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自我調節方法

才智咖 人氣:1.27W

社交恐懼症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稱為“一般社交恐懼症”,即無論處在何種社交場合,都害怕被人注意,害怕被介紹給陌生人,甚至害怕和人發生目光接觸。另一類是“特殊社交恐懼症”,即對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場合恐懼,如害怕當眾發言等。下面是由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社交恐懼症自我調節方法,歡迎閱讀!

社交恐懼症自我調節方法

接納自我

接納你自己。不否定自己,並提醒自己自己“我就是我,不需要非得和別人一樣”。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做到什麼地步,只要盡力了,即使結果不如意也沒關係。

不回憶不愉快的過去,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沒有什麼比當下更重要的事情了。接納自我,可以從停止對自己的挑剔、批判、責難做起,不再苛求自己,不再急於從負面情緒中逃開。真實面對後,常常發現事實沒有之前想得那麼可怕。

認知重建

別總是假想人們會對你評頭論足,大部分人主要關心他們自己和他們周圍的事物,他們沒時間拿你的行為消遣。對話的時候,每個人時不時都會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不用認為尷尬的狀況和冷場完全是你的責任,別因為交談中的負面因素而感到內疚。總會有不合時宜的事情發生,肯定會有冷場,這些都再正常不過了,繼續做你自己。

我們可以這樣駁斥這些「自我挫敗」的認知,客觀地衡量支援或反對這些觀念的依據:

災難化的想法:他們都會看出我不愛說話,很愚蠢。

支援該想法的依據:我總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和人交談時感覺很緊張。

反對該想法的依據:說的少並不是一種錯誤,周圍的.人對我還是很友好的。

修正後的信念:他們不會因為我表現的緊張,就看不起我,即使有時候自己表現的有些笨拙,但是多數人並不在意。

當人們失去了客觀看待事物的能力,只關注當前,而不是綜觀全域性,災難化的想法就很容易產生。這時, 以上“認知重建技術”對我們適應性認知的建立就很有幫助。

視覺想象

除了認知方面的技術,還可以運用「視覺想象」技術。

大體上講,就是讓自己逐步暴露到害怕的情境中去,用一種溫和的方式讓我們面對自己畏懼的情境。

剛開始時,最好躺下來,花一點時間讓自己的身體放鬆;

然後,發揮想象力,在腦海裡進行「練習」:設想自己走進了某個社交場合;看到自己說話時口齒清楚、表情自然、充滿自信、不慌不忙;別人也聚精會神的聽自己的談話

每天練習這種想象,並且與「認知重建技術」結合起來。

這可以幫助我們在真正演講時保持鎮靜,顯著降低焦慮水平。

訓練社交技能

還可以練習一些社交技能。

可以通過書本、線上課程等方式,學習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比如眼神接觸、語音語調、姿勢體態等。也可以觀察別人是怎樣與人交往的,然後將這些技巧應用於實踐中,並不斷調整和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這樣的練習可以讓人降低社交情境中的焦慮,並能夠獲得更積極的迴應,也能獲得社交行為的反饋和練習新技能的機會。

最後,要明白這一點:不要害怕讓別人失望。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願望。所以,只要我們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麼就不必介意別人怎麼想、怎麼看。只要我們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開對自己過分地要求,那麼你也可以輕鬆自然的與人交往。