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才智咖 人氣:2.94W

開題報告對整個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體育教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借鑑。

體育教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論文題目:高溼環境下聯合預冷方式對自行車運動員運動能力影響的研究

 一、選題背景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奧運會的比賽已逐漸演化為各國科技力量的競爭,科研工作者對競技體育實踐活動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確保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由於許多賽事的舉辦在高溫高溼環境下進行,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體機能的反應表現為:運動提前終止、產生疲勞、運動能力降低、熱儲備量低、核心溫度的升高、代謝紊亂生理反應。許多研究已經表明預冷對於降低運動前身體的核心溫度、提高熱儲備能力和運動能力是有效的方式,預冷是目前運動員廣泛使用的策略,用來抵抗因高溫高溼而導致的運動疲勞和能力的降低[1][2]。預冷方法包括外部預冷和內部預冷,具體的方法有:空氣預冷、冷水浸泡、冰漿預冷、使用冰背心、聯合預冷。常用的預冷措施是通過外部預冷,如冷水浸泡和使用冰背心。研究證據表明由於運動形式和預冷方法的多樣性,沒有形成具體的預冷模型,目前預冷方法的使用主要通過外部預冷,但在實際比賽具體應用中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如儀器裝置或時間的限制。最近的研究表明內部預冷或聯合預冷方法,如口服冰漿或口服冰漿+冰背心對於降低身體核心溫度和提高運動能力更加有效,但具體哪一種預冷方法更加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至今仍不清楚。預冷提高運動能力的良好機制可以幫助教練員和體育科學家根據不同的運動員、不同的體育專案、不同的比賽環境使用恰當的預冷方法。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在實驗中同時使用外部預冷和內部預冷的聯合預冷方法(口服冰漿+冰背心),比較在高溫高溼環境下聯合預冷與單因素預冷對於功率自行車運動員運動能力提高的影響,確定是否在高溫高溼環境下聯合預冷方式(口服冰漿+冰背心)比單獨的預冷措施對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更加有效,為在真實比賽條件下進行預冷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從而選擇更加有效的預冷方法。

最近昆明馬拉松比賽導致11人暈倒1人搶救無效去世的報道正說明了此項研究的重要意義。在高溫高溼環境下,預冷對於運動能力提高的作用已得到許多實驗的證實,這些預冷方法主要以單因素干預進行研究。本研究試圖通過聯合預冷的方法,分析其對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分析其預冷機制,對預冷的理論進行完善和充實。由於多數的預冷措施是在實驗室進行的,應用到實際的比賽中有一定的困難,如預冷的時間,裝置、場地、人員的要求。目前在比賽中應用最多的是冰背心預冷,但研究表明這種方法的預冷效果沒有聯合預冷明顯。通過比較不同的預冷方法探索出在實際比賽中切實可行的方案,從而選擇更加有效的預冷措施,為在高溫高溼環境下運動員在實際的訓練和比賽提供科學的預冷方法和理論依據。通過聯合預冷的方法,試圖更加有效的降低運動員的核心溫度,提高運動能力,為取得良好的運動成績提供科學方法和理論依據。最後,通過研究聯合預冷方法,進一步完善我國在預冷領域的研究。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根據環境溫度與人體熱平衡之間的關係.通常把35℃以上的生活環境和32℃以上的訓練環境視為高溫環境,相對溼度在60%以上的環境稱為高溼環境。高溫是人們經常遇到的應激源之一,高溫應激時人體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會出現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導致機體疲勞,生活、工作、運動能力下降,嚴重時影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評價高溫高溼環境下人體達到忍耐極限,以及熱環境引數對人體的耐受力的影響程度,這些已有理論研究。國外已經有許多評價人體熱耐受能力指標,包括:熱應力指標HSI、工作及恢復期心率、體溫、血液水分含量。國際上熱應力指標的標準為,基於WBGT的ISO7243,基於生理學的ISO9886和基於必須出汗率(Sreq)的ISO7933。血清PRL是高溫環境下運動對機體刺激較為敏感的一個指標,它可以反映機體熱應激程度的大小。HSP70是在機體受不良因素干擾時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環境中的應激因素,誘導機體合成的一類重要生物活性分子。HSP70賦予細胞或生物從各種應激中恢復的能力和保護它們免遭這些應激因素的損害。HSP70還可以防止溶酶體的破壞,提高細胞膜的穩定性,使細胞抗損傷抗破壞的能力增強,熱耐受力明顯提高[9]。

