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通用6篇)

才智咖 人氣:2.2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通用6篇)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1

書分為很多種,有的書可以讓你掌握某項知識和技能,在某個領域有所長進。而有的書旨在開拓你的視野,更新你的觀念,給你一個看世界的不同角度,幫助你重新構建認知的底層。

起初捧讀時,以為《溝通的藝術》是前一種書,讀完之後才發現,他應屬於後一種。

每個年輕人,在完成學業,踏入職場的最初那段日子裡,應該都經歷了一段惶恐不安、戰戰兢兢的歲月,適應新的環境、學習工作的技能、學習職場遊戲規則……那時整個人的狀態都會繃得有些緊,甚至走路都是輕聲細步,雙目低垂。

我想很多人都是這麼過來的。

在人生的那個階段,多數人都會臨時抱佛腳地找來一些《職場祕籍》、《辦公室生存法則》、《商務溝通技巧》之類的書來讀,以此來求得一份心安和內心強大起來的捷徑。熬過那幾年之後,回過頭看,這些書裡講的東西,除了最基本的常理之外,其它都是沒用的。

於是明白,有些東西是書上學不來的,只有經歷過焦慮苦痛的煎熬、血淚傷疤的洗禮,人生才會有真正的收穫。

最初看到這本《溝通的藝術》是抱著不屑一讀的態度,並且它的書名用的不是技巧或是法則,而是藝術,可見在裝上又上了一個臺階。

翻了翻簡介,以及噹噹上的一些書評。發現說的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這本書上世紀70年代出版,如今英文都已經出到第12版了,一本行銷40年的書應該不會是一本爛書。

縱觀全書,35萬字的厚重篇幅超過了絕大多數這一主題的快餐書。並且,結構如教科書般嚴謹細緻,且條理分明,有理有據,從理論,到分析,再到例項,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關於溝通的知識譜系。全書分為除了第一章《溝通入門》(算是綜述和前言)之外,共分為《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看人之間》三個部分。分別從情緒心理、語言傾聽、人際溝通等三個維度全面分析了人際交往的各個方面因素。

如同一位網友的評論,「往往大多時候我們只是看到問題的表象,卻沒有深究其源」。人際關係是在人與人互動中建立的,而我們往往不是絕對理性的,很多時候溝通產生問題除了「硬技巧」問題就是「軟技巧」問題,把握了人際溝通中的心理學因素,可以大大提高溝通「軟技巧」。這本書並不是枯燥地陳列心理學詞彙,而是通過有趣的詩歌、漫畫、影視劇、電視節目等材料吸引讀者,將心理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絡起來,絲毫不會讓讀者產生晦澀難懂的感覺。

當然,看明白一個道理和真正懂得一個道理,永遠都不是一回事,僅就溝通和人際交往而言,技術層面的學習和改進其實都不是問題,關鍵還是性格層面的障礙,你先天的性格,氣質、後天的經歷、視野,已經決定了你95%的行為方式。你能夠改善的可能只有剩下的5%左右。不是說,之前的95%改變不了,但是非常困難,需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總和自己作對的生活是很分裂的。

隨著成長,每個人終會同自己和解,試著以一種平常心,將所有的處世處事迴歸到根本,立足於現實,立足於自身,選擇自己合適的表現形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因為,你就是你,不一樣的煙火!

抱著這樣的心態去讀這本書,還是會收穫一些知識,澄清一些認識。

第一,對“溝通”這個行為的認識。

溝通時人的基本需求,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溝通則是滿足以上各層次需求最必要的方法。

關於溝通我們經常忽視的幾個事實:

1、溝通可以是有意識也可以是無意識的行為。

2、溝通不可逆,不可複製(不能總用同種方法不同時間場合溝通,人時刻在改變著)。

3、溝通不是越多越好,溝通不僅限於字眼裡。

4、溝通是相互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5、要有溝通動機,願意主動去交流。

6、溝通不足容易產生問題,溝通過頭也會製造問題。有時候過度溝通只會浪費時間,而且適得其反。

第二、提高溝通技巧的階段:

1、覺醒期:學習任何事物的出發點,比如,讀到這本書。

2、笨拙期:初次使用新技巧與人溝通的時候同樣也會有些尷尬。這就需要反覆的練習,並且不斷總結,這階段要進行“自我袒露”,“知覺判斷”,“情緒控制”,“語言理解”,“傾聽”等等方面的嘗試,隨著多次嘗試,慢慢熟練,這些技巧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3、熟練期:克服了尷尬之後的持續練習階段,熟練的把握自己。這個階段由大量的前期思考與計劃以及好的結果組成。

