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婚姻的意義

才智咖 人氣:1.4W

對於婚姻,大家有什麼樣的瞭解呢?下面什麼是婚姻的意義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什麼是婚姻的意義

  

01沒有關係,我們便不存在

我們只有在關係中,才能存在。

丫丫在描述,自己為何最終選擇走進婚姻的時候,說了這樣一段話,她說:

“沒有他(丫丫先生)的存在,我便掉入荒原的世界。那個世界是黑白的,烏雲層層蓋住天空,被大風吹著,無序地飄移著。一望無際,雜草叢生。而我,一個孤單的小女孩,便站在了這片荒原中。”

丫丫繼續說道: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一個人願意將真心交付於你比這更珍貴的了。而這便是對付荒原的武器。”

丫丫很形象地說明了關係的重要性。沒有關係的我們,將會生活在如同荒原一樣的世界裡。

而僅僅擁有關係——婚姻關係、家庭關係、工作關係、朋友關係,是不夠的。真正讓我們感受到存在感的是:

在關係中,被看見。具體點說,我們的感受,被對方看見。

只有當我們的感受,被對方看見的時候,那一刻,關係才真正開始,否則,只是在和自己想象中的人打交道,只是自己跟自己(頭腦裡對他人一成不變的看法)玩。

丫丫感覺,從小到大自己的感受很少被父母看見,以至於有種深深的被忽視感,即不存在感。

“上次回家的時候,我告訴媽媽,最近工作不順,常常失眠,情緒也很低落。媽媽只說了一句,‘你小姨說得對,我不僅男人沒嫁好,生個孩子,也真不讓人省心’。說完之後,媽媽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放佛在憐憫,自己悲哀的命運。”

“母親的迴應,給你一種什麼感覺呢?”我問道。

“我很生氣。我有一種被指責的感覺——自己是一個不讓人省心的人,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媽媽沒有看見我的感受,沒有想要和我(我的感受)在一起,我有一種被忽視的感覺。”

我們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創傷”,而其中“被忽視”的創傷,最直接關係到了我們對自己的存在的感覺。

擁有關係,以及在關係中,被看見是我們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我們能扮演自己的理想父母,自己給自己情感上的需要,我們為什麼需要伴侶?”坐在一旁聽我們聊天的芊芊問道。

“我們除了需要被看見,也需要‘去看見’。”我說道,“只有‘被看見’,沒有‘去看見’,關係是不存在的。關係,一定是相互的,彼此能量自由流動的過程。”

“你的意思,當媽媽在說道自己——不僅男人沒嫁好,生個孩子,也不讓人省心,我也沒有看見媽媽的感受?只看到了自己受傷的感受?”丫丫問道。

“你覺得媽媽當時是什麼感受呢?”我問道丫丫。

“她應該很傷心吧,覺得自己的人生處處不幸,感覺她應該很愛我,否則,她也不會因為我,而感覺自己人生的不幸了。”丫丫說道。

“當你看見媽媽的感受,你是什麼感覺呢?”我問道。

“沒那麼生氣了。感覺能理解她了。”丫丫說道。

關係中的相互理解,彼此感受的被看見,這段關係就通了,這段關係才有意義。讓我們彼此有種相互體諒的感覺,給了彼此存在感。

人類經驗的核心,有一種根本焦慮,稱為“存在性焦慮”或“憂懼”。人類活動大部分是為了適應這種基本感受。

我們的一生有很多的關係,而婚姻關係,是最能讓我們獲得存在感的途徑。因為在婚姻關係,這種存在感,是不可替代的。

也就是說,在婚姻關係中,我們能獲得一種“我的眼裡只有你”的感覺,那是一種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感覺。

02短暫的絢爛,不如平淡的持久

豆瓣8.6高分電影《寂寞芳心》中,有這麼一個男人,他是一家餐廳的老闆,有著很好的工作,事業成功,長相英俊,可就是無法開展親密關係。他會付錢給一些女性,然後得到一晚上短暫的溫存。過著自由卻孤獨的生活。

終於,他遇到了心儀的女主角,她開朗、迷人,宛如天使。男主對她一見鍾情,並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在兩人關係逐漸深入以後——男主帶女主見了自己的母親,女主和男主家人越來越親密。男主在感覺“別人闖入自己的生活”以後,選擇了分手。

男主說,“這(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太難了,太難了。”

女主說,“你被冰雪包圍著,快要被凍死了。長眠感覺固然好,但你會死去而不自知。”

分手後的男主,卻對女主仍然戀戀不忘,後悔不已,時常跑到女主工作的地方,遠遠觀望。直到有一天,他再也看不到女主的`身影,直到有一天,女主已嫁為他人婦。

自由的生活固然好,但自由的代價是,我們永遠都是nobody。Nobody,沒有人認識的,不存在的。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尋成為somebody,於是,我們很努力的想要在事業上、財富上、名望上取得成就,成為不可替代,成為萬眾矚目。

1938年,哈佛大學開展了一次史上對成人發展研究最長的一次專案,這個專案至今還在繼續中。這個專案就是,格蘭特幸福公式研究。

研究結論指出:愛才是真正重要的。

第四任負責此專案的主管、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Waldinger指出:

好的親密的關係,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是有益的,這是永恆的真理。但為什麼我們辦不到呢?因為關係,麻煩又複雜,需要一輩子投入,無窮無盡,而且一點也不高大上。因而,我們總喜歡找捷徑。

