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公開課教案設計

才智咖 人氣:2.03W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荷塘月色》公開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把握作者情感的發展變化,瞭解作者不滿黑暗現實,嚮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鑑賞散文的相關知識。

2、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

3、(美點尋蹤)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遊蹤。

4、引導學生體味第四段的語言美、畫面美。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本單元學習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寫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壺清茶,在炎熱的夏季帶給我們清涼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氣中送來舒心的溫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獨鍾,情有所繫。《文心雕龍》說:“人稟七情,應物而動。物色三動,心亦搖焉。”眼前的物象喚醒記憶中的表象,情感體驗也一同甦醒,於是心物感應,情景相生,觸景生情,緣情造景。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郁達夫在論及現代散文時說:“作者處處不忘自我,也處處不忘自然與社會。……一粒沙裡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現代散文的特徵之一。”由此可見要熱愛生活,用心體驗生活就能寫出好文章。

寫景是為了抒情,客觀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觀情感的烙印!

2、我們今天要心儀怎樣一段感情、怎樣一幅美景呢?

請看畫面,我們的眼前出現了一大片碧綠的荷塘。面對此等美景,楊萬里讚歎

道: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寫出了荷花的豔麗的色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寫出了荷花的動態。

周敦頤卻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格!面對這樣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寫心中的情懷的呢?

二、整體感知

現在我們隨著動人的旋律再次走進朱自清先生心靈的荷塘,叩響心扉,解讀那淡雅朦朧的心語、心荷。

1、配樂動畫朗誦,初步感知、欣賞美景、體味感情。同學們小聲跟讀,隨文入境!

2、優美的誦讀和美麗的畫面已經讓我們沉醉不知歸路,我相信大家已經體會到了美,現在可暢所欲言談談你談感受到的美。美點尋蹤。

⑴ 既寫荷塘又寫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將二者巧妙的結合起來了。幽雅、朦朧幽靜的畫面美。

⑵ 用詞句美、語言美。

⑶ 情感很美。

總結: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

3、抓住關鍵詞語,理出作遊蹤。

問題1: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麼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

師生交流明確:

主要是由於“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全文就是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它就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始終在全曲中迴盪!此句稱“文眼”。

教師:29歲的朱自清此時已是清華大學教授,前途無量,怎麼會如此惆悵和苦悶?

本文寫於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極端苦悶的時期。朱自清在同時期發表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裡……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麼,但似乎什麼也沒有明白。”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這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盪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瀾,放在篇首,如一錘定音,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調。

問題2:作者採用什麼方式來排解不寧靜的?

散步的遊蹤是怎樣的?

師生共同明確:

遊蹤:家──小路──荷塘──家。

三、課文分析

我們已經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儀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們知道荷花是高潔的象徵,在中國詩壇上,寫荷花的詩句歷來很多,我們一起來欣賞李璟的《浣溪沙》,看他們寫出了荷花怎樣的情狀?

浣溪沙·秋風中荷花

李 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杆。

朱自清筆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樣的風姿呢?

1、配樂朗讀第四段(貝多芬的《月光》鋼琴曲)。

2、課文第4小節寫了寫了哪些景色,構成了怎樣的畫面?作者怎樣寫的?

⑴ 寫了月下荷塘: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畫面很美。

⑵ 畫面為什麼會這麼美呢?現在我們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詞語,表達效果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讀一讀。刪除法。

⑶ 品位語言美:

改動文字:荷塘上面,滿是葉子。葉子出水很高,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開著的,有打著朵兒的。微風過處,送來清香。這時候葉子和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

學生朗讀。問:感覺怎麼樣啊?

⑷ 教師分析:寫景技巧:比喻、擬人、通感(修辭)

⑸ 第4小節寫荷花的三個比喻,一個擬人。

① “請問,‘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為什麼作者要用裙來比喻葉子呢?”

有的學生說:“形狀相似,都是圓的。”

“那盤子不也是圓的嗎?鍋蓋也不是圓的嗎?怎麼不說‘葉子出水很高,像盤子,像鍋蓋’”

學生回答說:“荷葉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著問:“何以見得很‘柔美’?”

