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度員工培訓方案例項

才智咖 人氣:1.69W

   又到了一年一度制訂企業年度員工培訓計劃的時間,在培訓正式實施前,如果能夠通盤考慮,制定出有計劃性的培訓方案,不僅能夠明確培訓目標,最為重要的是,合理的培訓計劃可以使培訓管理水平得以不斷提升。下面的年度培訓方案,希望能與同業者們共享,提供一些職場思路。

   隨著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對員工隊伍的知識結構和整體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這些問題制約了公司的發展速度。根據公司經營戰略,培訓部將通過培訓逐步調整員工知識結構,提高員工敬業精神,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員工綜合素質,這也是編制本培訓方案的出發點。

   為了使培訓方案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方案前,培訓部認真進行了培訓需求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6份,有效率為93%,調查結果 

對公司企業文化培訓的意見

培訓內容
 希望培訓
 培訓方式
 
公司領導授課
 學習教材
 座談交流
 
1、公司發展戰略
 95%
 87%
 5%
 8%
 
2、企業文化
 90%
 75%
 15%
 10%
 
3、規章制度學習
 87%
 28%
 56%
 16%
 

職位培訓

培訓內容
 希望培訓
 培訓方式
 
參加公開課
 內訓
 自學教材
 
1、業務技能
 75%
 60%
 22%
 18%
 
2、管理技巧
 14%
 76%
 24%
 0
 
3、兩者都培訓
 11%
 50%
 40%
 10%
 

提高能力培訓

培訓內容
 希望培訓比率
 
 
 
 
1、提升管理能力
 57%
 
 
2、專業前沿資訊
 45%
 
 
3、人力資源管理
 32%
 
 
4、溝通、商務禮儀
 28%
 
 
5、財務管理
 20%
 
 
6、市場行銷技巧
 18%
 
 
7、心理學
 12%
 
 
8、英語、計算機
 8%
 
 
9、法律
 5%
 
 
10、MBA課程
 1%
 

|||   通過調查,瞭解到員工對企業文化、專業技能及管理能力的培訓較為關注,本著“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制訂本年度培訓方案。

   1、工作即培訓。培訓的目的是通過“培訓——工作”的結合,使員工發生有益於公司發展的變化,提高工作能力,改變工作態度,改善工作績效,把員工培養成“企業人”,因此培訓主要在工作過程中進行。

   2、經理即培訓師。各級經理均負有培訓下屬的職責,通過日常工作對員工進行有計劃的培訓,使員工具備工作必須的知識、技能、工作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下屬的培訓如何”將作為對各級經理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

   1、滿足各級管理者和工作任務的需要。管理者管理技能、態度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利於提高工作任務完成的效率,增加公司經營目標實現的可能性。

   2、滿足員工需要。通過提高員工的崗位技能,員工增加工作信心,並且有動力在工作崗位上應用這一技能,從而促進部門目標的完成。

   3、塑造公司的“學習文化”。形成一種公司學習的氛圍,保持公司的持續發展。

   根據參加培訓人員不同,分為:高階管理人員培訓、中層管理人員培訓、普通員工培訓和新員工崗前培訓。

高階管理人員培訓

   高階管理人員應具備廣闊的視野,正確把握社會、經濟形勢,熟悉公司內外部各種影響因素。因此高階管理人員培訓重點是提高從全域性進行評價、決策的能力以及組織、駕馭和培養後續人才的能力。

培訓方式有以上幾種:

   1、參加各種高階研修班、研討會,由培訓部提供相關資訊,或由高階管理人員提出,培訓部組織;

   2、通過讀書與專題案例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瞭解行業動態,及時溝通訊息,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根據工作需要,進行企業間高層互訪;

   4、赴美國、加拿大、印度考察同類企業。

企業各級員工培訓內容

序號
 高階管理人員
 中層管理人員
 普通員工
 新員工
 
1
 企業經營環境、經營思路、行業發展等的研究
 非人力資源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文化培訓
 公司發展史;
 
