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體育教學反思(15篇)

才智咖 人氣:5.7K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體育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15篇)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1

例如,在國小一年級進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學中。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不是練習次數多了,學生厭煩。就是方法不適合學生,總感覺教學效果不理想。最近,我針對學生能初步分辨左右方向的狀況,引導學生從左右腳的交替時開始數數。此方法引起學生較大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就學會了踏步走、立定的動作方法。

通過以上實踐,我體會到: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中,必須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出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樂學的“情境”非常重要。它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動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它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自信心。

“教”與“玩”結合是國小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

作為一門學科,體育教學與其它課程教學一樣,也有其固定的教學內容和一定的教學方法。但體育教學又不同於其它課程教學,它具有更廣泛的活動空間和獨特的教學方式。經過多年實踐,筆者認為,把“教”與“玩”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提高國小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與“玩”結合的提出依據

1.國小生的情趣特點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在國小時期的學生,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這就要求體育教學應從學生的情趣特點出發,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寓教於玩,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在娛樂遊戲中體現體育教學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目的。

2.國小生的身體素質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國小生正處於身體發育階段,其骨骼硬度小,韌性大,易彎曲變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負氧能力差,易疲勞。這些都表明少年學生的運動負荷不能過大,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非但起不到通過上體育課來強身健體的作用,反而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把“教”與“玩”有機結合,使少年學生在上體育課過程中有張有弛,無疑是必要的。

3.國小生的接受能力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國小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教師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這就說明體育教學只強調“教”是不夠的,還必須同“玩”結合起來,通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啟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

4.國小生的成才需求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體育教學的目的在於育人,即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人才,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中應體現出能夠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個性、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學生思想品德,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教師的精心教導和學生的自我鍛鍊,“教”,可以使學生明確體育課的目的、原則、方法。“玩”,則可以促進學生消化理解教學內容,增強實踐能力,同時,通過有目的的“玩”,還可以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其個性,增強其創造能力。

二、“教”與“玩”結合的基本方法

1.集分結合。就是在體育課堂上,教師集中一段時間講授理論知識和練習規範,然後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體育遊戲形式進行應用。如,在講授身體平衡技能知識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單腿站立、單腿跳躍、單腿跳接力等比賽,把“教”與“玩”結合起來。

2.課間穿插。就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趣味遊戲,以活躍體育課堂氣氛,刺激學生運動神經的活躍。如,在教授體操課時,可在課間放一段歡快的樂曲,讓學生們嘗試按著音樂節拍以舞蹈形式做體操;在佇列練習時,穿插一些花樣,等等。這些都能使枯躁、緊張的體育課變得生動、輕鬆,具有吸引力,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3.命題發揮。就是在教授某種體育運動規範後,由教師統一命題,提出運動量和鍛鍊目的,然後由學生自己設計體育活動專案,自己組織體育遊戲活動。

4.內外聯絡。就是把校內體育教學與校外學生體育活動聯絡起來,讓學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體育規範要求進行,實現校外“玩”為校內“教”服務。

三、“教”與“玩”結合的原則要求

1.服務中心。即為教學教改這個中心服務,把改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體育教學中“教”與“玩”結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寓教於“玩”。“玩”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純的玩,即無要求無目的的憑興趣玩,一種是有要求要實現一定目的的“玩”,兩種玩雖都以身體的運動為主要形式,但實際意義則完全不同。在體育教學中,提出“教”與“玩”相結合,是把“玩”作為教的輔導手段,以“玩”助學,以“玩”促練,也就是在“玩”的過程中要體現教的意圖,實現教的目的。

3.循序漸進。從引導、誘導的角度,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在漸進過程中使“教”與“玩”的形式、內容在結合上日益緊密,使學生一步一步地按照體育教學的要求有目的地進行各種“玩”的活動,如在低年級學生中練習躲閃能力可組織開展比較簡單的“老鷹捉小雞”遊戲活動。到了高年級,則應組織帶球躲人等難度大的躲閃遊戲活動。

4.活而不亂。“玩”是助“教”的一種手段。因此,體育教學中應用“教”與“玩”結合的方法必須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和教學實際需要組織必要的“玩”,防止“玩”偏問題的發生。

四、“教”與“玩”結合的實踐效果

1.增強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教”與“玩”的結合,豐富了體育教學形式和體育教學內容,滿足了學生的情趣特點和心理需求,實現了教者與學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鳴。因此,在體育課堂上,學生精神飽滿,興高采烈,自覺、主動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2.強化了學生的體能鍛鍊。在體育教學中,由於穿插了一些體育遊戲,吸引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使學生的運動量增加,達到了運動負荷。通過“玩”達到了學生運動量,促進了體能的增強。

3.加快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與“玩”的結合,為體育教學營造了一個比較自由、民主的寬鬆環境,賦予了學生一些獨立自主的權力,使學生可以根據主觀願望,運用獲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選擇與個人愛好和體能實際相適應的體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健康的情趣,鍛鍊堅強的意志,促進了學生個人性格、氣質的發展。

4.促進了學生的智力提高。“教”與“玩”的結合,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接觸了更廣闊的知識天地,促使學生在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協調等方面全面發展,促進了思維、判斷、記憶等方面能力的增強,為學生智力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總之,國小體育教學中採用“教”與“玩”結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應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繼續堅持運用和完善這種教學方法。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2

在低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進行體育教學。

第一、要增加體育遊戲。因為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機。遊戲比賽在國小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分量,通過遊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在國小階段,注重體育遊戲的學習,既強化技能的掌握與運用,也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學習知識,參與運動的樂趣,充分體現低年級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特點。為了加強教學的遊戲性,還將主體性遊戲單獨列項,發揮其特點的教育教學功能。

