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有哪些特產

才智咖 人氣:2.05W

導語:“雲開看樹色,江靜聽潮聲”,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皖江與青弋江的交匯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安徽蕪湖有哪些特產,歡迎借鑑!

安徽蕪湖有哪些特產

1、無為板鴨

又稱無為薰鴨,是無為縣傳統清真名食,已有100多年曆史。以巢湖麻鴨為原料,→般選用當年4斤以上的'肥鴨,配以J卻掛、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約30種中藥和調料,先薰後滷,色澤金黃油亮,皮脂厚潤,肉質鮮嫩,醇香味美,回味雋永,聞名全國。( 巢湖)光緒年間,由新疆等地遷來無為縣定居的五十餘戶回民首創,製作已有200多年曆史,以鼓樓口林鴻興經營的板鴨最有名。無為板鴨製作精細,首選上等麻鴨,體重在2公斤上下。宰殺洗淨後,在翅下劃二寸長刀口摳出內臟灌水洗淨後,放入食鹽,灌進硝水晃動,再入缸醃製,先醃鴨身,兩小時後將鴨頭朝下,再醃兩小時,掛在風口晾乾水分。

2、南陵圩豬

圩豬產於安徽省宣城地區,中心產區在青弋江兩岸宣城縣的文昌和南陵縣的弋江、溪灘、太豐、東河、仙坊、九蓮、東塘等地。產區有圩畈和丘陵,年平均氣溫16.1℃,年降水量1608毫米,無霜期230天。圩區河渠縱橫,溝塘密佈,水草茂盛,魚、蝦、螺、蚌甚多,農業生產水平較高,素有“江南魚米鄉”之稱。清弋江兩岸,盛產水稻,歷史上習慣水早旱兼作,以一季中稻為主,兼種大麥、小麥、玉米、甘薯、大豆、泥豆等旱雜糧,為養豬提供了豐富的飼料資源。丘陵區多為黃砂土及紅砂土,圩區多屬沙質土壤,缺少有機質,除靠冬閒地種植綠肥外,主要靠養豬積肥,故歷來就有養豬習慣。理分佈圩豬體型中等偏小圩豬分佈於南陵縣青弋江、漳河以及宣城縣水陽江及無為、樅陽一帶的圩區。

3、南陵紫雲英弋江籽

紫雲英學名Astragalus sinicus L,英文名Chinese milk vetch,別名翹搖、紅花草、草子等,古時稱柱夫、搖車、翹搖車,早在《詩經 爾雅 釋草》中便有記載。其莖作菜謂之“小巢菜”、“元修菜”,種子古稱“漂搖豆”。種植紫雲英的歷史非常悠久,南北朝時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裡就有介紹;北宋蘇軾曾雲∶菜之美者,蜀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謂之元修菜;南宋陸游詩序中也提到紫雲英在吳地稻田廣泛種植(蜀蔬有兩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田中,吳地亦多);明朝李時珍也認可紫雲英的藥用價值,將其收錄入《本草綱目》菜部第二十七卷,列為菜之二。

4、南陵大米

南陵縣素有“蕪湖米市,南陵糧倉”的美稱,被譽為“江南魚米之鄉”“江南糧倉”。是中國四大米市之一“蕪湖米市”的主要產糧區。南陵縣民風樸實,農民勤勞,雙季稻面積佔稻田面積的70%以上。自1985年始,該縣先後被確認為“國家優質米基地縣”、“國家商品糧基地縣”,並榮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據考證,南陵大米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9-8世紀的西周晚期,賈島、梅堯臣等唐宋詩人均為其留下過名篇佳作。據2010年統計,南陵擁有20萬畝綠色食品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30萬畝無公害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年產稻穀35萬噸。南陵大米已註冊集體商標、安徽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擁有以“吳祥”大米為代表的“安徽省名牌產品”、“雲谷貢”為代表的一批“安徽省名牌農產品”和“安徽省著名商標”。南陵大米,以“外觀品質好,光澤度佳,膠稠底輕,氣味清香”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