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薦讀」

才智咖 人氣:1.01W

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專業成長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可見,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薦讀】,歡迎閱讀!

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薦讀」

要成為一名具有高反思水平的幼兒園教師,首先要有反思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有探究問題的熱情、質疑的精神和教學的主體意識。同時,外界的各種教育支援和幫助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教師群體的反思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不同教師群體反思能力的培養應體現不同的特徵。在對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培養的構想中,筆者將需要得到幫助的教師群體定位為“反思實踐者”,而將能給予“實踐者”幫助的教師群體定位為“反思支持者”,這些“支持者”包括教師同伴和幼兒園園長,也包括大學專業教師或科研機構的教育專業研究人員。以下是筆者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進行反思能力培養的初步構想。

一、入職期教師的培養——從觀察描述入手,積累教學經驗,瞭解反思思路本文中入職期教師是指教齡1年以內的新教師。這類教師的知識大多屬於陳述性知識而較少屬於程式性知識。這些陳述性知識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體例項的支撐;少量的程式性知識則顯零散而不繫統。因此,對於新教師群體,反思能力的培養應該從觀察開始,通過觀察優秀教師的大量教學例項,積累各種“背景性知識”,理解組織教學的原理和一般教學經驗,探究優秀教師的教學與他們的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絡,同時通過聆聽“反思支持者”外顯的、展開式的反思活動,瞭解反思的基本思路。具體方案舉例如下:

反思實踐者反思支持者

定期觀摩現場教學或錄影,並嘗試把執教者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行為講述出來,儘量詳盡、全面。因為講述過程本身就是對他人的教學過程進行歸納、概括、反思、評價和再理解的過程。如某新教師在觀摩優秀教師組織的小班打擊樂活動“大雨小雨”後,對執教者的教學過程和行為作了如下描述:“這位教師先請幼兒複習歌曲《大雨小雨》,又請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唱‘大雨’時做幅度較大的自上而下抖動手臂的動作,唱‘小雨’時做兩手指輕輕觸碰的動作,最後請幼兒用兩種打擊樂器——鈴鼓和小鈴分別為

兩段歌詞伴奏。”對新教師的講述進行補充,並且採用提問的方法幫助新教師關注關鍵問題。如:“這位教師在請幼兒為兩段歌詞選擇不同的打擊樂器伴奏時用了什麼方法?她 最先提的問題是什麼?(想一想,什麼樂器發出的聲音像是在下‘大雨’?什麼樂器發出的聲音像是在下‘小雨’?)幼兒回答不出來時,她又提了什麼問題?(現在老師這裡有兩種樂器——鈴鼓和小鈴。請你敲敲小鈴,搖搖鈴鼓,聽一聽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下‘大雨’,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下‘小雨’?)當某某小朋友回答不出來時,這位教師走到他面前,對他說了什麼話?(鈴鼓發出來的聲音像下‘大雨’,小發出來的聲音像下‘小雨’,對不對啊?)請總結一下這位老師的提問策略。”

逐一回答“支持者”所提的問題,比較自己的描述和“支持者”描述的不同,看哪些教學環節被自己忽略了,並做好記錄。

聽取“支持者”對教學中各環節的解釋,積累各種“背景性知識”,即在具體的實踐情境中 支撐其選擇和判斷的知識。對現場教學或教學錄影中執教者的教學行為進行解釋,並向新教師指出執教者用以調整教學策略的非言語線索,幫助新教師總結在什麼情況下,利用什麼教學策略可以解決什麼樣的教學問題。如“當教師提出的問題幼兒難以回答時,教師應 該隨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如將問答題改成選擇題,甚至改成是非判斷題,從而使無效問題變成有效問題。”

在“支持者”的幫助下對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分類總結,記錄關鍵環節,並形成書面材料向全園釋出。這可以為回顧、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提供原始素材。因為只有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行為是合理的,才能為教學反思提供基本的參照物。幫助新教師分項歸納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為,分析優秀教師各種教學行為的型別、特點、效果。

