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癖強迫症案例淺析

才智咖 人氣:4.85K

愛乾淨本來是一種好習慣,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如果過度愛乾淨,那很可能是強迫症在作怪。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潔癖強迫症案例。

潔癖強迫症案例淺析

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體現了家庭主婦的賢惠能幹,可要是一天反覆拖地十多個小時,就有點可怕了。近日,退休女教師張女士求助心理專家,訴說自己做清潔上了癮,明知不對勁卻身不由己。

55歲的張女士,愛乾淨。退休後打掃衛生像上了癮一樣戒不掉。如果家人弄髒了地板,用手摸了傢俱,她都反反覆覆地重新擦拭,盡力保持一塵不染。家人覺得不可思議,非常反感。張女士痛苦地說,如果自己還這樣下去,非神經不可,家庭也會破裂。

心理專家介紹,根據描述,張女士可能患有強迫症。強迫症是以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本特徵的一種神經症。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並不鮮見,有的人總是不停地洗手;有的人會情不自禁鎖門一次又一次;有的人看見火會不由自主地想自己會不會放火……據心理專家介紹,強迫症和環境、性格都有關係,一些特殊的職業對安全性要求較高(如會計),容易出現強迫性行為。而“完美主義”者,患上強迫症的機率更高一些。

強迫症的確診,需要專科醫師進行心理測試和症狀判斷,有強迫症行為的人不要對號入座,強迫症的特點是你越在乎它,它越糾纏你,而你聽其自然的話,反而會讓症狀逐漸消失。

強迫症:為什麼你總會擔心沒鎖門?

許多人都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心裡總是想著某些事情;腦子裡不斷迴響著某個不願聽到的旋律或聲音;不把某個物品規整到秩序井然就心神不寧;離開家門後總要反覆多次回去檢查門是否已經鎖好,等等。這些例子中,人們似乎被一種力量驅動卻又無力抗拒,在不自願的情況下不斷產生特定想法或行為,其中,最常聽到的故事可能就是關於鎖門的了。那麼,這些人是否都得了強迫症呢?

為了更好地理解強迫心理或強迫症,我們假想一個場景:

小強和女友約會,見面後突然感到焦躁不安。女友不解,問為何事,小強撇下一句“我得再去看看”,便頭也不回地回到家。回去了,他卻沒進家門,而是使勁地、反覆地擰門外把手,檢驗門是否已經鎖好。再三確認門已鎖好後才想起約會的女友,這種事發生了不止一次。小強的女友終於忍無可忍,決意分手,不論小強如何哀求最終也未能挽回局面。

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英文為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中英比較,英文名稱能讓人更容易理解強迫症的本質。按照英文名稱,強迫症由兩個要素組成:一個要素是強迫性的思維,指揮之不去的念頭(Obsessive);另一要素是強迫性的行為,指反覆發生的特定行為(Compulsive)。

但是,即便你有無法揮去的念頭、有反覆發生的特定行為,也只能說明你具有了強迫心理或強迫症的傾向,還不能確定你患上了強迫症。若是強迫症,還應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伴隨揮之不去的念頭,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也因為這一點,強迫症被歸類為焦慮症的一種;第二個條件也是診斷是否患有心理疾病的通用考察點,即你的強迫行為是否導致你的生活產生混亂,甚至難以為繼。以前面假想情景中的小強為例:強迫思維伴生的焦慮情緒驅使他不顧撇下女友的後果,最終陷入失戀分手的困境,基本可以斷定小強患有強迫症了。

其實,還有一個條件就是“非自願”——雖然已經隱含在上述兩個條件中,但還是有必要單獨提一下。因為在平靜的情緒下,強迫症患者們也和普通人一樣,並不覺得自己的想法、行為是必要的。

患上強迫症的個體,往往會面臨精神和現實兩方面的困境;而更讓人擔憂的是,患有強迫症的人不在少數。據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的估計,約有兩百萬美國成年人患有強迫症,約佔美國總人口的0.7% 。考慮到強迫症成人中約有三分之二早在孩提時代就有強迫症端倪,而孩子們絕大多數還未得到診斷,因此患美國人中患有強迫症的比例遠遠不止0.7% 。