第二、要注重發展學生基本運動能力。在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基本運動能力即技能技術,首先必須培養學生的興趣,使之獲得激情釋放。激情釋放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而興趣的培養又是建立在掌握好基本運動能力。比如國小生剛學會跑步,對此興趣並不濃,但當學生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比賽時,他們的興趣就高了。所以,在我們的每一節體育課上,都要思考如何將簡單的知識點滴滲透到教學中來,讓技能技術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支撐點,這樣才能發展學生基本運動能力。

第三、要培養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國小生的體育課上,只有遵照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才能在體育課上讓學生很快很容易地掌握一項運動專案,使之感到快樂,使之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在體育課上他們學會了跑步,學會了跳繩,學會了遊戲等等,他們的興趣並不濃。但如果讓他們進行各項體育專案的比賽,並取得優異的成績後受到表彰時,那麼成功的喜悅就不言而喻了。同時對其他小朋友也要進行鼓勵,培養趕超先進的思想,紀錄不是永遠不被打破的,每個人都有爭取第一的可能。雖然成功是快樂的,但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才是最重要的。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3

跳繩是我國民間的一項體育活動,深受學生喜愛,具有較大的鍛鍊價值。跳繩可以促進生長髮育,跳繩可以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作為一名國小的體育教師的我,著眼學生,從學校實際出發,略談“跳繩”這一教學活動。

國小生的天性是喜歡玩、好奇心強、爭搶好勝的。在教學中要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部動力,以學生為主體使主體自身發揮自我教學的作用。

我在教學《跳繩》一課,採用情境教學法、設疑法、演示法、練習法、激勵法、分組比賽等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勵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前,激發學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動物跳,然後,佈置小動物學跳繩,比一比誰學得快的任務,讓學生自由練習。練習過程中,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為了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每當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我都會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有時作出驚呀的表情,有時有意輸給學生,在我的激發和鼓勵下,學生對跳繩充滿了興趣,不僅體育課上跳,回家跳,課間十分鐘也在跳,學生只要一見到我,就拿著跳繩跑到我跟前,讓我數數,面對學生的進步,我深感成功的快樂。

體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遊戲競賽法、動機遷移法、成功教學法、創造思維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總之,學生能夠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了多種跳繩方法:單腳跳、雙腳跳、正跳、反跳等十幾種方法,瞭解了跳繩的基本動作要領與鍛鍊身體各部位的關係,培養了學生身體的協調性。達到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目的。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4

“嘟--”的一聲哨音,同學們站在我的四周,聚精會神地傾聽著┄┄(四周隨意站立的開始形式,拉近了我與學生的距離。)

“同學們,誰知道風是怎樣形成的嗎?”(改變過去一上課老師首先宣佈課的內容,而設定一個問題,給學生留下一個懸念。)經過了短暫的沉默後,同學們紛紛舉手回答:“風上由空氣對流形成的。”我滿意的給予肯定,接著告訴大家,“今天老師要把空氣‘裝’起來,讓大家來玩一個‘追泡泡’的遊戲。”老師便從事先準備好的口袋裡,取出一支玩具“泡泡槍”,一扣扳機,從槍口噴出許許多多的肥皂泡來,學生們興奮的追逐著;老師讓四個小組長和老師一樣,拿著泡泡槍,向操場的四周噴射。在陽光的照射下,七彩的肥皂泡,滿空飛舞著,同學們分成四個小組滿場地奔跑著、撲打著、嬉笑著┄┄學生們玩得正有趣的時候,我又讓事先準備好的塑料袋,把泡泡“裝”起來,只見奮力地把泡泡“裝”在塑料袋裡。(有趣的活動,使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準備活動,)

“同學們,空氣的沒有阻力?”我向學生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學過自然的學生輕而易舉回答了老師的提問。“今天老師要讓大家利用空氣的阻力練習快速跑。”老師取出一隻塑料袋,帖在胸前,做著快速跑的示範動作的,塑料袋帖在胸前紋絲不動。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分散開來,朝著規定的方向,各自獨立地進行著嘗試、體驗著快速跑的感覺。有的學生在跑動練習中塑料袋總是滑落下來,我讓大家幫他想一想“什麼情況下塑料袋會掉下來呢?”適時組織學生分組嘗試、體驗、討論尋找答案。不一會兒,就有學生回答:“速度慢下來的時候,空氣的阻力作用就小了,塑料袋就掉下來了。”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解決學習中困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巡迴觀察中,我提示大家“用前腳掌著地”、“注意兩臂前後擺動”、“跑直了,上體稍前傾。”只見塑料袋掉下來的次數越來越少,而學生學習積極性卻越來越高,最後,老師發揮了比賽的槓桿作用,把學生練習快速跑的熱情再一次推向了新的高潮。

“塑料袋不僅可以練習快速跑,還以用來做其他遊戲和活動嗎?”學生們立即散開來動腦筋去嘗試,一個個金點子閃亮登場了:有的同學吹鼓了塑料袋,打起了排球、踢起了足球;有的學生把塑料袋套在腳上玩起了“兩人三足”的遊戲┄┄

下課了,老師讓學生們把破損的塑料袋集中起來放入垃圾箱。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5

新的學期開始了,教了六年級再面對一年級的小朋友,看著這些寶貝的可愛樣,非常喜歡,但也夾有一絲絲擔心。因為這些孩子沒有一點體育常識,一切要從零開始,體育課中隊型很亂,孩子們記不住前後左右是誰,沒有集合概念。所以,加強上課時學生的站隊和常規培養與訓練,對今後體育課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尤其是開學的前兩週。

開學初,我一直在琢磨著怎樣上好一年級的體育課,因為我認為,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對本學科的正確概念是很關鍵的,他關係到學生在學校的各項紀律,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非常重要。通過開學這幾天來的上課,我發現我們的小同學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也許是我提前作好了思想準備,查閱了一些低年級教學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教學經驗,所以上起來還是感覺比較輕鬆。在此,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年級集合常規訓練的簡單而有效的好方法吧。

