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飛輪讓管理飛起來

才智咖 人氣:2.35W
績效飛輪讓管理飛起來
1965年出生,1992年創辦了風馳廣告公司,將很多成功學的理論、方法應用到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僅5年時間,他的公司就創造了資產從20萬增長到2.5億元的奇蹟,公司也從一家小小的廣告公司迅速發展成包括房地產、高科技企業在內的風馳明星資訊產業集團。2001年他的公司與李嘉誠和記黃埔旗下的公司合資組建了昆明風馳傳媒有限公司,李踐出任總經理,現正為成為中國最大的戶外媒體集團而努力。 
  李踐認為,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是帶作風。企業有企業的作風,團隊有團隊的作風,企業的戰鬥力取決於企業的作風問題。 
  在TOM公司,李踐始終堅持任何一個員工進來,首先是訓練作風,始終堅守三大作風:第一個認真。認真就是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專心致志。認真是品質,不管你的條件再好,你的企業、你的條件、你的制度都不能替代你員工認真的態度。第二個是快,就是高效率。第三個是誠信,就是堅守承諾。李踐認為,這三條缺一不可。 
  每個企業必須首先建立規則。李踐認為,有了制度還不夠,還不能成為系統,在制度的背後還必須有流程化、標準化,實質上就是表格化。如果企業要建立系統,就要遵循這個手段,一旦建立系統就會形成軌道,讓每一個人都知道該怎麼做,每一步做什麼,最後達到想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因此,李踐在公司內部大力推行績效飛輪的系統管理,為TOM的管理裝上超級發動機。 
  在TOM公司有一句話:千斤重擔萬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績效,要麼產生正面績效,要麼產生負面績效。李踐認為,讓員工們“千斤重擔萬人挑”的關鍵點就在於數字量化的績效! 
  而數字量化具體是如何做到的?在TOM的績效飛輪中,第一步就是:層層分解。公司會將整體收入以及成本、利潤等經濟指標,逐一分解到下面的經理頭上,然後由經理再次向下層層分解,直至分解到每個員工的頭上。有了這些數字分解還不夠,還要進行時間分解,還要有年、月的全部分解。李踐說,公司2012年的各項數字早在2012年12月之前就已經全部分解出來了,他們在做之前就已經知道了目標和數字是多少,他們會準確地把所有數字分解到每月,每週,甚至是每日。 
  在對數字層層分解之後就要開展第二步,即時間對接。每個人的年度指標、月度指標、周指標、每日指標都要全部進行分解。因為,只有分解出數字來才能測評他做得對與不對,沒有數字都是無效。 
  管理學上有句名言:招對人比培訓人更重要。李踐對此非常認同,他把招對人看成了人力資源工作的第一核心。在他的績效飛輪中,他把招聘人才的“成活率”作為對人力資源工的評估標準。 
  公司會用半年的時間來看結果,只要所招來的員工“存活率”沒達到70%,也就是公司招了十個人,不管任何原因離開的人數超過了3個人,那麼這個負責招聘的人就會受到影響,並且直接跟工資掛鉤。如果“成活率”達到70%,他就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獎金。如果招來的十個人都留下來了,那麼招聘人員的獎金就上漲,“成活率”越高,他的獎金就漲得越高。如果成活率下降了,那就說明他沒有招對人,相應的獎金就要下降。 
  人力資源部門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培訓。李踐認為,培訓其實是一種價值的轉換,關係到員工的個人充電,創新能力的提升。在TOM有一個規定,不管多少人蔘加培訓,公司都會把整體工資的10%作為培訓金,每人每年有五千塊錢的培訓經費撥到人力資源部。這是平均的五千塊,可能有人會花得多,有人會花得少。李踐認為,在培訓上如果花了五十萬,那麼對公司就要有500萬的轉換。在績效飛輪裡面有一系列的制度,所有員工參加培訓,培訓的員工都必須回來,叫做1:0.1,叫分享學習制度。如果在外面上了三天課,那麼回來後就要用1.5天的時間給員工、屬下做培訓,如果不做培訓,那麼所有的培訓費、生活費、差旅費自己承擔。 