學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還有學生說:“是舞女的裙,有一種舒展、旋轉的動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長婀娜、靈動飄逸。”寫出了荷葉的風姿。

②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開著的──嫋娜(輕盈多姿)打著朵的──羞澀(嬌怯不語)荷花飽滿盛開、含苞待放的情狀。

③ 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瑩剔透、纖塵不染。

星星──閃閃發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剛出浴的美人來形容露珠點點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從而想到荷花的質樸、清新、純潔、淡雅和高貴、纖塵不染、冰清玉潔。

④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似的。”作者在寫荷花的香味,怎麼又突然寫到歌聲了?

“請問,作者究竟聽到歌聲沒有?”

學生回答:“沒有。”

“這裡是比喻,因為這裡用得是‘彷彿’一詞……”

“對,是比喻。也就是說,作者是用歌聲來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與歌聲有什麼可比的共同點嗎?”

“荷香與歌聲都是斷斷續續、若有若無的。”

“而且朦朦朧朧的。”

“對。“荷香和歌聲都是‘縷縷’的、‘渺茫’的。這是比喻。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錢鍾書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時,在一般情況下,彼此不能交錯;但在特殊情況下,五官功能卻能出現互相轉化、彼此溝通的現象叫“通感”,也叫“移覺”。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詩人艾青曾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你的眼睛在傾聽……’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聲裡有故鄉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有太陽的光明。”(郭風《葉笛》)

這個句子笛聲裡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還有明亮的陽光,三種感覺相融會,那笛聲該多麼撩人情思。

“吳鉤和柳葉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葉眉不知怎麼心煩意亂地說:‘大哥,你給我吹個小曲兒,要酸酸的,甜甜的,涼涼的……’”

其實,通感並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

看,現在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們決不認為我是在說你們的笑臉是抹了糖的吧!

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花香,如歌聲,若有若無、輕靈飄渺,用聽覺來寫嗅覺,想像奇妙,寫出了荷香清淡縹緲、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狀。

⑹ 畫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朧、靜謐的美。

寫景技巧:比喻、擬人、通感、動靜結合、疊詞的巧妙使用。

⑺ 出示知識圖示。

⑻ 再次誦讀第四段。

⑼ 作業:

知識遷移:描繪畫面美。

水仙子·詠江南

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煞江南。

答案:

霧氣飄繞,江水潺潺,暖和的陽光輕撫著秀麗的山巒,江水兩岸是彩繪的屋簷。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鷗悠閒的踱著步,時而拍打著翅膀翩翩起舞。風輕輕撩起珠簾,畫船從天邊飄來,船上的酒旗迎風招展。好一個富饒美麗的水鄉江南……

〖教學反思〗

教師視學生為一個個活潑潑的生命體,尊重學生,平等對話,探究氣氛濃郁,學生個性獲得發展,潛能得到開發。這一節課教學處處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為本,學生的求知慾望得到滿足,對語言的揣摩,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領悟,均能開啟思想的閘門,知無不言,又言無不盡,再佐以教師的推敲,因而,精彩紛呈,常閃發智慧的火花。教師始終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不以“權威”自居,而是作為學習課文的一員,積極參與討論,談自己的閱讀感受。有時要言不煩,意在點睛,給學生以深深的啟迪;有時明說“不過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可能永遠是個迷”,(絕非搪塞,而是列舉種種研究成果),意在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繼續學習的空間;有時提出“現在,我能不能也提幾個問題啊”,意在深入開掘,彌補學生探究的不足。教師、教材、學生三維空間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諧的語文交響樂。

語文教學要加強綜合,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絡,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這節節課在這方面表現得十分突出,語文教學的多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關鍵的語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品味、鑑賞,感悟是靈動的,具個性色彩的;配樂朗誦,動畫欣賞隨文入境,營造美的氛圍。研究作者與創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寫作意圖與價值取向,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與思想情操陶冶融為一爐,發揮了語文的實用功能、發展功能、審美功能,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多方面獲得培養。

教師不僅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注意循循善誘、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於教師能把自身的文化積澱融合於教學之中,提高課的質量與品味,提升學生的思想情操。對課文作者的'總體認識與評價,對課文意義的闡發,對通感收發的比擬,對重點詞句推敲的延伸,對媒體相關報道的評論等,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平日勤於閱讀、積累文化的必然展現。而這些揮灑自如的講解,對學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啟發性,也是課最能發光的亮點。學生以學為主,教師不學無以為師,教師學識豐厚,學生終生受益。

但學生互動稍顯不足,聽課老師多,學生有些緊張。引導還需要大膽一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賞析五六段的畫面美、語言美。

【教學過程】

1、播放古箏曲《春江花月夜》,生談感受。

2、出示寫月的詩句:

月下獨酌

李 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描寫詩人在月夜與“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暢飲的情景,以奇特的構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現出詩人的獨斟獨酌,及舉目無知音的孤獨之情。

舟次中秋

張煌言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明確月色是難寫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樣寫月色的。

3、美讀五六段配樂《月光》

4、課文第5小節寫了什麼景色?