4、整合期:沒有特意思考一件事情,卻能表現得很好。行為舉止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你行為資料庫的一部分。

第三,處理人際衝突的方法

所謂衝突,就是在至少兩個個體之間,感到不相容的目標、不足的資源和達成自己目標是來自另一個個體的阻撓。

必須承認,衝突是無處不在的,尤其是在職場中,更尤其是在機關這樣錯綜複雜的地方。如何處理衝突則凸顯出一個人的成熟程度。衝突的解決最終會造成建設性和破壞性兩種後果。

建設性的處理衝突技巧包括:

1、確認你的問題和未滿足的需要。

2、訂立約會。

3、描述你的問題和需求。

4、思考對方的觀點。

5、商議解決之道。

6、追蹤解決的後效。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2

《溝通的藝術》作者是羅納德。我是在翻看好友的朋友圈中無意中獲得此書,閒暇之餘閱讀了一番,看似心靈雞湯,讀過之後回頭來看卻有不少營養,如溝通的重要性、溝通的原則以及如何提高溝通能力。對我今後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多啟發。

先談溝通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作為邢衡高速邢臺段資訊排程中心的一名監控員,平日的主要工作是對本路段的路域進行不間斷巡邏,對沿線的交通執行狀態、路況、車流量等資訊進行收集。將本路段的車輛故障、交通事故、路障路損、交通擁堵等求救資訊迅速通知路政、交警、養護等有關部門聯勤聯動,及時處理,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事故救援、道路搶險。還要負責車戶的路況諮詢工作、投訴等等。

良好的溝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遇交通事故、火災等大的突發事件,監控員能及時有效的與高巡、路政、119、120等相關部門溝通,溝通期間不囉嗦做到語簡意賅。就可以及早確定事故現場,挽救人員生命,減少人員傷亡,減小經濟損失。

好的溝通還需要溝通者有良好的情緒。情緒穩定是一項非常高階而難得的能力,心理學家把理解和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稱為“情緒智商”例如我們的工作中會經常遇到冬季惡劣天氣或因其它路段交通管制導致各站口關閉,各廣場滯留車輛多,車戶表示不理解,諮詢路況時有的會出現情緒暴躁,惡語相向,監控員接到這樣的諮詢電話時應管理好溝通時的情緒和氣氛,軟語溫言向車戶耐心解釋,不但安撫了車戶還提升了單位形象,減少了視窗單位因服務態度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投訴。

溝通能使高、中、基層協調有效、目的明確地開展工作。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工作程序、領導指示、傳遞資訊、工作目標、工作方式方法、工作要求等因素只有通過溝通達成共識,才能使工作不折不扣的完成,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良好的溝通在生活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與同事之間不僅要樹立良好的工作關係,更要建立和諧相處的人際關係。才能想我所不能想,做我所不能做的。要懂得換位思考,互幫互助,相互體諒,以便達到心靈與效益共贏。美國的西點軍校有一個處罰叫做“沉默處分”,犯了錯的人不能和身邊的任何人有任何交流,這被稱作是最殘酷的處罰。想起以前上學的時候,女生之間往往會使小性子,有時候會一起孤立某個女生,這會給被孤立的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傷害。再比如男女朋友之間因矛盾鬧彆扭搞冷戰,不管誰對誰錯,最終是誰先低頭,結果不可避免的都會對這段關係產生一些影響。

由此看來,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的確不能沒有溝通,溝通就如同空氣和水一樣、是我們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必須的要素,更是我們獲得社會認同和維繫、增強關係所比不缺少的手段。

知道了溝通的重要性,我們該如何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溝通是人類生活中能夠和諧最重要的因素。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思維也會有很大不同,這就需要在溝通中互相瞭解,化解矛盾。所謂溝通,就是當事雙方心與心的交流和互換。溝通心態很重要,溝通不只是一種講話的技巧,更是要保持一種良好端正的心態,不要總以自我為中心,要縱觀大局;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把脾氣拿出來,那叫本能;把脾氣壓回去,那叫本事);提高溝通能力,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理解別人的能力,二是增加別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我覺得首先一點是尊重,尊重對方的人格,再就是學會換位思考,在給別人提出要求時,要充分理解他人能接受的最大限度,而你又能妥協到什麼程度,最大的能拉近雙方距離,達到相互理解,溝通就不是障礙了。

