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焦慮

才智咖 人氣:1.27W

面對焦慮,你會怎麼做?你會拼命掙扎嗎?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焦慮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焦慮

我們對外界的恐懼,能意識到的是從我們離開媽媽的懷抱,開始探索這個世界開始的。

當我們心理上越來越成熟,有越來越清晰的獨立的自我意識時,我們就越遠離幻想(這種幻想是:父母的保護無所不在,使我們遠離威脅),而與現實更貼近。與此同時,也是我們與無憂無慮,甚至沒心沒肺的生活告別的時候了。

環境之所以會讓我們產生焦慮,是因為它無法被掌控,很多時候我們都要接受我們知道現在發生著什麼,但我們不能確定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生活中每天都帶給我們很多資訊,如各種事故,疾病,攻擊,犯罪等。

有時焦慮來自於他人,

有時來自於自己,

有時只是因為世界是變化的,

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

沒有任何事物能逃離這種規律性。

-焦慮常常都有,只是有時你不知道-

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是很敏感的接收器,會對可能的危險做出本能的反應。

我們在大多數時候都會有焦慮,但是在意識上我們有時是不知道的,我們能感到的是緊張,煩躁,坐立不安,無聊,可我們並不都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讓我這樣。

為了緩解這種焦慮,人們會有行為上的反應,行為是緩解焦慮最好的辦法。

比如,

避免面對某個難的專案而產生拖延,

去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

或者逼自己去完成計劃、目標,

給自己制定某個任務(例如,“不做完不能停下來”)。

我們每個人體驗焦慮的情況會有不同,有的時候強烈,有的不強烈,有時人會常常出現,有的人只是偶爾出現。

但無論都誰來說,焦慮都不是一種愉悅的情緒體驗。

同時它會妨礙我們享受我們的生活,不能放鬆。

-讓我們在做事情時因為無法集中精力而犯錯;

-上臺講話因為緊張而結巴甚至大腦空白;

-在和家人在一起時無法享受歡樂時光,或情緒失控,給家人和自己都帶來傷害。

它可能影響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莫名的焦慮容易讓我們失去確定感,無法掌控,變得被動。

於是我們會努力地試圖扭轉這個局面,當我們看起來很努力時,似乎我們就掌握了主動,但有時它不過是在迴避去接觸焦慮的實質。

焦慮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不知道的,精神分析對焦慮做了非常深刻的研究。

在弗洛伊德《癔症的研究》中,他寫到:

“他的意識中並不存在焦慮的真正原因,而只是發現焦慮……把病人意識到的心理現象,與其他的意識內容形成因果聯絡,這似乎是很有必要的,在許多情況下,真正的因果性已經脫離了意識的知覺,而病人毫無遲疑地試圖形成另一種他自己認為,但又不存在的聯絡。”

在他的研究中,他把焦慮做為一種無意識衝突下的產物,而真正產生焦慮的原因卻被放在潛意識中與意識失去了聯絡。

精神分析把焦慮被分成三種:

-現實性焦慮

-神經症性焦慮

-道德性焦慮。

前者(現實性焦慮)與我們面臨的現實情境有關,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焦慮的來源,在此種情況下,行動是解決焦慮的好的辦法。

但更多情況下我們的焦慮是後面的兩種(神經症性焦慮、道德性焦慮),引起焦慮的內容是我們潛伏於心的,連自己都不能輕易接受的思想、衝動和慾望。

比如,

有的人害怕承認脆弱,而在生活中一直表現強大。

有的害怕去依賴而表現的獨立到似乎不需要別人。

我們對自己的.這些感到羞愧,於是試圖把它排斥在想法之外,然而,我們抗拒的東西會一直存在。結果是,我們又投入大量的心理能量用到這種排斥上,不讓那些有威脅性的情感浮出水面進入我們的意識。

所以,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能感受到焦慮,卻不清楚我們為什麼焦慮。

-焦慮的三要素-

到底什麼是焦慮,如何識別它呢?

