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才智咖 人氣:7.02K

壓抑是一種很痛苦的事情。例如,現在回憶一下,當你丟失錢財時你是多麼懊惱?當被拒絕、欺騙和侮辱時,你是否會有不顧一切去進行攻擊而“瘋掉”的衝動?

心理疾病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對於心靈則更是如此。雖然本能慾望被壓抑了,但是這種本能能量不會就此消失,它總是試圖衝破社會規範的制約出來表現自己。每當本能慾望發起進攻時,都會與社會規範直接發生衝突,而心靈也就會再次經歷痛苦(一般人們表達為“思想鬥爭”。你可以回憶一下,曾經經歷過的憤怒衝動就是本能慾望在不斷的衝擊你腦中的“社會規範”)。

本能慾望在不斷衝擊過程中,會逐步找到一種“合理”的方式——即讓本能慾望得以釋放,又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方式來發洩這種慾望。因為這種“合理方式”是在保衛心靈免受本能慾望的不斷衝擊而經歷焦慮痛苦的機制,所以就被稱為“心理防禦機制”。執行防禦機制的就是“自我”的機能(自我:代表理性的那部分的潛意識內容)。

進一步說:當本能慾望不被允許進入到意識中時,他就會通過“轉換”,即偽裝的方式表現自己。因此心理防禦機制也可被稱為“被壓抑本能慾望的轉換機制”和“本能慾望的偽裝方式”。

心理防禦轉換機制

昇華:指那些被社會規範壓抑的本能慾望,以一種社會規範允許的“藝術方式”發洩本能慾望的轉換機制。例如:一個人對跳舞、繪畫和文學內容的喜歡,都不是憑空而生的。所有的藝術活動都有其內在本能慾望(性和攻擊)昇華後發洩的原因。

幽默:指將自己的本能慾望(性和攻擊)以社會規範允許的幽默方式發洩的轉換機制。例如,人們通過“笑話”的方式講的有關攻擊、死亡、性愛(黃色笑話)等內容的笑話。在一個人講某個笑話過程中,潛意識中的某個本能慾望就得到了發洩。再例如,有人在“笑著的狀態”下罵某個人,被罵的人也不會做出過分的舉動,而這也是在以社會規範允許的形式發洩他的憤怒。當然有些時候會失控,導致兩個人真的對罵起來,甚至拳腳相加。

幻想:指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慾望,通過幻想的方式發洩本能慾望的轉換機制。做“白日夢”就是人們幻想的具體體現。例如:一個人們會用一段時間專心的幻想著自己成為了富翁或有權勢的人,或者一個非常美好愛情的實現。

否認:指拒絕承認自己所面對的危險,以及否認某個事物的存在,以保護心靈不經歷痛苦的防衛機制。可以說這種機制就是“自我欺騙”現象。否認是最原始的心理防禦機制。表現在動物身上就是當野雞被山鷹追的急時,野雞會將頭一頭插入雪中,由此避免由恐懼死亡帶來的焦慮。人類也是一樣。例如:當小孩子打碎了東西時,會不自主的矇住雙眼;當電影中出現恐怖畫面時,會有人去矇住自己的眼睛;當一個人第一次笨豬跳時,大腦會一片空白。這種“否認”是在腦中無意識操作的。

轉換:指將無法實現的本能慾望轉化為自己的軀體症狀方式發洩的轉換機制。歇斯底里症狀是其具體體現。例如:癔病性癱瘓、失音、抽搐、暈厥、麻痺等。轉化是在潛意識中自動進行的,病人在意識上往往意識不到其病因。

象徵和抵消:指一個人以象徵性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本能慾望,以避免心靈處在痛苦狀態中的防衛機制。例如:當有一個人突然說了一句“自己都感到很羞恥的話”,會下意識的去捂自己的嘴,這表示自己沒有說。或者作出倒吸一口氣的動作,表示自己把話已經收回來了。

心理防禦機制對一個人維持快樂的健康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持續的疏導、發洩掉人們面對環境時不斷被刺激出來的本能慾望。

當防禦機制“卡殼”……

就像是不斷被注入水的堰塞湖最終會突然崩堤一樣,當環境刺激在一個人“生物性本能反應”上面不斷製造出本能慾望的水花,而這些水花又沒有得到合理的疏導釋放時,最終精神上的“堰塞湖”就會瞬間沖垮由社會規範構建起來的堤壩,這個人也就精神崩潰了。精神崩潰的結果就是,一個人在沒有道德規範的情況下盡情地去發洩自己的本能慾望。例如:精神病人會裸體在街上游走,可以毫無顧忌的打罵他人,嘴裡喋喋不休唸叨著某些“骯髒”的話語。

從另一角度來說,假設沒有社會規範,那麼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患上精神疾病。例如:狼或者烏鴉就不會患上心理問題,當然在它們的社會中永遠也不會出現弗洛伊德式的狼或烏鴉。因為它們的社會道德規範層次非常的低,當然也就永遠不會有壓抑的情況出現。也不會有精神疾病的出現,因為動物們從生下來開始,就一直處在人類稱之為“精神病”的狀態,做個比喻來說,它們之所以沒有掉進“坑中”,是因為它們本身就在坑中。例如動物可以隨地大小便,而當一個人出現隨地大小便的情況時,這個人就患上了精神疾病。精神病狀態是心理防禦機制的徹底失控,同時也可以認為是最後的心理防禦。

從以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壓抑本身不會導致心理疾病,心理防禦機制本身也不會導致心理疾病,那麼心理疾病是如何產生的呢?

