打造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新時代教師隊伍,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會計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團隊修養,確保能夠做到課程教學上敢為人先、與時俱進、求實創新。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會計教師,首先要擁有動態創新的能力,能夠對傳統會計理論進行相應的拓展與演進,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在網際網路視角下準確地掌握網際網路對當前會計行業所產生的影響和衝擊,積極探索創新並深入挖掘會計全員資訊資訊同時將這些內容很好地傳達給學生。其次,教師要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與開闊的視野。網際網路環境下的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已經轉變為更加複雜全面的交叉性學科內容,需要不同學科的教師一起群策群力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現代化管理建設的優質會計人才。現代財務會計不僅涉及了傳統領域的會計學,同時也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資訊處理、網路科學等內容,這就要求不同學科的教師能夠針對會計人才培養方向進行有效的知識融合與探討,幫助學生開拓視野,瞭解國內外先進的會計理念資訊的同時對會計行業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的發展方向能夠清楚地認知。

(三)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模式與傳統教育教學的融合。時至今日,社會對高層次會計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為了滿足當前網路環境下會計人才培養和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高校必須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以保證網際網路與會計教育的有機結合。加強對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力的培養,幫助提高學生會計資訊化方面的分析及處理能力。不同於會計電算化,會計資訊化要求會計人才能夠在網路資訊實時性和整合性的基礎上,利用資訊來提升決策的效率。未來複合型人才將會成為計行業重點需求物件,掌握傳統的專業知識基礎已經不是合格人才的全部標準。高校應更加側重於會計人才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的培養,學會如何操作財務資訊系統,擁有一定的網路資訊分析能力,最終實現人才綜合性培養。完善和優化會計課程體系,應對傳統教材內容和教學組織方式進行重新的設計,改變傳統考核方式。網際網路時代使得會計教育內容不斷趨向複雜化和專業化,教育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元化,這些都給傳統高校財務會計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挑戰。教師要將傳統灌輸式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要地位的課堂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課程上,也要設定更多具有開放性和創新性的課程內容,幫助拓展學生綜合素質。結合國內外會計理論的新出動態,結合網際網路環境背景,儘量採用一些案例分析與實務模擬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自主探討會計發展的主要方向,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綜上,在網際網路時代下,高校財務會計教學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學校上下乃至社會整體的共同努力。基於網際網路資訊科技上,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師也要基於這些可能以學生教育和成長為導向幫助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理想和追求,最終實現高校會計專業教育教學的內涵式發展。

高校調研報告7

76.15%的畢業生選擇區內就業

近日,由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教育廳編撰的《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自治區高校本科、專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出爐,對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共有高校畢業生109474人,其中,博士畢業生115人,佔畢業生數的0.11%;碩士畢業生5095人,佔畢業生數的4.65%;本科畢業生54104人,佔畢業生數的49.42%;專科畢業生50160人,佔畢業生數的45.82%。

從就業情況看,截至20xx年9月1日,博士畢業生就業率63.48%,碩士畢業生就業率54.05%,本科畢業生就業率86.54%,專科畢業生就業率89.75%。

在20xx年的畢業生中,女生佔畢業生總人數的55.17%,男生佔44.83%。

從就業情況看,男生的總體就業率85.41%,女生的總體就業率87.34%,女生總就業率高於男生。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畢業生就業分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從畢業生就業地選擇上看,多選擇北方省市,並主要以區內就業為主,區內就業畢業生數72085人,佔就業數的76.15%。區內就業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區,佔區內就業數的58.27%,呼包鄂經濟帶對畢業生的吸納作用巨大。區外就業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魯地區,佔區外就業數的51.16%,北京市是畢業生出區就業的首選,而選擇到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省市就業的畢業生數較少。