  員工每次培訓完了以後,公司還要組織進行營銷學習。學習的目的就是改進。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方法,今天上完這個課以後對我有幫助嗎?李踐要求,每個員工在每次學習以後都要填表。一個月下來上過什麼課程,然後公司每個星期三都要組織上兩個小時的培訓。建立連隊和學習型組織部是總經理的事情,但李踐還是要求全體員工都要參與,在他看來學習型組織就像指導員一樣,就是培訓、作風、訓練等等。每名員工一個月下來以後,公司就會發表格,每月上過什麼課,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上完課以後給公司的改進價值列出來,用數字表達,不準說形容詞。不能說這個課聽完以後我非常感動,非常有收益,語文在公司的管理中是蒼白無力的,必須要用數字說話。 
  這樣,相應的數字就統計出來了。這個數字要轉到財務部,然後,由財務部來定論公司所進行的改進有多少?如果財務部統計出來,轉換的價值正好是十倍,那麼獎金就達到百分之百,如果低於10倍獎金就要下降,如果是高於10倍,獎金就會上漲。如果一個員工說他的工作是瑣碎的,根本就沒有數字,那麼公司就會認為這個人不需要了。
 
  在李踐的管理體系下,公司的創意部門、研發部門也都會有績效的產生,比如說要以客戶為導向,提成可能是50%,另外50%是需要和客戶的合同兌現。第一個規定基本工資,第二個將近50%的提前預支獎金,還有50%是來自績效。如果是我簽了合同,那麼我就提成了。如果你沒有客戶你總是有專案,公司就用專案來考核你。我沒有客戶,因為客戶是很複雜的,很綜合的,東西內容是很多的,我算不出客戶的收入,那麼就用專案來考核。而對於財務的考核就要讓財務和成本掛鉤,如果是花錢跟營銷掛鉤。公司的利潤是20%,公司的成本是80%,公司是10減8等於2,是20%的利潤已經不得了。這個時候公司就會要求財務總監必須做到70%,不管前面的數字大或小,總體比例不會改變。對財務總監要求是成本下降,品質提升。如果比例超過70%,那麼他的獎金就要下降,如果是低於70%,那麼他的獎金就上漲。 
  對於一些和錢沒有關係的部門員工,比如保安,保潔等,李踐也有科學的考核工具,它被稱為“時間圓餅圖”。公司把他們的工作時間算出來。你的崗位是什麼,定責,你要完成哪些任務,定量,你的量是多少。七點鐘開始上班,公司就規定了定崗、定責、定量。7:00—8:00打掃客戶部,就這樣下去,某個時間段裡做什麼,把其中所有的事情都量化,這樣管理就簡單了。 
  李踐實施的績效飛輪就是這樣的原則,不管是什麼樣的員工,你的資料都要體現在相應的表格上。這樣,管理就變成了很簡單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是用數字說話,銷售團隊用銷售數字,工程團隊用工程數字,而且目標一致,所有員工都知道要創造價值,都知道內外合一。 
  在績效飛輪的數字量化管理中,數字被分成四個方面:財務、客戶、產品、管理。這些數字一項一項都變成了年度指標,年度指標分解到月度指標,然後又分解到每日指標。誰在負責研發,誰在負責大客戶開發等,都有專人、專職,如果到時間拿不出數字,就要受到處罰。 
  李踐認為,所有的管理關鍵在於目標是不是明確。在對目標的明確化方面,他有兩點建議:1、制定目標的時候不是由上到下,要讓員工先拿出計劃,部門經理拿出計劃。李踐的經驗是員工給他的數字比他自己制定出的普遍會高。高不一定能做得到,還要進行分析,所以要自下到上,不要強制壓制員工。 
  在績效飛輪的轉動中,首先是把目標列出來,然後逐一找出方法,第三步就是評估檢查。 
  李踐認為,領導者就是檢查者,安排的工作必須檢查。沒有檢查就不會有執行力,所有的.東西都在於檢查、落實。 
  檢查也要形成系統,即形成表格,而且檢查也是要分層次來做。在TOM,每月有檢查,每季度有檢查,每年有檢查。李踐要求每一位部門經理都要完成檢查任務:第一,“兩會制度”必須做,不管有什麼樣的託詞和理由。每天早上8:05晨會完畢以後,部門經理馬上就要檢查到每個團隊。第二,每人每件事每天都要對照目標,中間的對照過程。第三,對照結果。例如,丁小姐打了20個電話,拜訪了兩個客戶,王先生是新來的員工,不能拜訪客戶,要打40個電話。夕會時把所做的事情都列表交上來。丁小姐10個電話的情況怎麼樣,拜訪兩個客戶結果怎樣。王先生打了40個電話,怎麼樣,有什麼障礙? 
