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致父親觀後感

才智咖 人氣:2.25W

又看一次《致父親》,心頭仍是難以平靜,這一代人的物質和精神都與父輩有天壤之別,沒有幾個人會太瞭解父親,我認識的大多數人都像《致父親》中李晨飾演的王浩然一樣,每天忙碌著不大不小的事業,認為自己揹負了太大的壓力,以為父親並不關心和理解自己,所以心安理得的繼續忙碌,無論離家遠近,都能做到三過家門而不入。

電影致父親觀後感

這樣的兒子無疑是可恥的,可是太多人就算有意識,也還是每天有各種各樣的理由繼續忙碌,和老邁的雙親漸行漸遠,由此看來,《致父親》是一部有針對性的電影,或許它不能修復所有父子間的疏離,但於少起到了喚醒的.作用,而作為一部以贏利為推廣為目的微電影作品,能夠在父親節這天承擔起這樣的社會公責,亦是非常值得提倡。

有覺悟還需要有水平,特別是影視作品,一定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達到治病救人暖人心肺的效果,就像《致青春》,時間地點人物、聲畫、表演臺前幕後配合,才能譜寫出一幕人人感同身受的八零後女同胞的青春輓歌,《致父親》也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較完善,特別針對八零後打造的一碗情感雞湯。雖然只是部微電影,麻雀小卻五臟六腑俱全,比較直觀的就是演員的表現,李晨乾淨利落,毫無做作之嫌,曾在《甄嬛傳》中飾演浣碧的古典系美女藍盈瑩演活了一個現代感十足的叛逆少女,資深老演員李鬱文和安宇則把老人的情感演繹得深刻感人。

這些演員出色的掀起了一場情感的波瀾,攝影師浩然事業遭遇事業瓶頸,正在關鍵時刻,開照相館的父親電話召集,帶著滿腹的沮喪和埋怨,浩然回到家,在幫父親給鄰居母女倆拍照片,逐漸發現父親的祕密。情節不是怎麼緊張激烈,卻有一種香醇的感染力不停流轉,牽引著觀者的情感,不由自主的去走進角色的內心世界,並像照鏡子一樣借影像審視自我,借表相審視內心。

這是故事的魅力,在中國影壇還算活躍的韓國導演韓承桓不缺匠心,《致父親》的情感始終是不溫不火剛剛好夠打動人心,沒有灑一把生離死別的狗血,也沒有欲語還休的深沉。而是一切迴歸真實,就像路豐的標籤:活出真我。當代青年有太多虛幻的理想,也有很多不能自拔的虛無感,怎麼在現實與情感之間實現真我,即不辜負事業,也不給親情留下遺憾,《致父親》給出了一點啟示。

浩然和父親的關係就像人世間大多數的父子一樣,談不上有多親密,也談不上有多不親密。只是彼此的情感交流之間有了一條不易察覺的裂縫,《致父親》的最大好處就是捕捉到了這條裂縫,並用最穩妥的方式放大給觀眾看,並告訴大家,其實這一代人和父親之間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的代溝,只要稍微用點心,就可以消解所有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