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三字經》

才智咖 人氣:1.85W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三字經》,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三字經》

小班教案《三字經》1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使幼兒初步理解“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的含義。

2、培養幼兒大膽、完整講述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經典誦讀的興趣。

活動準備:圖片一幅、列印好的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1、通過觀察圖畫引出故事。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有趣的圖畫,你們想看嗎?老師在投影儀上出示圖片。提問:

(1)圖片上有誰?這些人是什麼時候的人?從哪裡看出來的?

(2)圖片上的老爺爺是誰?

(3)這幾個小朋友在玩什麼遊戲呢?

(4)請你猜一猜,孔子和項橐在說什麼呢?

2、老師講故事,故事中的問題讓幼兒回答後,再接著講。

小結:孔子雖然知道很多知識,但他還是很愛學習,還向七歲的項橐請教,真是不簡單。我們小朋友更應該認真學習知識,做個有學問的人。

3、結合《三字經》,激發認字興趣。

這個故事就藏在我們學過的《三字經》裡,是哪一段呢?

出示列印好的紙張,一起讀。老師可稍作解釋。

幼兒拿出自己的紙,邊指邊讀。從“昔仲尼”讀到“猶苦卓”。

活動延伸:鼓勵幼兒收集經典故事來講給大家聽。

附故事:

仲尼師項橐

孔子是中國的大聖人,他一生勤奮好學,並且十分謙虛,不論何人,只要有一技之長,他都虛心向他學習。他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意思是說,路上只要有三個人走路,其中必有一個可以當他的老師。

傳說有一次,他外出講學,走到一個路口,有幾個孩子正在玩堆沙城的遊戲,沙土堆起的一座小城,擋住了去路。孔子下車,問他們:“車來了你們怎麼不讓路呢?”其中一個叫項橐的小孩答道:“我只聽說車繞城走,沒聽說城讓車走的道理。”孔子一下愣住了。接著便對這個聰明的孩子發生了興趣,向他提了不少問題考他,其中有什麼山上沒有石頭,什麼水中沒有魚,什麼樣的門關不上,什麼牛不生犢,什麼馬不下崽,什麼刀上沒有環,什麼火沒有煙,什麼男人沒妻子,什麼女人沒丈夫,什麼樹不長枝,什麼城沒有使者,什麼人沒有孩子……這些問題涉及到天文、地理、自然科學甚至家庭倫理道德等諸方面,就是一般成年人也難以回答。誰知項橐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土山上沒有石頭,井水中沒有魚,空著的門關不上,泥牛不生犢,木馬不下崽,砍刀沒有環,螢火蟲的火沒有煙,仙人沒有妻子,仙女沒有丈夫,枯樹不長枝,空城沒有使者,小孩沒有孩子。”

流利的回答使孔子驚歎,他連聲說:“了不起!了不起!”於是坐下來和他傾心交談,發現項橐這個七歲小兒,不但聰明機靈,對一些問題還有自己獨特的看法,於是不恥下問,誠懇地向他學習。以孔子這樣有學問的大聖人能向一個七歲小兒學習,那麼作為普通人,當然更應該虛心向所有有知識的人學習。

小班教案《三字經》2

教學目標:

1、自由拼讀並有感情地朗讀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2、透過學習,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3、體會《三字經》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準備:《三字經》故事,音樂磁帶,《三字經》朗讀磁帶。

教學過程

一、多種方式,複習舊知。

二、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範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2)學生自由讀,要求: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4)指讀,隨時正音。

(5)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6)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讀得又快又準。

2、、誦讀原文,讀出節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放《三字經》的朗讀磁帶。)

(2)試著自己讀一讀。

(3)指名讀,生評,師評。(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奏韻律。)

(4)拍手打節奏,齊聲背誦。

3、質疑釋義。

(1)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在讀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2)在彙報、質疑中,體會原文的含義。

(3)你們學明白這段故事了嗎?那就請聽同學來講一講吧!(配樂,進一步感悟原文所蘊含的深刻好處。)

(4)小結:只有明白這些,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忙。

三、拓展昇華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你學習的?你喜歡他們的方法嗎?說說理由。

四、課外延伸。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背誦給家長聽。

2、親自查閱有關這天學的《三字經》中的典故,小組合作試著表演。

小班教案《三字經》3

【教學資料】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誦原文,積累語言。

2、明白《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瞭解孝敬父母,互相謙讓是傳統美德。要繼承和發揚這種美德。

