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文荊軻刺秦王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7W

每一篇課文教學效果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當時在高興的同時我們應該還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課文荊軻刺秦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中課文荊軻刺秦王教學反思

篇一:高中課文荊軻刺秦王教學反思

學生對刺殺秦始皇的故事比較感興趣,這為教學的良好開展奠定了基礎。《荊軻刺秦王》波瀾起伏、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圍繞著一個“刺”字展開,人物的性格也隨著故事情節的推移,從人物對話、神態、動作的描寫和場面描寫兩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現。

《荊軻刺秦王》一課,我的教學目標是:

瞭解經荊軻刺秦王的歷史背景和過程,從整體上感知課文;掌握1至9段中的重點字詞、特殊句式,提高翻譯能力,背誦“易水訣別”一節;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荊軻義激樊於期這一事件,學會辯證的評價人物;體會荊軻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教學重難點是:文言文基礎知識積累;如何看待荊軻義激樊於期這一事件,體會易水送別包含的複雜感情。 存在問題:

這堂課上下來,聽課老師評價道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但教學內容過多,分析不深入,多蜻蜓點水。是啊,因為之前發了導學案給學生,滿心以為學生經過預習,設計的教學內容會順利的完成。可當在真正的教學中才發現,我高估了他們的自覺性和自學能力。多半同學留著空,一些同學的答案也完全是敷衍,少部分同學完成的很好,但課堂中沒能鼓動起他們的參與熱情。

又因為學生對文言知識缺乏積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花費了太多的時間,而本課後半部分的重點戲反而草草了之。評委點評說的問題分析不清,德育不到位。當時我真想叫屈,因為自己的教學設計沒問題,因為太沖忙而被省略。但想想,明明是自己的過失,面對學生,教學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而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立足於“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理念,把教育教學更好的應用於實踐中去。如果按自己既定教學計劃,問題上囫圇吞棗,即使過程上完美了,學生也沒學到東西,反而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學生對課文分析理解太依賴參考書,沒有和文字直接交流,加之我自己對學生的引導也不夠,因此對《荊軻刺秦王》沒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改進方法:

1、加強文言知識的梳理和積累,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和理解能力。做相應的練習,提高文言知識的運用能力。

2、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從多個角度理解文字,直接和文字對話,瞭解文字所表達的寫作思想和意圖,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可以課外閱讀《史記·刺客列傳》荊軻部分;觀看影片或者安排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看演員們如何演繹角色,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動。

3、文言文教學沒有現代環境,學生理解難度大,需要我們教師在備課時多做細微的設計。語文重在“悟”,多媒體僅適用於穿插教學,不適合占主導地位,引導學生開啟想象的空間,感受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4、課外文言習題應結合所學設計,並適當降低難度。

5、在教態上我也會努力糾正那些隨意動作,加強教師專業形象的塑造。

篇二:高中課文荊軻刺秦王教學反思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是古文單元,第二課是《荊軻刺秦王》。學生剛升入高中這是他們遇到的第一篇比較長的古文,學生學習學習這麼長的古文還不是很能適應。

翻譯課文很重要可是上課如果只是串講點撥重點字詞的話恐怕都到不了第二課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能就都沒有了。要講到“廷刺秦王”一節時,課前我寫了一段仿古的小段,以備學生上課討論,正是這個小段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課上我問到:為了表現荊軻的勇敢作者是如何刻畫荊軻的。學生找到了14段:“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學生分析了這段中動詞的使用很精彩,這時我在大螢幕上顯示我預先寫好的一段,“軻未至秦王之身,秦王驚愕而盡失其度,自引而起,絕華服袖,且欲奔至殿下,方是時,秦王欲拔劍,劍長無以拔,操其室呼曰:‘為之奈何,為之奈何?’時恐急,劍堅,惶急,不知所為,故不可力拔以擊軻。”學生很好奇順口問道作者是誰,為了不露餡,我說道這是後人在看到《戰國策》這段時進行了一下改動。我們進行一下對比,你認為這兩段那一個更能表現荊軻的性格特點。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有的說原文好因為短而有力動詞很緊湊,有的學生說後人寫得好,因為將秦王的慌亂寫得很生動,更能襯托荊軻的沉著和勇敢。學生爭辯起來,課堂開始打破了沉寂,學生中有的還用這篇文章的總體風格來解決這個問題。我總結過後,補充了了一句,剛才你們爭辯的這個“後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下教室比剛才更“熱鬧“了,在這種“熱鬧”中我小小的虛榮心竟讓學生給勾了出來,下課後學生圍著我要把剛才上課時展示的那段話抄寫下來,我也有了自己的.“粉絲”。課後回到辦公室,我靜靜的想其實老師工作不僅是在教學中得到學生的尊重,更多是也在教學中得到一種滿足得到一種崇拜,這樣學生也會在這種崇拜中會更好的接受知識,運用知識。

在學校走廊上懸掛著一幅宣傳畫,在夕陽的映襯下襯出幾個大字“教師的成功就是要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誰創造了這幾個字已經不可考了,但這幾個字就像它的作者一樣同樣是一個不可解的迷。我試著猜想過,教師的工作是要創造優秀品質的學生,難道學生是教師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這個思維邏輯的結果讓我自己都笑了。但這幾個迷一樣的字從我上班以來就吸引著我,也許某個不經意的一天這個迷就會被我不經意的解開吧。

但是這也許是一種教學中的觀點,能值得自己崇拜的人身上必然是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身上發現自己應該學習的東西,這難道不是教學中的觀點:教學相長。

上班後一次與一位退休老師的聊天竟然讓我有所領悟。創造出使自己崇拜的人的第一步就是要創造出崇拜自己的人。曾經與一位退休的老師談天,他講起了他上課時的一件趣事。有一次上課學生不是很感興趣,他將講解的短詩寫在了黑板上,在黑板的另一側他寥寥數筆勾勒出了一幅簡筆山水畫。學生沒有想到自己的老師如此的多才多藝,而且從此他多了很多的“粉絲”。看來老師不僅要得到學生尊重,最好是得到學生的崇拜。可是本人一不會吹拉二不會彈唱,上課時倒是引經據典偶吟詩句,但是如果是數學老師的話可能會讓學生感覺老師很有學問,但是作為語文老師這就是很平常的事了。這個問題有些難,但機會往往就在平時的講課中,而且是悄悄來到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