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3篇)

才智咖 人氣:1.77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3篇)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1

《趙州橋》一課著重介紹了趙州橋的歷史地位和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是一篇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一、收集資料,課前預習。

讓全班同學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趙州橋或其它一些橋樑的資料。

這樣學生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很好的掌握課文的部分知識點,也能夠為後來的交流做好準備工作。

二、交流展示。

學生在交流中能夠踴躍參與到其中,尤其是第五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也能夠對知識點進行交流研究,並且很好的解決問題,並且把小組討論的重難點板書在黑板上讓其他小組的同學知道並掌握。

三、收穫。

總的來說本課知識學生掌握的還可以,對個別掌握不好的同學可以進行單獨指導,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同步發展。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2

《趙州橋》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趙州橋的雄偉及世界聞名,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以“世界聞名”為線索,展開教學,在教學中抓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不斷配以圖片及老師的文字補充,層層推進,以提升學生對趙州橋的認識,從而觸動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

在引導學生對文中“創舉”一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我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利用文字圖片,展示了發大水時,河水怎樣通過4個小橋洞來減輕大水對橋身的衝擊力,直觀地讓學生了解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找到文中的一句話說說,加深理解。最後,我讓學生想一想這種設計以前有過嗎?在學生說想法的同時,配以圖片,讓他們感受到以前從來都沒有過這樣的設計,這時,再讓學生找到文中的一個詞說,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創舉”。通過老師小結,學生偈輕而易舉地理解了“創舉”就是從來都沒有過的,是首次。這時,老師再進行補充:趙州橋的這種設計不光在我國的建橋史上是第一次出現,它比歐洲的第一座敞肩拱橋還早了1100多年呢!此時此刻,讓學生感受到趙州橋的設計竟然比外國還早,深深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產生對古代人民的敬佩之情。同時也為我國有如此聞名的趙州橋而產生濃濃的自豪之感,為自己擁有如此充滿智慧和才幹的祖先感到驕傲。

然而,本節課也有不足的`地方,如《趙州橋》的第二自然段在結構上很有特色,以總分段式出現,是進行寫作指導的好範例,在教學時應適當向學生滲透總起句,及總分式的寫作方法。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3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教學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為了完成這一教學目標,課堂上,我循著作者的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展開。重點從第二自然段入手,圍繞中心句“趙州橋非常雄偉。”讓學生從文中對橋的長、寬、下面無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端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的介紹中,體會設計上的特點。通過讀文字,版畫簡圖,幫助理解,再透過減輕流水對橋的衝擊力、石料的節約,減輕重量等,使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第三自然段“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圍繞中心句寫的好處,滲透習作知識,在感受欄板上雕刻著神態各異的三種龍的描寫中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

本課教學中,我感覺學生對圍繞中心句的寫作方法感悟的較深,但是對“雄偉”理解的不是很到位,這也許與城市孩子的生活環境有關吧!

這篇課文,也讓學生從側面瞭解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意滲透了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內容。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4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中國古代修築的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它表明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聰明能幹、有能力、有志氣,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一、設計簡單的教學程式

語文教學專家提出了“簡簡單單教語文”這一觀點。為了這個“簡單”,我背後做了“不簡單”的事情:收集大量關於趙州橋的資料,例如現在的以前的趙州橋的圖片,趙州橋的結構特點,還有地震中的趙州橋,洪水後的趙州橋等等。解讀完課文,趙州橋的形象、特點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最後我設計了簡單的教學程式,以切入點引出三個特點:“雄偉、堅固、美觀”,再根據這三個詞去學句學段學篇,去感受趙州橋的無限魅力。

二、以老師之情撥動學生之情

雖然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但它的字裡行間無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教學中我緊緊抓住關鍵詞引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通過朗讀表達情感。例如結合收集的資料:比歐洲同類的設計早七百年,並經受住了洪水、地震、風雨和使用的考驗,至今仍然雄姿不減當年,體會它的堅固,感受它的“世界聞名”。我告訴他們一個數字往往勝過千言萬語,從“1400多年”、“五十多米長”,“九米多寬”中體會這些數字傳遞出來的資訊,體會趙州橋的堅固雄偉。抓住關鍵詞“抵”、“回首遙望”,做動作體會橋的圖案的傳神。最後我讓學生利用不同形式讀趙州橋精美的段落……此時學生的情感,老師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字的情感融為了一體。

三、用多媒體突破難點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適時運用多媒體突破難點,效果顯著。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5

《趙州橋》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的特點,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以讀為主

