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國小六年級數學上冊《觀察的範圍》的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3.27W

《觀察的範圍》這節課設計的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北師大版國小六年級數學上冊《觀察的範圍》的教學反思

首先,從課前遊戲開始,讓學生感受觀察點的高度的變化,觀察的範圍也會有相應的變化,然後解釋課題,並且讓學生感受生活當中有數學,處處留心皆學問。

其次,我設計了小猴子爬牆看桃的情境,小猴子在不同的觀察點看到不同觀察範圍,讓學生經歷了大量的猜想、畫一畫、試一試環節,其中證明:站得高,望得遠,看到的.範圍大,東西多。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認識觀察點、阻礙點、觀察範圍,然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經歷了觀察、畫視線、合作研究、說理辨析等活動。之後,我創設了影子、客車、老鼠和貓幾個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影響著觀察範圍的大小的兩個因素:觀察點、阻礙點。這一過程我是通過學生比劃、課件演示學習的。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學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發現,在發現中創新,整個環節學習主動,學習氛圍濃厚。

再次,這節課我用親切的語言鼓勵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營造一個沒有壓力,沒有權威的課堂氛圍,學生輕鬆愉快的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獲取了知識,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想象裡的思維的靈活性,它能讓學生真正成為主動探索者,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了“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當然,這堂課也存在著不足,比如:

1、畫圖的標準要給學生講清楚,老師可以展示正確的畫圖方法

2、影子的變化可以讓學生獨立畫一畫

3、阻礙點、觀察點以及觀察的最大範圍再加固一下

4、老鼠和貓這一環節,要給學生區分好兩個阻礙點時的情況,可以藉助於兩個長直尺

5、結尾時,可以讓學生大膽設計一個情景,自己設計,小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