學生回答:

寫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從幾個方面寫了月色?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⑴ 以流水作比,月輝照耀一瀉無餘的景象。

⑵ 通過霧寫月光:薄薄的青霧,霧的輕飄壯。

⑶ 通過荷花與荷葉寫月色的朦朧“像在牛乳中洗過,像籠著輕紗的夢”描繪荷葉、荷花安謐、恬靜的情狀。

⑷ 以樹影寫月色:畫,濃淡適宜。

⑸ 通過光與影的和諧寫月色:和諧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歡的句子,並思考語言有什麼特點。

語言:樸素、典雅、充滿詩意。

“朱先生的語言,歷來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語的基礎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話,毫無雕飾的文字,更有精心‘揀練’的遣詞用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的‘瀉’‘浮’二字生動的起了豐富、潤飾、強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華《中國現代散文欣賞辭典》

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青紗的夢。

為什麼說“瀉”“浮”二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呢?可否用“照”替代“瀉”,用“升”替代“浮”。(替換法)

由學生找,談談體會,教師點撥。

參考:(以學生講為主,教師重點分析四處)

“瀉”──一個“瀉”字,月輝照耀一瀉無餘之景,頓時化靜態為動態,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再加上修飾語“靜靜地”,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地幽靜幽美,這就創造了一個安謐的氛圍,意境相當優美。(“照”字直白,是如實地寫,不是描繪,淡而無味。另方面與“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諧感。)

浮──浮”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突出了恬靜朦朧,一個水氣迷濛、月色輕籠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給人騰空而上的感覺,不能妥帖地道出霧的輕柔。)

⑵ 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的。為何用畫不用印?

“畫”──彷彿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一般,富有情趣,表現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印”不能寫出美)

⑶ “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這種朦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時的心境,所以說“恰是到了好處”。畫面美:淡月輝映下荷塘裡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成的朦朧景色。

7、寫景技巧:虛實結合,虛中見實,貼切的表現了朦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態,一種攝人心魄的意境。

8、討論第6節:

學生自己分析,教師作適當點撥:

這一節寫荷塘的四周。在這裡,作者以樹為著眼點,由遠及近,寫出了楊柳、遠山、燈光、蟬聲、蛙聲。

⑴ 四面的樹(照應第2節)

有遠有近:楊柳最多──遠,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近。

⑵ 寫樹不忘寫月色:陰陰的。

⑶ 路燈光把作者從幻想中召回,最後兩句雖似寫景,實則點明心境。寫樹上的蟬聲與水裡有蛙聲,由寂靜到熱鬧,充滿了生機,將荷塘和月色襯托得更加突出,並含蓄地表明作者雖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寧靜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悶還是籠罩在心頭。

關於動靜: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葉本來是靜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動的,是舞女的裙。化靜為動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以動襯靜,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葉、荷花、荷香(靜);荷波、荷韻(動)。動靜結合。

⑷ 運用了繪畫技巧來寫荷塘的環境。

⑸ 作者筆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明暗結合,喧寂相間。

板書:

景物的特點:淡雅、朦朧

⑹ 襯托手法:單寫月光單調,作者著力摹寫月的投影,光影交錯,把岸邊樹、塘中荷連線在一起,構成了美麗的圖畫。

⑺ 出示五六段知識結構圖示。

⑻ 總結畫面美:月光如水、薄霧似紗、花葉如夢、黑影斑駁、楊柳如畫、光影似曲

9、教師小結:朱自清就是就是這樣一位神奇的國畫大師,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語言之筆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幽淡雅、朦朧和諧之景,讓荷塘與月色融為了一體,心境與景物融為了一體,整個天地融為了一體!給我們以巨大的審美享受!寫景是為了抒情,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難以言說的情!

