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指導須亮“長明燈”

才智咖 人氣:5.36K

在一次職校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開發的課題研討會上,某高職院校大三學生金彬聖用“燈塔理論”贏得在場人的掌聲。他把職校學生比作大海中航行的小船,“我們需要一個‘燈塔’指引方向,在大海中就不會迷航。但是,一年級有職業指導課,到了二三年級,沒課了,‘燈塔’沒了,於是很多同學只好帶著迷惘到企業頂崗實習。”(《中國青年報》4月23日報道)

大學生職業指導須亮“長明燈”

金彬聖反映的情況,無疑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現實生活中,因為缺乏職業指導而在求職中走錯路、在應聘中入錯門,在工作過程中盲目跳槽、頻繁換崗、“這山望著那山高”,在職業成長過程中跌跟斗等現象屢見不鮮。它從現實需求的層面呼籲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幫助學生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好自己的人生。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很大一部分同學對學校的職業指導工作並不滿意。比較普遍的抱怨是:內容不實用、時間不能保證、形式過於呆板。其中,時有時無、“燈塔”忽明忽暗是抱怨的焦點,讓學生們有吃不飽、不過癮、不夠用的感覺。

當然,很多學校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也存在認知上的誤差,錯誤地認為重視職業指導工作就是開設《職業指導》課,或者推薦學生閱讀職業指導、職場謀略一類的書刊。基於這一認識,絕大部分學校在新生入學第一年(或第一學期)都開設了職業指導課,比較全面地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職業指導。因為此課程比高中課程新鮮,確實可以起到引領學生樹雄心、立壯志、定目標的作用。但是,由於師資的專業性無法保障、教學的時間不夠充裕、教學內容過於超前(如對一年級學生講應聘技巧、創業規劃、如何創辦公司等),結果導致很多學生課上了、試考了、關過了,但卻並不能如願獲益,甚至那些在考試中獲得“優秀”的學生,也未必真有較大的收穫。

如何扭轉這一局面,讓學生真正地能夠受到較好的、有效的職業指導?關鍵在於學校要為職業指導點好“長明燈”,而不是簡單地設一座忽明忽暗的“燈塔”。

首先是要增強職業指導的計劃性。主要解決職業指導的時間分段問題。事實證明,以開課代替職業指導,是一種簡單的應付行為,定然難有成效。學校應當依據教育認知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以及職場需求實際,科學規劃職業指導的分段實施,以保證學生從跨入校門到畢業走上社會,從在校學習到頂崗實習、求職應聘,都能接受到相應的職業指導。

其次是要保證職業指導的系統性。著重解決職業指導內容的完整性問題。當前,人們對職業指導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誤解,認為職業指導就是應聘輔導,就是教學生如何製作簡歷、如何在面試中“搞定”考官、如何在群雄逐鹿中出奇制勝。這種基於簡單目標達成的“速成式”祕訣傳授,遠非職業指導的真諦,它或許能讓學生短期受益,但對學生的終身職業發展卻並無太大功效。所以,高職學校必須高度重視職業指導的完整性,以讓學生在職業意識的'強化、職業理想的樹立、職業道德的培養、職業素養的習練、職業資訊的捕捉、職業行為的規範等方面都能受到系統的教育。

再次是要保證職業指導的針對性。主要解決由什麼人來指導和如何指導的問題。由於多種主客觀原因,眼下絕大多數學校都沒有專職的、科班出身的職業指導教師,這是學校進行有效職業指導的瓶頸。不難想象,教師都是中途轉行或趕鴨子上架,照本宣科和被動應付也就在所難免。所以,職業院校必須重視多元化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充分調動行業、企業、政府的相關人員參與職業指導的積極性,切實提高職業指導的針對性。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的職業指導工作如果真正能夠解決好什麼時間做什麼,以及由誰來做、如何做等問題,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異於為學生馳騁職場點起“長明燈”。王壽斌

(作者系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