心理學研究指出,焦慮的心理狀態實際上是由三個方面構成:生理、認知和行為。

身體感受 是焦慮的很重要的特點。

焦慮時,人們常常會感覺到以下的感受: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體緊繃,出汗,坐立不安,矇頭頭疼,以及各種身體部位的疼痛。

這些身體部位的感受通常都和壓力有關。

焦慮的認知方面 主要表現為內心對未來的擔憂,這是焦慮的一個特點,它涉及的是對未來的痛苦想象。

它常常是一些災難性的想法,但人們相信它,就像它將會發生。它如此真實地被相信,如果有人想安慰或勸說,都無法通過事實或道理讓自己安心平靜下來,因為這種災難性的想法在潛意識中會堅信成為現實。

焦慮的第三個方面是 逃避性的行為 ,因為以上的兩種感受都是讓人難以承受的,人們習慣性的趨樂避苦的習性會使人本能地、不加思考地在出現上述兩種反應時做出逃避的行為。

但這種行為常常會被我們誤認為我們是積極的:

看,我在努力,我在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種行為會很快地讓我獲得一種安全掌控的感覺,但通常它帶來的只是暫時的感覺。

因為,我們會發現,那些迴避了的情況,遲早會以另一種方式再次出現。

-究竟怕的是什麼-

當焦慮來臨時,我們來不及去分辨感受到了什麼,而會本能地做出反應去迴避。這種反應就象它是一種極其可怕的事物,讓我們感到恐懼。

但焦慮與恐懼不同的地方在於,

恐懼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恐懼的物件是什麼。

不管它是現實存在的還是抽象的事物,我們至少知道它是什麼,比如怕蛇,怕蟲子,怕黑,怕封閉空間,怕陌生人等等。

但焦慮來的時候我們只知道緊張,但不知道為什麼不安。

這是焦慮帶給我們的第一種恐懼——不確定。

不確定

人們總是憎恨不確定的東西,它讓我們無法掌控,因此容易陷入無力和不安。Frieda Fromm-Reichman指出:

“當人類瞭解到他們不能主宰自己、人類的知覺和行為受到非理性力量的控制時,焦慮就產生了。”

所以,我們創造了科學和宗教對種種現象做出解釋,通過找到一種解釋讓我們能夠控制不能理解的現象。

例如,

當我們陷入情緒的低谷無法走出來時,從精神科醫生那裡得到了一個診斷:你得了抑鬱症。

雖然這不是個令人開心的訊息,但內心卻似乎暫時獲得了穩定感,並且這個結果同時給人指出了一個明確的治療方向,這又讓人在黑暗中看到一束希望之光。

過去的經驗的重複

我們害怕的另個一來源是過去曾經經歷過的痛苦的記憶,中國人有句古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的反應是被我們的經歷塑造的,這些經歷都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對自我的看法,從而影響著我們與他人和環境的關係。

-如果從小生活在父母衝突不斷的家庭,可能長大就會一直怕與人發生正面的衝突。

-小時候被經常負面評價的人,長大可能會迴避與人親密接觸。

-也可能你會怕黑,怕當眾講話,怕去人多的地方,怕被人拋棄等等。

這些反應的背後,是這些事物或場景激起了我們不安的早年往事,在無意識地情況下進入了我們的思想。在之後的生活中,人們努力去忘記不愉快的經歷,因此你記不得事情本身,但那些感受仍會保留在你的身體和內心記憶裡。

也可能只是 一些災難性的想法和感受

這些想法和感受常常來源於上述的兩種情況,但它卻是直接被感知並最終決定我們行為的直接因素。

“杞人憂天”這則故事是說,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掉下來,以致於整日吃不好飯,睡不好覺。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焦慮的例子,這個例子在生活中卻非常常見。

日常生活中,人們有各種各樣的擔心:

-“我一定要努力,如果不努力就會落後了,如果落後,就會失去工作,失去工作就會沒辦法生活,我將會很悲慘。”

-“如果我考試成績不好,父母就不再愛我了。”