找捷徑,追求外在的——成功、財富、名望,成為萬眾矚目。只是,當你被一個人深深的看見,便不會去追尋萬眾的矚目,因為不被看見,所以,希望被全世界看見。

短暫絢爛的關係,不如平淡的持久。被全世界看見,抵不過被一個人深深看見。

03親密:在婚姻關係中,自我實現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馬斯洛,在他的人類需求理論中指出,人需要生理、安全感、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五大層次需要。

我們在婚姻關係中,滿足了性、繁衍的生理需求,安全感歸屬感的需求,以及被欣賞被尊重的需求,卻很少看到,婚姻在自我實現上的功能。

有句描述婚姻的話,頗有深意:

婚姻,就像縫衣服。我們每個人,都像一件充滿破洞的衣服。而高質量的婚姻關係,可以將我們的破洞,縫補起來,成為一件,完整的衣服。

在婚姻中也許直到產生了問題,夫妻形同陌路,孩子心理失衡。有人想去解決問題,卻無從下手。有人選擇不去面對,自欺欺人。當然也有人經過重重努力,走出困境。

只有當人培養起批判性思維能力,能夠理性思考,才會反思自己的婚姻觀:到底有哪些婚姻觀念?我最認可的是哪個?為什麼?它會如何影響我的行為和生活?

經過反思和理性選擇的婚姻觀念,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們的行動,避免或者解決問題。

我們如何獲得高質量婚姻,把破洞不堪的衣服,縫補起來,從而完成自我實現的過程呢?

答案就是:走向親密。

在《懂得愛:在親密關係中成長》一書中提到,親密就是:

把自我最深處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由於長久自我保護的習慣,人多半相信袒露真實的自我只會招致別人的批判、拒絕和拋棄,很難相信有人肯接納我們內在的黑暗面。

所以,突破親密障礙,最重要的,就是不批評、不評價。不批評、不評價,讓人感覺到,即便暴露了內在的黑暗面,也沒有關係。

批評和評價,是我們交流、能量流動過程中的,阻礙石。只要有批評和評價的存在,親密便不會發生。

當內在最黑暗、最不堪的那一面被看見,被理解,黑暗便見了光,便不再黑暗。

丹丹是我們朋友圈中,頗成熟、知性的一個,婚姻也很幸福。在一次聊天中,才知道,丹丹曾經也是“作女”中的一員。

“其實我以前也很作啊。”丹丹開始回憶和先生談戀愛時的事情,“戀愛的時候,我有多作,你們也許都不能想象。”

“讓我們想象一下吧!”朋友小k迫不及待說道。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排隊去香港太平山頂看夜景。那個時候排隊的人很多,先生當時來了個簡訊,於是他開始玩起了他的手機。我當時是個很沒有安全感的女孩子,我讓先生馬上把手機交出來給我看看。”丹丹繼續說道。

“哈哈哈,丹姐你好過分。”小k打趣的說道。

“不,這不是更過分的。”丹丹回答道,“他拒絕把手機給我,說需要我給他空間,尊重他的隱私。他這麼一說,我更加懷疑他一定在對我隱瞞什麼。我的不安全感立馬發作了,我一生氣,就扇了他一巴掌。”

“什麼!”小k驚訝得像見了世界一大奇蹟一樣,“扇巴掌?這完全不是你的風格啊!”

“確實不是我現在的風格,但是,是我當年的風格。”丹丹瞪大眼鏡說道,“當時排隊的人很多,周圍很多人都看著。我當時一巴掌出去,就後悔了,後悔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當時也嚇懵了,心裡想到,糟了糟了,完了完了,我跟他肯定完了。”

“那丹姐,你後來是跪了多少搓衣板,才挽回姐夫的心的啊?”小k開玩笑地說道。

“先生被我一個巴掌下去,也懵了,可是他當時,既沒有罵我,也沒有和我吵架,也沒有覺得被當著那麼多人扇巴掌,丟了面子而生氣。”丹丹繼續說道。

“而只是默默地把手機交給了我。我一看,他的手機顯示的頁面,是他的一個工作郵件。他當時只是在回一個郵件而已。”

“姐夫這樣就原諒你了?沒在別的事情上給你找茬?”小k好奇地問道。

“沒有。”丹丹回答道,“後來我跟他承認了錯誤,坦白了我內心最深處的擔心,我告訴他,其實他沒有做錯什麼,是我的不安全感,是我害怕自己不夠好會被他拋棄的不安全感,讓我當時失控了。”

“姐夫當時怎麼回答的?”小k問道。

“他當時什麼也沒說,只是把我拉入懷中,抱著我,對我說了七個字——‘我知道。沒關係的。’”丹丹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作’過了。”

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帶有傷口(丹丹的不安全感),這些傷口會讓我們變得很尖銳(丹丹扇了先生一巴掌),但當我們的傷口被看見,被理解(丹丹先生的反應),而不是被批評和評價的時候,傷口便得到了療愈。

我們有一句老話,說:

“跟誰結婚,不是結啊。跟誰結婚,都一樣。”

這句話,有了新的意義,那就是,無論你跟誰結婚,你的傷口,都在那。如果我們在關係中,一遇見問題,就選擇逃避,或離開,那不管談多少次戀愛,都只是在舊傷中不斷輪迴。

從匱乏的人,成為完整的人,這是終身需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最最深層次的匱乏、傷痛,只有在最最親密的關係中——比如婚姻,才能暴露出來。

當我們被療愈了,就是從匱乏的人,成長為完整的人。

在關係中,成長為完整的人,就是婚姻關係中的,自我實現。

TAGS: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