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連加連減》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31W

《連加連減》這一課,教學目標是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新課標提出:數學教育應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樣的發展目標。因此,如何運用新理念,實踐新教材,成了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下面,就《連加連減》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談談我的體會和思考。

國小數學《連加連減》教學反思

1、動態感知,靜態領會

本課設計了一開始就設計了“算式接龍”的遊戲。通過情景創設,喚起舊知,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連加連減有了初步的動態感知,接著引導學生觀察靜態的主題圖,讓學生在靜態中再次領會連加的意義;學習連減時,引導學生在“小朋友坐車”遊戲中初步動態感知連減的意義,再定位觀察靜態圖畫,讓學生在靜態觀察中再次領

會連減的意義。

2、重視演算法,突破難點

連加、連減是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重要基礎,也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連加、連減,難在計算過程中它們都需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數,或者由於看不見第一步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因此,本課設計時重點通過畫符號確定運算的順序,並記下第一步的得數,然後再接著往後算,從而解決了這一難點。

3、開放應用,凸現價值。

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本課練習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用連加連減計算的例子?這樣學生就把自己積累的'生活中的簡單的事情聯絡到數學中了。

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比較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時,我還可以在放手一些,讓學生去觀察,去表達,儘管學生有時表達得不到位,也給予充分的肯定,因為這是孩子們思維的萌芽,老師的肯定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發明家,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