3、培養學生“感恩、愛”完美品質。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體會原文的含義,學習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謙讓禮儀道德。

【教學準備】

1、《黃香溫床》《孔融讓梨》配音動畫課件。

2、《三字經》朗讀錄音。

3、學習資料的課件設計。

4“經典誦讀能手”頭飾、“經典誦讀小名星”頭飾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嗎想看一看嗎

2、播放《黃香溫床》《孔融讓梨》動畫課件,要求學生認真看,用心聽,用腦想,能說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們各做了一件什麼事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做看完後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這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的片段資料,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原文。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二)誦讀感悟

1、師範讀,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音。

2、學生自由讀,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齡、能、融、染、犁、弟)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讀熟讀順。

4、看大螢幕個別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佈置誦讀評比規則。

5、師提示,古文的朗讀不但要正確還要讀出節奏韻律,播放《三字經》朗讀錄音,學生聽後先說感悟再試著自己讀一讀。

6、指名學生個別讀——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奏韻律之美。)

出示課件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7、接火車讀。小組讀。各小組評選“經典誦讀能手”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8、由“經典誦讀能手”上講臺誦讀,評選“經典誦讀小明星”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9、男女生互相接讀。為人子,。親師友,。香九齡,。孝於親,。融四歲,。弟於長,。

10、全班同學打節奏,齊聲背誦

11、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的資料你們已經記住了,老師期望你們回家把古詩文背誦給家長聽。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三)拓展昇華

1、讀古詩文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在彙報中質疑,再次體會原文的含義。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就應怎樣關心爸爸、媽媽的呢看到別人做不對時你會說什麼

3、你該怎樣和同學、小朋友相處呢

(四)總結提高

黃香和孔融都是之後成為大官,但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的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可見,孝敬父母,關心他人,謙虛禮讓,富有愛心,懂得禮儀是多麼重要。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天我們更要學會用愛和感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教學反思】

經典誦讀把學生帶入了傳統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經文誦讀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為,傾向於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在學生琅琅“讀經”中,感受到的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趣橫生。

在教學《三字經》前,我反覆閱讀教材,明白這些資料中講了許多歷史故事,通篇皆為整齊押韻的三字或四字小節,結構整齊悅目,讀來簡潔凝練,抑揚頓挫,琅琅上口,根據這一特點,我查閱了超多的資料,製作資料有關的小故事課件,藉助這些故事幫忙學生理解其含義及做人的道理。本次教學中,故事引入,激發學習興趣,很好地調動了學生誦讀《三字經》的用心性。在教學資料時,利用《黃香溫席》和《孔融讓梨》兩個故事,結合文字,由字到句,再拓展到日常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感知何為“孝”何為“悌”的道理。另外,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語言特點,主要的教學支點就是“讀”,採用自讀、練讀、指讀、合作讀、表演讀、競賽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熟悉文字,並感悟文字。這一系列的過程,層層深入,步步提高要求,從誦讀中,教材的押韻美感、抑揚頓挫的節奏才能體現出來,或者說正是教材語言特有的聲律美感內在地決定了吟詠誦讀是其主要學習方式。因聽聲而記真切,因吟誦而見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語言的聲音美本身!這能夠看出每一天讓孩子反覆吟誦這類讀本,美辭佳句盡入腹中,積累日豐,有助於培養學生凝練、典雅的文言語感和美感,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識字量及運用知識的潛力得到了促進和發展。

小班教案《三字經》4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三字經》,體會和理解《三字經》中積極的義理,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2、 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體會《三字經》的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三字經》,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教學難點:

學生會判斷《三字經》中的精髓內容。

教學過程:

一、 課前演講與名言推薦。

1、 課前演講《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2、 演講評分

3、 名言推薦。

二、 匯入。

師:“常回家看看”不僅道出了作者的心聲,而且還唱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那就是對家的重視。《三字經》裡也有這樣一句話:“夏傳子家天下”。今天,讓我們再次學習《三字經》,再次去領略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三、 要求學生背誦《三字經》