在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內蒙古自治區20xx年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方式就業的研究生比例為零,本科生、專科生自主創業比例分別是0.17%、0.09%。與20xx年畢業生創業比例相比有所增加。說明內蒙古自治區畢業生自主創業意識在增強,但整體創業意識仍偏低,應繼續鼓勵畢業生創業,完善優惠政策和社會創業環境,同時繼續加強高校的創業教育。

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本、專科哪些專業的畢業生最搶手?本科就業率最高的是國小教育,專科就業率最高的是工商企業管理(企業財務方向)、汽車運用與維修,就業率均超過了92%。

哪些專業的畢業生最好就業呢?根據報告,本科的教育技術學、建築環境與裝置工程、音樂表演(空中乘務)、環境科學、動畫5個專業,專科的會計與統計核算、酒店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軟體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廣告設計與製作、數控技術等12個專業最好就業,就業率均超過95%。

高校調研報告8

引言:

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成為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高等學校教育規模化的發展趨勢,藉助高科技實施多媒體教學不僅是解決教學資源緊張的辦法,而且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我選擇《調查城鎮學校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現狀》作為調研科目,對我家鄉扶溝縣城鎮學校進行了調查,調查情況如下:

調研內容 城鎮學校多媒體教學現狀

調研方法 實地考察 查閱資料 詢問師生

調研物件 本縣部分中、國小

調研時間 20xx年9月10日--9月30日

一、計算機和資訊科技在我縣中國小中應用的現狀

1、中國小幹部、教師對應用計算機和資訊科技有了初步的認識

部分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開始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看到了計算機和資訊科技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方面所產生的重要作用。

2、學校資訊化建設有了一定的基礎

在多媒體配置上,在我所調查的兩所縣高中中有計算機機房2個,兩所國中機房1個,一所實驗國小機房1個。沒有達到普及多媒體教室,高中教室內配有電視,多媒體教室較中國小多。在教室人員上,高中一共有專業計算機教師以及相關的維修人員十餘名,國中國小較少。一名專業老師可對40名學生,其餘老師也會定期給學生在多媒體教室上優質課。在教學上,只有九年級以及高三沒有開設計算機課程,開課的年級一週平均有兩節的計算機課。在教學內容上,教授一些基本簡單的計算機知識及計算機操作。

3、開展了應用計算機和資訊科技的研究與實踐

近年來,我縣中國小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研究與實踐不斷深入,一些基礎較好的學校在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探討學生自主學習的網路教學模式,製作了一些課件和學件,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益。

二、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方便、快捷、高效

多媒體教學通過演示課件,使授課方式變得方便、快捷,節省了教師上課時的板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中通過計算機的使用能將聲、視訊、圖片結合起來給學生全面的教學感受,能把各種抽象的圖形,生活中難以看到的各種資料,科學實驗的真實程序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能多層次地表現將要學習的內容,深化教學內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實現資源共享,在校園網或是教育網,甚至整個網際網路上實現教師、學生、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交流。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長期以來教課書在學生看來都是無趣的代名詞,在他們看來教科書中的內容都是很沒吸引力的。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的單一、呆板的表現形式,在教學中引入各種學生的喜歡的資料,彌補教科書在學生眼中枯燥無味的短處,譬如在介紹古詩是配以這首詩的動畫演示則很容易讓學生理解詩中的各種意境,將抽象、生澀、陌生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調動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增大資訊量,有效擴充套件課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是應用使得小城鎮的學校能通過遠端教育模式實現與名校同步上課,分享優秀教學資源。在小城鎮學校一般是無法見到名校教師的風采的,為此學校每年都會花錢請到一些名校教師到自己學校進

行客座,舉行各種形式的講座,但這時間必定是有限的,無論如何優秀的教師都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好地對學生的進步起很大的作用。更多情況是學生對今天一個明天另一個的教師感覺像走馬觀花,只有新鮮感,沒有太多的啟發。而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學生教師只要願意可知直接從名校課堂上進行直播,而且可以有選擇地進行聽課,更可以連續地聽喜歡的教師的課,能真正獲得名校的輻射,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三、學校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講授技巧欠缺