10、總結:

畫面──美麗

氣氛──寧靜

格調──雅緻

12、技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遠近相宜、巧用修辭、煉字、襯托、巧用疊詞

效果;濃淡相宜

13、一番賞析後,相信同學們對這一段已經有了全新的感覺,下面讓我們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讀來詮釋4、5、6段。教師小結:朱自清的想像是多麼豐富啊,古人有讀《漢書》來下酒,今天我們是品“荷塘月色”來純淨我們的心靈!

14、作業:

收集寫月的詩句,背誦4到6段。

如夢令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荷花

[宋]石 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詠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一莖孤引綠,雙引共分紅。

色奇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灼灼荷花端,婷婷出水中。

戲改:一莖亭亭孤引綠,灼灼雙靨共分紅。風送暗香波亂影,相思況復兩心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簡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

〖教學過程〗

1、檢查作業:出示寫荷的詩句和幻燈片。

前兩節課,我們欣賞了本文的語言美和畫面美。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這節課我們來體驗朱自清的情感美。

2、作者作品等知識簡介:

晨鳴共北門,談笑少時情。

背影秦淮綠,荷塘月色明。

高風凝鐵骨,正氣養德行。

清淡傳香遠,文章百代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是被稱頌的“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作家、學者。生於江蘇東海縣,祖籍浙江紹興,自祖父以來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20年畢業於北大哲學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學任教,參加文學研究會。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代表作有散文與詩的合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等。朱自清的確才華橫溢。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民主戰士。

3、回憶作者遊蹤:家──小路──荷塘──家。

4、一夜暢遊,朱自清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嗎?(情感美)(只讓學生回答“找到”還是“沒有找到”)到底找到沒有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請看第3自然段的內心獨白。我們先一起來朗讀這個自然段。

5、這一段獨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樣的心情?

明確:

儘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種淡淡的喜悅之情!作者只有這幽僻的壞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才能夠拋開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

──可見作者對現實的不滿!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為能夠暫時得到自由,欣賞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悅。

──可見作者幻想超脫現實!

6、帶著滿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悅,朱自清來到了荷塘邊。面對美景他擺脫煩惱了?

從哪裡可以看出他最終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由此可見現實不令其滿意。

7、聯想到了什麼?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這一句承上文宕開一筆,轉出新意。文章由此放開去,聯想到古代詩詞對採蓮的描繪。

出示採蓮的詩句:

採蓮曲

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

三五小船撐將去,歌聲嘹亮賦採蓮。

採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採蓮曲

[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8、《採蓮賦》,描寫採蓮時熱烈活潑的生活,作者徹底擺脫煩惱了?

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本身就說明他因內心的苦悶而產生的對自由快樂的嚮往。它恰好反襯出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失望。為何又惦記江南了呢?

9、從採蓮場景回到眼前,發現眼前有“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

想起了家鄉,正是愁苦的內心反映。

10、“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我”回到了現實,一切照舊。

11、到這裡,我們可以從整體上來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悶與彷徨讓作者“心裡頗不寧靜”,於是漫步荷塘進入醒著的“夢”境—“另一世界裡”。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於超脫現實的環境中,“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裡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裡,流露出淡淡的喜悅卻又無法擺脫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裡的‘我’和現實世界頗不寧靜的‘我’拉開了距離。這樣的超脫現實的描寫越是寫得自由自在,則文末寫回到現實世界的我也就越顯得空虛、煩惱;“路燈是沒精打采”的,蟬聲和蛙聲是熱鬧的,“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展示出一幅現實

世界陰森可怕的圖畫,巧妙地迴應了文首的“頗不寧靜”。

最後,獨步月下荷塘排除煩悶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寧靜與和諧反襯出“我”那無法排除的煩悶。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變化的。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時而煩惱時而愉悅,最後仍然擺脫不了先是的煩惱。

這篇文章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概括為“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是很貼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寧靜”。

不寧靜──受用無邊月色──我什麼沒有──無福消受。

12、教師補充小結:李白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朧之景抒朦朧之情,不著痕跡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雖然他沒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們在荷塘月色中能夠深深感受到:人生憂傷雖輕猶重,孤獨苦悶似淡還濃!

