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培訓大致的分類

才智咖 人氣:2.26W

在公司的經改會議上,人力資源主管總結了今年度針對中、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報告中稱培訓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並遞上一份考核的報表,資料顯示幾乎所有參加培訓的人員都在及格以上。

人力資源培訓大致的分類

人力資源培訓大致上分兩種:一是對作業技術以及某些特殊技能的培訓,二是針對管理層理論和相關知識的輔導。前者往往能夠取得立杆見影的效果,但是後者,我們應該著重於長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求受訓者本身認識到再學習與追求自身進步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試著去考慮:什麼才算“實質性的效果”?衡量效果的標準是什麼?難道就是這一紙考核的資料?

不,這顯然是不夠的。這份成績單,也許只能說明受訓者知道了什麼是“日視管理”,什麼又是“魚骨圖分析法”。而知道並不等於掌握,這才是關鍵。

我一向不相信類似的資料,因為資料常常掩蓋了很多真實的內幕。

我想起生產部門的某條流水線。公司規定的正常不良率是7%,該生產線每天的不良率就在6.85%與6.95%之間徘徊,月平均下來,剛好6.9%,算是達到了公司的品質標準。這樣的資料,往往讓人哭笑不得。我驚詫於生產單位的恰到好處,也驚詫於品管部門的模稜兩可。這就像學校裡的考試,老師對你的印象還行,你考了個59分,老師在填寫成績單的時候,略微想了想,順手寫上了60分。讓你回家有個交代,雖然成績不理想,但至少算是及格。而老師自己也算基本完成了任務,皆大歡喜……

我討厭60分的概念,這是對實事求是精神的顛覆,沒有了原則。

很多人對報表和資料缺少正確的認識。它的作用在於真實地反映存在的問題,是工作改善的重要參考依據,而不是班組業績和個人職位升遷的屏障。

品管部門大多是女職工,公司賦予了其工作職能的特殊性,手上握著生產品質的生殺大權,長期以來便有了某種優越感。於是,大傢俬下評論,品管部門的員工嗲聲嗲氣,而生產現場的員工就像地主家裡的包身工,低聲下氣。這樣的工作氛圍,為了維持班組業績,促使一些生產單位的幹部用個人感情大打外交牌,形形色色,無奇不有,這才有了品質報表上小數點後面兩位數的精打細算。

用主觀態度去看待客觀問題,工作中對人不對事,這已是本末倒置。公關的手段解決不了生產中製程管制的客觀因素,掩飾問題的唯一後果,就是導致問題長期的存在,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流程中持續存在的弊端,需要的是一種理性的思考。

第二季度培訓任務結束後,我翻閱了學員遞交的學習報告。其中不乏有感觸深刻,見地鮮明者,也有不少人在報告中對一些理論知識加以延伸探討。但後來,我漸漸疑惑。在此後的幾個月,公司各項會議中,包括各單位每週的工作總結,我並沒有看到這些理論和管理方法的影子。就連每日的品質報表,也無人採用簡單明瞭的“魚骨圖分析法”,仍是以前千篇一律的籠統模式,讓人分不清緩急輕重,看不到改善的'程式和清晰的思路。

我想,這就是“效果”的缺失。我們有機會接觸新生事物,並且有機會去實踐這些新的知識,為什麼我們不知道把握呢?這些社會資源,我們完全可以在工作中加以應用,變成自己的優勢,可是,我們很多人都在浪費這些資源。在我們考核培訓效果的時候,是不是也要想到這些呢?

懂得了新知識,學會了新的技能,卻不能在工作中融會貫通,那麼,學與不學,懂與不懂又有何區別呢?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也!”但我們這種情況,是“知之為不知也”。

生活中也常有類似的事。有人長年唸經拜佛,但仍是改不了心腸狹隘,毫無慈悲胸懷;有人一輩子苦讀書文,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無不通曉,可一經遇事,也不見其豁達開朗,有的也只是自悲自苦,鑽牛角尖者甚多。

從這樣一個小側面,我們可以瞭解到,對知識的應用,最大的障礙就是個人的行為習慣。性格之所以決定命運,是因為性格首先決定了行為習慣。我們不難發現,就算是一個極度理智的人,日復一日重複同樣的工作內容,習慣依然在無形中成型,對待新事物的態度,習慣的影響往往凌駕於理智之上。日侵夜浸,習慣潛移默化成了“個性”。個性沒有好壞之分,無論怎樣的性格,都應該得到尊重。我理解這種個性,包括工作中的尖銳思想,但是,如果個性阻礙了團隊的發展和個人自身的進步,那麼這種個性也就成為了一種缺陷。

人力資源的培訓,除了知識面的再教育,就是試圖對受訓者固定的習慣模式進行改造和加快其新陳代謝。而事實上,許多人會改變原有的習慣,或者推翻以前陳舊的思想觀念,往往不是得益於新知識的幫助,而是個人的習慣導致了慘痛的後果得來的經驗教訓。

很多公司在招聘新員的時候,更願意選擇應屆的畢業生,因為應屆畢業生富有工作激情,更重要的是思想觀念尚未定型,較之在職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員工更具有可塑性。經驗豐富者,面對日常發生的問題可迎刃而解,但當職責要求超過以往經驗的範疇,頭腦就少了靈光,創造性捉襟見肘。這就像一個蘋果,太成熟了未必是好事,因為容易腐爛。

我曾經和其他經理人交流過有關人力資源培訓的看法。其中,我們多次提到一個詞——“天賦”。不少的經理人都認為,很多工作崗位都需要天賦,好象有些人天生就具備了一些別人缺少的素質。這些素質又不是單靠後天的培養就可以有所建樹的。比如思維,比如眼光,比如胸襟,比如管理的親和力,還有對知識的捕獲能力……

墨家學說主張“和平、兼愛”,後來人也提出疑問:我們要愛天下所有的人,但,是不是天下的人都值得我們去愛呢?我們是不是應該有選擇地去愛人,而不是盲目地博愛?言下之意,原來在愛過之後,發現這世間有些人是不值得我們去愛的。

也許,有些人註定是馬,而有些人註定只能做騾子。就像同在一間教室的兩個學員,他們的差距遠遠不止懂與不懂“柏拉圖”的距離。這種無形的差距,不是靠他人的扶持和牽引就可以解決問題的,這也就註定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著同樣的道路和同樣的前途。

這些,似乎就意味著,朽木,的確有之。我們在人力資源的培訓中,不要一味地吃“大鍋飯”,要有合理的選擇和針對性,減少資源浪費,避免量化上的濫竽充數,利用最有效的方法去打造人才價值。有些人經過再教育,彌補了缺陷,優化了自身的知識結構,可以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而有些人,停留在時代的過去式,只能原地踏步或者去接受被淘汰的結局。

以人為本,是永恆不變的定律。無論何時,人都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公司每一次的人力資源培訓,都在為公司注入新鮮的血液。人力資源部門就是公司的血庫,除了不斷規範招聘機制,還得具備改造血液DNA的能力。不要有敷衍的態度,因為,這和公司的發展和個人的前途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