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節選)

才智咖 人氣:2.37W

《靜夜思》教學反思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節選)

《靜夜思》這首古詩對於學生來說非常熟悉,甚至很多孩子都可以倒背如流。如何讓孩子在誦讀中去體會李白望月思鄉的感情就成了本課人文主義目標的集中體現,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

因此,在引導學生體會李白隻身在外,望月思鄉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語言去鋪墊。如月亮常被人用來寄託思鄉之情;八月十五團圓夜,全家一起團圓賞月。在這些基礎上,我再讓孩子去體會如果一個人身在異地,不能和家人團聚,吃不到父母親手做的菜,聽不到父母的聲音講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境。而此時的李白就身處於這樣的情境下,你覺得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伴隨著音樂,再加上我繪聲繪色地渲染,我看到大部分孩子此時的表情都是複雜的。此時,彷彿大家都沉浸在李白思鄉,不能和親人團聚的悲傷情感中時,有兩個孩子竟然因為開小差而笑出聲來。我讓其中一個孩子站起來回答如果此時你是李白,你心中將會作何感想時,他竟然回答:“我有一碗白米飯被老鼠偷走了。”當時的我真的感覺自己狂暈,正當我在洋洋得意自己今天製造的氛圍,想讓每個孩子都走進文字,貼近作者的感情時竟然出現了這樣的尷尬場面。我當時就特別表揚了那些移情的孩子。我說正是他和李白的感情融合在一起,真正把書讀進去了,才出現了這樣的感人行為。而對於那兩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沒有當面批評,但是用眼神警告了他們。

課後,我一直在思索這節課我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怎樣才能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呢?讓孩子真正去體會文字,去感受文字中的喜怒哀樂?當課堂上發生預設之外的狀況,是不是應該在意外發生之前就應該有所警覺,而做出相應的措施呢?歸根結底,是不是我對孩子上課注意力的關注是不是還沒真正鋪開呢?

《小小的船》教學反思

《小小的船》曾經也是我讀國小時學習的課文,所以看到這篇課文時也感覺特別親切。孩子對這篇課文也是相當熟悉的,有的在幼兒園學過,有的在課外書裡讀過。因此,在理解上基本沒有太大的問題。

本課的'匯入借鑑了其他老師的做法,先由一條弧線來引出“彎”字的教學,然後再把弧線補成月亮形狀,讓學生自己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想象這是什麼。當然,當孩子在講到小船時就把“船”字的教學結合進去。在此基礎上,再給孩子創設藍藍的夜空,閃閃的星星,彎彎的月亮上坐著一個小女孩這樣的情境,也就感覺水到渠成,非常自然了。

《爺爺和小樹》教學反思

教學完畢後,我問孩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幾個孩子很快就舉起了手,還有一些孩子在思考了一會兒後舉起了手。“爺爺對小樹這麼好,小樹也對爺爺好。我也要對我的媽媽好,幫助媽媽幹家務。”“別人對你好,你也要對別人好,不能做忘恩負義的人。”“我們要懂得回報愛,對身邊的人好。”“我要對老師好,就像老師對我們好一樣!”雖然孩子的這些回答受到了我引導的一些影響,但聽著那些稚嫩的語言中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突然間覺得心頭都溫暖起來,彷彿通過窗縫吹進來的寒風都變得柔和了(剛好冷空氣來襲)。教參裡的情感維度的教學目標是讓孩子懂得愛護樹木,而我在備課時卻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們現在對大人的愛往往覺得是理所當然的,而忽略了這份愛背後的珍貴价值。更無從去談對父母的愛,對長輩的愛,對大眾的愛了。所以,我在教完課文後,就引導孩子去體會:在冬天的時候,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到了夏天,小樹就給爺爺撐開了綠色的小傘。如果你是小樹,你想對爺爺說什麼?如果你是爺爺,你想對小樹說什麼?讓孩子在表達中,在朗讀中去體會愛的真切含義,懂得付出和回報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發現孩子學會質疑了,“老師,‘熱’為什麼不是提手旁而是四點底?”孩子會思考,會提問了。沒有比熱烈的掌聲更能表達我那時的欣喜和興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