傾聽“支持者”的理論分析,形成書面材

料大學專業教師或專業研究人員從理論角度剖析教學中的問題,幫助新教師將觀察到的教學實踐與原有的知識(教學法知識,課程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聯絡起來。這種方法可以使新教師獲得接近實際的經驗。這樣,教師同伴運用教學經驗,專業教師運用教育理論,共同幫助新教師分析當時的教學情境,使新教師逐步形成反思的理論框架,積累經驗材料。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經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並指出沒有經過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專業成長將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可見,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

反思不僅僅是教師個人的事情,教育專家,其他教師,管理人員等應該對教師的反思給予支援。沒有這種支援,教師的反思很難進行。就幼兒園本身來講,教師在反思的時候最容易得到的幫助來自同事和業務園長都參與的園內教研活動。但是,這仍然存在教師的反思以及同事和業務園長的幫助是否有效及時的問題。圍繞如何提高教研的實效,真正促進教師反思能力,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的問題,我們從管理者的角度,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尊重教師做真誠的傾聽者

我們曾經習慣了以指導者的身份在教育工作中侃侃而談,以命令式語調告訴教師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這樣做往往會使部分教師產生逆反心理,部分教師產生依賴心理,這兩種中現象都不利於教師思考自己的實踐。

每個教師都渴望成長,更渴望理解。因為教師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需要的首先是一個真誠的傾聽者——希望別人能與自己真誠交流,在此基礎上分析研討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因此,尊重教師並聆聽教師心聲,引導教師質疑自己的`實踐,就等於給了教師一把開發自我潛能的鑰匙。

有了這種角色的轉變,在我園,無論是教育研究工作還是教育實踐工作都有了一種讓人感到寬鬆愉悅的精神氛圍,經常可以看到教師與管理者為一個問題爭相闡述自己觀點的情景。教師不再像以往一樣把自己放在被批判的位置上,在相互的爭論中,教師的思考變得更加開放了,他們更容易接受不同的觀點和聲音了,對自己的實踐也開始持一種批判反思的態度了。

二、幫助教師做好教育記錄

反思是一個研究的過程,包括髮現問題,收集有關問題的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實踐操作,反饋並作出下一步的教育決策。記錄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對教育活動進行記錄的過程實際就是一個收集資料、發現問題的過程。記錄不詳實,反思就會失去依託,缺乏事實的支援。因此,我們很重視記錄工作,並將其制度化,規範化,如全園教師每週至少做一次教育記錄,教育記錄的內容由記錄幼兒的活動情況及教師的工作體會逐步改變為研究某個特定的問題。

三、用以點帶面的策略提高全體教師的反思能力

教師能力有高有低,對反思的作用認識不一,嘗試反思的願望有很大差別——有人願意(只佔很少的一部分),有人反對,有人觀望。於是,我們決定採取以點帶面的策略推動教師反思。

我們選擇了幾個願意反思自己教學的教師,組成教學小組,在固定時間進行研討。在研討中,主要是針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並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研討完就付諸行動。

這種榜樣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在教師中產生了很大的;中擊力,激發了教師自我成長的內部動機。教師們開始思考:別人跟我差不多,這樣做了就提高了水平,我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呢?以點帶面的策略使得廣大教師認識到了反思對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紛紛要求加入反思的行列,歡迎別人來看自己的教學活動,幫助自己反思。

四、幫助教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們的手中開始有了一篇篇詳細的教育記錄,記錄後面出現了簡短的分析,分析中包含了教師對幼兒發展的分析,對——個失敗的教育活動的認真探討。這些內容表明,教師已經認識到成功與失敗都是一種收穫。當反思真正成為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以後,教師就能夠發現自己教學活動中的問題,並分析出一些問題的原因。但是繼續深入就遇到了困難——問題怎麼解決。這也是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實踐時遇到的最大困難,也是教師最需要幫助的時』矣。於是,我們加大了指導力度,幫助教師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在日常進班指導教師工作以後,會有意識地請教師對自己當日活動進行反思,然後再針對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活動中發現的具體問題提出意見與建議。再如,我們鼓勵教師在結束半日帶班工作後,在備課本中的“效果分析”一欄中,根據記錄認真地把幼兒的發展水平,認知特點與當日的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感覺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