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要“內外兼修”

才智咖 人氣:1.98W

最近一段時間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應聘的高峰時期,看到各種媒體上關於招聘會的報道更是在這蕭瑟的寒風中增添了一絲涼意:今年全國大學有600萬畢業生,而就業崗位只有不到60w個,顯而易見這個巨大的對比是殘酷。

大學生求職要“內外兼修”

面對日益嚴重的金融危機我們無法迴避,而在這供過於求的職場中,應屆大學生該怎麼如何應對呢?這是個問題,並且是個嚴重的,刻不容緩的問題。不過只要練好內功——個人業務能力與外功——面試著裝細節,相信有準備的應屆大學生還是有把握在職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的。

其實早在幾年之前職場的競爭就已經很激烈了,只不過全球金融危機加劇了職場的殘酷性,應屆大學生想在萬頭攢頭的招聘會上得到一個職位,甚至是遞上一張簡歷都是很困難的。

根據眼下的情況,站在個人角度我建議畢業生們應該在現階段著眼於職場的發展前景而不是薪水的.高低,適當的調低對於薪水的預期值會換來更多選擇的機會。

另外,不應只對大公司或是跨國集團趨之若鶩,規模較小的公司其實有著良好的工作氛圍和較多的個人發展機會,可能初期公司給新人的月薪並不高,但相信低薪僅僅是暫時的,經過一番刻苦的磨練,職場新人必將擁有高人一等的實踐能力,為日後成功跳槽獲得高職高薪積累必要的資質和經驗。

所以說,應屆畢業生不應將眼光盯在短時期的高薪上,而應把眼光放在長遠的發展上,這注定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種抉擇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更便於落實個人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

換個視角,讓我們再從外功——求職的細節上看看應屆畢業生該做哪些準備:男生一般著西裝,白襯衣和皮鞋,女生則要複雜的多:衣服飾品、髮型、化妝品等等給人眼前一亮的裝備。

不過凡事過尤不及,在求職中也沒有必要為面試一個職位而無謂地增加父母的經濟負擔,畢竟絕大多數應屆畢業生沒有經濟來源,應聘求職的費用只能朝含辛茹苦撫育他們長大的父母要。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光鮮而造成父母負擔的加重是讓人很難認同的,因為公司招聘一個人不僅僅是看他(她)的外在,更重要的是看能力水平。

大浪淘沙,金融危機裡既有危險也有機遇,初涉職場的應屆大學生在兼具“內外功”的前提下一定會揚帆遠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