1、方向感:孩子們剛入學對校園環境很陌生也很好奇,而且今年由於學校的校安工程緣故,學生的活動場地相對減少,安全責任就更重。因此,第一節體育室外課時,我就帶領孩子們認識校園,特別是體育課將要用到的場地,並在我們上課的地方讓孩子分清東西南北。例如:利用遊戲,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設定不同標記,做認識方向遊戲。

2、同步感:新生入學後班主任首先要給孩子們編號教室的座位順序。那麼,體育課站隊時就要與班主任同步進行,就按教室內學生的8小組座位號來站隊,這極大的減少了孩子的記位負擔,避免了位置混淆,也方便老師管理,可謂“雙利”。

3、縱橫感:孩子們在站隊時能分清豎排,卻弄不懂什麼叫橫排和縱排,千萬不要給孩子們急於灌輸橫縱的概念,記住前後左右就可以,但一定要讓孩子認識老師的集合手勢,所以我就結合前面的方向感,通過遊戲:“你在我面前”即:我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方向,讓孩子看我的手勢8小組集合站隊。

4、口令感:站隊時教師不停地喊向右看——齊、向前——看呼喊口令,學生往往對口令不感興趣。可以讓學生同你一起喊口令!如:預令教師喊,動令學生喊,邊動邊喊,向前看——由教師喊,齊——由學生喊。齊呼口號時學生精神飽滿、聲音洪亮,動作整齊協調,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既讓孩子沒有了說閒話的機會,還集中了注意力,增強了學習興趣。

5興趣感:教師在上課時,時常稱呼一組、二組、、、、、、孩子對“組”沒有理解能力。所以我就把8個小組命名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感興趣的名字,例如:喜洋洋組、奧特曼組等等,有時也分成不同型別的水果隊,如:西瓜隊、蘋果隊等等。這樣子站隊速度極快!

在進行一年級初入學階段教學時,想要讓什麼都不懂的孩子順利步入學習軌道,儘快養成好的常規習慣,就要做到“愛心、耐心、細心、還要動腦筋”,做到這些的課一定會達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會有很多的快樂。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6

本節課是在認真貫徹新課標,“堅持健康第一、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以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為突破口,以提高學生體育健身技能為出發點,探索一種適合學生髮展、利於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和良好心理品質養成的新的體育教學模式。積極探索“觀察——體驗——思考——合作互動”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一種自主、探究、合作、安全的體育教學氛圍裡提升體育健身的技能,獲得體育健身的樂趣。但要注意防止盲目的模仿練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發生。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覺到部分學生在體育教學公開課上還有些緊張,準備活動有些不適應,注意力有些分散到攝像機上,通過語言的即時引導很快就適應了。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都比較順利完成,課中分組練習時場地準備不夠充分,練習效果不夠明顯。在最後放鬆部分,錄音機的音量較大,教師的講話顯得較小了。就整節課來說,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習目標的生成性,再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的教學嘗試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教學效果較好。

通過這堂課,我深感到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仔細觀察,捕捉課中不斷生成的資源即如何進行互幫互助、自我保護、擺腿等等,創造互幫互助、互相鼓勵、互相研討的良好的學習氣氛,而且還要及時地加以分析、引導,給學生以明確的指導及心理上的支援或精神上的鼓舞,並教會學生如何清晰地認識問題、評價問題,從而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斷提醒同伴注意,改進動作質量,使學生們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同時,還應讓學生懂得保護與幫助及自我保護的重要性,並在教師的引導和潛移默化下的逐步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及安全運動意識,從而使學生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7

週二上午第二節,在新教師彙報課活動中,我開了一節以跑為主要內容的課——《合作跑》。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一、指導思想

本課按體育新課程標準理念為依據,結合學校及學生實際情況,安排教材和學生練習法,整個教學構想立足於學生全面的健康地發展需要,同時結合顧老師的市級課題《國小體育課堂中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之研究》這一課題,根據中高年級學生身心特點,整節採用“合作式”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寬鬆、和諧、民主、歡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練習思維與肢體均衡發展,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

以課標理念為基礎,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學生興趣,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同時學會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公平競爭。

二、教學目標

圍繞新課程標準制定學習目標,本課的學生學習目標著重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運動參與:

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創設讓學生主動、愉快的學習情景,重視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習的過程產生更大的成效,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

2、社會適應:

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與同伴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提高師生間、同學間交往、溝通的能力。

3、運動機能:

在健康娛樂參與中不知不覺建立合作跑動作技術,重在配合。

4、健康心理:

在教學活動中使學生了解獲得成功的途徑與體驗成功的愉快。

三、課後反思

針對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愛求新異以及對遊戲活動的興趣等特點,遊戲和比賽讓學生在課堂中盡情的玩,從中學會合作跑的要領:配合。

讓學生帶這問題做準備活動,準備活動採用合作試高抬腿,這個環節解決了學生身體搖擺的問題,腿基本上能和地面平行,在原地高抬基礎上提高難度進行行進間高抬腿,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課堂的氣氛。其次在課的基本部分中,我先讓學生做一個遊戲,快起快跑在遊戲中既發展學生的快速起動快速跑的反應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之後就是我課的重點內容:跑。直線往前跑,讓學生觀察我的手臂擺動方式和腳蹬地的特點, 然後讓學生圍繞這兩點想象其他跑的方式,在教學是強調合作、快速。之後進行了拉手跑、兩人三足。

通過本課以合作主線引出本節課的高潮部分“賽龍舟”,通過教師的情景匯入,在春天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使學生由好奇→娛樂身心→陶冶人的情操,收到較好的練習效果。大多數學生表現出了較高的參於度和興奮度。在這部分激情高漲,每個思想中時刻想到合作,大部分小組很好的完成了任務。每一組都有明確的分工,統一的口號,同意的步伐,充分的體現了合作,任務完成時學生還有未盡興的感覺。