這本書給我以啟迪,就像作者在書中所說那樣:“總之,人際溝通———就像跳舞———是一個經由同伴間的互動而創造出的獨特活動。同樣你的溝通方式必然會因為同伴的不同而發生改變”。讀完這本書我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時刻都要與同事、朋友建立良好的溝通理念,相互瞭解、促進學習,共同進步,豐富我們的工作經驗,使我們在工作中變得更輕鬆、更加得心應手,也使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3

最近粗讀了《溝通的藝術》,感覺很有收穫,之所以會讀這本書,看重的是它從初版至今已經超過30年了,已經修訂到了第14版,個人覺得一本書如果出版這麼多年仍然不斷修訂,必然有其可讀之處,溝通的藝術讀後感。藉著這次的讀書節,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一些粗淺的想法,如何溝通呢?

1、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1條侮辱+1000條讚美=1條侮辱"。

我們常說"不做情緒的奴隸"。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真的很難。情緒是複雜的,既有生理的因素,也包括非語言的反應,還有認知——這是決定情緒狀態的最重要的因素;並且,情緒是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如何表達情緒,決定了溝通的質量。

2、傾聽:不只是聽見

"少說話,擺脫注意力分散,不要過早評斷,尋找關鍵意思。"

傾聽本身就包含了對資訊的處理,如果無法有效地處理和理解所聽到的資訊,人際交往就會出現障礙。因此,傾聽是溝通的基礎,是很有技巧的。

3、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於人

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無法收回。特別是那些傷人的話,即使你再道歉,也不可能完全抹去。

所以,我們在講話時,一定要快快地想,慢慢地說。如果你對某一句話該不該說把握不定時,就先問一問自己:我這話說出口以後,對方會有什麼感受?會不會傷了人家?或者說,假如別人這樣說我,我會有什麼感覺?今天我說了這話,以後會不會後悔?

4、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不一定喜歡

文化背景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有時候在一種文化之中行之有效的技能,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完全不適合甚至帶有冒犯之意。

所以,溝通中,知己知彼,非常重要。與此同時,還要對每一種文化和習俗保持開放和理解的態度,尊重別人的習慣,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到別人身上。

總結

就像作者在書中所說的那樣:"總之,人際溝通——就像跳舞——是一個經由同伴間的互動而創造出的獨特活動。同樣,你的溝通方式必然會因為同伴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粗略啃完一遍,可能有些生澀,對"溝通"這門學問我有了更深的`感觸和體會,多了一些理性認識。很多事情,當明白了背後的科學性和實然性之後,我們就會豁然、豁達許多——溝通先有"技術",才有"藝術"。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4

人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都要相互接觸,與家人、朋友、同事、上下級間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溝通關係,不管你是性格開朗還是沉默內向都離不開溝通,可以說溝通無處不在。它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必須方式,也是人的一項最基本的需要。在生理方面,沒有溝通健康會產生重大影響,疾病率會增大。在認同方面,溝通也是自我認識的重要方法,通過對方的反應、評價等認識到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新生兒也是通過周圍人的各種表現逐漸認識自我。在社會交往中,溝通是與他人之間重要的聯結方式,是表達目的的方法。

那麼溝通是什麼樣的呢?

“交流式的溝通並不是我們‘對’別人做了什麼,而是我們‘跟’別人做了什麼。”

溝通是雙方面的,各方的表現會相互影響,甚至於會決定進一步交流的方式、走向。有時候無意識的行為也會被對方接收併產生效果,而溝通又是不可逆回的,一旦進行了就不可能回到最初的狀況。這也讓我想到了,有時因一些情緒問題(當然影響情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許根本就和現在溝通的物件無關)而對對方說了一些帶情緒或是負面的話,這很可能給對方造成傷害或負擔,而事後雖然盡為挽回,也不可能全當沒這回事,發生的事情已經留下印跡。這也說明溝通是與他人息息相關的。

溝通很重要,但有時也不是越多越好,當雙方固執己見鑽牛角尖時,溝通往往會陷入僵局,也達不到良好的效果。“太多的負向溝通只會導致更多的負向結果。”在溝通過程中自己所想表達的和對方理解的資訊很可能不是同一個意思,可能被誤解,也可能是自己表達的方式有問題。相同的話在不同的情形下效果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溝通是變化的,不會有一模一樣的情況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要依情境而定。

那溝通高手是什麼樣的呢?

