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2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師大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1

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本節課設計較好, “快樂的動物”開運動會這一生動有趣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了輕鬆、快樂、融洽的課堂氛圍,可愛的小動物們增加了學生注意聽講、認真學習的動力。教學中,教師因勢利導,通過畫一畫、填一填、說一說,能引導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積極思考、探索,讓學生一步一步認識“倍”的含義;讓學生多說想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節課學生始終是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的,他們學會了用除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不僅知識和技能得到發展,而且還獲得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體驗。同時教師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設計的問題具有層次性,突出了因材施教,關注了學生的差異。

1.當學生通過圖形直觀體會“鴨的只數是猴的2倍”的含義,並知道用除法算式表示它以後,教師是不是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嘗試用畫圖或列式去探究“雞的只數是松鼠的幾倍”?教材第46頁“說一說”的問題,讓個別學生髮言之前,也要讓每個學生先填好答案和算式。總之要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和解題的機會,防止集體作業的方式。

2.教師意識到了在練習時要給學生獨立思考、個別作業的機會,但這個思想貫徹得不到位。表現在:(1)不給學生獨自解讀、理解題意的機會。實際上不理解題意的學生是有的,但需要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問題,主動去問老師或夥伴,這麼做可以培養他們的進取心和責任感。(2)不讓學生獨立接受思維的挑戰,大多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來化解難點。事實上,學生沒有遇到思維障礙,沒有克服障礙就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題操練,後者無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北師大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上冊《快樂的動物》教學反思2

本節課是抽象的概念課——“倍”的認識。從課堂教學來看學生學得充實、快樂,比預想的.教學效果要好一些,也許是因為教學活動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心理特徵的原因吧!反思課堂教學情況,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1、“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是《數學課程標準》中重要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課初,我以“機靈狗表演節目”、“看望小動物”這些學生喜歡的情境匯入新課,使學生樂於參與到學習中來,改變了“學習枯燥乏味”的思想。在探究性學習裡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讓學生感覺非常有趣,在一種興奮、積極的心態下學習數學,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慾望。此外,重視學生認真觀察、選擇資訊、提出並能完整地描述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2、研究性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得到落實。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探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這種學習方式下,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而是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學生不再作為知識的接收者,被動地學習,而是能與教師一樣通過各種途徑獲取資訊,帶著自己的興趣、需要與客觀世界對話,從而使學習與探究的過程相統一。這在教學過程中的第二個環節“體會倍的意義”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3、教學評價方式多樣化得到體現。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評價有:教師評、學生評;評個人、評他人等多種評價方式。這些評價方式的使用對學生是一種促進,它將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課上,我通過及時地組織教學和多次的激勵性評價,整節課學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動中也沒有出現混亂狀態。

4、本節課上多次開展了合作交流活動(同桌交流、小組交流等等),但在交流過程中沒有留多一點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說,有些過急。如果時間再多一些,活動面再廣一些,效果可能會更好。因此,如何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值得我在今後的新課程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研究。

5、此外,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由於班額較大,我沒能做到關注全體學生,導致個別不善言談的學生沒有得到發表見解的機會。今後,我要對這部分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為他們創造一個施展自己個性的舞臺。

通過教學本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給學生一些思維發展的空間,就收穫無窮的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