本課教學中用設疑提問到實踐運用,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並自主、合作、探究地展開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尤其在教師下達任務後,各組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所設計的遊戲方案豐富多彩,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通過意為團結合作為主旋律的各種比賽,發展了學生的奔跑能力,也切實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和挑戰自我的意志。本課教具雖簡單又實用,組織時要強調學生注意安全。

整堂課總的來說思路清晰,但不足之處也很多:

1、在重點內容跑的教學中,最好能設計一些讓學生在原地擺臂、原地利用前腳掌蹬地跑的活動,讓學生更能體會和練習動作要點。

2、最大一點就是在時間的掌握上,比我教案裡設計的時間提晚了1分鐘下課。

3、在接力比賽中,缺少鼓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的話語,缺少教師參與活動。

4、在準備活動和放鬆活動中,對學生隊形沒有組織好,學生之間靠的太攏,那做動作就放不開,我自己的示範也不夠。 然而讓我覺得最可惜的是在整節課中,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學生們的笑聲,我還不夠溫柔(說話語調沒有高低變化),語言表達還應該更幽默些,所以笑聲自然就少了。不過我想說,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又多了一筆“財富”,我想我會在今後教學中好好鍛鍊自己,加強各個方面能力培養,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8

教學反思一

國小二年級體育課的我,在開始的幾節課上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體育課課堂紀律的管理。開始認為體育課在室外進行,沒有固定的教室和座位,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所以對課堂紀律的要求也不用太高,學生上課時有些小吵小鬧也無可厚非,反而能營造出一種熱鬧、活躍的課堂氛圍。可是經過這幾周的觀察,我發現體育課堂上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狀況。

很多時候上課前跟學生講好的一些要求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學生只能聽一會,一走,一動,或者一到操場上就全變味了,比如在集合整隊的時候我要求15秒內從教室到教室門口集合。很多同學做的都很不錯,可是等帶他們去操場的時候或者是再路上就亂了,隊形散了,跟不上隊的,說話的,和別的同學玩耍的,搞的經常有學生在打“小報告”。“老師,某某推我。老師,某某踢我”等等。這些問題經常讓我哭笑不得,有的時候從教室到操場的路上我甚至需要走走停停,整好幾次隊伍。一節課的時間只有四十分鐘,我在集合整隊的時間就用去了四分之一,有些班級甚至更多。那麼還有多少時間讓我用來進行其他內容呢!七八歲的小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難長時間的集中,如果在紀律方面浪費的時間太多,那麼在教學環節就會有大量的重複的練習,學生肯定會產生厭煩的情緒,時間久了孩子們還會喜歡體育課嗎?還會喜歡體育運動麼?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方法,開始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對課堂紀律進行管理呢。

俗話說:“要上好一節課,不是看你老師怎樣表演,而是看老師的課堂管理和學生的配合”。可是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產生矛盾是常有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要用平和的心態妥善的解決矛盾,老師的寬容是育人的前題,用一顆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的心去融洽師生關係。其次,教師對學生要熱情教誨,以情感人。若採取“以牙還牙”的辦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壞師生關係,影響課堂紀律的促進。

在教學中,教師要融入到學生當中,和學生一起做練習、一起玩遊戲,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而不是做個旁觀者。而且還要用語言,用行動,去引導、去講解、去溝通,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關心他們的成長,幫組他們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

還要堅持不懈的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尤其是體育課的習慣教育。如集合時要求快、靜、齊;報數時要求聲音洪亮,快速連續。早日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反思二

我擔任國小一年級體育教學,我覺得遊戲比賽在國小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層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就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偏遊傾向的學生認識遊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我們學校舉行一個籃球比賽,就因為爭一個球,就準備打架了,我馬上跟他們兩個人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不然就請先離場休息。最終使學生化“沮喪”為“振奮”,以積極的心態迎接。

教學反思三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主動地在教學過程實施中的反思,這種反思能使課堂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標達成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組織教學方法,做到教學靈活,巧妙調控,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1.學生在課中的參與

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是以一定的參與度做保證的,學生沒有參與或少參與,就算不上“主體”了。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學生是否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是否參與了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就深度而言,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還是被動的、應付的。

2.學生在課中的交流

交流是培養學生友好往來,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為主體的具體體現。課堂中,教師只有創設民主、和諧、平等和寬鬆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平等對話的。教學中我常用“隨機式”的分組方法進行交流,這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揮,但由於素質的差異不能進行很好的交流;於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組合方式進行合作學習,這有利於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交流的氣氛相當濃厚,學生的個性更能無拘無束的發揮。因為他們是朋友,從而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減少了個體的差異,因為他們為了這個合作體進行互助,使自己的這個合作小組能全面發展和提高。在變向運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學習,發現許多變向運球的方法是豐富多彩的。

3.學生的目標達成

在課堂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有無切實掌握動作技術,並將所學的技術納入自己原有的技術中融會貫通。同時還要關注在目標的達成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的投入,是否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在致力於面向全體的同時,是否能讓素質好的“吃得飽”,讓慢生“吃得了”。讓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各得其所。本節課以“變向”為主線,讓學生在相互“追逐”的遊戲中獲得身體變向的腳步動作。然後結合籃球運球追逐,讓學生自定目標,在目標的統領下合作學習,分別達成自己的目標,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樣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從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了發展。

體育教學後反思

課堂教學都是在教學後的評價反思、反饋糾正中得以昇華,反思取“好壞”,得“揚棄”,求“糾正”,促“提高”。是找出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捷徑,是實踐經驗的系統化、理論化過程。

1.成功的經驗

它可以是教學設計的奇思妙想,靈機一動;也可以是教學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舉;更可以是師生交流的精彩的對話……這些成功的教學經驗值得以後的借鑑。本課最成功之處就是在運球中利用了“相互追逐”的遊戲;在遊戲中體驗身體的變向,體驗腳步的移動,為延伸到本課的重點、難點伏下美好一筆。