強迫症的病因

關於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人患上強迫症,答案仍然撲朔迷離,或者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對此有不同的解釋。

一些神經心理學家猜測,強迫症的發生跟大腦血清素異常有關,雖然目前幾乎沒有可靠的研究考證出這種聯絡的細節,但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對強迫症的治療確有效果,證明大腦血清素與強迫症之間存在聯絡的推測並非空穴來風。

分子生物學家Ozaki等人的研究發現,強迫症可能是基因變異的結果;研究者還發現,強迫症患者有關血清素傳遞的基因發生了突變。

另一項由北卡羅來納大學心理學教授阿布拉莫維茨(Abramowitz)等人發表在《柳葉刀》上的論文認為,45%-65%的.強迫症病因可以歸結為遺傳因素。

進化心理學家布拉查(Stefan Bracha)認為,強迫心理或行為具有某種進化優勢,適度的連續檢查是一種提高警覺預防外敵的策略。心理學中有一個葉克斯-多得森定律,證實焦慮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呈“倒U”曲線,中等程度的焦慮情緒下能獲得最高的工作效率。這個定律為進化心理學對強迫症的解釋提供了依據。

強迫症的治療

按照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的意見,治療強迫症的方法是:心理療法、精神藥物,或者二者兼施。

在治療強迫症的心理療法中,首推認知行為療法。這種療法通過特定程式指導患者掌握思考、行為或者應對情景的方法,幫助患者減少焦慮,進一步減緩強迫念頭或行為。如果只針對強迫行為,那麼不妨採用效果樂觀的暴露療法,即在治療時讓患者在與現實儘可能一致的情境下產生恐懼反應,並體驗到所恐懼擔憂的事並沒有發生,如此反覆,逐漸讓患者的恐懼反應降低到正常人水平。

當強迫症狀比較嚴重時,必須考慮服用精神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是一種抗抑鬱藥物,對強迫症也具有顯著療效。但是,用抗抑鬱的藥物治療強迫症見效慢,一般需要10-12周方有效果,而且可能會產生頭疼、眩暈、睏乏等副作用。有時,醫生也會開出抗焦慮的藥物來治療強迫症,這些藥物對強迫症能迅速起效,不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師一般不會建議長期服用。

在強迫症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自助和互助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一般情況下,被確診患有強迫症會讓人感到“丟人”,產生不願見人的想法。此時,親朋的鼓勵能夠幫助患者對醫生和治療方案充滿信心,堅持接受專業治療。另一方面,患者本人也有必要“強迫”自己接受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調節飲食、參加體育鍛煉、積極與醫生溝通病情等等。這些措施能有助於堅持接受治療,也有助於治療結束後減少復發的概率。

其實,在各類精神疾病中,強迫症並不難治,隱瞞或無知才是大忌。如果小強能做到坦誠面對,瞭解相關知識,向女友直說自己的困苦,得到女友的理解和鼓勵並接受專業的治療,那麼生活回到正軌並非難事。

青春期強迫症的產生和自愈情況

面對出現青春期強迫症表現的青少年和家長,青春期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青春期強迫症會自己好嗎?都比較急切的關心這兩個問題,下面對這兩個問題展開詳細分析。

青春期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青少年在青春期由於不恰當的生活教育方式、依賴和獨立的衝突、性萌芽與壓抑、中大學聯考的壓力對青少年強迫症形成都有一定影響。

青春期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國外調查顯示,青少年強迫症的患病率為3%~3.4%,年發病率為0.7%,亞臨床強迫症的患病率高達19%,年發病率為8.4%。國內調查也顯示, 青少年強迫問題尤為突出, 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問題之一。然而同樣顯示有其深層的病理心理機制, 男生症狀以檢查與重複內容為主, 與中國人望子成龍, 對男性要求嚴、管束多少有關;女生以整齊及清潔為主, 則與幾千年封建文化對女性的約束更大有關。

