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 火眼睛睛識破三類招聘陷阱

才智咖 人氣:3.01W

大學生就業問題尚未解決,“金九銀十”,跳槽高峰又來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刺激了人才市場的火爆,在供需嚴重不平衡的現實面前,各種騙子乘虛而入,打著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牽線搭橋的幌子,騙取為生存而四處求門的求職者背囊中僅有的活命錢。有調查結果顯示,70%求職者遭遇過職場陷阱。以下三大類招聘陷阱,求職者一定要多加小心!

金九銀十” 火眼睛睛識破三類招聘陷阱

    騙術總覽VS防騙支招

    一、招聘陷阱第一大類:虛假職位資訊

(一)以招聘之名非法斂財

    職業顧問指出,某些招聘企業利用很多求職者求職心切,在交保證金後沒等到上班,就告知其招聘職位已滿,錢也不會退還。更加隱蔽的收費還包括服裝費、檔案管理費、培訓費等等實際應該是用人企業承擔的成本。而求職者很少有能通過後期的培訓考核的,即使通過了,騙子也會用各種苛刻的工作環境和要求迫使求職者知難而退。

許多非法職介會向求職者收取“服務費”、“資訊費”等等。求職者交錢之前,中介機構承諾招聘資訊浩如煙海,總有適合你的職位;可一旦付了費得到了那些資訊之後,要麼是單位不需要招人,要麼就是對口職位剛剛招聘完畢,總讓你不得所願。事後才知是場明擺著的騙局,軟弱者自認倒黴,較真者也追討無門。

提醒:調查顯示,職場中最大的騙局當屬收取保證金、押金,其比例佔到了28.16%。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嚮應聘者收取任何費用(包括押金或保證金),所以,那些任職初期需要先繳各種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規模很小、態度惡劣卻敢開口收取服務費的中介機構,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騙取求職者金錢的非法組織。遇到交錢時就應當瞪大眼睛、提高警惕,牢牢到按住錢包是求職應聘過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二)以招聘之名盜取個人資訊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求職者急於找到工作的心理,通過網際網路或其它媒體刊登待遇誘人招聘廣告,誘得求職者的個人資訊(如身份證號碼或影印件,個人聯絡方式甚至銀行帳戶等)進行非法活動,如直接盜用帳戶、冒名高額透支甚至專門做起倒賣個人隱私的生意。等到求職者直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的個人利益受到侵害時才恍然大悟上了不法分子的當。

    提醒:當對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證明材料時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單位”透露有關任何你的隱私資訊,一旦發現侵權跡象應當即報案。

(三)以招聘之名宣傳自己

    為了積累自身知名度,一些小企業會不失時機地對企業或品牌形象進行宣傳是企業發展前期的必經階段。對於他們來說,租下一個展位或刊登一條招聘資訊最便宜的只要幾百塊,卻能賺足曝光度。他們一旦參加招聘會都會掛出巨幅宣傳畫,將展位佈置得極其鮮亮奪目;當求職者進行職位詢問時,招聘者則對企業文化侃侃而談數十分鐘,末了再每人贈送一本精美宣傳畫冊。

    如果夠細心你會發現,有些公司的招聘資訊已經掛了半年甚至更久,只招一兩名、要求不高的職位也是如此。其實他們此舉是在借招聘之名行廣告之實,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

提醒:求職者在面談時若發覺有廣告之嫌,應及時抽身,更不要浪費時間去等待這類企業的錄用通知。

    (四)借招聘之名儲備人才

    “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招不只是小企業會使,大企偶爾業似乎也會用用。對於大型企業來說,為了保證執行穩定,不至於因為人員流動導致癱瘓,必須建立自己的人力資源儲備庫。在這種需要下,一些大企業選擇通過大批量的招聘來實現,公司對滿意的應聘者暫時放入人才庫,等該崗位空缺後才會從庫中尋找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