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卷二大學聯考語文作文範文

才智咖 人氣:1.76W

每年的大學聯考作文都是考生關注的重大熱點之一,2017年全國卷二大學聯考語文作文未公佈,以下是yjby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2016年全國卷二大學聯考語文作文範文,最新訊息小編會實施更新,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全國卷二大學聯考語文作文範文

  【原題再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語文學習關係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係到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說,語文素養的提升主要有三條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

請根據材料,從自己語文學習的體會出發,比較上述三條途徑,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資訊。

  【審題分析】

從“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這一點看,2016年的全國卷ΙΙ是一道給話題議論文寫作題。話題是關於語文素養提升的。寫什麼呢?顯然有三個角度可以選擇,審題方面沒有難度。但是,作為議論文章必須表達明確的觀點,而“從自己語文學習的體會出發,比較上述三條途徑”卻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比較後表達自己的看法,弄不好這個看法就是三個而不是一個。這就是第一個難度。

作為議論文章,當然要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個看法按議論文基本常識,必須是一個觀點,即一句明確表達觀點的句子。這個句子一般要求是一個判斷句。從這裡可以看出,2016年的全國卷ΙΙ作文題目審題上沒有難度,但是確定觀點上卻容易跌入陷阱。弄不好就會有三個觀點,而不是一個觀點,這有一定的難度。要避免跌入陷阱,就要進一步閱讀題目要求,按照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顯然文章的角度和立意有三個可以選擇。一是課堂有效教學,比如“語文素養提升離不開課堂有效教學”;二是課外大量閱讀,比如“課外閱讀是提升語文素養的不二法門”;三是社會生活實踐,比如“沒有生活實踐語文學習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有了角度就要努力站穩,行文中要從三個方面比較中論述自己的觀點。這又是文章寫作中的第二個難點,即在論述過程中能不能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不被比較過程所迷失。在比較論述中如何堅守自己的立場和觀點,這是辯論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有過辯論實踐經驗的考生很容易駕馭這道作文題目。從這個意義上說,全國卷ΙΙ命題的出發點是,語文教學中要有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那些只知道題海應試教育、只懂道從書本到書本的錯誤做法顯然要讓學生為難——沒有大量閱讀的體驗,沒有社會生活實踐的感受,學生是不知道其中滋味和優劣的,當然也就會因為缺乏素材而顯得“詞窮”進而在比較論述中顯得“理屈”。如果說2016年的全國卷ΙΙ有什麼優點和特點的話,那麼這純粹是基於新課程改革的.語文話題,其引導意圖是十分明確的。

  範文:

說說語文素養

相關資料這樣界定“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語文素養的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

《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第的第一條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那麼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哪些方面?個人以為——

語文素養第一要素應是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一個人如果對語文連喜愛的興趣都沒有,何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保持對語文的積極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是學習語文的強大動力。有了這份熱情,學生會主動、自覺地參與到語文的學習活動之中,並藉助內部的這種驅動力,養成自覺地學習態度,形成較為固定的學習信念,不斷地激勵自己遨遊於語廣闊的文知識海洋。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語文素養的另一個重要體現。得法方能高效。良好的學習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積累更多的語言文字資料。學會閱讀,學會積累,學會習作,學會表達,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的語文素養。

堅持閱讀和積累方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有人說過:閱讀的厚度決定人生的高度。是的。沒有閱讀的生活是沒有光彩的,沒有閱讀的人生是蒼白的,沒有閱讀的日子是艱澀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天長日久的閱讀積累,才能讓人積澱豐厚的語文素養,才能塑造健康的人格,陶冶高雅的情操,修煉積極的性情,豐贍樂觀的人生,才能厚積而薄發。

擁有一顆敏感而向善的心,當屬語文素養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語文除了其工具性,還具有人文性的特點,二者密不可分,和諧統一。而擁有樂觀而敏感、熱情而善良的心靈便是人文性的最重要的表現。觀社會永珍,能用冷靜而熱烈之眼神分辨;看人生百態,善用開闊而博大的之胸襟對待;享世間千般,會用敏銳而獨特之思維慎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樂觀豁達地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語文綜合能力是語文素養的集中表現。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四項基本功,練就嫻熟的基本能力,以應對複雜多變的生活和社會;在生活中、社會上能以文雅、典雅、儒雅的氣質接人待物,能以熱心、愛心、耐心接人處事。

三境淺談

何為語文素養,在我看來,是知識語言的積累,是情感的接收與表達,是思維的方式與品質,是一種品德,一種審美,一種個性。我們每個人,從牙牙學語,到朗讀課文,到醉心圖書館,再到在講臺上發表演講,我們在一生中,不斷進行著語文素養的積累提升。

王國維先生曾將做學問分為三境,其構思之巧妙,意蘊之深遠令人歎服。如今,我想將語文素養的提升也分為三境,淺談我對提升語文素養的理解。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此第一境也。課內有限閱讀是語文素養的基石。一篇篇字字珠璣的課文是江浪淘盡後留下的珍寶。課本中有文化的縮影,是千錘百煉的精華。我們以一個純白的形象走入學堂,在心上寫下拼音,寫下漢字,再刻下自己連詞成句的小小句子,再刻下唐詩中的明月光與宋詞中的春華秋水。在有限的課內閱讀中,我們逐漸培養起對語文的最初感知之興趣,通過自主或非自主的背誦為語文素養鋪上最基礎的基石。若不知“床前明月光”,又怎懂故鄉愁呢?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此第二境也。課外大量閱讀是語文素養的積累。相比濃縮有限的課內閱讀,課外閱讀是更廣闊的世界,是更博遠的清景無限。偶爾學習遇到不懂之處,老師會說:“先記下,之後會慢慢理解。”我想,廣博的課外閱讀,便是幫助慢慢理解的過程。當在課本中看到孔子的“仁”和“禮”,我們或許需要讀完整部《論語》來找一個答案,當讀過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唐詩、宋詞典籍便會成為不離手的寶物。此外,在街邊的舊書店裡,在高大靜肅的圖書館裡,我們認識更多的人,瞭解更多角度的觀點,以此填補、完善自己的思想。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紅霓。”此第三境也。社會實踐是語文素養的積澱。它讓你在積累的花海中終於尋覓到自己的那一條路,筆直地通向自己的心境。當你在閱讀完一則新聞後有了自己堅持的觀點看法,你就有了自己的思維。當你站在講演臺上引經據典,神態自如地講述自己的觀點,你就有了自己的風格與表達。社會實踐,是將眾多積累的知識文字沉澱下來,在反覆地揣摩與思索,在切實的理解與運用中,呈現自己的精神。孔乙己學問雖多卻終不成器,舊時代那麼多飽讀詩書的書生卻“百無一用”,他們是閉門鎖窗、不理世事的學習,因此沒了融會貫通,沒有自己的思想與精神,也就沒有真正語文素養的最終昇華,更上高格。

此三境,步步相生,步步相扣,缺一不可,只有鋪就基石,逐步積累,漸漸沉澱,才能一步步提高語文素養,不為功利,不為名採。惟願詩酒趁年華,浩氣當空,一展虹霓。

語文老師龔小菊點評:本文有三大亮點:一是思路清晰,層層深入。開頭對語文素養進行了闡釋,即語言知識的積累,情感的接收與表達,思維方式及品質,全文也基於此展開論述,結尾道出三者關係。二是巧妙借鑑王國維治學三境界來構思,引用古詩來喻三條途徑、三種境界。既完成了作文“任務”,又使得說理形象。三是每一部分論述時都能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充分體現了作者眼中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