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社交恐懼

才智咖 人氣:1.65W

膽小、謹慎,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等一系列的心理因素往往是駐紮在社交恐懼患者心中的小蛀蟲。因此,參加聚會、登臺演講或被領導拎到辦公室則大腦“一片空白”也被社交恐懼全全包攬。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

社交恐懼一旦爆發不可收拾。恐懼的“小我”侵蝕整個心靈,左右著一舉一動。往往在遇到一些新的刺激時,思維層面的大腦處理起來格外小心,“小我”看到了可乘之機遂佔據主導地位催生著大腦思維層面暫時短路、呼吸緊促、手心出汗等軀體反應。因此揭下“小我”這層面紗抑或本真我藉助強大內在力量突破重圍方可迴歸正常狀態。

真相大白,我們談一談克服社交恐懼的小妙招

怎麼樣克服社交恐懼之熟能生巧:藏拙技巧學起來,巧妙的將話題轉移到自己熟知的領域上而不留痕跡(還是需要嫻熟的技巧和經驗滴,應場能力弱滴筒子們慎用)。

怎麼樣克服社交恐懼之生理主導心理:肢體語言傳達著濃郁的氣息,走進會場或社交場所昂首挺胸、步伐堅定、均勻呼吸、舉止大方,完勝氣場。

怎麼樣克服社交恐懼之嘗試腹部呼吸:通過常用的瑜伽腹式呼吸法並用按壓穴位的方式使得壓力得以釋放。

乾貨在此!!!克服社交恐懼妙招小插曲—(強迫症伴有)社交恐懼來訪者在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中的選段

來訪者:嗯…我感覺現在社交恐懼的話比以前也要好一些了

諮詢師:嗯

來訪者:我有一個事情就是,平時上臺講話的時候都是輕聲細語的, 我覺得這個還是對我造成一種干擾,有一次我就嘗試把聲音放大一點,放開了說,反而我就不緊張了,是不是確實是我可以往這個方面走呢?

諮詢師:當然你可以嘗試性的,一點點來呀,當然對於這個部分,社交啊、場合上講話啊表達上啊,這個往後我也會給你具體的指導,告訴你怎麼去做。但是當前如果你想嘗試著去做這樣的一種調整、這樣一個嘗試的話,你可以在遵從你當下的感受下,去嘗試去體驗這當然是可以的…

來訪者:明白…

諮詢師:但當前來講我強調,你還是把當前這個(觀息法、亦是如此)練習做好,我們這個練習包括我們所存在的煩惱是要逐步進行的,明白我意思吧?

來訪者:明白明白!

諮詢師:當前至少先讓我們的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相對平穩的情況,這是一個前提,對吧?

來訪者:嗯..對!

諮詢師:嗯,一個學生說老師我現在不會談戀愛,我不知道怎麼樣去表達我的情感,那你先不要著急嗎…對不對?你先讓你的內心保持一個平穩的狀態之後,然後再針對某一個方面展開的…

來訪者:嗯,對!我自己也是有感受的,在您指導的練習下,心裡沒有之前“草”一樣的毛躁了,平和了很多…

諮詢師:嗯…

來訪者:感受會比較好…我識破了不強求的心態了。

諮詢師:對……抱著一顆平常心的:如果我能做到,感覺這個很好…感覺還是有點壓力,那我就接受當下這個狀態…

來訪者:對!只有先打好心的根基才能自然而然的接納

諮詢師:恩恩…慢慢來嗎,人生的過程是不斷修煉不斷成長的過程嘛…

來訪者:嗯,對…這個東西不是一下子能夠解決的了的

諮詢師:對

來訪者:也許不需要去解決它,它自然就解決了。

諮詢師:嗯…其實是這樣的…這就是萬法的本質,萬法的核心嘛!

來訪者:嗯,明白!

這段諮詢中諮詢師給予來訪者的先是不斷清理和改變舊有模式、重新架構一個平靜心的根基的練習,這是針對心的一次深的`手術。那麼,要克服社交恐懼,你有勇氣給自己的“心”做這個手術嗎?

如果沒有,請止步!

如果有,這就毫不保留的獻上克服社交恐懼的“療愈手術刀”!!!

克服社交恐懼的“療愈手術刀”之一:觀息法

觀息法,通過觀察呼吸的方式建立情緒的自我平衡也是淨化內心的作用。呼吸伴隨生命的始終,呼吸的品質代表生命的品質。在觀息法練習中身體上遇到的酸癢麻痛正是日常生活中心裡的糾葛恐懼狀態,能多大程度的克服這些困擾也就代表能多大程度上克服內心恐懼、保持平靜的心境。

具體練習步驟:

1、選擇一處安靜且不被打擾的環境。

2、以盤腿姿態端坐,腰背挺直,閉目。

3、如實的觀察呼吸,專注於鼻孔處呼吸進出,就只是觀察鼻孔處的一呼一吸,保持“平等心”即“不判斷、不分析、不糾纏、不聯想”。

4、初始練習時間為20分鐘,逐步增加。

克服社交恐懼的“療愈手術刀”之二:亦是如此

具體練習步驟:

身體感官(耳、眼、鼻、舌、身、意)與外界接觸,所經驗到的一切,無論是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大腦中想到的、鼻子聞到的、嘴巴嚐到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對其進行描述並在後面加上“亦是如此”。

這是一個不斷地保持覺知、安在當下的過程,協助來訪者斬斷社交恐懼的怪圈與當下最真實的自己同在,從而逐步做到順其自然的過程。

注意事項:

1、練習時可以是心中默誦,也可以說出聲音。

2、只對當下經驗到的後面加上“亦是如此”,不是上一刻的也不是下一秒的。

3、練習中不刻意尋求效果,對當下的感受不做任何的控制、改變、尋找、消除。

4、練習是融入到生活中的、隨時隨地的。

“真相的我”註定與外界關聯,這個“我”在運動、交融、翻轉、離散的作用下與環境融為一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從本心出發,正當迴歸一條“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無為之道。

TAGS:克服 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