青春期強迫症會自己好嗎?青少年一旦被青春期強迫症困擾,有可能揹負強烈的心理負擔,人際交際變弱,學習能力下降甚至喪失社會功能,無法正常生活學習。那麼青春期強迫症會自己好嗎?面對如此“大傷害”的它,重塑心靈心理康復中心願與您分享簡單實用的方法,通過這些簡單實用的方法自我調整,青春期強迫症會自己調整好的。

青春期強迫症簡單實用方法之:亦止法

“亦止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老子倡導的“順其自然、無為而為”, “亦”是“就是”,“止”是“不動、不變、停住、平靜”的意思。亦止法是心靈重塑療法體系中觀息法的延伸練習,在這個方法的練習中將理論式的說教融匯為具體的練習內容,在有實操內容的練習中幫助青少年朋友擺脫強迫情緒、阻斷強迫思維從而安在當下,改變強迫的習性心理,達到治癒。

練習步驟:

1、這個練習要對,無論是看到、聽到、想到、感覺到、聞到、嚐到、或是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所經驗到的,凡是引起你注意的都要對它進行描述,並且在後面加上“亦是如此”。

2、凡是引起你注意的,無論是好與壞都一律的加“上亦是如此”。

3、不刻意去回想過去的或是想象未來的情景加“亦是如此”,只對當下發生的加“亦是如此”。

青春期強迫症簡單實用方法之:觀息法

所謂的“息”就是當下的一呼一吸,觀息法就是一持續專注的心,逐步由表層、淺層再進入深層,如實觀察覺知,每一次的深入都是對心靈垃圾的一次清理。

觀息法三部曲:選擇安靜不被打擾且不沉悶的環境;以打坐的姿勢雙腿盤坐,閉目;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以“平等心“的原則觀察、覺知呼吸的進出。對於當下的呼吸狀況以及頭腦中的念頭,不做任何的判定、分析、聯想和糾纏,就只是如實單純地觀察呼吸。

青春期強迫症簡單實用方法之:勤於鍛鍊

運動能調節心情、轉移注意力,在運動過程中,集中在焦慮事件上的注意力會被轉移到的運動上,從而佔據強迫性質行為和思想的時間,對減輕強迫心理的干擾是有促進作用的。有氧運動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一般情況下,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鐘的運動量即為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狀態下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而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可以有效緩解青春期強迫症等心理問題。慢跑、長距離慢速游泳、騎自行車、跳舞等都屬於有氧運動。

戰勝青春期強迫症,請身體力行!自助需行動,自愈需堅持!這樣“青春期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青春期強迫症會自己好嗎?”便不再成為你的困擾。

強迫症行為的本質

強迫症是一種自我作鬥爭的疾病,面對這種心理疾病如何從根本上去治療呢?要想治療強迫症的第一步就是要認清強迫症的本質。

你之所以要反覆的檢驗來確定一些事情,是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這是強迫行為的一個錯誤連線,正是因為強迫行為可以暫時緩解我們的焦慮,所以我們認為除了實施這些行為就沒有辦法減低焦慮,正是由於這種認識才始強迫行為得以固著和發展,我們會錯誤的認為如果不實施強迫行為,那麼我們接下來就無法做任何事情。而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實施強迫行為,我們的焦慮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會降低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意志力來控制自己的強迫行為。很多朋友認為我們自己根本無法控制這些行為,想想在過去的歲月裡有沒有在什麼特殊的時候或者有什麼緊急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是完全控制了強迫行為呢?