1、 提出要求: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背誦,並簡要闡述喜歡的理由。

2、背誦《三字經》片段並簡要陳述理由。

四、要求學生談談學習《三字經》後的收穫。

1、提出要求:請學生結合《三字經》的內容,談談學習後的收穫。

2、 學生談收穫。

學生1:九峰人的座右銘是“先成人再成材”,這句話說出了道德品質的重要性。《三字經》中“黃香溫席”“孔融讓梨”和“孫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們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多交良師益友,努力學習。學了《三字經》,我還知道: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連動物也不如。

學生2:《三字經》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這句話就是:“勤有功戲無益 戒之哉 宜勉力”。這句話告訴我們:勤勞就有功效,嬉戲是沒有益處的,應該警惕自己,時時勤勉用功。讀了這句話,我懂得了凡是勤懇學習的人,一定會有進步。如果怠惰嬉戲,不但沒有益處,而且還會有損害,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學生3:“為人子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啟示。如果一個人不學禮,就無法立足於社會,因為不懂禮的話,就會容易說錯話,如果懂得禮節,大家便樂意和你為友,並且尊敬你。我們現在求學,常常與老師親近,要學老師良好的言行,功課上有疑問要請教老師,不要和老師疏遠。對於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要與他們和樂相初。

五、拓展閱讀,並讓學生嘗試寫《三字經》。

小班教案《三字經》5

活動目標:

1、學習《三字經》中“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兩句,感受其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2、初步理解三字經內容,讓幼兒從小就懂得講誠信,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活動準備:

故事《狼來了》的圖片。《三字經》文字。

活動過程:

一、教師複習學過的《三字經》內容。

1、師:“小朋友,上次我們學了一個《黃香暖席》的故事,故事裡講了一件什麼事?(幼兒說出:黃香小朋友孝敬父母。)三字經裡是怎樣說的?(幼兒一邊拍小手一邊誦讀出“香九嶺,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兩句。)

2、師:我們還學了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故事裡講了一件什麼事?(幼兒說出:孔融小朋友尊敬哥哥、愛護弟弟。)三字經裡是怎樣說的?(幼兒一邊拍小手一邊誦讀出“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兩句。)

3、師:今天,老師再給小朋友講一個《狼來了》的故事,聽聽故事裡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出示圖片老師講故事。)

二、學習新的內容“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提問:故事裡有誰?他做了什麼事情?為什麼狼真的來了人們都不來救他呢?

2、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從小就要講真話,不能騙人,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3、師:在《三字經》裡是這樣說的“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出示《三字經》文字)

三、幼兒學習誦讀。

1、教師請幼兒和教師一起讀。

2、教師請個別幼兒上面來朗讀,教師鼓勵幼兒。

3、教師彈琴請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唱。並鼓勵幼兒用手拍節奏。

4、幼兒完整地誦讀三字經“人之初……此五常,不容紊。”

小班教案《三字經》6

教學目的

1、能流利地朗讀和背誦本句三字經

2、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瞭解同學之間互相謙讓可以增進團結,講謙讓是一種美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書是人類的營養品,沒有了書籍就像生活中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你們平時都讀了哪些課外書呢?(學生自由講)

1、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

在你讀過的課外書當中,你最喜歡哪一本?能說說喜歡的原因嗎?

(1)同桌交流。(2)班級內交流。(相機進行評價)

2、總結: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穫自然更豐富。

3、揭示揭題: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古代的孩子講謙讓的故事,請小朋友們邊聽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二、學文曉理:

(一)、自讀

生藉助拼音自讀一遍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二)、學文釋義

1、講(東漢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才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然後提問:(出示圖片)

(1)圖中誰是孔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孔融最先拿梨,本來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卻是怎麼做的呢?

(3)他為什麼要給自己選一個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讓給了哥哥和弟弟,這說明了什麼?

(5)孔融吃梨時講謙讓,爸爸的表情怎樣?(課件展示插圖)爸爸看到孔融這樣做,心裡會怎樣想?他會怎樣誇獎孔融?

(6)誰能學學爸爸的語氣誇誇孔融?

(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揚,心裡會怎樣想?

(8)孔融這樣做,他的哥哥會怎樣想?弟弟呢?他們以後也會怎樣做呢?