2.失敗的教訓

再好的教學方法在實施過程中也有節外生枝的,可怕的是沒有進行系統地回顧、梳理,沒有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那麼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上一層樓很困難,只有吸取教訓,總結、反思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再接再厲。在變向運球的教學中,一味的講究“變向”,而忽視了學生帶球的變向,所以在協調能力較差的學生展示時,球是變向了,身體沒有及時變向,發現自己沒有深入到這一層次的學生中去。因而這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目標達成是不理想的。

3.教學的應變

課堂

教學中,隨著基本部分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種“做法”要比自己平時想的高明得多。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後悔莫及。

4.教案的修正

課上完後,靜心沉思:除了上述提到過的問題以外,組織教學方法還有何新招?教法、學法上有哪些創新?易發生的誤區有沒有突破?引導是否得當?練習是否到位?體現了哪些教學規律?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整合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其它內容時應如何處理,並記錄下來,可成為今後教學的豐富素材。

總之,教師在進行教學後反思時要及時做好筆記。教學的探索創新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要做到常思常想,常想才能常新,善於捕捉靈感的火花,勤於動筆。同時還要經常學習教育理論,積累教學資料,以便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把自己磨鍊成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科研型教師。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9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行為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教學反思正逐步為教師接受,為新課程改革增添了活力。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而要成為研究型的教師,首先必須要做一個反思型教師。教師只有不斷反思、不斷思考,才能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才能使自己成為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我國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體育教師的教學反思對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等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夠使教師的教學經驗理論化,使教師不斷改進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使教師逐漸養成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1]。只有教學反思才能產生教學變革,只有教學變革才能帶動教學的快速發展。

一、體育教學反思的內涵特徵

對反思的理解來源於哲學的思維方式。反思一詞本身含有“反省”之義,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即通過對當前認識的審視、分析來洞察其本質,這是“反思”與“思考”的主要區別。換句話說,反思也就是從新角度、多層次對教學問題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從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揭示問題的本質,探索規律,獲得新的發現[2]。

(一)體育教學反思的內涵

體育教學反思是指體育教師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對體育教學內容、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揭示體育教學問題、促進體育教師思考、不斷改進體育教學、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一種活動。體育教師的教學反思是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體育教學活動的始終,它能夠通過提高教師覺察水平來促進教學監控能力發展,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體育教學反思既是對過去教學經驗的反思,同時又是做出新計劃和行動的依據。體育教學反思並不單純是體育教學經驗的總結,它是伴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的思索、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主要包括對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狀態等方面的反思。因此,也可以說,體育教學反思實質是教學主體不斷探究與解決體育教學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體育教學合理性,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過程。

(二)體育教學反思的'特徵

教學反思不同於一般的教學思維,教學反思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探究行為,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拓寬思維通道、優化思維過程[3]。體育教學反思具有創新性、發展性、批判性、互動性等特徵。首先,體育教學反思具有創新性。體育教學反思不是體育教師教學後簡單回想一下體育教學情況,而是一種具有研究意義的反思。它用科學的方式解決體育教學主體和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等方面的問題,追求“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這使得體育教師能獲得創造性思考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機會。其次,體育教學反思具有發展性。體育教學反思的發展性是指通過反思促進師生的不斷髮展,在反思過程中,不同的教師可能經歷不同的發展階段。體育教學反思既要求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全面發展學生,又要求教師本人“學會教學”,自身獲得進一步發展,使自身成為學者型、研究型教師。三是體育教學反思具有批判性。反思思維實質上是批判性思維,經常批判的、反覆深入的思考問題,師生的知識構造就會更完善、更牢固,思路就會更開闊、更靈活,見解會更深刻、更新穎。學生在批判中學,教師在批判中教,改變傳統教學僅僅是接受或是繼承。四是體育教學反思具有互動性。教與學兩方面相輔相成,僅僅有教的反思或是學的反思遠遠不夠,教與學的反思是相互聯絡、互為補充的。體育教師的反思應建立在學生學習體育的基礎上,根據學習的接受程度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等。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通過與教師和同學合作、互動,能加深對體育知識的理解。教師需要思考的不僅僅是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而是如何“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反思不是白費力氣,而是明確指向於體育教學問題的解決,能夠想出一個問題的多種解決之道,並且嘗試不同解決方式的效果。

成課程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和發展,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設計改變了傳統的按運動專案劃分課程內容和安排教學時數的框架,根據三維健康觀、體育自身的特點以及國際體育課程發展的趨勢,在確定課程總目標的基礎上,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方面描述具體目標,並根據課程目標體系構建課程的內容標準。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歸宿和依據,教學反思必須對是否達成教學目標作認真的反思。新課標要求我們在制定每節課(或活動)的教學目標時,要特別注意體現“三個維度”的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其適用性更廣泛,永續性更長。許多體育知識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遺忘,只要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就可以通過許多渠道獲取知識。所以,情感、態度、價值觀必須有機地融入到體育教學內容中,並有意識地貫穿於體育教學過程,使其成為體育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反思教學目標,首先需要反思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看其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反思自己之所以如此設定目標的原因,以及如此設定目標是否合適,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其次是反思如何達成教學目標,為達到設定的目標需要進行怎樣的教學設計,需要採取哪些有效措施,如何進行教學。再次需要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也就是反思實施教學後的效果問題。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10

教學內容:1、遊戲:跳過人索橋。2、跨越式跳高。

在這次課中,我以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興趣的培養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本著以學生髮展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為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我通過講解、示範,指導學生積極的學習,所採用的引導、鼓勵、表揚、比賽等激發學生的共同參與。從整體看課前的教學目標,計劃、教材的選用、設計,都很成功。

