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全冊

才智咖 人氣:1.2W

篇一: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全冊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全冊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全冊)

【供參考】

《竊讀記》教學反思:

《竊讀記》是五年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我愛閱讀”,教育學生要熱愛閱讀,在閱讀中獲得知識,學會思考,而且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竊讀記》生動、細緻地刻畫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喜愛和渴望。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初步瞭解課文大意,然後讓學生找出最能體現作者竊讀感受的一個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慈味。”接著,圍繞這一個句子展開學習,如“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我的懼怕與快樂?”讓學生充分讀書,抓住文中極為傳神的動作和心理描寫,讓學生充分體會作者對讀書的喜愛。再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理解。學生學得比較輕鬆。

但就像我上課經常出現的問題一樣:總是在計劃的課時之內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對於此類問題,在新課改後愈加明顯。我經常為此事煩惱,更是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我自己覺得出現此現象,主要還是自己作為指導者,這個“導”的功底不夠,上課不能更好地發揮主導,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怎麼樣地做到收放自如,遊刃有餘,自己的能力還不是很強,駕馭教材,駕馭課堂能力有限。究其原因,還是自己的文化功底太薄,不能滿足新課程下的課堂要求。所以,沒辦法,只有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

本課作為訪談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文體,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體會這一老一小兩個書蟲說話的語氣,把握住人物對話的基調,要讀得自然,不做作才好。這篇課文,我採用大討論的方式,放手讓學生圍繞主題,結合課文來討論:“閒書閒嗎?”這個問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也不錯,學生都能結合小苗與季先生的對話,說出自己對於問題的看法。不夠的地方是對古文積累這一塊,對談話內容未作出恰當的引導,從學生的表情中,依然可以看出對這個超難任務有點無奈。

《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反思: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一篇新入選教材的文章,這篇課文圍繞的是這樣一個核心——“人的一生,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歲月成長都應該以書為自己的伴侶。”

並在其中滲透了作者選擇書作為自己的伴侶的原因和讀書的悟道的常規方法。號召孩子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以書為侶”的好習慣。

我採用聯絡比較,讓學生將作者對書的看法與自己的實際體驗結合起來,通過“朋友”“家”,讓學生暢談感受,喚醒學生心靈上的共鳴,對於文章談到的讀書方法,更是讓學生聯絡自己的讀書實際,告訴學生應該怎樣讀書,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只有將讀書與思考相結合,才有收益的道理。將課本知識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學生會理解的更快,體會的更深刻。書,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輕鬆而舒適,書,讓

這個世界充滿真善美,當學生真正感悟到這一點時,讀書的慾望是從心底迸發的,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將想法轉化為行動,號召他們加入讀書的行列。

這節課的教學讓我反思了一些東西:真正的語文科應該上得實在一點。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因此我著力把語文課打造得短小精悍一些,教學目標的設計和過程也力求簡單。我的教學目標是“兩個一”:讀通讀順一篇課文,解決書後的一個問題。

課堂上,我著力地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與文字對話,回答書後要求回答的問題,不加重學生的負擔,實實在在,踏踏實實地上好語文課。學生接觸材料只有短短的十分鐘,“文不讀熟不開講。”這是特級教師們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因此,課堂上我從一次自讀,二次選難讀,三次展示讀,後面的隨機讀,都希望學生在與文字的對話中,把語文學習得更加實在一些。課堂應該是安安靜靜的給學生讀書,去體會語言文字。本節課我選擇的媒體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簡單的幻燈片。幾乎用了比較原始的手段,和學生對話,和文字碰撞,激發學生思考。另外,我還很關注細節,讓不愛舉手的同學發言,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展示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有所發展。我覺得實在還要體現在讓學生樂學,愛學,這需要教師實在地引導,熱切地鼓勵,真切地調動,當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內非肽分泌得比較多了,學習的效果也就更加有效,實在了。

語文課要姓“語”,在課堂教學中我多次安排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如:靜讀思考問題,師生(生文,生生)之間的對話,句式變

化的意義,讀書方法的交流和掌握,對於讀書理念的反思,評價這些都是在品詞析句中,在引導交流中,在方法指導中實現了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讓語文課堂充滿濃濃“語文味兒”。

《我的“長生果”》教學反思:

《我的“長生果”》一課,是一篇拓展閱讀課文,教學重在使學生懂得了讀書與作文的關係,通過重點段的閱讀,讓學生明白:一個是要構思新穎,別出心裁;一個是要有真情實感,在模仿借鑑後要進行嘔心力血的創造,才能夠打動人心,獲得成功。 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以讀為本,讀中思考,讀中領悟。文字中沒有難理解的句子,但成語教多,有些還是很常用的,但我們這裡的孩子,學習主動性不強,總是依賴老師,經常都要老師督促才去查詞典。這節課,我除了引導他們理解“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外,基本放手讓學生自讀。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沒有講得太多,其他的詞語讓學生聯絡上下文自己去理解,注意引導學生結合重點段體會作者對書的情感,對閱讀的熱愛,同時引導學生聯絡自己平時的實際來談體會,把酷愛讀書這種情感貫穿始終,領會正是作者在書裡如飢似渴地汲取營養,才不斷地成長起來,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時光時才感到那樣的愉悅。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他們的課堂上,熱烈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只有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時,他們才會主動的學習,自覺地學習,才是真正學會學習。

《泊船瓜洲》教學反思:

《泊船瓜洲》一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後,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並不是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含蓄悠遠。此詩對字的錘鍊被人稱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綠”字,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彷彿有陣陣春風撲面。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後根據查詢的資料,小組內交流,用現在的話說說意思;詩歌中凝練、古今差異較大的詞語一直是困擾學生閱讀詩歌的障礙,如果單單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能是“授之以魚”;通過古今詞語的類比來解決,“授之以漁”,從課內的學習中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收集、誦讀有關思鄉的詩歌。

二、抓住詩眼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於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而是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很想還——早想還——不能還”這一教學主線。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係,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加大了“學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篇二: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及反思

1、竊讀記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彙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裡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急忙開啟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迴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裡,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痠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麼原因鼓勵“我”竊讀.

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絡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蒐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彙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迴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裡,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並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後記:

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初步瞭解課文大意,然後讓學生找出最能體現作者竊讀感受的一個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接著,圍繞這一個句子展開學習,如“從課文哪些方面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等,學生學習比較輕鬆。但對於作者為什麼竊讀離學生生活較遠,因為現在小孩生活條件較好,不會存在這種情況,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我補充有關的背景資料,這樣學生易於理解。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學習目標

1、認識三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我談話的主要內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

學習重難點

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初讀課文。

1.同學們,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嗎?(葉聖陶、老舍等),那麼你們見過這些作家嗎?有一位苗苗小同學不但見過很多著名的作家,還採訪過他們呢。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有關苗苗同學採訪著名作家季羨林爺爺的內容。讓我們去看看他們都談了些什麼。

2.板書課題。

3.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讀通句。

4.檢查自讀情況。

(二)精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自讀課文,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再讀課文,說說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問題?(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

3.結合插圖,體會文中人物的年齡、身份與情感,並通過感情朗讀表現出來。

苗苗:熱愛讀書的國小生,謙虛好問,對季老的尊敬崇拜溢於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親切隨和,幽默中善於引導,滿含著對下一代的關愛之情。

(三)達成共識,感受閱讀樂趣。

1.在小組內,根據文中談到的問題,選擇一兩個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感受。可以提出與文中人物不同的見解。

2.全班交流,重點交流“閒書”問題:

(1)在苗苗對季老的採訪中,他們用了很長時間在討論看閒書。那麼到底閒書知什麼,能結合課文談談你們的理解嗎?

(2)同學們能從兩個人的交流中體會到閱讀能帶來歡樂,幫助寫作。老師也特別喜歡閱讀。我想這樣說,“閱讀,是一把鑰匙,為我開啟知識的大門”。你能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對閱讀的感受嗎?

(3)教師小結:看來,“閒書”不閒,著名詩人也曾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今天,老師想說的是,如果你想學好語文,先愛上閱讀吧!

五、品味題目寓意。

再讀課題,說說題目的含義:

1.與二人名字相關。

2.寓意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

六、課外拓展:(任選一、兩項)

1.蒐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

2.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閱讀,讀書時作摘抄或填寫閱讀記錄卡。

3.調查一下本班同學的閱讀書目;採訪愛讀書的人,列一個採訪提綱,學習課文的寫法,做一份訪談紀錄。

4.寫一個讀書推薦卡,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同學。

教學後記:

我沒有對文章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對教材進行了合理裁剪,大膽地進行取捨,而不是面面俱到,丟擲幾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如:季羨林先生和苗苗算不算書蟲?說說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哪些問

題?說出你感興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讀課文後全班交流等。在議讀中,學生不斷地進步與昇華,總的來說課堂效果還算好。

3、走遍天下書為侶

學習目標:

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

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第一課時

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走遍天下書為侶”.

2.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

4.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麼,在書上作批註.

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讀懂了什麼.

3.課件出示關鍵句子: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再充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表不同的見解.)

4.齊讀第6自然段,聯絡上下文說說“新東西”指的是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課時

激趣讀文,深入感悟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讀那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讀.(抓住“首先、然後、最後”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感悟.)從這“一遍又一遍地讀”,你們感受到什麼?

3.聯絡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後??最後??”說一說.

