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男友?能否喝酒?女大學生遭遇求職尷尬

才智咖 人氣:2.74W
 ; ; ; “限男生”、“男性優先”……瀏覽報紙、雜誌、網際網路、招聘會上的招聘資訊,以上字眼並不鮮見。在今年全國710萬大學生求職大軍中,女大學生無疑佔據了半壁江山,但她們往往要面對部分用人單位“寧選武大郎,不選穆桂英”的“性別歧視”,而“有沒男友”等隱私的拷問,更是令求職的女生感到十分為難甚至不平。

那麼,“天之驕女”如何才能突破重圍,找到理想職位呢?專家表示,女大學生求職心態應放平和,提高自身綜合職業素質才是解決之道。

有無男友?能否喝酒?女大學生遭遇求職尷尬

 壁壘1:性別歧視

明文只招男生 女生求職門檻高

“男生找工作容易多了,女生真不好找工作,我們班被迫考研的女生有很多。”在上週末的一場招聘會上,一位電氣專業的女生感嘆道,自己在現場轉了好幾圈,只投出去2份簡歷。“好多單位都直接寫明只要男生,沒有此類‘宣告’的,也會以‘我們需要經常出差,家裡人放心嗎’、‘工作條件比較艱苦,你可能難適應’ 等言辭,委婉地表示他們不需要女生。”女生言語裡滿是無奈。

廣州大學大四學生小張也對遇到的“不公平待遇”感到很鬱悶:“為什麼女生的就業門檻要比男生高出很多?”小張告訴記者,她接觸的一家公關公司要求男生英語達到四級水平,對女生則要求六級,還必須能寫一手漂亮文章,而男生只要有一定文字水平就行了。

資訊時報記者在現場向一些招聘企業採訪時,他們均表示招聘時不會因性別把優秀人才排除在外,但對一些身體素質要求較強或是風險較高的職業,的確只考慮男性。

壁壘2:地域侷限

愛情親情難割捨 就業區域選擇窄

另外,非理性的地域偏好和個人因素,無形中也縮小了女大學生的就業區域。

暨南大學會計系的張文家在中山,父母在她入學時就開始灌輸思想:“找工作除了在廣東別的不要考慮。”張文自己也認為,作為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工作的地點很重要,不能留廣州工作,至少也得是珠三角地區。張文表示,班上不少女生的家人都有類似心理:畢業爭取留在廣東,離家越近越好,畢竟女生和男生不一樣。

中山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王夢玲承受的則是雙重壓力。其男友在駐海南的某部隊工作,他們感情很好。她曾想去海南聯絡工作,但又感覺那裡不適合自己將來的.發展。北京、深圳等地的it業較發達,她也聯絡了兩家單位。男友對此保持沉默,讓她自己選擇。這種“自由”反讓她左右為難。重感情的王夢玲甚至希望自己“絕情”一點,“該掰就掰,可女生就是不忍心。”

壁壘3:面試刁難

有無男友也要問 能否喝酒成條件

據瞭解,女大學生在遞簡歷時,除要擔心外在形象,還時常會遇到隱私盤問,諸如有無男友、會不會飲酒和交際等。許多女大學生感到社會對她們的要求近乎苛刻:面試時如果“素面朝天”,用人單位會說,作為一個女大學生應注重自己的形象,否則如何贏得客戶好感?如果“淡掃蛾眉”,又有人說,一位知識女性要注重自己的內涵和品位,華而不實能做好工作嗎?

“有的面試簡直是刁難女生。”廣東工業大學應屆畢業生王可向記者埋怨道,她曾經遇到某企業的招聘人員問這樣的一些問題:“你能喝酒嗎,能喝多少?”一些女生不知所措,有的則勉強回答“能喝一點點”。

壁壘4:年齡劣勢

學歷高年歲也高 正值婚育高峰期

就業還是深造,大多女生都曾面臨這樣的兩難選擇。就業吧,本科學歷不具備優勢,一些熱門單位往往註明要碩士以上;繼續考研深造,學歷高了,年歲也“高了 ”,比較優勢再度喪失。更有用人單位認為,女研究生畢業時多數在24~30歲之間,正值婚育高峰,機會成本太大,“寧要素質稍差的男生,也不要她們。”無奈之下,一些女研究生選擇了考博,讀博成為就業緩衝,甚至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可讀完博又會面臨什麼就業壓力,她們也不知道。

於是,在青春的壓力下,一些女研究生乾脆退出了角逐——迴歸家庭。有調查顯示,一些高校中,女研究生尤其是年齡較大的,在讀期間結婚的越來越多。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吳芹在研二時就結婚了,丈夫是一家公司的中層主管,她打算找一份競爭不太激烈的工作,而把更多精力花在家中。

何時對“天之驕女”根除求職歧視?

日前,一則詼諧而酸楚的女大學生求職信在網上熱傳。在回答用人單位“談戀愛了嗎”的問題時,女大學生稱:“我的eq很低,對男孩子沒感覺。所以,5年內保證不戀愛;5年後萬一不慎戀愛了,保證5年內不結婚;5年後萬一不得不結婚了,保證5年內不生孩子;5年後萬一不小心必須生孩子了……那應該是45歲以後的事了,你們可以考慮辭退我了。”

在對薪酬的期望方面,女大學生回答:“50萬元?想都不敢想;20萬元?痴人說夢;10萬元?絕不可能;6萬元?非常非常滿意;4萬元?非常滿意;2萬元?滿意;1萬元?我知道不是月薪,是年薪,我也……滿意。如果公司還有困難的話,打張白條,也行。 ”無獨有偶,另一則訊息再次讓人們把視線聚焦到女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上。一名銀行職員利用“潛規則”騙奸了8名求職女大學生。

可以看到,女大學生在勞動力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並不是孤立、偶然的現象,人才市場上“重男輕女”的現象屢見不鮮。除去傳統觀念外,這很大程度上與部分用人單位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有關。種種明裡暗裡的限制性要求,成為擋在女大學生就業路上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就業中的性別歧視,不僅挫傷了女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積極性,還助長了部分學生“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觀念。更嚴重的是,這種性別歧視破壞了社會公平原則,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