在遊戲部分教學內容的合理達配,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在遊戲中安排了同學們特別喜愛的跳繩運動和跳過人索橋遊戲。用競技的形式,將這兩項結合起來對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產生學習的慾望,這樣就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牽引著五十幾位同學的心,這樣讓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都吸引過來。將複習內容安排在遊戲中:一是起到鞏固的效果;二是輔導個體差異的學生;三是無形中形成了積極的練習作用。其次師生的共同參與,激發了學生的練習慾望。在遊戲、學習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者。這樣就形成了教學相長,讓學生也成為教學的設計者。在遊戲和放鬆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主動、積極地和同學們共同練習,主動參與,既起到組織者的作用,又發揮其引導學生的作用,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時間增加,練習密度加大,這樣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再者我注重學生“三基”的培養。教師通過講解、示範、指導;注重學生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學習。讓學生知道什麼而且更要讓他知道為什麼;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基本技術、技能的學習,是直接關係到動作質量的好壞,國小體育教師的技術、技能,對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至關重,所以加強教師自身素質也不容複視。第四學生對在授課的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需加強:

1、教師的語言應接近學生的年齡,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要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姿態,紮實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3加強組織紀律,加強課堂的組織。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11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而要成為研究型的教師,首先必須要做一個反思型教師。教師只有不斷反思、不斷思考,才能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才能使自己成為學者型、研究型的教師。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體育教師的教學反思對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等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夠使教師的教學經驗理論化,使教師不斷改進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點滴經驗:

一、體育遊戲化 ,增加體育教學興趣感

很多人認為體育課應該是跑啊、跳啊讓學生機械的反覆練習。其實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遊戲才是他們的樂園。如果體育課的教學機械而無生命力的話,學生是不會感興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厭煩的。自古以來教師被喻為“辛勤的園丁”,而學生則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綻的小蕾或驕人怒放的鮮花。在體育課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有些花“無精打采”。他們的“無精打采”也正是因為體育課的枯燥乏味,機械的反覆練習。這時,我們只要多費心思儘量用遊戲的手段來提高興趣,使課變得生動、多姿,學生聽起來就會有滋有味,動起來也會生龍活虎。同時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因心理問題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就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手伸出都有長短,每個人的體質也有差別,這時就需要大家表現出團隊意識,強者多爭取時間、機會留給落者,這樣大家才能友好的合作。如果只有相互埋怨,指責,這樣只會永遠落後。

二、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樂於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可知與際關係和心理健康有著密切聯絡。國小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句為何?大都強調客觀原因。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親自出馬,帶領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

三、師生共同參與活動 提高體育教學積極性

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複雜的活動。體育教師掌握著教學方向、進度和內容。在體育課中即使有了輕鬆愉快的音樂和豐富有趣的遊戲,教師不參與活動,只是讓學生活動,這樣的遊戲毫無生機,學生玩一會兒就毫無興趣,我就經常和孩子們一起活動,效果非常理想。能讓孩子看到老師還有一顆童心,同時也能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因此,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是學生快樂體育的橋樑。傳統的體育理論認為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教師神情嚴肅,不容質疑。這樣學生言聽計從,根本就談不上快樂而言,快樂體育就是要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協調平等的關係。

四、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比如在一節前滾翻教學中這樣講到,孩子們,今天我們來看天。孩子們一聽這有什麼希奇的,都仰頭望著天空。這時老師又說了,只不過今天我們看天的方式有點特別。這下強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們吸引住了。怎樣看天呢,老師說,我們從胯下看,誰能雙手著墊翻過去,並能看到天,誰就是這節課的英雄。聽了老師的講述,學生們個個欲試,誰也不甘落後。因此,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創設情景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揮他們創造性學習,為終身奠定快樂體育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教師備課時要依據大綱, 要活用教材資源、利用生活資源、捕捉課堂資源,為學生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參與的情緒,引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情感意識,達到師生資訊交流的方法。

五、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 加強體育教學鞏固性

一個好的體育老師不能只上一節好的體育課,要隨時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每堂課都有新感受,喜歡上體育課。第一次上課做《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學生會很感興趣,第二次也許也很感興趣,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若干年後呢。社會在進步,教育教學在創新,依舊是原來的知識和方法學生學久了會感到疲倦,厭煩。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才能促進教學的發展,才能使快樂體育真正快樂起來。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12

由於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心理和物質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物件而變化的。怎樣抓好國小體育課的組織教學。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

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隊集合、服裝、精神狀態、禮貌行為、組織紀律、學生守則、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

抓好體育課各階段的組織教學。體育教學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鬆、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教師要抓住學生大都還處在課間休息活動的興奮狀態中的特點,採用趣味遊戲,如:“請你跟我這樣做”,或“反口令訓練法”等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到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練習中引入競爭性遊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習興趣;結束部分。學生的情緒極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應採用一些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如舞蹈放鬆、意念放鬆,同時作好課堂的小結。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激發他們學習的求知慾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開發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參與,共同研討的教學過程,從而促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這是我們每個教學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標。如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培養學生自覺地參與學習呢?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指對學生活動所具有的愛好和追求的心理傾向,它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大腦處於高度興奮,造成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態。可見,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如何使課堂教學興趣化呢?

