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面質量管理

才智咖 人氣:1.92W

在我國高等教育邁入大眾化程序中,高等職業教育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快速發展勢頭。但是,這種快速發展更體現於數量和規模的提升,不能夠令國人滿意。高職人才應如何培養,高職學校應如何管理已成為社會特別是教育界普遍關注的問題。這種現狀說明,高等職業院校普遍持有的管理理念、普遍擁有的教師素質和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所積澱的傳統經驗需要進一步的辨識和創新。因此,探討這方面的問題具有深刻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下面探討全面質量管理與高職質量管理間的必然聯絡,旨在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參考。

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面質量管理

一、高等職業教育全面質量管理思想的理論基礎

全面質量管理是綜合質量管理理論的思想精髓,是一種全員參加、全過程、全企業的品質經營。它是指一個組織緊緊圍繞產品質量這個中心,以全員參與管理為基礎,實現讓服務物件滿意和組織內所有成員受益的管理結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管理理念。全面質量管理,它不同於以往的質量管理方法。這主要體現在全面質量管理具有的全方位、全過程、全員投入的特點,“三全”特徵顯現出全面質量管理所具有的突出特徵。

全面質量管理的觀點包括三層含義,即產品質量來自於生產過程,不是來自於檢驗結果;影響產品的因素不惟生產鏈的影響,其質量責任延伸生產領域以外的所有相關因素;質量是通過預防來實現的,並不是通過檢查來實現的。依據這樣的理論基礎,高職學校實現全面質量管理也應對應地體現於:教育質量不但需要依據學業評價,也要依據對整個教育過程的評價;教育質量的責任應延伸到直接作用於教育環節以外的所有工作;教育質量通過預防來實現而不是通過檢查來實現。

二、以全面質量管理推進高職質量管理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質量評價普遍採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注重評價結果,即採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僅將學校的就業率、升學率、企業的反饋資訊等因素作為評價內容,不少學校採取這種評價方式,尤其是追求高就業率的學校,導致很多學生被動就業;二是注重評價過程,即通過監控教學過程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採用此種評價方式的高職學校,監控手段主要體現在教學督導聽課的做法。分析這兩種評價方式可以看到,注重評價結果的做法忽視了教育過程中應包含的所有因素,不利於解決師資、課程體系、專業設定、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問題;注重評價過程的做法又是簡單的,未能包含應有因素的評價。所以,單一的注重結果的評價或是單一的注重過程的評價都不科學,在評價過程中,容易顧此失彼,遠離高職教育辦學的初衷。再作以橫向比較,將高職學校與普通高等院校的質量管理相比,高職學校的質量管理富有“企業化”和“職業導向”的特質,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必須遵循,只有把“質量立校”作為辦學之本,高職教育才能夠與時俱進,在激烈的競爭中具備旺盛的生命力。無疑,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是高職院校實現“質量立校”的必然選擇。

三、高等職業教育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

要科學地評價高職教育質量,就需要具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在以市場為價值取向的視域下,將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予以雙向結合,同時抓在手上。內部評價意指學校自身行為的評價,評價的主體是學校,評價內容包含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校的辦學條件,也可以稱為自我評價。外部評價主要是指來自於社會相關方面對學校的評價,評價的內容集中於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外部評價是可以委託的,可由社會中介評價機構來實施。具體說來,高職教育的外部評價可以設定以下幾項指標:

(一)就業率

在當今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就業率的.高低直接掛鉤於學校的辦學水平。用人單位是否歡迎一所高職學校的學生,外顯於這所學校辦學質量的標誌。而用人單位衡量學生“使用價值”的標準是能力,學生的能力決定著其就業率,標誌著學校的辦學質量。

(二)對口就業率

這種就業率強調學生所學專業與就業後的崗位是否對口,兩者對口,說明學校的專業設定和培養方向與社會需求間是相適應的,學生的就業是主動就業而非被動就業,說明學校的辦學效益應該給予肯定。反之說明學校的專業結構設定存在問題,需要改進。

(三)就業穩定率

跟蹤學生就業後崗位穩定情況,調查學生“跳槽”的頻率。崗位穩定率越高,“跳槽”的頻率低,畢業生就業處於穩定狀態,說明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質量高,否則是存在問題的。

(四)學生滿意率

這一指標是學生對學校辦學水平做出的評價,既包括在校學生的評價,也包括畢業學生走向社會後的評價。學生普遍滿意,學校的質量管理是應該肯定的,學生不滿意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是學校應該加強管理的。在學生滿意率中,畢業生對學校的評價更應該被重視,因為畢業生的評價來自於社會實踐的檢驗。很多高職院校,只重視在校學生對授課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價,卻不關心教學內容是否與就業崗位相結合,是否適用。

(五)用人單位滿意率

這一指標是對學校辦學質量的最好檢驗。用人單位對來自於某一所學校的員工會根據工作情況給予中肯評價,這種評價雖體現在個體的學生身上,但透視的是學校的辦學質量,從中亦體現出學校是否被社會所認可的重要指標。

(六)學生職位與薪酬水平

可與同類學校或相同專業的學生就職後的這方面情況作對比,職位和薪酬水平相對高的,說明學校的教育質量要好一些,學生的綜合競爭力強一些。

四、高職教育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幾點思考

(一)明確高職教育質量管理目標

任何管理行為都是一種手段,通過管理行為來實現管理目標。管理目標有遠期的、有近期的;有總體的,有階段的。同理,高職教育全面質量管理也需指定和分解目標,給予管理行為動力和方向。需要說明的是,目標要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既符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理念,亦服從與服務於高職學校發展的長期規劃和終極目標。

(二)健全專業的高職教育質量管理機構

很多年來,我國高職教育質量管理存在著一個難解決的瓶頸問題,即教育機構內部缺乏一個科學的能夠對高職教育進行系統全面的監督和評價的管理體系。那麼,可嘗試在我國高職教育全面質量管理實施過程中,建立一個專業的質量管理評估機構,由一機構承擔對高職教育進行評估、指導和協調的管理責任,使得高職院校全面質量管理工作成為自上而下的整體性、持續性管理。

(三)營造高職院校全面質量管理的文化氛圍

高職教育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施需要理論上的認同和管理行為上的兌現,因此,既需要解決認識層面的問題,也需要解決實踐層面的問題。營造高職院校質量管理的文化氛圍,可在認識和實踐層面均加以強化,以文化的薰陶來形成共識,以文化的傳遞來豐富經驗,才能把高職教育的全面質量管理落到實處。所以,我國高職教育在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過程中要努力營造這種教育質量管理文化氛圍,以優秀的質量文化推動我國高職教育質量管理的開展。

(四)實現高職教育全面質量管理的資訊化

為加快我國高職教育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我國高職教育機構需要立即行動起來,積極探索在內部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資訊系統的做法,實現管理資訊化。全面質量管理的特徵之一就是全員參與,實現質量管理資訊化,在參與全面質量管理的校際和各個部門之間,搭建和暢通交流、溝通管理資訊的平臺,相互間能夠對質量管理中出現的經驗和問題進行交流和借鑑,通過質量管理資訊系統對高職教育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施提供資訊和技術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