多媒體教學使用電子課件,理論上是教案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但部分教師把所有資訊全部錄入課件中,使得文字資訊過多,一是學生分不出重點與非重點;二是資訊過多,教師在電腦前坐著忙於展示課件上的內容,與學生的距離較遠,也拉開了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教法上,部分教師授課呆板有餘,靈活不足。他們完全拋開傳統的“黑板加粉筆”模式,坐在電腦前完全依靠螢幕的演示和麵無表情的講述,缺少教師應有的良好體態語言,更沒有提問與討論等課堂互動,教師忙於放映,學生忙於觀看,連筆記都來不及做,課堂氣氛沉悶。由於完全依賴於電子課件,教師的思維也受到束縛,除了“照屏宣科”的講述,缺少思維的拓展,更不能根據課堂的實際做出靈活的調整,缺少教學中的發揮的神來之處。

2、 教育技術裝備資金嚴重不足

在硬體方面,要增加伺服器等設施裝置;在教學資源方面,目前只有VCM主題資源,還需要增加一些已開發成熟的教學資源。在基教網的日常維護方面,也需要一定的資金。充實和維護基教網,預計還需投入很多資金。農村中國小計算機配備嚴重不足,是阻礙我縣農村資訊化發展的最主要原因。硬體不足,導致資訊科技開課率無法得到保障,造成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據部分老師介紹,目前全縣50多所農村國小隻有50%多所建有計算機室。有相當部分的農村國中學校的計算機已購置了4-5年了,已到了更新期了,需要一大筆資金。少數農村學校即使已經配備了計算機,但由於辦學經費不足,沒錢交電費,而不敢開機使用,造成設施裝置閒置。

3、裝置管理不規範

調查中發現各學校的多媒體教學教室都是公共教室,幾乎處於無人管理狀態,只要拿到鑰匙就行,裝置沒專人負責維護,多媒體教室大多是用完就走,大家都認為這不是自己的,使用中不愛惜教學設施,教室衛生狀況較差,例如在多媒體教室的桌面大部分都被學生塗鴉,每次上過課後學生離開時地面就會留下不少垃圾,而衛生狀況很大程度決定了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以及效能的發揮。

4、教育資源有待整合和充實

目前網路教學資源的使用現狀是學校各自為政,校園網記憶體放大量本校教師自己製作或蒐集的教學資源,但地區與地區、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封鎖”現象,開放共享性差,造成大量的重複建設,既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又浪費了人力物力,而且由於地區、校際間資源交流較少,導致資訊更新慢,可選擇資源不多,不利於互相促進,取長補短。

四、對學校多媒體教學現狀的相關建議

在多媒體教學中,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沒有改變,教師必須始終認識清楚電腦的輔助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媒體教學不等於電腦教學,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它是基於傳統教學手段的發展,但不能取代教師而成為教學的中心。教師始終是教學的主導,他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表現力強、效率高等特點,結合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經驗,為自己的教學服務。教師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體現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一個觀眾或被動接受灌輸的容器。多媒體教學要靠學生的主動參與,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積極主動開展課堂互動,培養和激發學生多種思維能力。在教育制度上,雖然計算機基礎課是大綱所要求的,但是考試考核力度不夠,重視不強,導致計算機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教育部門不重視,學校就不重點教學。

1、 明確電腦的輔助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 ,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家長也不會努力引導,從而不利於中國小生的健康發展。

2、狠抓質量工程,提高課件水平

對於多媒體教學的態度要克服兩種傾向,一是過於重視多媒體,一是過於輕視多媒體,這兩種態度都不利於提高課件水平和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多媒體課件要源於教材,且高於教材。源於教材是指課件內容以教材為依據進行設計,能按照教學大綱來組織教學,而不是信馬由韁地隨意組合。高於教材是指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不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拷貝或展示,而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所提供的技術功能,利用影象、聲音、視訊等,多角度展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多媒體課件要做到“三性”,一是科學性,課件的內容必須準確無誤,表達嚴謹,資料引用正確;二是連貫性,不僅章節連貫,教案內容前後順序連貫,而且課件內容與課本內容連貫;三是適量性,課件內容適量,注意處理好課件與教材的關係。