1、匯入課堂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匯入,它好比一場戲劇的序幕,要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求知慾,誘發出最佳的心理狀態,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創設最佳的教學情。我在匯入課堂時(課的開始準備部分),無論從場地的佈置、學生活動的隊形、活動的內容以及組織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據不同型別的課時內容,因地制宜的為學生創設一種富有激情、新穎的外界條件。有時的場地採肜的是多方位、或半園形的、梯隊形的、五角形的、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規的場境設計,給學生一種好奇、新穎的感覺。熱身活動時,有時採取否定上位的自由運動,通過教師的引導,師生一起一會兒自由練習、一會兒小組結伴練習;有時安排在音樂的伴奏下,師生一起自編自舞、或模仿各種動跳躍的隨樂活動和無拘無束的唱遊等。這種組織方式既給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誘發了學生的練習激情,達到熱身的效果,又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課能順利進入運動技能狀態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2、新授教學時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授教學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重要過程。教師要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這個過程。為達到此目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啟發、引導,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正確的思維,輕鬆地接受新知識。在新課教學中,要改變班級只是作為制約學生課堂行為的一種“靜態的集體背景”而存在的現象,使班級、小組等學生集體成為幫助學生學習的一種“動態的集體力量”。因此,在教學時,教師不要急於講解新授知識的動作要領,而是要創設教學情景,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讓學生進行自學積極地思維,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教師則根據學生所提問題進行邊整理、邊刪改、邊示範、邊講解的方法,最後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確的動作要領,使學生在充滿熱烈探討的交談氣氛中和積極參與思維的過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識的內容。如我在新授“前滾翻”內容時,場地安排是把墊子擺設在斜面上,在帶著學生來到佈置好的場地前時,用直問與曲問相結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進入學習角色;問題有:墊子的用處?為什麼要放在斜面上等等?這時學生便圍繞著教師的問題提出了一連串的疑問。教師則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再用重問與輕問相互交替的方法,來抓住重點、引出關鍵問題,使學生能分清主次;最後教師再運用近問與遠問的相互配合,把知識和技能進行縱向連貫。

3、安排練習時有趣

練習是學生各種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優化練習設計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一環。單一的練習乏味,使學生厭學,因此,練習設計要儘量做到多樣化,趣味化。在前滾翻練習時,我安排了自練、互練、小組組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13

懷著對教育的夢想,我捧著一顆火熱的心於XX年8月踏上了神聖的講臺,在這一年裡,我深深地體會到做教師的艱辛和快樂,我把自己的青春傾注於我所鍾愛的教育事業上,傾注於每一個學生身上。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思想上嚴於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堅持早到校,晚離校,兢兢業業,盡忠職守。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抗冰救災、抗震救災等獻愛心活動。相信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我將更加努力工作,勤學苦練,使自己能儘快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本學年,我擔任年級體育教學工作,深感肩負責任之重大,雖工作繁雜,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負家長和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實行多次重複練習,使學習內容在學生頭腦中留下較深刻的印象,有利於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和運動表象的形成。運動負荷由小到大,滿足了不同型別學生的要求,學生上課積極性高,能在老師的要求下積極鍛鍊,對學生本身體質的增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而較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體育成績。

整個體育教學,突出了實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則,既保證了學生得到積極鍛鍊,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愉快,養成了鍛鍊身體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在要求學生完成動作或訓練時,有必要降低難度或要求,使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也能在運動中體驗到成功,對待學生方面,既要求嚴格注重素質的培養,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方面,還多給予鼓勵和表揚,堅定他們克服困難決心,也培養他們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

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我還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內容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愛祖國、愛社會的情感,力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自己還狠抓運動隊管理,全面提高運動水平。在運動員管理上,既要體現“嚴”字,又要有愛心。學年初,我就針對各隊的實際情況,制訂了一套各隊考核獎勵制度對運動員的出勤、訓練情況及比賽情況進行全面考核,每週一進行總結評比,全面提高了訓練效率,平時,我能協助各運動隊交流,談心,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教育的機會。針對隊員們的學習成績下降,訓練時間不能夠保證等現象,積極做好與班主任、任課教師的交流,極力爭取他們對訓練工作的支援。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訓練工作逐漸走上了正軌,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教書育人是塑造靈魂的綜合性藝術。在課程改革推進的今天,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課程標準,因材施教,爭取學校領導、師生的支援,創造性地搞好體育課的教學,使我們的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開拓進取,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14

在體育課堂上要合理組織好內容,優化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讓學生過於活躍,否則不利於控制課堂紀律,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要跟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這一點開始我做得不好,跟學生走的太近,不利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形象,不利於教學.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低年級的國小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自己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將“教”同“玩”結合起來,同時通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啟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當然課堂紀律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我會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隊形、佇列: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加強紀律性的手段,是國小教學的重要一環。如何使之專心致志,排除一切雜念,這是教師所採取的手段。有時同學出現的頑皮,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是由好動而動得不適時產生的。針對“好動”這一天性,我注意加強課堂常規教育和訓練,逐步發展他們的自制力;同時,還有意識地加強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隨時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正確的道路上。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當然,訓練隊形佇列,同學的步伐,精神飽滿與否和教師的口令和生動的啟發性語言有關,因為學生最敏感,對老師的表情最易感染,為師的要起表率作用,否則這一單調和枯燥的專案,學生就不會持久,儘管一般不超過十分鐘,但由於“疲勞”的出現,自然會導致不守紀律的現象發生。對這項,我今後一定更引起重視。

2、遊戲:可以使體育課生動、輕鬆,具有吸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之靈活運用走、跑、跳、投擲等基本技能,在競爭中得到鍛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勇敢頑強的好作風及團結互助的共產主義風格,思想和技術雙豐收,效果顯著。隨著教改的逐步深入,我認識到要把遊戲教學搞好,必須要先吃透教材,瞭解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從而抓住實質,提高效率。其次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學藝術,處理好教與練的關係。這種應變能力*平時積累,虛心學習都能逐步豐富。室外課接觸面大,極易受周圍的人和事的暗示,有時竟會不加選擇地模仿他人動作。這主要是學生的活動自覺性、永續性差的緣故,往往他們是受環境感染而不是他們的自覺性,有的則表現為任性、執拗,不守紀律由自然變為習慣,這就難了,說實在的,一節課不可能過細地作幾個差生的思想工作,特殊的課程有時只好採取特殊的手段。但是粗暴的訓斥不是根治的辦法,用軟的“哄”雖是辦法,但他們有時也會無動於衷,好像都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如何處理課內出現的的調皮生,這是我比較頭疼的問題,“調皮”種類不勝列舉,轉變也快慢不一:有的一經暗示即改的;有則當眾點名才改;有的前者無效,須出列“反省”。“反省”時有的知錯,紅著臉,甚至掉眼淚,這種有“救”。有的還變本加厲,嬉皮笑臉,毫無羞態,像這種同學下課後須請到辦公室進行開導、教育,使他真正認識到錯在哪.。必要時和班主任老師一配合,會達到良好的效果.今後我要以記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反思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引導自己在不斷的在反思中成長.在體育課堂上要合理組織好內容,優化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讓學生過於活躍,否則不利於控制課堂紀律,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要跟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這一點開始我做得不好,跟學生走的太近,不利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形象,不利於教學.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低年級的國小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自己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將“教”同“玩”結合起來,同時通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啟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當然課堂紀律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我會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隊形、佇列: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加強紀律性的手段,是國小教學的重要一環。如何使之專心致志,排除一切雜念,這是教師所採取的手段。有時同學出現的頑皮,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是由好動而動得不適時產生的。針對“好動”這一天性,我注意加強課堂常規教育和訓練,逐步發展他們的自制力;同時,還有意識地加強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隨時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正確的道路上。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當然,訓練隊形佇列,同學的步伐,精神飽滿與否和教師的口令和生動的啟發性語言有關,因為學生最敏感,對老師的表情最易感染,為師的要起表率作用,否則這一單調和枯燥的專案,學生就不會持久,儘管一般不超過十分鐘,但由於“疲勞”的出現,自然會導致不守紀律的現象發生。對這項,我今後一定更引起重視。