4.默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書比作一位朋友,還比作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比?這樣比的好處是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積累運用,昇華認識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夥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麼啟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遊,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後??最後??)

3.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閱讀連結”——《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並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佈置作業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後“小練筆”.

教學後記:

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在腦海中俘現出一幅生動的畫面:一個人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在蒼茫的大海上以書為侶,享受著閱讀的樂趣。書如友,書似家,每讀一遍都像故地重遊,會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覆地讀一本喜愛的書,真像與一個朋友同船而行。

4、我的長生果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學習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並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學習準備

在讀書中使自己收穫的經歷。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回顧匯入

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我愛讀書”,在前幾篇課文中,我們一直在和書進行著有趣地對話。《竊讀記》生動、細緻地刻畫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通過小女孩和北

篇三:人教課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及反思

1、竊 讀 記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

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一、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彙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裡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急忙開啟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

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二、深悟“竊讀”,迴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裡,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痠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麼原因鼓勵“我”竊讀.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絡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蒐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彙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麼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三、迴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裡,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四、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並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後反思:

這篇文章的語言樸實無華,生動感人。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朗讀,採用各種各樣的讀來引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課文。用悟讀、賞讀、品讀等形式引導學生班情入境地讀出作者與書相逢的驚喜、匆忙竊讀的快樂與懼怕、雨天讀書的開心、與書相別的留戀與滿足。同在朗讀的過和中,讓學生找出動作和心理描寫的語句,在讀中就學生體會到作者對讀書的渴望。通過讀這些語句,學生也積累了一些好詞好句,品味出這樣寫的好處。

另外,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時,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課文最後一句話的理解,仔細揣摩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並受到啟發。課後,我還組織學生開展了“我與書”交朋友的讀書活動。學生做了一些讀書名言的書籤、寫了一些讀書的體會等活動。學完課文後,學生讀書的興趣也濃,在課前五分鐘的時間裡,學生都爭著介紹自己昨晚看過的書籍。

2、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2.佈置學生列出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清單.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2.質疑問難: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小苗是誰?大樹又是誰?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關季羨林先生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4.這篇課文的形式與我們以前讀的課文有什麼不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做好批註.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互相評議.

3.指名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

4.交流彙報: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你是從哪些詞句瞭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組合作學習:邊讀課文,邊完成表格

.

2.各小組派代表彙報,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3.重點圍繞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

b.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四、積累運用.培養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2.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多讀書、讀好書的體會.

五、拓展活動

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書.

教後反思: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略讀課文,又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沒有複雜的句式、過多的修辭和深奧的詞句,完全口語化,要求學生“粗知文章大意”只抓重點、難點,方法上讓老師放手教學,鼓勵學生自己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方法把課文讀懂。因此,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從詞到句,由句到段再到文,降低了學生的認知難度。我以簡潔的語言引導追求啟發性和藝術性,讓學生置身於優秀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境中,從而受到了感染和薰陶。課上,我沒有對文章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對教材進行了合理裁剪,大膽地進行取捨,而不是面面俱到,丟擲幾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本課作為訪談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文體,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體會這一老一小說話的語氣,把握住人物對話的基調,讀得自然。在議讀中,學生不斷地進步與昇華。

3、走遍天下書為侶

學習目標

1、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走遍天下書為侶”.

2.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

4.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麼,在書上作批註.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讀懂了什麼.

3.課件出示關鍵句子: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再充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表不同的見解.)

4.齊讀第6自然段,聯絡上下文說說“新東西”指的是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課時

一、激趣讀文,深入感悟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讀那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讀.(抓住“首先、然後、最後”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感悟.)從這“一遍又一遍地讀”,你們感受到什麼?

3.聯絡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後??最後??”說一說.

4.默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書比作一位朋友,還比作什麼?為什麼會這樣比?這樣比的好處是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二、積累運用,昇華認識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夥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麼啟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遊,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後??最後??)

3.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閱讀連結”——《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並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四、佈置作業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後“小練筆”.

教後反思: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永恆的精神食糧,古今中外,多少人閱讀中汲取營養,從而走上成功之路。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如同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我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課《走遍天下書為侶》之後,感受很深的就是這點。《走遍天下書為侶》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比較的手法向我們闡明瞭他的觀點——走遍天下書為侶,文章以細膩獨特的筆觸,具體寫出了讀書給作者帶來的樂趣,並穿插介紹了讀書的方法,抒發了作者對精神世界的追求。針對目前學生不喜歡讀書的症狀,本文是一篇有教育性的課文。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將作者對書的看法與自己的實際體驗結合起來,作者認為“書”是自己的“朋友”“家”,學生體會後暢談感受,激發讀書的慾望,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對於文章談到的讀書方法,更是讓學生聯絡自己的讀書實際,想一想自己是怎樣讀書的,效果如何。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參考書提到的讀書方法,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有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