閱讀是現在讀文教學中的一個主旋律,本課教學中,我也把朗讀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從讀中感悟”。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一篇課文的內容和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師在講臺上一句一句的講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學生理解得徹底,一個重要的手段便是讀。例如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用什麼方法來讀課文呢?”“我喜歡大聲朗讀!”“聲情並茂,不錯!”“我喜歡一個字一個字地點著讀!”“一字不落,也不錯!”“我喜歡默讀!”“看得仔細,也很好!”“好那就請同學們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這一段,並找一找本段主要寫了什麼?”(初讀)學生很快便找到了本段交代了: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那為什麼要介紹這些呢?除此之外你還讀到了什麼?”(再讀)“作者是想給我們一個大體的介紹,我還知道了,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很好,那有誰能告訴我世界聞名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座橋十分的有名!”“哦?有這麼多的橋,為什麼這座石拱橋舉世聞名呢?”(讀一讀,劃一劃)“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並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年了。”“這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時間和設計者,那麼是否因為這是李春設計並參加建造而使它出名還是因為其它什麼原因呢?請找出一些詞語概括。”(再讀此句)學生劃出了“隋朝”、“已經有1300多年了”。“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二個詞說明了趙州橋建造的什麼特點?”

(教師出示句子填空)——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距今為止已經很久了”;“歷史悠久”;“古老”;“年代久遠”,我再請學生把這些詞填入到空格中,注意句子的通順性。然後全班評議決定使用年代久遠(歷史悠久)。這樣邊讀邊理解,層層深入,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

二、多種學習方式並存,自主選擇

此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落,我決定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指導。“同學們讀課文的方式有很多,相信你們一定還有許多不同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比如說:劃重點詞句,畫畫等!接下來就請你們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自已學習第二自然段!”“老師,我是用劃重點詞語的方法來學習的。我找到了‘趙州橋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些句子來說明趙州橋的結構。”“嗯,你找得真不錯!還有同學用了別的方法嗎?”“老師,我用了畫圖的方法。”“那就請你上來給我們展示一下吧!”“嗯,你畫的趙州橋真是惟妙惟肖,那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你不把這四個小橋洞畫在一起呢?”“那樣看起來就不舒服了!”“哦,原來趙州橋在設計時還體現了一種對稱的美!那同學們,你們還能找到生活中哪些對稱的物品呢?”“蝴蝶!”“不錯!”“天平秤!”“你真聰明!”“人!”“對!我們生邊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對稱的物品,希望我們同學以後能夠多留心地來觀察它們!”(至於這樣的設計有什麼樣的作用,這些內容書上都寫得較為清楚,所以我沒有花大力氣去講,只作了簡單的分析)。接下來,我請學生對趙州橋的設計作一個評價。學生的評價是:“很了不起”;“哦!了不起你是僅僅指橋嗎?”“我覺得設計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為什麼呢?”“因為以前沒有卡車、挖土機這些機器幫助,全都是靠當時的勞動人民自己的雙手來建造的!”“嗯,聽了你的介紹之後老師也十分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老師,我覺得古代的人很偉大也很聰明!”“嗯,老師也跟你有同感!”這時全班都有了共鳴,師生共同來探討工程的不易和出色,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讓學生從中體會我國悠久的文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這種學習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知識,更學會了學習方法,從課本當中去感悟更多,這才是最重要,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的。

遺憾之處:

1、沒有收集好關於趙州橋在建造時的一些書面資料。

2、課堂調控能力還不夠。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6

為了貫徹落實語文“課標”提出的新理念,休現“課標”倡導的新學習方式,我這樣設計教學思路,效果較好。

一、課前做好兩個準備工作

1、佈置預習,可讓學生看看有關趙州橋的圖畫,然後讀讀課文,查查工具書籍,自學生字,並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雄偉、堅固、創舉、美觀、遺產”等詞語的意思。檢查預習時,要把重點放在糾正讀音上。預習中要求理解的詞語可以在理解課文過程中檢查處理。

2、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網路等途徑蒐集或下載與課文有拳圖片、文字資料等,以拓寬學生視野,使他們進一步瞭解趙州橋及相關知識。

二、課上抓住三個重要環節

1、直接從學生預習或所獲資料入手,避免在“匯入”環節上兜圈子、浪費有效教學時間,穩、準、快地進入課文的學習。

2、略讀一、四段。第一段可彩教師引讀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白趙州橋的位置、設計者及建造的時間。第四段的處理建議彩感情朗讀法,讓學生明確這段是作者對這樣一座雄偉、堅固、美觀的橋發出的由衷讚美。這樣做既體現了“課標”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積累的要求,又節省了教學時間。