3、加強師資培訓

多媒體教學的普及使得多媒體教學平臺培訓具有必要性。不但年老教師對多媒體技術不熟悉,甚至年輕教師也只是略通一二。多媒體技術培訓應包括硬體培訓和課件培訓。多媒體硬體培訓要使教師掌握各種儀器裝置的使用和維護,避免錯誤操作,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多媒體課件技術的培訓是重點,教師要掌握基本的製作方法和軟體使用,把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融入課件中,實現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4、教育部門合理分配教育資金

針對公立中學的情況,教育部門應予以解決,多媒體教學裝置的配置不能依靠沒有收入來源的學校解決,這些學校資金全部是上級部門播發,在小城鎮裡學校資金緊張,沒有能力享受到多媒體教學的益處。因此當地有關教育部門應當加大對農村鄉鎮學校的扶植力度,減小城鎮學校之間的差距。

五、結語

多媒體教學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它的出現不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否定而應是揚棄。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好壞在於教師課件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教師在實踐中積極總結並探索多媒體教學經驗,必將極大地發揮好多媒體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教育部門對多媒體教學發展的重視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更應該重視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優秀的教學手段,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這才是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的最終目的。

高校調研報告9

近年來隨著高校大學生人數的迅速增加,高校市場成為許多商家的必爭之地,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今的大學生們幾乎是人手一部手機。為了儘快佔領這一市場,通訊運營商們可謂是使盡了渾身氣力。其中,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之間的競爭顯得尤為激烈,他們不僅在技術方面、產品業務方面、廣告宣傳方面針鋒相對,而且在目標市場也是你爭我奪,互不示弱。兩家公司紛紛推出新產品,新理念來佔領學生市場。中國聯通推出的3g品牌“wo”在校園市場上攻城略地,搶佔了移動相當大的市場。即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實現聯通g3校園市場佔有率的最大化,使中國聯通成為3g時代校園市場領先者。

作為行政管理專業的一名學生,我有幸參加了聯通公司舉辦的暑期實踐調研活動,通過實踐調研,瞭解了聯通企業日常工作開展情況和以服務產品為特點的諸多產品的特質,對於更好的實行行政管理積累了非常好的經驗。下面將實踐調研活動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實踐調研目的

社會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在於更好的瞭解和認識目標企業生產全貌,以聯通企業為例,作為通訊行業的領先者,聯通行業在同行業發展中始終處於領頭雁的地位。其以優質的服務產品為主打品牌,經過多年深耕,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消費者注意力。 但是對於服務產品的特性,即便是專業學生也未必能夠完全的解釋。服務產品是與有形產品對應的一種產品存在形式,從學理分析看,服務產品是指“勞動者運用一定的裝置和工具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產生的結果”。服務產品也是具有使用價值的,其生產出來主要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通訊需求。此次實踐調研目的便是基於這種特點的分析,引導實踐者更好的理解服務產品的特徵。

二、實踐步驟和方法

隨著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餘傳統的電信業務也實現了有機的融合,相比於網路技術而言,運營商存在最大的短板便是服務,隨著這種理念對於網際網路服務也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相對於後者,好體驗是通過軟體持續升級實現的,而運營出來的網際網路業務也是服務的一個種類。基於這種認識,我們此次實踐活動採取了實地參觀、實操訓練以及分析法,將收集到的大量一手資料進行歸納和整理,從中提煉和總結對我們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的精華,並按照科學的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為後續的論文撰寫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實踐調研內容