強迫症行為的本質

另外,想想我們怕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怕的並不是東西沒有擺放整齊,也不是怕扔垃圾時把有用的東西扔掉,怕的也不是自己打錯字或看不懂文章,這些都是表面現象而已。我們真正怕的是自己內心的一種不確定的感覺。這是問題的根本,針對這個根本,那我們的解決之道應該是使自己不怕這種不確定的感覺。看看我們的強迫行為是不是針對這個根本在解決問題呢?很顯然,我們的強迫行為並沒有針對這個根本,強迫行為並沒有使我們不怕這種不確定的感覺。那為什麼強迫行為還會緩解我們的焦慮呢?這是因為強迫行為把我們的不確定感變成了確定感,當我們的不確定感消除了,變成確定感了,所以我們就不焦慮了。想想,我們在沒有檢查之前,我們不能確定東西是否擺放整齊,當我們反覆做了幾次之後,我們就確定已經擺放整齊了。這裡就很清楚的看到,強迫行為是把我們的不確定感變為確定感。而問題的根本是我們害怕不確定的感覺,強迫行為並不能使我們不怕不確定感。所以,我們通過強迫行為並不能使我們的強迫症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我們本來怕蛇,一旦我們看到蛇,我們就找個廚師把蛇做成一盤菜,我們不怕這盤菜。我們錯誤的認為這樣做了就解決了我們怕蛇的問題,但實際上這樣做根本沒有解決我們怕蛇的問題。我們下次見到蛇還是會害怕。這樣,我們每次見到蛇就會想辦法把蛇做成菜,這個把蛇變成菜的過程就是我們的強迫行為。所以,無論我們把多少蛇變成了菜,我們仍然還是怕蛇的,根本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要堅決的阻止原來的這些強迫行為,而是去學會忍受這種不確定的感覺,這樣慢慢的習慣了我們就不再害怕這種不確定的感覺了。我們的根本問題也就解決了。

強迫症行為的本質是害怕不確定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付出某些行為了沒有,治療強迫症的根本方法是去學會忍受這種不確定的感覺,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如何運用音樂治療強迫症

如何緩解強迫症之音樂恰當的音樂選擇可明顯緩解強迫症患者的痛苦,那為什麼音樂有助於緩解強迫症呢?

如何緩解強迫症之音樂用音樂來緩解強迫症症狀時,可先選用一些安靜、柔和的音樂,用聆聽法讓患者的情緒得到穩定,再根據其存在的具體不良情緒,編制出能引起患者同感的音樂,讓患者的情緒在音樂世界裡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問題。

如何緩解強迫症之音樂在情緒得到充分的宣洩併產生尋求改變願望的時候,把音樂更換成上進、開明、遼闊型內容,引導患者感受積極、美好的現實生活,領悟人生的意義,走出心理誤區。當然,這種音樂選擇及治療過程的控制都要由專業職員來實施。

另外,即使普通的、患者根據自己喜好所選擇的音樂也能起到緩解緊張、焦慮情緒的作用,只要情緒得到有效控制,或多或少就會對疾病治療發揮作用。

音樂緩解強迫症的方法,以上已經具體介紹,強迫症患者應該正確把握,用一些安靜、柔和的音樂,用聆聽法讓情緒得到穩定,以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找到積極、開闊的心理感受,走出誤區,使病情得到更快的恢復。

如果上面的介紹您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點選我們的諮詢員線上諮詢,讓正處於痛苦中的朋友能得到一個更加專業全面的建議。

強迫思維的表現與克服

人世間最痛苦的是什麼?絕症?戰爭?生離死別?不,是自己與自己的戰爭,是一個自己與另外一個“自己”的戰爭。而且,很多人戰鬥一生,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患有強迫思維的人就是自己與自己鬥爭,他們不時的有刻板的不隨意地反覆闖入個人腦海的觀念、表象或衝動。常令人不快,患者經常徒勞地努力加以抵制。儘管如此,病人仍將其認作是自己的思想。這隻有患者才能真正地體會到這番痛苦的感受。

強迫思維的表現與克服

強迫思維的表現有:

(1)有衝動思想,反覆的闖入頭腦,引起的煩惱。

(2)這種思想、衝動意念、或想象並不單純是對於現實生活中一些問題的過分擔心。

(3)患者企圖忽視或壓制這些思想、衝動意念、或想象,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動來中和它們;

(4)患者認識到這些強迫性思想、衝動意念、或想象都是他(或他)自己頭腦的)產物(並不是被強加的思想插入)。

患者為什麼會出現強迫思維,他們為什麼老是害怕事情沒有做好?

他們的“怕”無非有兩類:1、怕“萬一”。往往盯著萬分之1的可能,而忽略另外萬分之9999的不可能。為“萬一”、“可能”、“也許”找出種種的理由和藉口,逃避現實,想入非非,想象出 “紙老虎”嚇唬自己。2、怕“不完美”。要求自己一定要十全十美或嚴格按照社會倫理或道德的規範去想、去做,否則,就自責、痛苦。實際上,這些“萬一”和“完美”事實上都是不現實的!