3、精學二、三段。可在開課伊始問問學生,通過預習,你最喜歡文中的第幾段。漢有的學生答到第二段或第三段可就先直接重點學習第二或第三段。第二、第三段的精學,教師應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夥伴的權利,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自由圍坐(或站)一起,結合討論題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的討論題可設計為:這段寫出了趙州橋的吧兩個特點?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你最喜歡這段中的哪句話?站起來大膽地讀給大家聽聽。第三段的討論題可設計為:這段寫出了趙州橋的哪個特點?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這段的第一句在第二、第三段中起什麼作用?你喜歡這段描寫的哪種姿態的龍?為什麼?你能讀好這段話嗎?試著讀給你的小夥伴聽聽。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展開交流。這時老師應結合學生交流用課件(或實物投影儀)出示以下重點句讓學生加以理解,並練習感情朗讀:

(1)“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創舉”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稱趙州橋是個創舉?“這種設計”指什麼?這種設計有哪兩個優點?引導學生理解“這種設計”是指在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建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優點有:防洪排澇,加固橋身,節省石料。這種高超巧妙的設計稱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說它是建橋史上的創舉。

(2)“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裡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不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遙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討論:這裡寫了圖案上的龍的幾種姿態?“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引導學生明白,這裡寫了圖案上的龍的三種姿態。第一種是兩條龍的身體纏在一起,第二種是騰空飛起的龍,第三種是兩條龍在玩一個珠子。與此同時播放與第一、第三句文字相關的多媒體課件,配音範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語言文字,輔之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對課文理解,讀出對造橋人智慧才幹的佩服,讀出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而感到自豪的情感。完成以上環節後讓學生練習背誦第二、第三段。

三、課後設計四個拓展延伸

根據課文的情況和學生的興趣,課後我們可設計以下拓展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任選其中的一至二個題目完成:

1、做回小導遊,向你的父母或親戚介紹一下世界聞名的趙州橋。

2、蒐集有關中國石拱橋的圖片、文字資料展示給斧小夥伴們看。

3、畫一畫你所喜歡或你心目中的`石拱橋。

4、仿照課文中第二、三段的寫法,選擇家鄉的或你熟悉的一座橋,寫一段話。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7

由於這一課比較抽像一點,所以在週末時候安排的作業就是查詢關於橋的知識,並自已設計一座未來的橋。

今天週一兩班各有兩節課,所以計劃一節用來面改週末的作業,一節用來學習新課,課堂上,許多同學驕傲地舉著自已查到的各種橋的資料,我給了五分鐘時間讓同桌交流了少區域性資料,然後引入到新課,讀課題提問後,同學特別感興趣,於是讓同學初讀了一遍課文,然後合上書說說自已瞭解了哪些知識,不料同學你一言我一語竟已將本課的所有內容全部掌握了,看來同學興趣較濃,記憶力大增,於是重點就放在細讀課文,糾正字詞,並聯系句子理解課文的生詞,同學在讀文,評價,並自已理解詞語後又提出了“橋墩、砌、才幹”等詞,對於這些詞我開始運用課堂的隨機處置方法,橋墩就讓同學畫畫自已常見的長橋的樣子再畫這座橋採用圖畫比較,同學很快理解了,其餘的詞就聯絡生活或句子,同學自已通過讀想就理解了,然後剩餘十分鐘時間,發放給同學自已複習課文中的生字和生詞,並認真觀察生字的寫法和寫時注意的地方,同桌兩個互相學習。

下課前三分鐘我又據自已的瞭解統一指導了“貴、舉、參”三個字。這一節課總體感覺,節奏感比較可以,課容量比較大,但我希望通過這樣的課使同學能夠積極主動並抓好每一分鐘的上課時間。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8

《趙州橋》一課著重介紹了趙州橋的歷史地位和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是一篇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為了切實落實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滲透到每科的教學中去,配合我校開展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研討活動,我一改往日傳統的逐段分析、講授的教學模式,在《趙州橋》一課上大膽嘗試,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從而達到多方位訓練的目的。

一、收集資料,課前做好充分準備。

教學前,我佈置了一項作業,就是讓全班同學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趙州橋或其它一些橋樑的資料。可查詢課外書籍,上網查詢等,並將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以待上課教學時用。

