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求職陷阱案例解讀

才智咖 人氣:4.25K

現場一:星級飯店招聘男女公關經理,無需工作經驗,無學歷要求;底薪200元,月薪可達數萬元,具體根據個人所得小費而定。要求女身高165cm以上,男身高 180cm以上,長相好。

人才求職陷阱案例解讀

專家解讀:這樣的招聘廣告往往是騙人或是讓人加入色情行業。所以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盲目前往。

現場二:某企業招聘,把筆試或者面試地點安排在員工上班可見的醒目位置,或者特設招聘臺,或者把筆試和麵試時間安排在非員工工作時間。

專家解讀:這種招聘的真正目的,很可能並非為了招新人,而是為了給現有員工施壓,所以求職者不要對這些招聘抱太大希望。

現場三:某企業常年招聘,但從不透露到底要招多少人,且招聘的資訊從不更換或者很少更換。招聘會上該公司往往發給求職者很多宣傳冊、介紹公司文化的資料等。

專家解讀:這類企業的目的,大多是為了宣傳或者為公司積累人才庫,他們現在實際上並不缺人,所以求職者一定要查清楚底細,再去應聘。

求職分析: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求職者往往心情過於迫切,由此便容易掉入企業設計的陷阱。因此,求職者在求職時不應該只看到某個職位的誘惑,而應該事先意識到,求職本身是有風險的,可能會遇到一些陷阱。求職者應該保持冷靜的心態。事實上,很多求職陷阱有清楚的破綻可尋。例如,以某種名義向求職者索取錢財,這是明顯的可疑行為。但是,一些人容易產生一種僥倖心理,認為或許付出100元或者幾百元就能獲得一個職位。另外,求職者不要有依賴心理,不要把改變的權利永遠放在對方手中。例如,公司一再拖延實習期,讓你陷入無限期等待狀態,此時,留或不留應該早做判斷。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職者求職心切的特點,設下種種騙局,給求職者帶來心理和物質的雙重打擊:

虛假就業

【生活案例】兩個多月前,小王從某電腦學校畢業後,按照入學時學校“包就業”的承諾,小王被推薦到一家數碼沖印公司上班。據小王介紹,他們先去參觀的公司在某步行街,看樣子比較正規,很多同學報名考試,經過考核,公司招聘了20多名學生。但等到上班時,他們卻被帶到上面公司的`一分公司。小王說,他們去分公司上班時,發現裡面連臺電腦都沒有,他們也只是做些打掃衛生、拉拉東西等體力活;而且公司的規模看起來不大,卻從學校招聘了20多名學生,他們有點擔心。果然,上班剛半個月,公司老闆竟然以公司還未開始營業為由,讓10多名學生“被迫”放假,讓他們回家等上班通知,其中就包括小王。但放假至今,她再也沒有接到上班的通知。如今,已經過了學校推薦工作的時間,學校不再“包就業”了。來自農村的小王至今仍奔走於各人才市場,尋找工作。

【陷阱剖析】為了搶生源,很多民辦學校公然聲稱“包就業”、“包分配”,但在就業難度越來越嚴峻的今天,這些承諾往往很難兌現。為保住學校生源和就業率,有的學校與一些公司“聯手”,讓剛畢業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可過不了多久,這種實際上不需要新員工的公司就會以各種名義將學生辭退。而相信這些虛假承諾的學生,往往來自農村或偏遠地區,被騙後,又往往不能或不知積極採取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

【應對建議】對於如上做法,無論是學校或與學校聯手的公司,都是有意躲避法律政策方面的規定,並給相關部門處理這類事情造成難度。學生只有積極蒐集學校“假就業”、公司“假招聘”的確切證據,向有關部門投訴,才能有效地維護自身權益。

“注水”招聘

【生活案例】一個多月前,吳女士去應聘某房地產中介公司的會計,招聘廣告上標明月薪1500元。經過簡單面試後,吳女士被告知符合要求,已被錄取。但當吳女士去報到時,卻被告知,按照公司的規定,所有員工必須在一線鍛鍊一段時間,熟悉整個公司的運作流程後方可回到本職崗位。於是吳女士被分到了房屋租賃部門,並定了2000元的租賃任務。從此,吳女士開始四處奔跑,陪顧客看房、談判價格,但對於缺乏銷售經驗的吳女士來說,完成2000元的銷售任務非常難。到了月底,吳女士為公司賺得租賃中介費1100多元,但是公司還是以“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解除了與吳女士的勞動關係,並只發給吳女士500元基本工資。

【陷阱剖析】職場中,“注水”簡歷很多,但是“注水”招聘資訊也不少。名為招聘會計,實則招聘業務員;新人永遠被認為“試用期不合格”而遭辭退;先購買產品後上崗……種種“注水”招聘讓求職者深受其害。這類公司不直接以收取求職者錢財為目的,卻變相讓求職者免費為其工作,或通過招聘向求職者銷售產品等。這類騙局往往更加隱蔽,騙局被識破週期也比較長,且求職者受騙上當後也難以收集證據,相關部門監管比較困難。

【應對建議】“注水”招聘雖然隱蔽,但往往有很多破綻:(1)招聘廣告過於簡單,沒有崗位職責和應聘條件;(2)面試極為草率,面試官似乎對你的專業、能力不感興趣;(3)剛面試完即被告知錄用,但勞動合同卻遲遲不籤,被錄用的職位與原先應聘的職位不符,對方還會提出種種不合理要求;(4)雙方口頭、書面約定的合同中有明顯的不公平條款。求職者應該學會分辨各種形形色色的假招聘,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中介謊言

【生活案例】幾個月前,外地來的張小姐,在一家小中介的資訊欄上看見招聘文員的啟事,月薪1000元,要求不高,便向中介所諮詢。該中介所“電話聯絡”了公司後,告訴張小姐職位空缺,她可以去試一試,但要交納100元中介費。張小姐覺得中介費貴了,有點猶豫,中介所老闆拍著胸脯說,如果這家不行,可以再給她推薦其他公司,直到找到工作為止。這樣張小姐才交了100元中介費。與招聘文員的公司取得聯絡後,公司對張小姐進行了簡單的面試,面試後讓張小姐回去等訊息。等了兩個多星期,公司告訴她考試結果未出來,到最後乾脆告訴張小姐,她不符合條件。張小姐只好又找到那家中介所。中介所老闆熱情地接待了張小姐,並拿出資料簿,又給她推薦一家公司。經過面試,張小姐又經過長達半個月的等待,又得知沒有被錄取。當張小姐第三次折回中介所時,老闆還是很熱情地接待她,但卻告訴張小姐沒有新的空缺職位,讓張小姐再等等。“等待”讓張小姐非常惱火,但是她又找不出理由和中介公司理論,最後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