2、小結: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在好處和方便麵前不搶先,能讓人,他不僅受到了全家人的稱讚,也受到了世人的讚揚。所以,千百年來,“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孔融也成為了小朋友學習的好榜樣

3、那麼,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什麼呢?

4、老師朗讀三字經,請學生一起讀。

5、老師解釋語譯部分。

6、指導學生朗讀經文,背誦經文

7、故事情景再現:學生表演。

三、擴充套件活動:

學習兒歌《謙讓歌》

《謙讓歌》好兒童,要謙讓,好處、方便,我不搶,要學孔融把梨讓,不搶先,能讓人,先別人,後自己,人人誇我“你真棒”!

小班教案《三字經》7

活動目標

1、理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含義,並能初步誦讀。

2、能用“哎”及時回答他人的呼喚,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懶。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提前請隔壁班級能力強的一位幼兒及家長拍攝相關錄象。兩人的照片一張。

2、文字圖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3、每個幼兒的身上貼好名字。(便於老師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孩子們今天薛老師帶你們去認識一個新朋友。聽音樂進場。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幹什麼?搭積木玩得可開心啦。這時候,誰在喊她?

(二)出示視訊1,理解語句“父母呼,應勿緩。”的意思,並會用“哎”答應別人。

1、視訊1。

2、師幼討論。

教師:咦,想想答應媽媽了嗎?為什麼?如果你是想想,媽媽喊你,你會怎麼答應。

3、遊戲:我喊你答。

教師:我現在做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時候要趕快答應?

教師小結:集體喊、過度到個別喊。(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師:我們都知道爸爸媽媽喊我們名字的時候要趕快回答“哎”,想想聽到了嗎?

呀想想也答應得很快,我們一起表揚一下。你們也很能幹,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4、練習誦讀“父母呼,應勿緩。”教師: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件1,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麼?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出一句,及時提煉句子,還有誰來會所說聽到了什麼?(並出示字卡)分角色誦讀“父母呼,應勿緩”。男孩子們(唉)你來讀一讀。女孩子們,你們也來讀一讀。

(三)播放視訊2,理解語句“父母命,行勿懶。”師:爸爸媽媽喊我們名字的時候要馬上答應,那爸爸媽媽讓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該怎麼做呢。

我們先來看看想想是怎麼做的。

1、視訊2。

2、師幼討論。

教師:媽媽喊想想幹什麼?她是怎麼做的?媽媽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想想做得真不錯,我們表揚一下她吧。你在家裡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麼事情,你是怎麼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吧?幼兒討論教師:你在家裡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麼事情?你是怎麼做的?誰來說一說。

情景表演:幼兒:媽媽喊我洗手,我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那我們試一試。**孩子,到媽媽這裡來,要吃飯了,把手洗洗乾淨吧。(要下命令式,讓孩子去做事情)

3、誦讀句子教師小結:孩子們都明白了爸爸媽媽讓我們做的事情,都知道馬上去做,不偷懶。弟子規中有一句好聽的話也是說得這件事情。我們一起聽一聽。(播放課件2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麼?(出示相應字卡)一起讀一讀。分角色讀

4、幼兒體驗。

教師:爸爸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你能馬上去做不偷懶,那老師喊你們做事情,你們願意嗎?孩子們(哎)請你們把這句好聽的話告訴客人老師吧。(播放課件2)(四)誦讀,進一步鞏固認識。

教師:剛才我們學了弟子規裡兩句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跟著電腦裡的老師讀一讀吧?(一起誦讀)讓我們再跟著電腦裡的老師讀一讀,好嗎?

教師:剛才跟著電腦裡的老師讀了讀,那現在我們自己來讀一讀吧。(完整欣賞,輕聲跟讀)分角色誦讀:男孩子們,你們讀下好嗎?女孩子們,你們再讀一次聽聽好嗎?孩子們,立正,我們一起讀給客人老師聽一聽,好嗎?