這一次的課前預習,我一改往日的讓學生做單調的查字、組詞等練習,而是儘可能地去收集自己所需的材料。看科普書、上網等都是孩子們喜歡做的事,於是,我就投其所好,通過這些渠道將資料收集好,並加以整理、歸納,無形中就給了他們課外閱讀、分析歸納能力的鍛鍊。

二、質疑解疑,輕輕鬆鬆學習課文。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教學時,一開課,我就說要帶他們到趙州橋去玩玩,並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演示趙州橋的全景,這樣馬上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就是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讀完課文後,都知道了什麼?待學生七嘴八舌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後,我又提了一個問題:“你還想知道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一提出,頓時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同學們紛紛把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老師將這些問題進行整理、歸納。隨後,我就讓同學們分成小組,將課前收集的資料拿出來,看看能用自己現有的資料解決哪些問題。在學習小組中,同學們相互發表自己的意見,相互交流,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同時也領略到了成功的喜悅。給予充足的時間討論後,接著學生在班級進行交流。通過小組進行合作解決問題,學生能夠知道趙州橋的建築特點和設計上的最大特點——拱上加拱,這樣的構造既堅固,又節省石料。

課堂上的教學要求,以及重難點,就在同學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輕輕鬆鬆地完成了。當然,這樣的教學要求老師有較高的素質和應變能力,來及時幫助學生解答難題和糾正學生在問答中不對的地方。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9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課文語言準確簡練且不乏生動,它從建築藝術這個側面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要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構造特點,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首先,以簡馭繁,為學生理解課文重點掃清字詞障礙。字詞教學是講讀每一篇課文經常性的任務,同時又最能體現教師駕馭教材的功力。在第一課時中,我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討論發言,在緊張愉快的氣氛中初步掃清了字詞障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後通過學生自讀和接讀課文,把學生的思路引進課文,為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課文重點做了良好的知識和心理準備。

其次,化難為易,為學生把握課文重點選擇最優教學手段。我把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做為課文的重點。為了讓學生理解趙州橋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舉,我從重點詞“創舉”入手,先說在字典中的意思,然後引導學生說在本課中偉大的創舉指的是什麼?為什麼稱趙州橋的設計為創舉,這偉大的創舉是誰建造的?通過這些問題,學生既理解了創舉的含義,又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在感情朗讀指導時,我採用出示重點句子,在學生品詞析句,感悟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指導朗讀。但由於時間太緊,指導朗讀過程有些倉促,沒有十分到位,如果在朗讀時,再加大些力度,體會出層次性,會更好。

在理解“美觀”這一特點時,出示趙州橋欄板上精美的圖案,學生對圖案的美驚歎不以,特別是“有的龍前爪互相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這一幅圖,運用課件,學生一下子明白了“抵”、“回首遙望”這些關鍵詞的意思,朗讀時,邊讀邊想邊做動作體會橋的圖案的傳神,把橋上的龍讀“活”,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句話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前面講的內容是“堅固”,後面講的內容是“美觀”。課文用這種表達方式,使文章顯得眉目清楚。教學時,讓學生明白“這句話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通過學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高,學得也比較深入。學生明白了趙州橋的確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同時,也確確實實地感受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 “以生為本”,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地改變學習方式,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10

自上三年級的課以來,本課是用時較多的一課,但是效果並不明顯,且問題多多:如把“跨、舉”等字寫錯,爪的讀音弄不清楚,查字典的知識出現的問題尤多,寫不對大寫字母,音節寫不完整,部首弄不對,再查計劃數不對,釋義搞不清、選不對,用關聯詞造句不恰當,對比喻句判斷不對,開心表達不會仿寫,還有的忘做、漏做題目,可以說問題一大堆。

先從課堂找原因,學生聽課不認真,不用心,是我專注於講課,而忽視了學生聽課學習的效果,有的心不在焉,有的聽課不專心,學生被動的聽,而不是帶著問題主動的學,課堂是“要我學的”狀態,而不是“我要學的”狀態,因此我要改,把讀思說的課堂留給學生,讓給學生,刻意的留給學生,自己做一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者,而不是說者頭頭是道,而聽著被動地聽,聽不聽我也不知,會不會也不清楚,效果如何我更不知了。就從《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開始。

再者,關注學生學的效果,學中的問題,更主要的提出問題讓學生試著解答,出現了問題讓學生討論後判斷對錯,指出其中錯誤的原因,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原因,讓學生嚐到學習知識的甘苦,求知的快樂。對於一些不適宜討論的錯誤要明確告訴學生正確答案,以免浪費時間,讓學生無所適從,為討論而討論,應該讓討論有價值,有意義。