2
 上市公司法律法規學習
 職業經理技能提升
 現代企業員工職業化訓練:時間管理、溝通技巧、商務禮儀、職業生涯規劃
 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1天)
 
3
 創新能力、戰略管理及領導力提升
 行業前沿資訊
 職位說明書、任職標準學習
 公司戰略規劃和規章制度
 
4
 讀書活動、熱點案例討論
 讀書活動《寓言中的經濟學》
 讀書活動《與公司共命運》
 拓展訓練
 
5
 考察、學習
 對直接下屬的輔導
 自主學習
 入職訓練
 

中層管理人員培訓

   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重點在於管理者能力的開發,通過培訓,激發經理級員工的個人潛能,增強團隊活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使中層管理者加深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理解,瞭解企業內外部的形勢,樹立長遠發展的觀點,提高中層管理者的計劃、執行能力。

培訓方式有以上幾種:

   1、選擇內訓或外出參加公開課方式,總部中層經理、各下屬單位總經理班子成員參加,旨在提高各級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能;
   2、通過集中討論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掌握新資訊,瞭解行業動態;
   3、部門經理負責對下屬提供學習和管理的機會,有助於在職位出現空缺時,能有訓練有素、熟悉業務的人員頂替,避免產生人才短缺問題。

普通員工培訓

   員工培訓重點在提高專業技能,領悟公司經營管理理念,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員工技能培訓由所在部門經理制定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培訓部備案。

培訓方式有以下幾種:

   1、全體員工參加公司企業文化培訓;

   2、採用內訓與光碟結合的形式,每個系列安排兩期,員工可根據工作安排,自行選擇觀看時間,培訓部組織和跟蹤考核;

   3、充分利用公司期刊室,員工自主學習,在規定的時間內,員工自己安排學習進度,每人每年必讀2本以上與工作相關的.書籍或雜誌,寫兩篇讀書心得。

新員工崗前培訓

   新員工崗前培訓主要針對公司新接收的大中專畢業生、社會招聘人員,內容為公司級培訓,之後由所在各單位進行二級培訓,所在部門或生產車間進行三級培訓。

   對新招聘員工的培訓,採用課堂學習與戶外體驗式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使新員工逐步認識公司,加深對公司企業文化的理解,獲得新感覺、新動力。

   培訓本身是一個不斷髮展的實踐過程,因此培訓效果的體現是一個動態過程,對受訓人應進行動態評估。

培訓評估步驟:

受訓人員的反應

   在培訓結束後,向受訓人員發放《員工受訓意見調查表》,瞭解受訓人員對培訓的反應及通過培訓有哪些收穫。主要包括:①對課程內容設計的反應;②對教材內容、質量的反應;③對培訓組織的反應;④培訓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是否能在將來的工作得到應用,收益如何。

受訓人員對知識、技能的掌握

   評估受訓人員培訓後,是否掌握了知識、技能,通過培訓前後考試成績的比較,或要求受訓人員在一定時間內提交一份培訓心得,評價培訓效果。

受訓人員對知識、技能的應用以及行為和業績的改善

   由於培訓效果有的並不能立即顯示出來,因此對知識、技能的應用以及行為和業績的評價需要工作一段時間後進行,採用觀察、考核等方法,直接領導觀察日常工作,由受訓人員給出工作中培訓結果運用例項,來證明實踐了培訓內容,直接領導考核,如果沒有實踐,要求受訓人提出改進方法,繼續實踐,反覆應用,通過行動—總結—行動—總結,達成培訓效果。

培訓為公司帶來的影響和回報

   對培訓進行綜合評價,包括工作質量是否提高、費用是否節約、利潤是否增長等。

   1、建立員工自主學習機制

   員工建立起主動學習意識,而不是被動地聽從企業的安排;在滿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員工的學習願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另外,學習成果必須全員分享,參加外訓的員工回來後,應將培訓內容與每一位感興趣的員工分享。

   2、鞏固培訓效果,提升公司業績

   培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消費,而是投資,通過培訓獲取持續改善,進而提升公司績效。

 

企業年度員工培訓方案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