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88W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反思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反思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水、空氣、動植物等的血肉關係,強烈地表達了印第安人對土地無比眷戀的真摯情感。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教學難點一是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二是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課前準備

1、課前引導學生通過查詢資料、通過身邊的人瞭解家鄉的土地資源、植被利用的狀況,感受人們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土地的。

2、教師在網上下載相關資源和植被利用的正反資料。

二、突破重點教學

1、讓學生思考,“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為什麼用‘神聖’來形容土地?”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文,自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

2、教師引導的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學生小組合作通過讀書、討論和交流,掌握(全文可分三部分,作者首先用大量事實告訴人們這塊土地是神聖的;接著,要求人們善待這塊神聖的土地,保護好河水,保護好空氣,保護好這塊土地上的動植物;最後,強調大地是人類的母親,我們要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它。)

3、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討“文章哪些地方體現了這片土地是神聖的”,畫出相關句子,然後組織交流,朗讀體會。

4、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面對這片神聖的土地,我們應該怎樣做?”回憶課文內容:想想河水對人類的貢獻,想想沒有了河、沒有了水,人類怎麼生活;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空氣對人類的影響,沒有了空氣或者空氣受到汙染,將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呼吸、生物的生長,影響到生命的存在。動物與人類有什麼關係?到底是人類主宰著動物,還是人類與動物是休慼相關的?動物的災難怎麼會成為人類的災難?

三、教師再現網上下載的相關資料,引導學生進行對地球上一切資源進行情感交流。

師生:珍惜水資源、珍愛每寸土地......“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屬於大地的。”讓我們一齊來捍衛我們的神聖土地!

通過情感與事實的結合進行教學,學生感悟深,對文章的理解也比較透徹,學生的環保情感得到了積極的調動,達到了本節課教學的目的。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反思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這篇課文,首先出示文章的背景、西雅圖的有關資料,再出示了西雅圖美麗的風光圖片。學生了解了這些知識後,基本掌握了這是怎樣的一片土地,以及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情感,為學生理解神聖的土地做好鋪墊。

本課教學我關注到了全班成績最差的學生。在教學第二部分內容之後,我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反覆的表達方法。我問:“哪位同學能看出這一部分內容作者使用了什麼表達方法?”班級小部分同學陸陸續續地舉起來手。我突然發現吳振龍想舉手又不敢舉手的樣子,“吳振龍,你說說看。”我微笑著說。他連忙站起來說:“每個自然段都有一句‘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他的.答案完全正確。我連忙讓同學們鼓勵他:“他回答的對嗎?”“對!”“那掌聲呢?”班級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也連忙誇了他幾句:“吳振龍同學這次通過思考,回答出了這個問題。你們看班級還有許多同學不知道回答呢。吳振龍平時不舉手,那是他沒有思考,要是認真想一想也一定能知道答案。”就這樣吳振龍在同學們的讚歎聲中,有點得意的坐下了。開學來這是他第一次躍躍欲試回答我的問題,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我之前幽默了一下,營造了課堂輕鬆的氣氛,二是問題對他來說有點簡單。而他能找到自信,獲得表現,也是與我的細心觀察、關注全體學生分不開的。明天繼續關注他的表現,看看今天這次的鼓勵能不能讓他重拾信心,開始認真學習。

教學結束之時,我進行課後拓展:現實中,我們的家園正面臨拆遷,大片的土地在荒蕪,一棟棟工廠拔地而起。你們又是怎樣理解政府的行為?是保護還是在毀壞?學生進行了討論。有的同學說這是好事,老百姓都搬進了小區了多漂亮。有的同學當即反對,說小區正在施工,空氣汙濁,垃圾遍地。我立即進行了引導,政府這麼做,看起來是在毀壞我們的土地和家園,實際上只是暫時的,等經濟發展起來,一定會大量的植樹造林,環境整治,也會像現在的西雅圖一樣那麼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