13、教師配樂《漢宮秋月》朗誦朱自清散文《歌聲》:

歌聲

昨晚中西音樂歌舞大會裡“中西絲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彷彿一個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①默然灑在我臉上,引起潤澤,輕鬆的感覺。新鮮的微風吹動我的衣袂,像愛人的鼻息吹著我的手一樣。我立的一條白礬石的甬道上,經了那細雨,正如塗了一層薄薄的乳油;踏著只覺越發滑膩可愛了。

這是在花園裡。群花都還做她們的清夢。那微雨偷偷洗去她們的塵垢,她們的甜軟的光澤便自煥發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豔下,我能看到她們在有日光時所深藏著的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與綠。以前錦繡般在我眼前的,現有都帶了黯淡的顏色。──是愁著芳春的銷歇麼?是感著芳春的睏倦麼?

大約也因那濛濛的雨,園裡沒了穠鬱的香氣。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著些潮溼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園外田畝和沼澤裡,又時時送過些新插的秧,少壯的麥,和成蔭的柳樹的清新的蒸氣。這些雖非甜美,卻能強烈地刺激我的鼻觀,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聽著;也用心唱著。我終於被一種健康的麻痺襲取了。於是為歌所有。此後只由歌獨自唱著,聽著;世界上便只有歌聲了。

1921年11月3日,上海

註釋:

① 細雨如牛毛,揚州稱為“毛雨”。

14、作業:

對比閱讀周邦彥的《蘇幕遮》,比較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異同,切實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魚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兩篇作品都表達了思鄉之情,但<荷塘月色>的思想內容更覺深刻,時代感和社會意義更強、兩篇文章都生動傳神的寫了荷花荷葉的美麗的形象,但蘇寫的是雨後初陽之荷,荷塘月色寫的是月下霧中之荷,各有各的特色、用詞精妙,能用荷花傳神寫照、蘇白描寫意,用”幹、清、圓、舉,四字,從不同側面生動地刻畫了雨後清荷的靜態動姿,被王國維贊為“真能得荷花之情理者”。《荷塘月色》工筆細描,動詞用得奇妙,比喻、比擬、通感、應襯用得絕佳,描繪了生動的形象,創造了優美的意境,表達了豐富贍的情意。

情境交融是兩篇作品的共同特點。《荷塘月色》發揮散文的特長,表達了豐富的思想內容,展示了多種藝術技巧。《蘇幕遮》則虛實相濟,言有盡而意無窮,把詩歌言近旨遠、語短情長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教學反思】

教師視學生為一個個活潑潑的生命體,尊重學生,平等對話,探究氣氛濃郁,學生個性獲得發展,潛能得到開發。教育,說到底是培養人,學科教學是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具備現代教育觀念,就會陷入重書輕人、機械操作的誤區。這三節課教學處處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為本,學生的求知慾望得到滿足,對語言的揣摩,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領悟,均能開啟思想的閘門,知無不言,又言無不盡,再佐以教師的推敲,因而,精彩紛呈,常閃發智慧的火花。教師始終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不以“權威”自居,而是作為學習課文的一員,積極參與討論,談自己的閱讀感受。有時要言不煩,意在點睛,給學生以深深的啟迪;有時明說“不過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可能永遠是個迷”,(絕非搪塞,而是列舉種種研究成果),意在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繼續學習的空間;有時提出“現在,我能不能也提幾個問題啊”,意在深入開掘,彌補學生探究的不足。教師、教材、學生三維空間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諧的語文交響樂。

語文教學要加強綜合,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絡,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這兩節課在這方面表現得十分突出,語文教學的多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關鍵的語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品味、鑑賞,感悟是靈動的,具個性色彩的;指導朗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方法,研究作者與創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寫作意圖與價值取向,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與思想情操陶冶融為一爐,發揮了語文的實用功能、發展功能、審美功能,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多方面獲得培養。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教師不僅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注意循循善誘、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於教師能把自身的文化積澱融合於教學之中,提高課的質量與品味,提升學生的思想情操。對課文作者的總體認識與評價,對課文意義的闡發,對通感收發的比擬,對重點詞句推敲的延伸,對媒體相關報道的評論等,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平日勤於閱讀、積累文化的必然展現。而這些揮灑自如的講解,對學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啟發性,也是課最能發光的亮點。學生以學為主,教師不學無以為師,教師學識豐厚,學生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