對書寫中出現的問題,一要要求嚴格,二要在之前注意引導示範,保證書寫的時間,畢竟學生學寫鋼筆字的時間淺,應該實事求是地為孩子們創造輕鬆、舒適的寫字環境。

最不應該忽視的是學生的讀,可以說沒有讀就沒有課文的全面學,無論課前的讀,還是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讀,都必不可少。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11

近期以來一直在練習分段,學生的能力大有提高,對於這一類較簡單的段落結構能正確判斷。有了分段的基礎,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了許多,過渡句是可以找出來的,但是很多孩子還是沒有掌握它的作用,又進行了指導。仿寫“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句子,學生的思維還是不夠活躍,寫得較簡單,但是結構基本正確。

正如羅丹所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語言文字自身經常是簡單的,教師擁有善於發現的眼睛,挖掘語言文字背後東西,想方法啟發同學的聯想和想象,化乾癟枯燥的語言符號為鮮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同學真正開始用心想象時,他們獨特的感悟才幹被啟用。《趙州橋》在教材裡是一座文字的橋,只有當這座文字的橋化為同學可以凝神注視的橋時,感悟才是真實存在於同學的心靈深處的。在教學中,我抓住“堅固”和“美觀”兩大詞讓同學感悟,讓同學換個角度將這座橋想象成一個人、一個老人、一個忘記了年齡的老人,同學的想象被激活了,他們自身在感動、在自豪。至於橋的“美觀”顯然在文字上就比“堅固”來得生動些,教學中我創設了一種氛圍,讓同學閉目想象。同學的想象力被充沛調動,使文字自身更具有張力。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12

一、利用電教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課前,就讓學生觀看《趙州橋》的介紹片,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畫面,瞭解趙州橋的位置、形狀、結構特點,感受到它的雄偉、美觀。再通過解說詞,進一步瞭解趙州橋的巧妙設計、歷史意義。後面,又運用圖片等資料進一步幫助學生了解趙州橋,喜歡趙州橋,進而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從結構中學習寫作方法。

本文在結構上有兩處值得學生學習。一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作為總起句,清晰明確地表現出本段主要內容。二是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是過渡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處,我都通過比較、點撥等方式使學生了解這兩種句子的特點及其在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能注意在習作中恰當運用這種寫法,使作文的條理更清晰,表達更準確。

國小三年級《趙州橋》的教學反思 篇13

由於昨天瞭解了同學對本課的反應,所以本節課就主要放在了感情朗讀和體會和運用上,課堂前十分鐘時間發放給同學互相交流了自已瞭解的橋的資料,發現同學找的資料挺全,南京長江大橋、盧溝橋、武漢長江大橋等一些名橋都進入了他們的“皮口袋”,還有不少同學找了本課的一些補充資料,看來同學的查詢資料能力已有所進步,並且發現同學似乎越來越熱衷於抄資料而不單單是找資料,以前找資料的同學不多,還有很多隻是影印或是列印,但今天很多同學都是抄的,列印和影印的資料只有幾份,每人都拿著幾張自已抄來的資料,讀著自已動手抄的資料,同學們別有一番自豪感。但列印的少了,圖片的就不是很多,不過到底也鍛練了同學,我也無話可說。褒揚了同學的積極後,找幾個同學讀了他們找了趙州橋的資料。

在三班時是讓同學讀文,瞭解課文是怎麼介紹的。然後請同學說說自已讀後瞭解到的內容,然後通過同學講的內容聯絡到二三段,然後進行指導。到了一班我對同學說的進行了總結,將同學說的長、寬、無橋墩、有個拱形的橋洞等板在黑板上,根據此又讓一個同學畫了圖,讓同學體會到課文通過這幾方面表達了橋的雄偉,並讓同學自已練習想方法讀出這種感覺,這時同學很自然地都會通過感情朗讀這幾個方面來表達感情。中間的那個啟始句很難理解,我引導同學這句話為什麼沒用以前的寫法直接說“橋還很美觀”,加上了不但而且的內容有什麼好處,同學在反覆讀後能體會出這樣表示出橋的特點很多,經過引導才發現有總結上文總結下文,也是下文的開始。

課結束後,我引導同學交流了自已設計的未來的橋,並引導同學聯絡學校和近的東門橋,仿照課文介紹東門橋。在本課拓展得比較多,我發現拓展雖用了課堂上不少的時間,但調起了同學的興趣,並不影響課堂的內容,反而會服務於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