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學《月有陰晴圓缺》說課稿

才智咖 人氣:4.92K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月有陰晴圓缺》。

國小科學《月有陰晴圓缺》說課稿

《月有陰晴圓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共二課書,分別是《探索月球的祕密》和《月有陰晴圓缺》,本課作為最後一節課,是在學生建立了對月球初步瞭解的基礎上,對月球的進一步探索。與傳統教材相比,本課能夠化抽象為直觀,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由被動的接授轉變為探究學習,為學生提供全新的探究方法,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過程,逐步形成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迎合了現代教育理念。為今後學習提供感性和理性基礎。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1、通過學生探究,讓學生了解到對於抽象的事物我們也能通過模擬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並初步掌握這一方法2、通過探究,使學生對月相的變化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3、通過學生探究的親歷過程,體驗到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對天文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整個探究活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我根據科學課標的要求,把它分為4個部分:1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探月相變化的原因產生濃厚的興趣2、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提出假設3、設計實驗、驗證假設。4、設計遊戲、鞏固學習。5、實踐活動,課外延伸。每個環節層層推進,有扶到放。主要通過讓學生運用遊戲的方法和常見材料來“模擬月相的變化”,在探究過程中進行觀察、比較,並進行積極思考,建立起“月相的變化是由於月球、地球、太陽之間的運動產生的”初步感性認識。將抽象的天文現象變為直觀的科學探究,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為此我在教學方法上,多媒體教學、學生模擬探究、多媒體遊戲相結合,層層推進的方式設計進行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了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他們是對天文現象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的主動參與者探究者。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而在這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思辯,小給合作、討論,模擬探究,實地觀察等多種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將對月相變化的理解由膚淺走向深入,由抽象走向直觀,由感性走向理性。而這種教學方法與學生學習方法的體現,是對天文知識學習的新嘗試,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大特色。

具體的教學內容如下:

1、創設情境,激趣入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課開始時,我用幼燈出示一首意境優美的古詩,讓學生說一說“這首詩描寫一個什麼現象”學生通過古詩,注意力馬上被聯想到月球上,生活中所看到過月球的種種現象立浮現在腦海中,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了解月球的強烈慾望。

2、自主合作,討論交流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後,我適時提出,“你們認為月球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什麼?”並引導他們進行討論。通過學生討論,可能得出一系列的結論猜想。學生可能猜測,月球的一半總是發光,然後自轉形成這一現象;月球總是發光,是地球自轉形成的;月球反射太陽光線,並繞著地球運轉形成的等等。我及時的將這些猜想板書出來。並進一步引導學生對這些猜測結果進行分析,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些猜測的結論中,哪些可能是正確的,並說出自己的理由。由於猜測可能是多種多樣的,而一些不太可能的猜測,並不一定都需要通過實驗來證明其是錯誤的,如果那樣做的話,對有效的課堂40分鐘時間是不夠的,如果學生能夠利用一些現象來反證其中的錯誤,不僅能夠做到提高探究的效率,同時又能保證探究的興趣被進一步強化,對下一步的探究有著極大的驅動力。

3、設計實驗。

新課程理念強調過程與方法,強調以學生髮展為主體。因此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是科學課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學生完成對月相變化產生原因的猜想後。我提出“要想知道你們的猜想對不對,我們可以怎樣做”,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之後我適時的引導,“同學們,你看月球離我們這麼遠,而且又這麼大,如果進行實地考查,又不太方便,我們也不能把月球、地球、太陽摘下來做實驗,那怎麼辦好呢?”引起學生對實驗設計的反思與思考,進一步完善實驗的方法。通過多方討論,反覆思考,學生最後決定還是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最符合我們探究的要求。這一環節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通過教師有目的,有層次的引導,使學生明白自己在進行實驗設計時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實驗的目的,實驗的可操作性,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平時看上去不可能進行的探究任務,也可

以通過模擬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初步掌握模擬實驗探究的方法。而小組討論的學習方法,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慾望,學生在思辨的過程中產生的種種火花,能夠讓學生在設計實驗時,不斷修正自己的實驗方法,並刻骨銘心將這些過程和方法記在腦海中。

4、探究實驗。

在學生完成實驗設計後,讓學生按時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學生通過扮演,地球上的人,月球,以及用實物代替的太陽,完成對月相變化的探究。出示學生實驗錄相。角色扮演的方法,往往運用在遊戲中,但對於實驗探究運用的比較少,因此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特別感興趣,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會更仔細,更認真。因為這一步的探究過程是在室外進行的,因此如何有效的組織實驗,是本環節的重中之重,要平常的室外組織活動中,學生可能會出現,不知道幹什麼?獲者不知道自己在實驗中的角色和地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受外因干擾而導至實驗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情況出現。因此我在這個環節,精心組織,首先請學生上來演示自己的實驗方案,通過學生的反覆討論,反駁,使學生明白實驗的目標,每個人需要做什麼?為了確保實驗不受場外因素的影響,我將實驗分成八個小組,確定每個組的組長,讓組長進行監督實驗情況,並對八個小組進行比賽。激起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達到提高實驗效率的目的。

在學生彙報完對月相形成原因的結論後,出示月相形成原因的動畫。鞏固學生對月相變化的理解。

通過模擬探究實驗,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月相變化的原因。對不同時間,出現的月相,有一定的瞭解。

5、鞏固練習。

這一環節是通過動畫遊戲,讓學生判斷,在什麼時間,月相是什麼形狀的。通過動畫的形式,進一步加深對月相變化的理解。

6、課外拓展

在學生了解了月相變化的原因後,讓學生在課外實地觀察。讓實驗走進生活,讓實驗在真實的環境下得到驗證。

教學體會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思想,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合理的探究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到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正確的探究方法,能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跟採用傳統手段教學相比,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得輕鬆。

教學評價與教學保障措施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將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師生互評等有機結合起來,以此激勵學生。通過評價活動,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為了保障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針對六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我努力地為學生創造一種輕鬆愉悅地氛圍,以此使學生快樂地動眼、動口、動手、動腦,快樂探究科學的奧祕,快樂地攀登科學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