服務產品營銷概念:服務營銷策略,是“基於目前市場的發展提出的一種具體的營銷策略觀念,它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就企業性質來說,服務本身就是其產品;其二,作為一種營銷策略方式,服務就是企業的服務營銷策略手段,始終貫穿於其營銷策略的全過程。服務營銷策略已進入全面化、多樣化的時代,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企業就要整體努力,靈活利用服務營銷策

略各種營銷策略來創造競爭優勢,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贏得勝利”。

服務產品營銷特徵:從產品的性質來看,區別於常見的有形物體,服務產品由於服務是無形的,這給顧客判斷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即客戶很難通過一般的判斷方法判斷服務產品服務質量的好壞和效果的強弱,這種區別於常見的判斷方法,不像有形產品那樣可以通過五官的觸碰可以得出和塑造,而是將更多地根據服務設施和環境等有形物品來進行判斷,如服務場所溫馨、舒適,服務人員專業、禮貌等。

服務營銷的本質在於更準確的平衡需求的方法:服務是一個行動或效能,而不是客戶可以保留一塊有形商品,服務當需求超出容量時,客戶會感到失望離開,因為沒有庫存提供支援,它不容易可以運送到更高層次的需求的地方,至少在短期內,當需求大於供給時,增加服務能力(如裝置、設施和訓練有素的人員)是非常困難的。

顧客直接參與服務的生產過程:傳統的生產完全排除客戶管理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公司的員工是管理物件,而不是客戶。這種參與是要求企業改變服務生產過程和服務營銷策略方法來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正是因為人們成為該產品的特點,我們需要堅持與客戶的互動營銷策略原則,及時響應客戶的需求。

四、心得體會

經過此次實踐調研活動,我終於認識到學校與社會相差之大,學校只是我們步入社會的溫床,而實踐才能真正體會到社會競爭力的大小。不做不知道,就連一個小小的業務員,也需要百般的磨練才能將工作真正做得水到渠成。工作對每一個人的要求都是很高的,看似平時簡單的動作或言語,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你可能得到或者失去一個客戶對你的信任和滿意。細節決定成敗,正是這一論斷的鮮明佐證。精工此次實踐調研活動,我主要有以下心得體會:

首先,禮儀是開展電信服務業務的前提和基礎。微笑服務是我們大力提倡的, 聯通服務人員在與客戶交談的同時必須保持微笑,不管客戶對你提出什麼刁難的問題,始終得認清自己的立場,堅持自己的原則,並很有耐心的為他們解釋一些不懂的地方。即便最終沒有完全成功,最起碼客戶對你的服務態度會有很高的評價,這樣也是宣傳自己、宣傳公司的一種好方法。

其次,要培養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每一次面對顧客,對服務者的口才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並不是你能說就行,必須得會說,要懂得因人而異。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話多的人,所以要抓住他們的弱點和優點。及時方便的推廣並擴大自己的業務,並建立良好的合作(人緣)關係。

再次,培養敏銳地觀察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必須。

每一個客戶都有其弱點和優點,要善於抓住這一點,利用他們這方面的心理取得客戶的滿意。但需要強調的是要本著誠信的原則,並做到不欺瞞顧客,不誇大事實,做到真實、真誠、真切地為客戶服務。同時,還要善於總結,前期大量接觸消費者和使用者,都是為了以後更好接觸使用者打基礎,服務人員言談舉止、道德修養的提升,都會對工作的開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高校調研報告10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校本科生規模擴大,學業困難生人數也在逐漸增加。學業困難生除了自身存在的原因外,在包括家庭、周邊學生人群、學校支援系統在內的外部系統中也存在著溝通不良、資訊不暢、易受影響、支援力度不足等深層次問題。這些使學生在學業、畢業、就業等發展前景受限的同時,也給高校教育管理和學生培養工作帶來極大挑戰。結合基礎資料分析,通過個體抽樣深入訪談調查,從內外部系統兩大方面探尋高校學業困難生的癥結成因,並給予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本科生 學業困難 內外部系統 調研分析 癥結 對策建議