2、遊戲:可以使體育課生動、輕鬆,具有吸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之靈活運用走、跑、跳、投擲等基本技能,在競爭中得到鍛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勇敢頑強的好作風及團結互助的共產主義風格,思想和技術雙豐收,效果顯著。隨著教改的逐步深入,我認識到要把遊戲教學搞好,必須要先吃透教材,瞭解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從而抓住實質,提高效率。其次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學藝術,處理好教與練的關係。這種應變能力*平時積累,虛心學習都能逐步豐富。室外課接觸面大,極易受周圍的人和事的暗示,有時竟會不加選擇地模仿他人動作。這主要是學生的活動自覺性、永續性差的緣故,往往他們是受環境感染而不是他們的自覺性,有的則表現為任性、執拗,不守紀律由自然變為習慣,這就難了,說實在的,一節課不可能過細地作幾個差生的思想工作,特殊的課程有時只好採取特殊的手段。但是粗暴的訓斥不是根治的辦法,用軟的“哄”雖是辦法,但他們有時也會無動於衷,好像都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如何處理課內出現的的調皮生,這是我比較頭疼的問題,“調皮”種類不勝列舉,轉變也快慢不一:有的一經暗示即改的;有則當眾點名才改;有的前者無效,須出列“反省”。“反省”時有的知錯,紅著臉,甚至掉眼淚,這種有“救”。有的還變本加厲,嬉皮笑臉,毫無羞態,像這種同學下課後須請到辦公室進行開導、教育,使他真正認識到錯在哪.。必要時和班主任老師一配合,會達到良好的效果.今後我要以記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反思一點,每天進步一點,引導自己在不斷的在反思中成長.

國小體育教學反思15

一、教師的微笑的魅力是學生心靈啟迪和智慧展現

剛剛踏入國小低年級的小朋友,帶這一顆幼稚、好奇、無知的思想來到了學校,開始了人生學習的生涯,面對和接受的是教師傳授的知識和如何培養良好生活的開始。教師多給予微笑和耐心,會讓深得學生的喜歡很愛戴。從那一刻開始,他們會很努力上好你的課,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他們喜歡您,喜歡你的微笑喜歡你的表揚、樂意的接受你的批評和教育、指導。舉例:一年級的學生在聽我教課的時候,當時的我是在進行廣播操的教學,每個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我先運用先整體後分組的形式進行的教學,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就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因為廣播操枯燥乏味和學生自己協調能力差異的情況下,開始對學習知識的逃避和缺乏自信,動作跟不上,模仿一下自己做一下,動作就是做不全。做為教師的我,就不能夠在打擊他的自信心和求知的慾望,我就對他微笑的說,你能夠相信老師嗎?相信自己嗎?當他說相信自己的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就給他打氣,給他自信心,給他微笑,“來,我教你,”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就會是他學習的動力,他會在想,他沒有自信的時候,得到的卻是教師的鼓勵和溫馨的微笑,他心裡會想老師沒有怪我沒有批評我,我要好好學習。通過這個小小的片段,讓學生看到的是教師微笑的美麗的地方,也是魅力的教學。課堂上,還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只有稍注意就會發現很多。教師的笑容也很重要,就像老師們寫的批閱和評語一樣重要,笑容在課堂可以讓學生喜歡我愛我,所以我常常微笑對他們。他們會用更好的表現來回報你的辛苦。

二、根據體育課的特點組織教學

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是規範體育課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隊、服裝、精神狀態、組織紀律、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練習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體育教育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鬆,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因為體育課前,學生大部分在操場上進行各種活動,他所注意觀察的物件目標較多,思維比較活躍,注意力比較分散。因此在組織課堂教學前,採用趣味遊戲。如做反口令訓練遊戲,將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聯絡中引入競爭性遊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生興趣。結束部分,學生情緒極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後採用一些調解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如舞蹈放鬆,同時做好利用結束部分對課堂進行小結。

三、根據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有意注意時間短、興奮過程和無意注意佔優勢,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競爭等。同時,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也是不同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於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高峰,意志力在課的中後部達到高峰,情緒則在課的後半部達到高峰。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於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後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遊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要做主教材和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內在聯絡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靈活動用組織方法,針對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的組織教學要儘量體現在“新奇、活”的原則,採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一節課中,教材之間的銜接,傳統的調隊方法顯得機械、死板、單一,且容易出現散亂的狀況,而此是教師採用遊戲或舞蹈等教法進行銜接,即會使學生感到新奇,又會使教學活而不亂,順利過渡。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既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組織方法。“手勢、眼神”具有無聲的語言,更具有其它組織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組織方法。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