溝通高手擁有多樣性的行為反應。比如在面對對方的無禮時迴應的方式有許多種。許多時候,面對這樣的情況自己往往找不到適合的方式,要麼是沉默、要麼是強硬回擊以保護自己,這些方式簡單,但同樣也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而高手總能挑選適當的行為。

良好的溝通還應以對方的角度去感受事物,不斷觀察自己的行為並進行調整,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善於為對方著想,從而贏得了更多的良好關係。

現在的生活還會有許多與不同文化交流的機會,跨文化間的溝通也很重要。不同文化間有許多事情觀點不一樣,在交流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開放的心胸。首先要有意願進行交流,然後要接納理解。自己所不認同的事情對對方來說可能是正常的,開放的心胸也是要承認差異接受不一致,這樣也能贏得更多的尊重。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5

在工作日,同事們經常會一起約飯。到了餐廳,有女同事點的意麵分量十足。女同事吃了幾口之後,覺得自己應該吃不了全部,就問身邊男同事要不要吃?那名男同事大喇喇地接收女同事分撥過來的意麵,毫不忌諱地吃了。

網友對這一情況發表了三派意見:

1、有可能是地下情侶。因為職場預設不提倡辦公室戀人。所以這對沒有公開,但私下已經發展成戀人了,所以對於分享食物並不忌諱。

2、男閨蜜。現在的藍顏知已對女生很照顧,很包容。如果女生吃不下,男閨蜜發揮點作用也沒什麼問題。

3、雙方有曖昧。吃不了的食物,給異性吃,一種曖昧的表現。

那麼,女同事的這個舉動,到底傳達出了什麼訊號呢?男同事的表現,又代表著些什麼?其實,這些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在我們的大腦中很快就能得到處理,並給予自己的主觀判斷。但大腦在給出指令前,已經經過了眾多因素的考量。在《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中,就羅列出了我們大腦在做出判斷前的思維過程:

一、對他人行為的詮釋

“彼之蜜糖,吾之毒藥”,同樣的事物,你對其的詮釋不同,事物對你所產生的影響也會不一樣。上了熱搜的羅志祥與周揚青,在戀愛時很甜蜜。周揚青直爽的性格,更是得到了未來婆婆的喜愛。

但在周揚青的分手微博中提到羅志祥一直不讓她看手機,說兩個人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信任。結果看了手機才發現,羅志祥戀愛期間出軌自己旗下女藝人,甚至還和自己的化妝師有長期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這次想要公開這件事,就是不希望還有女生受騙上當,認為自己會是被羅志祥愛上的“唯一”姑娘。

有了周揚青的這份公開資訊之後,相信私下裡再有收到羅志祥“撩妹”簡訊的姑娘們,對於其行為的詮釋就會不一樣了。原本會以為是愛情的幸運降臨,現在看來,或許只是羅志祥試圖撥撩女生群體中的一員。所以,當男同事看到女生遞過來她吃過的食物,會先對這個舉動進行詮釋。

如果這個女生的風評很差,男同事大概率會拒絕。

二、會評估雙方關係的深淺

分享食物是一種親密感的表現,所以愛人之間會有“相濡以沫”的說法。如果雙方的關係很陌生,那麼是不會接受這種親密的傳遞。包括女生可能也不會起這樣的念頭。

畢竟,我們不會把吃不下的食物,傳給鄰桌的陌生人。如果男同事願意接受女生傳過來的食物,那麼說明對這名女生的印象還不差,也希望跟這名女生更加親近一些。

三、對其行為的假設

女生會起這樣的念頭,對男同事的假設是:對方不會拒絕。只有在這個假設的前提下,女生才會發起行為。因為如果遭到拒絕,那是很尷尬的。那麼這個時候,男同事對女生的這個行為的假設,就存在很多臆想了。

例如:

1、她只是單純的不想浪費食物。反正意麵看上去還挺好吃的,那就我來解決吧。

2、這麼多人,她就分給我。是不是對我有意思?嘿嘿。

3、要不要禮尚往來。明天我給她帶早餐吧。

男同事的臆想會更多包含兩性交往,所以,如果女生是已婚的狀態,或者知道對方是有女朋友,或也是已婚人士,那麼就不適宜做出這樣分食的提議。

四、做出符合社會期待的反應

男性,在社會期待中的表現是:有擔當、大氣、外向。所以,當遇到女生求助時,社會期待是男性需要積極迴應。不論這種求助是遇到危險,尋求保護,還是點餐過多,需要分擔,男性會根據自己對於社會期待的理解,表現出對應的行為。如果一名人際關係佳的男同事,基本會同意幫女生分擔。因為,正是因為他總是做出符合社會期待的表現,所以他的人緣才會這麼好。可能還是眾女生都有好感的物件。

而且,同時對方還會結合最新資訊做出判斷。譬如:女生剛失戀,男同事就會更小概率去拒絕女生的求助。

五、關係的當前滿意度

分享食物,也有可能是另一種行為訊號。在職場同事之間也會發生分歧與爭論,鬧得不愉快。那麼到了聚餐時,通過食物的分享,可以傳遞出的訊號是:“我們就事論事。工作上有討論,但不影響我們的同事關係”。

所以,傳遞食物,是一個和平訊號。相當於對方丟擲了和平橄欖枝,對方接受食物,也是傳遞出了認同的態度。所以,看似一個很簡單的社交行為,其中蘊含的訊號可能是多種的。當事人在幾秒之內做出的反應,其實大腦已經結合了至少五種情況才最終做出決定。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這本書中,能夠為你揭示更多人們在日常交際中有趣的現象和反應背後的原理。這本出版超過30年,已經修訂到第15版的書,有別於其他僅知道你溝通技巧的書籍。它會從交流的本質、社會文化等主流角度給到你更多關於人際交往的視野與觀點。

相信你在看過之後,會對於身邊人的言行,有更深層的理解,有助於你開展社交活動,建立良好的人脈網。

《溝通的藝術》的讀書筆記6

評價我們和別人關係親密程度的一個方法就是看我們能和對方分享多少資訊,也就是我們在別人面前的自我坦露的程度。自我袒露是指有意的透露與自己相關資訊的過程,這些資訊通常是重要的,一般不為別人所知的。自我坦露在溝通的過程中是逐漸展開的,如果程度合適,它會起到一些良好的作用。

宣洩。合適時機的一吐為快,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釋放,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受到雙重慰藉。

互惠。有研究表明,一個自我坦露的行為會引起另一個自我坦露的行為。你的開誠佈公會讓他人感覺到安全,同時會引發他人感覺有義務去相應的配合你的開誠佈公。比如向一個朋友說起你工作中的一些煩心事,你的朋友在今後向你傾訴其家裡的故事時會自在一些。

關係的建立和維持。開始一段關係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坦露。自我坦露對於維持現有的既定關係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自我坦露的品質和婚姻的滿意度有很強的關係。

自我澄清和自我確認。我們在和別人談論自己的信念、想法、態度時,就是通過這種坦露表明自己對於所談問題的看法,尋求交談對方對自己的認同,也是自己對自己行為和信念的確認。

社會控制。比如有的員工向老闆坦言有別的公司想要挖走自己,這樣也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當然,自我坦露涉及一定的隱私,是有風險的,需要十分的審慎。自我坦露有可能使別人對自己產生負面印象,甚至拒絕自己。因為自我坦露在一定程度上是告訴了別人自己一定程度的真實面目,而那個完全真實的自我,不一定是別人喜歡的。

自我坦露也可能會降低關係雙方的滿意度。比如你對一個很想親近你的人說我不喜歡你的靠近時。

那麼怎樣才是合適的自我坦露呢?首先是你要評估面對的這個人對你而言重要性有多大。有時在一段足夠深厚的關係中再分享自己特別的事情會令這段關係更加穩固。要注意自我坦露的量和方式,假如在課堂上過多的分享和討論與學習內容無關的自我資訊就是過量了。面對陌生人或者在網路上隨意坦露自己的隱私也是不明智的。“真心話大冒險”遊戲玩起來很刺激,但是有過度洩露個人隱私風險。

要評估坦露的風險是否合理,例如在發洩自己負面情緒的時候是否合適,在工作中隨意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看法後的影響等。還可以想想自我坦露時和別人有沒有互惠的地方,也就是你的自我坦露會換來別人坦露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