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為何會成為雞肋

才智咖 人氣:1.64W
企業培訓為何會成為雞肋
   “好哎,下午不培訓哦!”,聽同事雀躍式的相互傳告。彷彿下午兩小時的培訓,真是一種牽強式的任務。  也聽到有人講,企業培訓沒有針對性,內容過於泛泛,兩節課下來留給我們有用的知識,實在很少。其實,有這種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通常是站在自己本職工作上考慮問題。對於企業培訓課程的內容,當然也採取選擇性的接受。這種接受程度不僅取決於員工個人素質和思想覺悟,而且跟員工從事的工作密切相關。對於我們熟悉的或有幫助的當然全盤接受,而對自己不熟悉的,超過自身從業範圍,對課程的認知力就稍微弱一些,甚至可能出現牴觸的.心理。這也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有些員工把它看作一種任務完成,聽課的時候難免帶上情緒,從而自身學習效果也打上了折扣。造成了企業培訓的兩難境地,用一句話來講就是“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之所以這樣理解企業培訓,還是因為我們保留了曹操的“食”與“棄”的觀念。這種觀念的形成要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的故事講起。自從夏侯淵戰敗被殺後兩個月,曹操為避免漢中守軍遭受更大的損失,於是勞師遠襲。同時也帶來了後方供給的不足,劉備抓住這個薄弱環節,予以突破。雙方相持數月,曹操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敦傳令眾官,都稱“雞肋”。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敦。敦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
  以員工個人觀點來看,很容易得出“雞肋”式的看法,認為企業培訓無論從工作時間安排,還是培訓內容接受來說,都本著取捨的態度,影響了自身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與企業培訓所要求的兩點宗旨相背離。
  一、 提高員工自身從業素質和知識技能,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更好的勝任工作崗位的要求;
  二、 完善企業文化,能夠使員工逐步理解並接受企業文化,確保組織戰略意圖貫徹有效性,打造卓越的學習型團隊,使員工與企業融為一體,共同生存和發展。
  這兩點宗旨是通過企業培訓逐步達成的。伴隨著員工對於企業培訓認識的不一,企業培訓的效果和目標的達成,與預期將會有差異。如何正確認識企業培訓所帶來的價值,我們需要從其特點入手。
  一、 企業培訓目標的針對性服務於企業戰略目標和文化。依據公司現階段發展對員工的要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譬如,我們通過學習《如何當好一線主管》,主要是幫助一線主管其中包括班組長幹部,更好的瞭解其工作職能及有效提高一線幹部執行、控制、溝通和管理能力。當然,企業培訓的針對性區別部門。由於企業培訓統籌兼顧的要求,未能象部門培訓一樣,著眼於某一特定知識和技能的培養。為彌補這一不足,部門培訓需要深入開展員工個人崗位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並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二、 企業培訓不是速效救心丸,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的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即使是我們學到了相關的知識,也需要時間與自己的日常工作相磨合,逐步影響我們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式。抱著急性子的態度來看待培訓,就象一口氣想吃成胖子,這是很不現實的。所以,我們首先是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參與到企業培訓,取其精華,去偽存真。
  三、 企業培訓起著引導性作用,中國人講究“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培訓的內容只是一個開始,效果如何純粹要看自己。畢竟,培訓時受益物件直接就是員工。聽過且過的態度,無益於我們的提高。
  食與棄或許不是一個問題,關鍵是怎樣正確看待企業培訓,給我們帶來的成效。我們常用給予“魚”,還是授予“漁”來形容培訓的作用。魚和漁是兩個思想層面,有魚而不一定未來有魚,有漁而一定意味著源源不斷的有魚。企業通過有計劃的培訓來持續不斷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技能和崗位適應性,從而提升整體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