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心理是如何出現的

才智咖 人氣:1.63W

健康的心理出現會影響人們的生活,那麼它們是怎麼出現的呢?下面不健康心理是如何出現的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不健康心理是如何出現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對身體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趨重視。"心理健康"的術語和內容也通過各種途徑為人們所逐步認識和了解,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已被納入到正式的學校教育中去,以其為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奠定良好基礎。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何入手呢?我們首先應究其"病因"。

首先,我們得從學校談起。

或許有人會問,在現實生活中誰最累,最辛苦?是工人、農民?還是知識分子?回答是否定的,那究竟是誰呢?對,是我們中國小生!眾所周知,他們的書包越背越重,他們的學習時間越來越長,有的甚至在晚上12點以前還不能做完作業。他們很少有玩的時間,小小年紀不光要學書本知識,還要在家長的"監視"下學特長,搞提高補習。他們一上學就被牢牢地拴在以開學為目的的"應試"戰車上,內心承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在孩子犯了錯誤後,有的老師方法不當,當著其他人的面或諷刺,或挖苦,或嚴厲指責,甚至破口辱罵……於是造成了他們害怕考試,害怕老師,害怕家長,害怕學校,在壓力、恐懼下,有的孩子變得焦慮、煩躁、緊張、暴怒、嫉妒、猜疑……產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別"強",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見,並學會了應付教師,應付家長的"欺騙術"會為一點芝麻小事而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厭學的情緒瀰漫在青少年之間。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元哲博士曾經告戒,學校不要讓學生太忙,否則學生就沒有時間去思考。

最好的教育是教師以最短的時間,給學生的'啟發和引導;最壞的教育是教師佔了學生所有的時間,而學生又學不到什麼,得不到發展。馬克思說過,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尺度,還是人的發展空間。當所有人都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就會在藝術,科學等方面得到發展。可見,學業課業負擔的輕重,精神壓力的大小,自由支配時間的多少,生活是否豐富多彩,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才能能否得到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的教育。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到時了許多適得其反的效應,而現在所謂的"素質教育"僅僅是每個學校的口頭術語。

對學生"減負",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一切仍以"升學"作準備為教育目標,片面強調學生需要的知識教育,而從根本上沒有解決教育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人文價值,即"學習就是為考試"。

那麼,來自家庭的影響也應受重視。

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盡了家長們的溺愛、遷就。當上學讀書後,與同學之間發生衝突,又受不了一點委屈,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有一部分家長在處理孩子錯誤時不注意方式,動不動就責罵,甚至拳打腳踢,用所謂的"暴力方式"解決問題,不然就"關懷備至,和藹可親"。同時家長對孩子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高要求,讓孩子做許多他自己不願做的事。這樣,勢必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育。

還有一些家長一味地認為在資訊科技發展的今天,應讓自己的孩子儘早學習英語、電腦,孩子也對此感興趣。當然,這有助於為孩子們提供各種學習素材,豐富他們的興趣,開拓視野。但同時我們還應看到,資訊化儘管將為學生的發展帶來新的可能性,也可能會導致由於熱忠於電子遊戲而引起教師與孩子之間人際關係淡薄,減少學生們體驗生活接觸自然的機會,對學生的身心帶來不良影響。

現在的社會問題也日趨嚴重,不安全隱患越來越多,對學生身心造成危害。

如:有的學生貪小便宜,或嫉妒別人有好的東西自己沒法有,養成了小偷小摸;學習錄象片裡的壞習,欺負弱小,或以"借"錢為名的拿錢不還,或強行弱小同學拿錢,搜身,若是不肯,就用打來解決……這對於他們自己和被他們欺辱的學生來講,身心都極為不利,造成了有的學生怕出門,怕到校又不敢跟大人講,怕再捱打的心理,或者效仿,崇拜他們。

這樣長期以往,學生就逐漸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破罐子破摔,脾氣古怪,性格暴躁,並以自我為中心等對其一生都不利的行為。當這些現象都出現的時候,社會輿論的第一反應就是指責;"德育工作怎麼會失靈了?!"繼而要求大大加強思想工作,加強道德教育,加強學校紀律。家長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配合"學校做工作,但結果都不如人意,有時甚至會變得更加嚴重,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學生的道德知識不能轉化為道德實踐。在觀念上,他們知道是對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又不去那麼做,犯了錯認錯,認了錯再犯錯的惡性迴圈

TAGS: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