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退休職工醫保繳費要重啟?

才智咖 人氣:2.7W

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制度自1998年建立以來,近20年中,始終採用退休人員不繳費、在職人員繳費“養老”的籌資模式。隨著社會發展、人口結構變遷,撫養比壓力日趨加大,這一做法終將無以為繼。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一些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退休職工醫保繳費要重啟?

2015年11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佈“十三五”規劃建議,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日也在《求是》雜誌發表文章,均提及,要研究制定退休人員繳納職工醫保的新政策。如能成行,我國醫保籌資體制將迎來新的轉型,代際間社會資源配置將走向更加公平,社會經濟發展也有望更加平穩。

退休人員不繳費,本就是國際上社保體系中少有的做法。社會保險的本質是保險,國民承擔繳費義務,享受保障權利。此前我國對於此的特殊政策,有我們的歷史原因,時逢國企改革等歷史浪潮,需要通過退休人員不繳費等方式減輕當時建立現代社保體系的改革壓力,同時也減輕那一批退休人員在面臨企業破產、重組之外的生活壓力。繳費壓力更多為在職的年輕人群乃至大中小型企業承擔,這一政策一實施就是近20年。

這20年我國迎來了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的繁榮變遷,這都建立在年輕一代努力耕耘、為社會創造價值、增加福利的基礎之上。然而,人口結構也在20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剛剛放開的“二孩”政策也難以拉高已經急速走低的生育意願,年輕一代繼續為退休人員“託底”,負擔日趨沉重,矛盾日趨激烈。

官方統計資料顯示,2014年底,全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8296萬人,其中退休人員7255萬人,在職退休比為2.9:1,這意味著不到3個在職職工就要供養1個退休老人。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的增長,都使得老年群體的醫療費用日趨攀升。2012年6月,時任人社部副部長的胡曉義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指出,老齡化已經成為中國醫保基金的最大壓力,24.9%的退休人員佔用了59.9%的醫保資源,形成巨大隱患。

至三年之後的今天,城鎮職工醫保基金赤字危機已迫在眉睫,基金增收壓力更加嚴峻。職工醫保統籌基金雖然有一定結餘,但40%的結餘集中在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東部省份,其他省份大部分處於赤字邊緣,地區之間“貧富差距”嚴重。截至2014年,我國已有185個統籌地區的城鎮職工醫保資金出現收不抵支,一些地區退休職工的住院率達到50%以上,即一年中每兩名退休職工就有一名發生住院費用。

如果將這部分仍在不斷增長的壓力轉嫁到企業和年輕的在職人群身上,顯然難以負荷。而經濟發展還在面臨“新常態”,增速放緩,企業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必然減少用工需求,欠繳、斷保、選擇性參保現象日益突出。以西寧市為例,甚至出現了1.4萬名職工轉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保,顯現出對社會醫保體系的巨大沖擊。

而退休人員還在快速增加,退休人員帶來的費用壓力也在快速增加。據陝西省寶雞市測算,每增加一名退休人員統籌基金將減少收入2200元。該市2014年新增退休人員9743人,僅此一項統籌基金一年減少收入2000萬元。

有觀點認為,面對這樣的基金壓力,首當其衝承擔責任的.應該是政府也就是財政資金。然而,醫保基金是保險而非福利,財政資金為醫保基金無限兜底,這種做法在國際上也絕無僅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實行社會醫療保險的國家、地區中,如德國、日本、臺灣地區,都還沒有財政資金對有正式工作、穩定收入的人群進行醫保補貼。以德國為例,德國一度規定退休人員免於繳費,但醫保基金很快不堪重負,後改為以養老保險金為基數,費用一半由老年人負擔,一半從養老保險金中扣除,這也是全世界較為普遍的做法。

換句話說,帶有保險本質的醫保基金,必然要求參保人繳費來承擔義務,享受權利。這筆錢只能從參保人中來,如果退休職工不繳費,則壓力將全部由在職人群承擔。即便強令財政資金擔下這份責任,也不過是增加全民的稅收負擔,“羊毛出在羊身上”。

另外,現在退休人員的情況也與職工醫保建立伊始有很大不同。在當時,國企改革浪潮中的退休職工,還可以視作彼時的“弱勢群體”,但時至今日,2005年到2015年間國家連續十一年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年增幅達到10%左右,養老金絕對水平已從2005年的月人均710元左右提高到2015年的2300元左右,不少地區的退休人員工資甚至高於在職職工。而城鎮職工醫保建立時間尚短,自1999年至今不過16年,存在大批繳費時間很短但已退休的人員,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只需達15-25年就可退休後不繳費、終身享受醫保待遇,繳費根本無法彌補其醫保支出,失去社保權利義務相對等的公平本質。

因此,沒有道理再讓年輕人群、社會企業戴著鐐銬沉重前行。以上海為例,2014年上海城職保人均籌資額為4700餘元,假如退休人員加入分攤費用,人均籌資額則有望下降至3300元以下。當然,退休職工的繳費規則還需進一步精算設計,但至少,退休職工繳費將使社會整體負擔減輕,毋庸置疑。

社會醫保體系是全民共有,任何相關政策的調整,都應經過充分的討論、理性的思考,而不是盲目批駁。此前連續十年提高養老金,很多人只看到政府“發福利”,卻未必看到背後企業和年輕人的勞動貢獻、交稅貢獻;今天,我們討論退休人員繳費重啟,同樣有很多人怨聲連連,卻也沒看到企業和年輕人可以減輕的沉重負擔。老人家家有,在外拼搏的年輕人,家家也都有,也會有。

當然,減輕醫保基金壓力,重啟退休人員繳費只是基金“開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節流”即控制醫療費用快速增長,也是政府不可忽視的重任。2014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35312億元,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2.4倍。因此,這需要醫療衛生體制更為深刻的改革、大膽的突破,不能讓基金增加的籌資,最終用於更大的浪費,這方為社會醫保制度更公平、更可持續的建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