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沙龍活動發言稿

才智咖 人氣:3.12W

在現實社會中,發言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通過對發言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還是對發言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沙龍活動發言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書沙龍活動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首先,還是要感謝共同體的各位領導給我們提供這次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對我而言,與其向“讀書沙龍”要求中提到的介紹自己的讀書經驗或心得感悟,遠不如說是向大家學習和借鑑科學有序的讀書經驗和方法更恰當。當看到群裡的“讀書沙龍”的通知時,首先的反應就是“讀書沙龍“,應該是一次在讀書方面有很深造詣和資質的教師參與的交流活動,所以沒敢報名,後來,也是聽了我們校長所說的,對於在讀書方面,資質尚淺的老師來說,也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後,才決定參加的,今天來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學習,學習各位好的讀書心得,學習大家有實效的讀書安排和讀書類別。

今天,我就談談自己參加共同體前後,自己在讀書方面的一點變化吧!談及讀書,說來慚愧,曾經酷愛讀書,但工作幾年後,因為諸如工作忙孩子忙等種種看是最可以為自己開拓的理由,而沒有堅持,尤其是在有了孩子後,書依然在讀,但內容卻完全演變成了陪孩子讀繪本和兒童類的書籍,專業性、助推成長類的書籍讀的真是屈指可數。在20xx和20xx新舊交替的最後時段,我還在自己的空間日誌中還寫到:20xx年,我也有遺憾,遺憾自己沒有實現自己每週每月的讀書計劃,更遺憾今年的讀書計劃連五分之一都沒有完成。這就是春節前,我一直的讀書現狀。但在參加共同體以後,群中老師的讀書事蹟,給予我深深的震撼,孔令強老師、劉建老師、劉芬老師,王富梅老師等等,她們讀書的數量、質量以及對所讀書籍的心得體會,個人成長展現,都讓我感到自己不足和差距,“別人都在進步,而你的原地踏步就是一種退步”,應該是對我當時感觸的最好表達。

於是,春節前,基於大家的引領和啟發,很有熱情的去書店買了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兩本書,寒假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大部分,而後看到群中老師們的讀後感和交流,《窗邊的小豆豆》,又激起我極大的好奇和要讀的慾望,看過以後,的確不錯。因為帶的學生年齡段比較小,自己孩子的年齡也較小,所以現在的我更傾向與讀一些與孩子習慣養成、性格培養和品德塑造、班級管理方面的書籍。不過,看到共同體老師們分享和推薦的書籍,真有一口氣就要讀完的慾望。但是,通過這一段時間的讀書,我感覺讀書也需要一個過程的,尤其像我這樣一個曾經讀書不太多,讀書習慣不是很有規律的人而言,需要一個自己對自己生活節奏和時間調整並適應的過程,也需要一個不管多忙,也會按照的計劃,完成讀書量的堅持過程,更需要一個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和興趣取向,將讀書的範疇不斷擴大和深入的過程。

還好,基於共同體的孔令強老師、劉建老師、劉芬老師等一些老師的.引領,我的讀書習慣基本形成,每天早上6點醒來後,讀書取代了我原來上微信刷朋友圈和瀏覽或分享QQ資訊活動,晚上睡前,當陪伴孩子睡下後,不管早晚,至少讀書半小時,也許在大家看來每天的讀書時間不是很長,但“不積跬步,何以成千裡”啊!希望自己的讀書會一步一步的成長進步!

“讀書沙龍”活動要求中提到,讓談談最近讀的一本書,可是自從進入四月,優質課、課題申報、片區教研展示課,還有下週的公開課,因為這些事情,所以也沒能靜下心來彙總自己對某一本的感觸和心得。接下來說說最近讀的幾本書吧,《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二者相互滲透和交融的書籍。正如書中序言所說:本書意在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滲透……。《好老師勝過好媽媽》尹建莉老師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家庭教育中,作為家長,我們在家庭教育中竟究要做些什麼?如何做?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時,需要我們如何注意和引導的?在學生的不同成長期間,我們又該如何改變自己的教育策論和技巧,如何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內容。除此之外,這本書還傳遞給我們另一種資訊,在對待孩子們生活和成長中出現的質疑和問題,我們既要尊重孩子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客觀現實,還要尊重孩子們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並從孩子們的思維和認知水平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再說《窗邊的小豆豆》,相信在坐的各位老師都讀過,小林宗作倡導自由教育,貫徹尊重孩子們個性理念,強調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刻板的計劃中,要讓孩子們儘可能多的走進大自然去,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其實。我個人也認為,自然常態下,孩子們的思維才會得到更大的發展,良好個性與品德才得以在真實的生活實踐與體會中形成。生活來源於實踐嗎!本書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深刻,無論那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至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至成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破壞,所以我們要早早的保護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他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也許我們現在的教育規則和方式,還不能適應這種教育理念,但是,做不到並不等於不可以嘗試,所以,在我現在和以後的工作中,我也會酌情運用,在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下,給孩子們提供更多接近自然,提供更多接近自我個性發展的空間的機會和條件。最近讀過的書還有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從教師的角度,提醒和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想法和行為是可取的,什麼樣的方法和心態是對工作和學生的發展有幫助的,什麼樣的行為是不當的,是不利於我們的教學的,以及在忙碌和繁雜的工作中如何的成長自己。其實,讓我感觸很深的一點就是書中最先提到的“辦教育既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更要辦對民族未來負責的教育”。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靠的是人才和科技,我們的教育如果培養出的是“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真誠,不會感動,不會充滿激情,”那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我們要力求讓我們的學生想成才必先成仁,在注重知識教學的同時,品德教育、德行教育更要同步。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老師就必須去學習,去讀書,去選擇更多適合學生成長的方法,促進學生的成仁成才。最近正在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沒讀完,但書中的“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靠的肩膀”,“紀律必須合乎邏輯”還有就是“道德發展六階段”,一步步在發展和引導學生學習和人格品德的成長。由於,我讀書的過程比較慢,而且有個習慣,同一本書,讀完一遍以後,安靜或沉澱幾天後,總想要再讀一遍,也許是我接受和感悟知識的能力比較慢,也或許是認識水平有限,對科學的書本知識太過陌生,總要兩遍才算讀完一本書,所以再開展讀書挑戰賽的時候,我也是很猶豫的,而且我現在還沒有完成本月的讀書計劃呢?非但如此,我讀書還有個習慣就是,喜歡邊讀邊畫,隨感隨想全記在書上,所以我讀過的書,只能用面目全非來形容。

以上就是我個人讀書情況和從書中得到的一點個人的思考,還是那句話,非常期盼能從大家的發言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啟發!最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