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葫蘆絲初學》的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07W

哲學中認為,先有物質再有精神,精神反作用於物質。在器樂的世界中也是如此,手指巧不巧全看心靈不靈。

國小《葫蘆絲初學》的教學反思

常在課堂中強調:怎麼唱的就怎麼吹。在平常的器樂教學中,我常常要求學生唱好了再吹,我指導學生的唱,然後讓學生按著自己唱的去吹。

一. 心“領”然後手“悟”,解決節奏難點

1. 在演奏旋律之前,我讓學生先聽,然後回答我預設的問題注意到一些難點的節奏,這是學生便會去注意難點的節奏,領悟了之後將它唱會,隨後便用於吹奏中,教師要一步步慢慢引導,這樣學生才會將唱的用於手的演奏上,有意識的演奏,跟隨心的'演唱

2. 音樂是審美的教育,往往學生有一種自我滿足的浮誇心裡,當他們認為會了某樣事物之後就會變得特別粗心,在音樂中表現為將旋律唱“油”了,在別人聽來便十分的枯燥,長此以往會讓學生自滿認為已經全會了,已經沒什麼好學的了,在過程中卻沒有體會到美的享受,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能引導學生正確的演唱音高節奏,更要關注學生聲音音色的美,唱的好聽,學生才有吹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由心出發,吹出美妙的音樂。

3. 體驗情感激發共鳴是重中之重,學生往往能夠吹奏一首作品十分熟練,卻不知表現的是什麼,表達的是什麼。所以教師在音樂的講述語言上要引導學生,創設情境以吸引學生。一起讓學生表達音樂情感,感受音樂情緒以此達到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