高溫環境下運動,機體為適應散熱和供氧需求,面板血管的交感神經活動減弱,內臟血管的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血液在機體內重新分配,心肌收縮頻度和強度均增加。因此心肌產能和耗能大大增加,雖提高了心輸出量,但大量血液流入體表,從而導致有效迴圈血量相對不足,這時機體主要靠增加心臟搏動次數來補償。心率很高時,由於舒張期縮短和冠脈流量不能滿足心肌活動的需要,同時體液蒸發較多引起血液濃縮和黏稠度增加,每搏輸出量反而減低,導致平均動脈壓降低。高溫高溼環境下運動,人體的核心溫度升高,當核心溫度升高到臨界核心溫度值時會引起疲勞。體溫每升高0.9℃,心輸出量將增加60%,心輸出量的增加主要靠心搏出量來完成,使心率升高,機體耗氧量和產熱量增加,導致心血管系統負擔過重,能量代謝增強,機能下降。另外,溫度升高,引起機體代謝率升高、進而引起液體丟失、血液濃縮、能量和血氧消耗急劇增加,乳酸代謝產物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這對運動也造成不利影響。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通過自願報名的方式在某自行車騎行俱樂部招募自行車運動員,挑選出符合實驗標準的受試者12名。受試者均為自願參加本實驗,明確告知實驗的具體流程和要求,以及實驗可能造成的不適反應,簽署知情同意書,並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完成本項實驗。醫學篩查的目的在於排除受試者患有或有潛在的不良健康因素,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如青春期高血壓、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如面板感覺不良)、呼吸系統疾病和代謝系統疾病。

 五、寫作提綱

中文摘要5-6

Abstract6-7

1前言8-17

1.1選題依據8-10

1.1.1人體在高溫高溼環境下生理及運動能力發生變化8-9

1.1.2許多的.大型體育賽事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進行9

1.1.3在高溫高溼環境下,預冷作為提高運動能力的主要方法以及他的多樣性9

1.1.4聯合預冷方法的使用更加的貼近實際9-10

1.2研究目的及意義10

1.2.1研究目的10

1.2.2研究的意義10

1.3文獻綜述10-17

1.3.1高溫高溼環境10-11

1.3.2高溫高溼環境對人體機能的影響11-12

1.3.3預冷的歷史12-13

1.3.4預冷的方法13-16

1.3.5預冷的機制16-17

2研究物件和研究任務17-21

2.1研究物件17-18

2.2研究方法18-21

2.2.1預冷方案設計18

2.2.2實驗室環境及控制18

2.2.3預冷干預措施18-19

2.2.4測試指標及方法19

2.2.5統計方法19-20

2.2.6實驗詳細流程20-21

3研究結果與分析21-23

3.1預冷措施對於自行車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21

3.2預冷後自行車運動員機能狀態變化結果21-23

3.2.1預冷方法對於身體核心溫度的影響21

3.2.2預冷對於運動員心率的影響21-22

3.2.3預冷對於運動員體表溫度的影響22

3.2.4預冷對於運動員血流灌注的影響22

3.2.5預冷對於運動員血紅蛋白含量的影響22-23

3.2.6預冷對於高鐵血紅蛋白的影響23

4分析與討論23-30

4.1預冷對於自行車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23-24

4.1.1冰背心對於自行車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23

4.1.2口服冰漿預冷對於自行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23-24

4.1.3聯合預冷對於自行車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影響24

4.2預冷與身體核心溫度變化的分析24-26

4.2.1是否核心溫度的降低是重要的關於預冷對運動能力提供的影響25

4.2.2極限身體溫度25-26

4.3預冷對身體心率的影響分析26-27

4.4預冷對身體體表溫度的影響分析27

4.5預冷與身體血流灌注指數變化的分析27-28

4.6預冷與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變化的分析28-29

4.7最大攝氧量是否對於預冷有影響29

4.8最佳的預冷方法29-30

5結論30-31

參考文獻31-34

致謝34

六、目前已經閱讀的主要文獻

[1]NielsenB,tsMed2003;33(1):1-11.

[2]NyboL,lPhysiol2001Sep;91(3):55-60.

[3]周青,徐如祥.高溫高溼環境下運動前後人體相關生化指標的變化[J].中國臨床康復,2004,8(30):10-25.

[4]DuffieldR,ApplPhysiol.2007;100(6):27–35.

[5]RossML,GarvicanLA,JeacockeNA,eiSportsExerc2011;43(1):23-33.

[6]SiegelR,MateJ,BrearleyMB,ciSportsExerc.2010;42(4):17–25.

[7]Abbiss,ShirreffsSM,eiSportsExerc2008Sep;40(9):1637-44.

[8]ods,advantages,portsMed.2002;36(2):89–94.

[9]郝戰軍,劉巨集鵬,高溫環境下運動對人體血清HPS70、IgA及IgG水平的影響[J].寧夏醫學雜誌,2013,35(3)。

[10]趙傑修,高溫高溼條件下的訓練與比賽[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7,15(4)。

[11]ods,advantages,portsMed2002Apr;36(2):89-94.

[12]BerghU,lPhysiol1979May;46(5).

[13]KayD,TaaffeDR,rtsSei1999Dec;17(12):37-44.

[14]MarshD,portsMed1999Dec;33(6).

[15]Gonzalez-AlonsoJ,ulation2003Feb18;107(6):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