近年來,高校本科生連續擴招,在校生規模不斷擴大,本科生群體中學業困難人數也逐年上升。學業困難生因多門必修課考試不及格或未能通過考核(以下簡稱“掛科”)而導致自身發展受限。[1] [2]高校在學業困難生的黃牌預警、延遲畢業、學籍管理等方面也面臨諸多難題。[3]

本文基於配額抽樣的方法,首先針對廣東省某地方高校存在較嚴重掛科問題的學生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然後從中抽選12名不同型別學生作為典型樣本物件,從個人內部系統和外部環境系統兩方面對樣本學生進行深入的無結構個別訪談調查,進而結合調研訪談結果探究學業困難生所面臨的系統問題和原因癥結,並以此為依據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調研方法及物件

(一)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按照先統計分析,再配額抽樣訪談調查的方法,針對配額抽樣後的典型樣本學生,主要採取一對一深度訪談的方式。訪談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內部系統問題,主要包含學習認知、學習心理、學習方法、學習經歷、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個人興趣愛好等多重維度;第二部分為外部系統影響問題,主要涉及父母家庭影響、周圍學習氛圍、學校制約系統、學校支援系統、學生對學校的期望等幾個方面。

(二)調研物件

截至20xx-2014學年第一學期末,該地方性高校在校本科生總計約2.6萬人,其中,累計未通過必修課學分超過15學分以上,即得到學業黃牌預警或黃牌的本科生共計1089名,約佔在校本科生總數的4.2%,具體的分佈情況如圖1、圖2所示。

根據該1089名學生樣本在掛科總學分數、年級、專業等分佈情況進行配額抽樣,總計抽取典型樣本學生12人作為訪談物件。其中,按掛科學分範圍,抽取掛科15-19學分的5人,20-39學分的6人,40學分及以上的1人;按年級分佈比例,抽取20xx級學生1人、20xx級1人、20xx級2人、20xx級3人、20xx級4人及20xx級1人;按照專業分佈比例,抽取工科專業8人,理科專業3人,文科專業1人;另外,訪談物件中還包含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1人。

二、訪談調研結果分析

(一)學生內部系統分析

1.學習認知與態度

首先,“大一掛科無所謂”的學習認知普遍存在。12名學業困難生第一次掛科都是在大一期間,主要特點為上課缺勤,其大一期間出勤率在20%-50%,最少的只有5%左右。其作業和自習的狀況也不容樂觀。對待初次掛科,大多數受訪學生“感覺問題不大”、“心想以後有機會重修回來”。

其次,“成績體現不出能力”的學習認知左右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在詢問到“你如何看待成績優秀”這個問題時,很多受訪學生都承認學習成績優秀有一定優勢,但他們多數表示成績無法與能力、就業、工作直接掛鉤。

第三,認知與態度的轉變很難轉化為有效的學習動力。在談到“第一次掛科的心情描述”時,大多數受訪學生都表示“有壓力”、“很沮喪”、“很失望”,能夠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不努力。但每學期繼續掛科的學生仍佔大多數,在一定程度上,他們的認知與行動脫節。

2.學習興趣與需求

一是學習需求偏低致使學業困難生長期缺乏學習動力。很多受訪學生在談到自身的學習時,都提到“沒有學習興趣”或是“對專業不太感興趣”。80%的受訪學生在談到“你覺得大學的課程用處有多大”這個問題時,都提到“實用性不大”、“沒有什麼用處”。學業困難生對本專業的學習缺乏基本的興趣。

二是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能力差致使學業困難生缺乏學習需求。儘管很多受訪學生在談到“對大學學習的感受”時,認為大學的學習更自由、更自覺、更自主,但是他們在對自己學業的規劃和管理上卻表現得不盡如人意。許多學業困難生在大一的鬆懈中忽略了職業生涯規劃和人生髮展目標的審視與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