-“我做不好這個工作,如果這點被別人看到了,我就會被笑話,別人就會認為我是個笨蛋,會因此看不起我,而我再也無法在別人面前抬起頭做人了。”

這些想法都是一些誇大後果的想法,但如果有人試圖安慰自己時,就會被拒絕,因為在焦慮時,這些想法都被堅定地認為如果我不做些什麼的話,它們將會變成現實。

-解脫之道-

一、識別想法和感受

如同以上所說,想法和感受常常是導致甚至於加重焦慮的來源。那麼,識別這些產生焦慮的內在來源是實現自我掌控的第一步,注意是在這種不確定下獲得自我掌控,而不是掌控焦慮。

知道此時自己身上發生著什麼本身就有幫助的,因為所有想要停止或迴避這種想法和感受的努力往往都收效甚微,它們總是會不斷地出現。所以,我們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的思維和感受,只是去識別和觀察,不是控制它,反駁它。

然後,去注意這些念頭是怎麼被自己的經歷所塑造,它是怎麼促進了焦慮的產生。

如同上面所例舉的,

你過去有過什麼樣的經驗使你對自己的想法堅信不移。

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想法並知道這些想法來自於你過去的經歷,

就會削弱它對你的影響。

二、接納而不是迴避

如果你可以持續地去觀察你的想法時,你會發現它的規律。

無論這些想法和感受出現時多麼讓人痛苦,多麼可怕,但它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它必定會被一些新的內容所取代。

所以我們如同象觀察流水一樣會發現每一秒中我們看到的都不是一樣的,隨著流水漂走的落葉再也不會原樣不動地回來,當再出現一片落葉時,它也只是另一片落葉,並不是我們之前看到的落葉。

想法也是這樣。

焦慮來自於一種想要回避痛苦的訊號,所以我們把焦慮叫做“訊號性焦慮”,當那些痛苦接近你的意識時,你的心就會無意識地覺察到並本能地產生迴避,由此產生的不安就是焦慮。

因此,無論這些想法讓你感到如何地痛苦,你都要努力讓自己迎接它。同時,接納也要注意不是強迫自己接受我們的痛苦,而是更多地接納自己的態度,這些想法和感受是自己的一部分,但它們不等同於自己,面對痛苦本身會帶來更大的痛苦,所以接納要首先培養對自己的慈悲,從對自己的全然地接納開始。

三、針對不同焦慮使用不同的方法

如果你有明顯的身體症狀,

你可以進行正念、冥想的練習,幫助自己學習覺察和麵對焦慮時的反應,這些方法也可以幫自己去找到那些引發焦慮的想法。培養專注力,慈悲心,和接納的態度。

如果你很難安靜地坐下來,

那麼一些運動的方式會有效地減緩你的焦慮,運動的同時進行呼吸的專注力練習,保持對身體狀態的覺知。

也可以選擇去做事情,焦慮常常推動我們去做一些事情來緩解它,但保持覺察是重要的,這讓我們知道自己是在應對而不是迴避。

四、尋求專業幫助

可能你會發現,真正做起來仍然很難。這也並不奇怪,我們無法看到自己的盲點,我們內心中充滿了各種對抗的聲音。

甚至你發現,

焦慮不安時,只是讓你一個人呆著就很困難,

也或者,

你已經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經歷的關係,

但仍無力幫自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或者,

焦慮已經造成你無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那麼,這個時候可能你需要一個專業的幫助。專業的幫助能夠有效地彌補自身的不足,這些專業的方法的有效性也已經得到臨床證實。

如果你已經出現難以忍受的身體不適,精神上的痛苦已經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如失眠和身體的明顯不適,精神緊張,尋求藥物的治療,能幫你有效地緩解上面焦慮帶來的症狀。

心理治療,一些動力性的心理治療能幫你探索這些焦慮背後的深層次的根源問題,同時,心理治療中另一個人的存在有助於修復過去的創傷經歷的影響,對於症狀背後存在的不良的關係模式,如人際孤獨、疏離感,缺少支援和內心力量等方面,都有著其它幫助所不具備的明顯的效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