如何克服強迫思維?

第一步,分清是非真假。即認識清楚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對的、是的,堅決去做,非的、假的,堅決地丟。丟了自己會感到難受,但只要辨別清楚了,難受也要去做,真正按照“習以治驚”的決策做。當你分不清是非真假時,那就隨“大流”,若遇到這個問題,大家是怎麼想的或怎麼處理的,我就向大家學習,也這麼想或這麼做。如果真正能按照兩個“堅決”去做,並堅持下去,不但能夠克服“怕”字,而且同時也改造了個性:改造猶豫不決、不放心,樹立起果斷的個性。

第二步,少想多做。即少想病態的東西,多做“正常的”事情。除了病態的事情,都是正常的,如工作、學習、娛樂等等。只要是正常的,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不等病態思維出現,就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緊湊,做到事先轉移。通過轉移把病態思維消滅在萌芽之中。臨床上,很多病友都有這樣的體會:當空閒下來或情緒不好時,病態思維出現較多;而工作忙時或情緒好時,病態思維出現的較少甚至完全消失。但這種情況只有不逃避的患者才能做到,逃避者往往會退縮不前。

第三步,想到就做。當想到正常的事情時,就立即去做,不要有過多的想象或假設

過多的想象只能使自己退縮、逃避;當出現病態思維時,立刻轉移思路或中斷病態想象,不要使自己無限制地想下去,而去做正常的事情。例如,不少患者“怕”出現病態思維,而實際上越“怕”越出現。這時,不要硬頂或者想馬上就中斷或要求自己不能受到任何干擾,更不要緊張,而是不要理會它的存在,帶著症狀繼續做“正常的”事情。這時,它可能對你所從事的事情的干擾會很大,但當你堅持一段時間後,這些干擾就會越來越少。 在採取上述“三步曲”克服“怕”字的過程中,對於強迫思維,可以採取“四不”策略逐步消除——“不怕它、不理它、不硬鬥、不刻意注意它”。

不怕它——實際上,很多人總“怕”強迫思維的出現。實際上,這類思維在正常人也是會偶爾出現的,只不過大家不在意它或偶爾思考一下也就過去了。而強迫思維患者往往由於對於這種誰都可能會有的思維出現“閃念性”的恐懼——“怕”,接著,就怕這種思維的再次出現,結果是,越怕出現越出現,越出現越緊張,不斷把這種“怕”強化和鞏固下來。為什麼一般人不會形成病態思維,而強迫症患者導致了病態呢?還是“樹根”——個性缺陷在作祟。試想,如果沒有對自己要求完美、倫理道德觀念過強……等一系列“過”的個性,而是對什麼都不在乎,能夠見怪不怪,還會有這種恐懼感嗎?還會有這種思維嗎?因此,對於強迫思維,患者首先要改變思路,“大家都也可能會有這些思維或擔心,只是大家不在乎它而已,自己有也是正常的,之所以自己怕它出現,反而強化了它,為什麼要求自己一定不能出現呢?出現就出現吧,我不怕你!”對它採取不在乎的態度,不要怕它。只有改變“強迫思維一出現,自己就緊張,還沒看清‘紙老虎’的樣子,自己就先被嚇得癱倒了”的習慣化病態思維方式,才能逐步建立起自信心。有了這個自信心做前提,自己在“紙老虎”面前才能站得住,才能和它進行“韌性”和“策略性”戰鬥。韌性說明它很頑固,策略性說明鬥爭時要採取策略,不要硬鬥。如果怕它,就說明自己的個性改造還不夠——樹根還沒徹底挖掉——“正因為自己的個性還是太嚴謹、要求太完美、太……,所以它才出現,還要進一步改造這些個性缺陷”。所以,認清“怕”字——“紙老虎”“欺軟怕硬”的脾氣很重要。否則,被紙老虎吃掉了,自己可能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

對待強迫思維要做到“順其自然”,不管它、不理它,忽視它的存在,這樣才能不被它糾纏,才能擺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