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心理健康的科學方法

才智咖 人氣:1.02W

2020年的第一個月,世界大事不斷,與此同時,每個人還承受著由就業健康問題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所帶來的壓力。難怪這麼多人感到焦慮和沮喪。不過,人們可以採取得到科學證實的方法來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改善心理健康的科學方法,大家快來看看吧。

改善心理健康的科學方法

1、以樂觀的心態實踐

研究給出了正面的證明:關注生活的光明一面確實對人有好處。樂觀主義者心臟病發作或者中風的概率要比其他人低35%,同時他們更有可能攝入健康膳食,定期鍛鍊,擁有更強大的免疫功能甚至擁有更長的壽命。事實上,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心態最樂觀的人壽命也是最長的,他們能夠活到85歲甚至以上。

我們來說點實際的做法:做一個樂觀主義者並不意味著忽略日常生活的壓力。誰又能做到呢?心態樂觀意味著在面對糟糕的事情時,你不要毫無必要地責備自己,你要能夠把自己所面對的挑戰或障礙看作是暫時的甚至是積極的事情,從而使自己在這些磨礪中學習和成長。

樂觀主義者也相信他們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並不斷為好事的發生創造機會。

不是天生的樂觀主義者?別擔心。科學表明,人們可以通過思維訓練來變得更加積極樂觀。只有25%的樂觀因素根植於基因之中,剩下的75%可以通過思維訓練來啟發。

根據對於現有研究的元分析,“成就最好的自己”是提高樂觀程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這種方式通過練習來讓人們想象自己處於一個解決了未來的所有問題並且實現了人生的一切追求的狀態中。

在一項研究中,在八週時間內每週只花15分鐘實踐了這種方法的人變得更加積極,並保持這種狀態將近六個月。反正又沒有損失,何不嘗試一下?

2、開始志願之旅

阿西尼城的聖弗朗西斯的祈禱告訴我們:“我們所得到就是我們所給予的。”

研究證明這是科學的論斷,將他人的福祉放在自我福祉之前,不求回報地為他人付出或是所謂的利他主義會刺激我們大腦的獎賞中樞。這些讓人感覺愉悅的化學物質會充盈人體系統,讓助人者獲得快樂與滿足。

在精神受益之外身體也會受益:研究表明志願活動會使壓力最小化並改善抑鬱症,從而降低認知損傷的風險,甚至有助於人們更長壽。

即使沒有時間做志願活動,僅僅是付出也被證實能夠改善健康狀況,這可能是通過暫時降低痛苦感而實現的。

一項新研究發現,那些願意通過捐款來幫助孤兒的人與那些不願捐款的人相比對電擊的敏感度更低。此外,人們如果認為自己的捐款幫助較大,所感受到的痛苦就更少。

3、感恩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經常聽到關於感恩的各種益處,並得到了科學的支援:數算福分可以保護我們免受焦慮和沮喪的困擾並激發樂觀情緒。需要更多證據嗎?那些接受過感恩教育的中學生出現的行為問題更少。

如專家們所說,使感恩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的最佳方式之一是記日記。在你睡覺前,簡單記下你在這一天遇到的各種正能量的經歷,不論大小。

如果你每天早晚用一分鐘的時間來做這件事,這種感恩之情將擴充套件到你生活中的其他人身上,增強你的樂觀情緒,改善你的心理健康。

4、維持你的社交網路

哈佛大學的精神病學家羅伯特·瓦爾丁格在頗為流行的TEDx演講中提到:“那些與家庭、朋友和社群聯絡更加緊密的人更加開心、健康,壽命也更長。”

哈佛的成人發展研究為此提供了證明,這一研究追蹤了724名波士頓人超過75年,然後還追蹤了超過2000名他們的後代和妻子。

瓦爾丁格說:“我們從這一長達75年的研究中所獲取的最明確的資訊是:良好的社會關係能夠使人們更加快樂和健康。”

你不是非要婚姻穩定或是擁有眾多的好友才能獲取這一益處,事實上,社會關係的質量才是更重要的'。

瓦爾丁格說:“例如,事實證明衝突迭起、缺乏感情的婚姻將對我們的健康非常有害,甚至可能比離婚所帶來的害處更大。而生活在美好、溫暖的關係中會對我們的健康起到保護作用。”

5、找到你的目標

專家們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擁有目標感對於幸福和更長久、快樂的生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是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共同創始人,他說目標感來源於成為比我們自己更加龐大的事物的一部分。他指出宗教、家庭和社會事業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更具意義。

英國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之一理查·萊亞德勳爵認為,並不一定非得是傳統宗教才能夠發揮作用。萊亞德曾出版過幾本關於幸福的書。

在他的里程碑式著作《快樂經濟學》中,他說精神實踐的囊括範圍很廣,包括冥想、積極心理學,以及認知療法等。

“如果你唯一的職責就是成就最好的自己,那麼你的人生就會壓力太大,太孤獨——你註定要失敗。相反,你需要覺得自己為一些更加高遠的事物而存在,這種思想可以解除一部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