教師總結:今天好開心,孩子們都會讀弟子規中的兩句話,明白了話的意思。讓我們一起去告訴別的班級的小夥伴吧?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播放音樂,幼兒拍手誦讀離開)

小班教案《三字經》8

經典原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具揚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墮

活動目標

1、熟讀《三字經》第一課》:“人之初····師之墮”

2、識字:山、遠、近

3、知行合一:通過故事《媽媽生病了》引導幼兒學會做一些關心父母的事,孝敬父母。

 活動準備

禮物盒子一個,裡面放有一本《三字經》

字卡:山、遠、近

“多聞之星”貼紙

教師用碟:《三字經》第一課內容、說文解字、知行合一《媽媽生病了》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律動:《如果感到幸福》

2、“小朋友跳的真棒,~老師要送給你們一份神祕的禮物。”出示盒子,“我的寶盒裡會藏著什麼呢,我們用‘愛的鼓勵’把它請出來。”將盒子開啟,取出書本《三字經》。“哦,是一本可愛的書寶寶。大家看看書寶寶的封面上都有誰呀?〔小兔、小豬、小烏龜、公雞,還有多多。〕上面的字你們認識嗎?”讓小朋友來認上面的字,然後把它念出來。“對了,書寶寶的名字叫《三字經》,讀了它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可愛。”

 二、活動展開

〔一〕誦讀

1、師:“現在讓我們來聽聽看《三字經》裡寫著什麼寶貝呢,請多多來給大家讀《三字經》第一課。”播放vcd,請小朋友聽一遍。

2、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本《三字經》,小朋友,趕快找找,給你們準備的《三字經》在哪裡?”〔事先在每一組孩子桌子的中間放一個小籃子,將《三字經》放在籃子裡,用一張手帕將其蓋住,保持一些神祕感,也是為了不先引起孩子的注意。〕請小朋友去找書,必要可以提醒幼兒。〔提醒:到第二次取書的時候,就是播放音樂,然後將書放在第一個小朋友的桌子右上角,一個一個往後傳。

3、找到書以後,請每個孩子拿一本。“請小朋友雙手輕輕的將《三字經》拿出來,放到自己面前的桌子上。”引導孩子:一手扶著書,一手捏書角,一頁一頁往後翻,把書翻到第一頁。請小朋友將右手舉起來,伸出右手的小食指,將小食指落到第一頁的第一個字上,然後‘手指字,耳朵聽,眼睛看書開口讀’老師讀一遍,小朋友跟著讀一遍。讀完後,請小朋友輕輕地將書合上,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4、遊戲‘身體上的字’。“小朋友,你們會唱頭髮肩膀膝蓋腳的兒歌嗎?”和小朋友一起來唱兒歌並加上動作。完了以後,問他們喜歡自己身體的那個部位。選三個,如頭髮、肩膀、膝蓋。然後用剛才唱兒歌的節奏,加上排頭髮、肩膀、膝蓋的動作來讀《三字經》第一課。一個字拍一個部位。

5、比賽讀。將小朋友分成兩組,比如香蕉組和蘋果組,看哪組的小朋友表現更棒。

〔二〕識字

6、“今天還有三個字寶寶也想來和咱們做遊戲。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就是三個字寶寶必須在我們今天學的三字經裡找到和它長得一樣的好朋友。小朋友,快來幫幫字寶寶吧。”出示寫有三字經的黑板和三張字卡:近、遠、山。請三位小朋友分別上來,在黑板的文章裡找到和它一樣的字。找對了,老師獎勵一顆“多聞之星”。如:找到‘近’以後,老師帶領大家一起來看‘近’應該怎麼念,從第一句讀起:“人之初···性相近”,這個字念‘近’。這樣在讀文中讓小朋友識字,一舉兩得。其它兩個字也是這樣。

7、說文解字。“小朋友,你們知道‘竇燕山’的‘山’是怎麼來的嗎,讓我們一起去聽聽漢字老爺爺怎麼說的吧。”播放vcd,看說文解字。

8、遊戲送字寶寶回家。

〔三〕知行合一

9、“小朋友,你們生過病嗎?”〔生過〕“生病的時候是誰在照顧你呢?”〔爸爸媽媽〕“如果媽媽生病了,你會怎麼做呢?”〔請小朋友自己說〕“好,我們來看看媽媽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多多是怎樣做的。”播放vcd知行合一。看完後,請小朋友說說,老師總結。

10、如果時間允許,老師帶小朋友來表演創編《媽媽生病了》。

 三、活動結束

播放vcd,學生跟讀,老師給每個孩子發“多聞之星”。

延伸活動

1、好習慣

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我給爸爸媽媽倒杯水。

2、親子共讀

今天我學了《三字經》,回家要讀給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