答案是:雖然,人們面對同一環境刺激所泛起的本能慾望的水花以及它的能量強度存在著差異,對於同一被壓抑的本能慾望的發洩方式(心理防禦機制)也存在著差異,但是,這些都不是導致心身疾病的真正原因,導致心身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在心理防禦機制下“過度表現的心理防禦行為”和“錯誤表現的心理防禦行為”(心理防禦行為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具有個人特色的心理防禦模式”,或者說“具有個人特色的潛意識轉換模式”,以及“具有個人特色的潛意識的偽裝模式”)。

過度表現的心理防禦行為

例如:與父親吵架的兒子,如果摔門而出是適當的,而如果將門擊碎、甚至將電視機等家用電器也給砸了的話,那麼這種行為就是過分的。這樣就會給人留下患了“精神病”的印象,當然這也是一般精神病人表現的行為。

再例如:如果一個人對任何侵犯都反應過度的話,比如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很小的侵犯都會忌恨在心,那麼人們都將對之敬而遠之,沒有人願意幫助他。逐步的他將脫離群體生活,處於孤立無援和孤獨無助的狀態。

凡是過度表現的心理防禦機制都是病理的——這包括焦慮症、抑鬱症、恐懼症、強迫症等。那麼這些疾病是如何發生的呢?首先我們看一下弗洛伊德對人格的進一步劃分。

一開始弗洛伊德將一個人的人格劃分為了意識與潛意識(還有“前意識”——處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意識)。在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與本我》一書中,又將人格進一步劃細分為了三個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指的是一個人的本能反應及本能慾望,遵循“快樂原則”。

“自我”指的是根據現實情況,理智而有計劃地去實現“本我”的那部分潛意識內容,它所遵循的是“現實原則”。

“超我”指的是“社會規範”——代表良心的那部分潛意識,遵循“道德原則”

本我與生俱來;自我是在一個人兩歲時開始在潛意識中通過與父母的互動及其他經驗而逐步形成的;超我是在5歲以後,通過父母、老師和社會共同作用下被逐步輸入到潛意識中的。本我是潛意識的;自我和超我有一大半是潛意識的。三者關係通過下面一個例子說明一下。

有一天你看到餐桌上有一塊手錶,這時本我的衝動想要通過偷竊據為己有,這時自我就會思慮如何偷竊而不被其他人發現。比如,這時服務員向桌子走來,自我就會指示服務員去給自己拿一瓶酒,這樣在沒有人看到的情況下,自我幫助本我偷竊成功。弗洛伊德把本我比喻成一匹桀驁不馴的野馬,自我像是騎在馬背上的人,控制著本我的方向。因為偷竊是違背社會規範的,所以超我就會出來懲罰本我,這就會讓你經歷罪惡感和一旦被抓住的恐懼感,這時候“自我”會徹夜思考“該怎麼辦”。最終直到把手錶還給服務員,你才會恢復平靜。

心理疾病是如何產生的

1、焦慮

焦慮就是積極的思慮。思慮什麼?在進化上,思慮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性”和“食物”——考試、事業、唱歌等活動都建立在此基礎上。如果沒有積極的思慮,那麼一個人在生活中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因此,積極的思慮,也可稱為“焦慮”,是積極和有利於生命生存的。

在精神分析的概念中,焦慮由本能慾望和自我與超我之間引發的衝突所產生。這種衝突就像是兒子想要一個超級玩具,但這對於父母的經濟情況來說“無力實現”,這樣就引發兒子與父母之間的衝突一樣。

進一步說,一個人為了實現某一個慾望而“積極的思慮該怎麼辦”時是正常的,也是生存所必須的。可是當一個人的慾望過於強烈,或者遇到了亟待解決的大問題時,那麼強烈的本能慾望就會與社會規範發生直接而猛烈的衝突。本能慾望的強度越大,那麼相應地,一個人所經歷的思慮程度也就越高,當“自我”的積極的思慮變成焦灼狀態時,就成為了焦慮症。在此情況下,一個人就會經歷由焦慮帶來的痛苦。

因此,只有當一個刺激(例如銷售、股票、期貨、生意)讓這個人長期處於焦灼的“積極思慮”的狀態而引發了一個人精神上的痛苦時,才被稱為“病”——即焦慮症。否則短暫的焦慮是正常而有益於生存的。

2、抑鬱

假設一個人失去了疼痛感覺,他就可能會由無法意識到腳上紮了刺所引發的感染而死去,所以疼痛是保護生命的感覺體驗。同樣,抑鬱就是保護生命“心靈之痛”的情緒狀態。這麼這種心靈之痛有什麼用呢?

在精神分析概念中,抑鬱狀態是超我對本我的懲罰。當社會規範表現的過於強大時,抑鬱就會產生。

“本我”會不顧現實情況和道德原則要他能夠想到的任何東西。因此,一個人為了避免將有限的生命精力浪費在根本無法實現的目標上,需要一種“心靈疼痛”的狀態——抑鬱狀態,來抑制本我的無理要求。如果沒有抑鬱,每個人都會“好高騖遠”,都會去“伸手抓月亮”。

抑鬱是超我對本我過度壓抑導致的。當一個人經歷抑鬱時他會感到:灰心喪氣、快樂不起來、自責、懊悔、內疚、自卑、感到活著沒有意思和自己一文不值。

例如:假設你被偷了一塊你非常喜歡的手錶,那麼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手拿一鐵鏟狠狠地抽上小偷10個耳光,那麼你的痛苦也就減輕了許多,也許還會用些金錢去補償被你傷害到的小偷。而假設這塊手錶是你自己搞丟的,那麼這個“鐵鏟”就會扇向你自己,即懲罰自己,這時一個人就會經歷抑鬱。從這一方面來講,抑鬱就是一個人將憤怒指向自己的心理行為——就是超我對本我的懲罰。這種心理行為總是提醒我們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TAGS: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