  對於像客戶名稱、聯絡人、客戶的需求,這些材料都需要經過經理的評估。李踐說,他不需要每天進行檢查,但是他可以抽查。如果他想看一下兩年前某位員工拜訪的一個客戶,可以馬上把兩年前拜訪的表格給調出來,看上面寫著,拜訪了多少客戶,打了多少個客戶電話。每天做完表格後影印給公司,公司就存起來了。如果公司要核查就可以隨時拿出來。除了每日檢查以外,還有領導人進行每週評估檢查。李踐讓財務總裁把財務的收據列出來,預算的成本和利潤是多少,如果是沒有,那麼馬上要說技術原因。在評估檢查時,他要求每個人都要發言,並把每個人的講話控制在五分鐘以內。大家都講完之後,要進行相互討論,最後,由他做總結,總結的格式是四個問題,第一個是上週的總結,找出差距。第二個是找出改進計劃。如果成功了,成功經驗是什麼,如果是沒有成功,那麼失敗的教訓在哪裡。第三個是本週的計劃列出來,準備拜訪幾個客戶。第四個是措施的計劃是什麼。 
  李踐認為,在團隊裡面獎要獎得心花怒放,罰要罰得膽戰心驚。公司制定的策略是:不管公司效率再好,員工都是低底薪加高績效。在三級城市,員工底薪是700塊,底薪低了靠什麼?就要靠高績效。李踐說,即使是在三級城市,他們的銷售人員每個月也可以拿到6000塊。靠的就是績效! 
  獎罰分明為什麼會帶來那麼大的力量?李踐說,人永遠是趨利避害的動物。他認為,人的行動力來自兩點:一是追求快樂,二是逃離痛苦。在團隊管理當中利是什麼?利就是“獎”。一個好的組織是重獎重罰。俗話說“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雖然精神、思想、文化很重要,但是人是生活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一個管理手段是“以薪換心”。所有的管理者都不要低估物質的力量。在TOM的管理當中,李踐還有很多的措施和手段,但是總的來說主要還是在獎勵措施上要多元化,在多層次,在各個方面都要去獎勵員工,要擁抱他,要擁護他,要賞識他。多元化多層次,就是達到一個級別就獎勵一次。同時,處罰到什麼程度?膽戰心驚!設立電網,就是每一個崗位上設立一個最低標準。李踐在公司內建立了很多電網,每個崗位每個員工,一進來就受教育,你的工作是什麼,你的工作標準是什麼,你達到了公司怎麼樣獎勵你,如果沒達到公司會怎樣懲罰你。如果同意了就簽字,如果不同意就什麼都不要幹。 
  李踐在TOM實施了各種獎勵機制,有駱駝獎、駿馬獎,還有最可愛的團隊等。如果員工們一起達到指標,就可以達到經理待遇。李踐說,在公司不分先後,不分學歷,只要給公司創造了價值,而且是數字量化。比如,給部門經理職位設立的目標是800萬,那麼讓每個員工都進行比賽,如果達到800萬他就可以當部門經理,如果是超過800萬,從超過800萬那一天起這個員工就是部門經理。 
  其他的激勵專案還有很多,包括讀書、福利、升職激勵、還有聽課激勵等。誰在排行榜最頂端,誰就可以去聽他想聽的課。李踐說,公司已經通過此類方式培養了兩個EMBA畢業的總經理,為每人交的學費高達30萬。當然,公司是根據員工的級別來承擔,承擔完後員工要跟公司簽訂相應的契約。如果在上課期間,你現在的職務是總監,按照公司比例是承擔50%,你承擔50%,但是你的業績下降了,不能當總監了,那麼學費就要停止。於是,這個員工就會在壓力中感到,他必須要及時把所學的東西轉化到企業身上,他們就會非常有動力和緊迫感,上課時他們就會非常專注,提高效率。 
  李踐在公司內設立了業績排行榜,每個員工都要在排行榜上排序,三次末位即離職。對新員工的業績要求是三個月必須達到60%,如果達不到就離職。李踐的妹妹曾來公司工作,她一來到公司就面臨績效考核問題,差點沒能過關。後來,她當上了經理,但是,由於業績未達標而被迫自動離職。李踐說,離職前,他妹妹曾要求他再給她五天時間,因為她有一個大單要籤。但是,李踐沒有同意,因為根據規定,時間已經到了。 
  後記:管理的核心是什麼,績效的核心是什麼?李踐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優勝劣汰、內外合一。 
  優勝劣汰,就是行者上,劣者下;而內外合一就是在制度面前,在績效面前,要體現出內外一致,內外市場都不可以建立一個溫暖的家。這就是管理,這就是企業,李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