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常識

才智咖 人氣:2.18W

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身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應急處置要做到“一防二撤三洗四治”。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常識

1.防護 呼吸防護,在確認發生毒氣洩漏或危險化學品事故後,應馬上用手帕、餐巾紙、衣物等隨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頭如有水或飲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溼。最好能及時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面板防護,儘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單、衣物遮住裸露的面板。如已備有防化服等防護裝備,要及時穿戴。 眼睛防護,儘可能戴上各種防毒眼鏡、防護鏡或游泳用的護目鏡等。食品檢測,汙染區及周邊地區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隨便動用,須經檢測無害後方可食用。

2.撤離:判斷毒源與風向,沿上風或上側風路線,朝著遠離毒源的方向撤離現場。

3.洗消:到達安全地點後,要及時脫去被汙染的衣服,用流動的水沖洗身體,特別是曾經裸露的部分,防止面板吸入性中毒。

4.救治:迅速撥打“120”,將中毒人員及早送醫院救治。中毒人員在等待救援時應保持平靜,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肺負擔致使病情惡化。

危險化學品燒灼傷的現場急救

化學腐蝕物品對人體有腐蝕作用,易造成化學灼傷。腐蝕物品造成的灼傷與一般火災的燒傷燙傷不同,開始時往往感覺不太疼,但發覺時組織已灼傷。所以對觸及面板的腐蝕物品,應迅速採取淋洗等急救措施。對化學性面板燒傷,應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受汙染的衣褲、鞋襪等,並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創面20至30分鐘(強烈的化學品要更長),以稀釋有毒物質,防止繼續損傷和通過傷口吸收。新鮮創面上嚴禁任意塗抹油膏或紅藥水、紫藥水,不要用髒布包裹;黃磷燒傷時應用大量清水沖洗、浸泡或用多層乾淨的溼布覆蓋創面。 化學性眼燒傷,要在現場迅速用流動的清水進行沖洗。

危險化學品急性中毒的.現場急救

若為沾染面板中毒,應迅速脫去受汙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若為吸入中毒,應迅速脫離中毒現場,向上風方向移至空氣新鮮處,同時解開患者的衣領,放鬆褲帶,使其保持呼吸道暢通,並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若為口服中毒,中毒物為非腐蝕性物質時,可用催吐方法使其將毒物吐出。誤服強鹼、強酸等腐蝕性強的物品時,催吐反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嚴重損傷,可服牛奶、蛋清、豆漿、澱粉糊等,此時不能洗胃,也不能服碳酸氫鈉,以防胃脹氣引起穿孔。現場如發現中毒者發生心跳、呼吸驟停,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壓術,使其維持呼吸、迴圈功能。

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處置措施

(1)先控制,後消滅。針對危險化學品火災的火勢發展蔓延快和燃燒面積大的特點,積極採取統一指揮、以快制快;堵截火勢、防止蔓延;重點突破、排除險情;分割包圍、速戰速決的滅火戰術。

(2)撲救人員應占領上風或側風陣地。

(3)進行火情偵察、火災撲救、火場疏散人員應有針對性地採取自我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面具、穿戴專用防護服等。

(4)應迅速查明燃燒範圍、燃燒物品及其周圍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險特性、火勢蔓延的主要途徑,燃燒的危險化學品及燃燒產物是否有毒。

(5)正確選擇最適當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火勢較大時,應先堵截火勢蔓延,控制燃燒範圍,然後逐步撲滅火勢。

(6)對有可能發生爆炸、爆裂、噴濺等特別危險需緊急撤退的情況,應按照統一的撤退訊號和撤退方法及時撤退。

(7)火災撲滅後,仍然要派人監護現場,消滅餘火。

危險化學品洩漏事故處置措施

(1)進入洩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安全防護,進入現場救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必須做到:①如果洩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區應嚴禁火種、切斷電源、禁止車輛進入、立即在邊界設定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②如果洩漏物是有毒的,應使用專用防護服、隔絕式空氣面具,立即在事故中心區邊界設定警戒線,根據事故情況和事故發展,確定事故波及區人員的撤離。③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

(2)洩漏源控制

關閉閥門、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區域性停車、減負荷執行等。堵漏時,採用合適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洩漏處。

(3)洩漏物處理

①圍堤堵截:築堤堵截洩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貯罐區發生液體洩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②稀釋與覆蓋:向有害物蒸汽雲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於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於液體洩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洩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③收容(集):對於大型洩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洩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洩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④廢棄:將收集的洩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汙水系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