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38W

  語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反思篇一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反思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三單元是學習社會科學方面的雜文、隨筆的單元。通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學會思考社會、人生等與自己成長密切相關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單元第二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就是一篇著名的隨筆。從應用的角度來說,它其實是一篇議論文。這篇文章不是簡單的對父愛與母愛的歌頌,而是為了構建健康、成熟的靈魂而對父愛與母愛以及孩子的發展進行的剖析。我選擇這篇文章作為公開課來學習,目的就在於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情感。

上完這篇課文,我受益匪淺,感受良多。也引起了我對語文的許多思考。大的方面如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建立原生態的語文課堂。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等。小的方面如怎麼樣取捨教材,語文課到底講什麼。同時這節課也讓我體會到一個優秀、成熟的語文老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自己在哪些方面還要加深積澱。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今後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多方面的培養自己,使綜合素養得以提升,將優秀而成熟的語文老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本堂課的相關情況如下:

一、教材單元(篇)分析

這篇文章是從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愛的藝術》中節選出來的,《愛的藝術》這本書闡釋了愛並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作者,理解父愛的本質和母愛的本質,瞭解弗羅姆關於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掌握閱讀論述類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讀方法。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理解、探究和評價作者對父愛與母愛本質的思考以及對於理想人格的分析。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把對“愛”的認識由感性層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並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三、學習重點、難點

如何理性地看待愛,對父愛與母愛本質的理解。

四、學習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課前預習新課;創設情境匯入新課;學習目標展示;預習成果展示;合作探究;課堂質疑,品味鑑賞;關注社會,放眼生活;激情演說,自我檢測;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本篇課文看題目 “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其中的關鍵詞有父、母、孩子 、愛 。通過題目我們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寫孩子、父、母這三種愛。請學生品讀從課文中整理出來的關於父母、孩子愛的觀點的語句 ( 課前學生已通過導學案預習課文)。引導學生熟悉、回顧文章主要內容 。讓學生自己主動的展示自己課前預習的關於人各個階段的對愛的認識以及父愛母愛本質的區別和各自的特點。然後選擇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感觸的一種愛給大家講。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展示,自己總結,從知識和能力角度可以引導學生對 “ 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 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這一過程重在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通過問題的合作探究和課堂質疑,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教材,經過獨立思考或共同討論,由學生自己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明白父愛與母愛的本質區別及各自的特點。到此我們教學重點難點也一 一被攻破 了。

接下來就是基於文字的拓展和延伸了。任何材料的引入都應該具有其必要性,不能為了拓展而拓展 ,更不能為了煽情而為賦新詞強說愁。應該處理好材料引入的合理與時機即什麼材料有助於加深對文字的理解,最契合要點的氣質,另外就是在什麼時候引入,以什麼樣的方式引入 ,使其顯得水到渠成,還有就是最終應該達到什麼效果,藉助材料進行哪些語文能力的訓練。所以面對浩如煙海的父愛母愛素材,我再次扎進課文之中,仔細品味文章的精髓。此處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與父母之間有關愛的故事,讓學生在課堂上把自己相對父母說的話大聲說出來。而且此時班級的同學自發的為父母唱了一首《感恩的心》。可以說,情感價值觀的教育也落到了實處。

這樣的語文課對我來說是一次嘗試也是一次挑戰,雖然我第一次接觸高中的語文課本,但是在全組語文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我有勇氣站在了公開課講堂上,我想我是成功的`。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更加認真的對待每一堂課,我相信我一定能把學生教育好!

  語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反思篇二

實習的日子已快接近尾聲,回首一路走過來的日子,感觸很多。

現在是真的深刻體會到這樣一個道理,做一個老師難,做一個好的老師更是難上加難。想起曾經語文教學論的教師說過一句話:“語文老師是一個自娛自樂的職業。”怎樣做一個讓學生喜愛的語文老師,對於我來說,這條路還很艱辛,還需要我付出更多的努力。

這個星期在13班和16班上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四節課上得讓我很辛苦,原因之一是這篇課文字身比較難,課文中的某些句子比較晦澀,讓學生難以讀懂,課文中所體現的弗羅姆的某些觀點還值得商榷;原因之二是學生課前沒有預習,這就讓我的教學程序變得比較困難,在課堂上得給他們大量的時間去讀這篇課文,由於對文字的不熟悉,所以他們在回答問題時就有些困難;原因之三是我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度不夠,在丟擲問題後沒有給予他們適當的引導,所以這也是讓課堂出現偶爾冷場的局面。在讓同學們討論“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這兩種愛的區別時,他們辯論得很激烈,達到了我預設的活躍課堂的目的,但是後來他們的辯論有些偏離主題,我沒有及時的把線收回來,以至於這一個環節比較散,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目的。不過和前幾次上課比較起來,我不再怯場,教學語言和教態自然了許多,這是我最大的進步。

文老師對我說過,現在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課堂上的現場感。教案很容易寫,但是在課堂上把教案上的知識以何種方式教給學生,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這其實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現在的學生(尤其是理科班的學生)不怎麼重視語文,如果把語文課上得枯燥無味,這更會降低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怎樣當好一個語文老師,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